试论社区治理中的志愿组织

时间:2022-07-08 07:48:27

试论社区治理中的志愿组织

摘 要 志愿组织是社区多元治理主体之一,它与诸多其他的治理主体进行互动与合作,发挥着重要的治理。社区治理基于公共治理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具有多元共治的内涵,故志愿组织与社区其他治理主体之间的联系,本质上是一种多元共治的状态。然而,我国志愿组织参与社区多元共治,主要依赖于社区原有的治理主体的扶持,志愿组织由此也具有了较弱的独立性。志愿组织参与社区共治具有深远意义,要充分发挥其治理,不能忽视社区中原有的治理主体。

关键词 社区治理 志愿组织 多元共治 百步亭

中图分类号:C912.2 文献标识码:A

伴随单位制解体,单位人向社会人过渡,我国于2000年左右开始在全国进行社区治理的改革与试点。社区治理成为了学者和改革者关心的话题。已经有很多学者阐述了社区志愿组织对社区治理的各种功能。这些研究对社区志愿组织的“服务”性质已经有了充分的认识,然而缺乏以社区治理的视角探讨社区志愿组织治理如何发挥的相关研究。社区治理有两个重要的理论基础,即公共治理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基于这两个理论视角,社区志愿组织实际与社区中其他的治理主体进行互动与合作,展现了一种“共治”的社区治理生态。

1社区志愿组织:社区治理的主体

社区治理,可以简单地阐释为在社区之中,政府组织、市场组织、社会中介组织进行互动与合作而形成多元共治,以实现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本文所讨论的社区是城市社区,而城市社区乃是中国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一个缩影,是社会整合的重要载体。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单位制式微,传统的、单一的、垂直型的街居制已经转变成为现代的、多元的、扁平型的社区制,社区政治话语的变迁和社区治理方式的变革表征着社区时代的来临。这种社区时代即为现代社区摆脱传统的政社不分的单位制和整体性社会特质,行政性直接干预慢慢地从社区治理领域中退场,多元社区治理主体登上社区治理舞台,共同地面对社区事务,通过互动、合作的方式,达成一种共治的状态。如果现代中国社区已经完成了由街居制到社区制的转型,那么当前的社区治理就理应是一种多元共治的状态。

社区志愿组织包含着社区居民志愿参与以及志愿精神的培育等重要内涵,正成为社区中一元愈发重要的治理主体,社区多元治理将志愿组织纳入以后,将会为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注入活力。

社区志愿组织成为社区治理重要的治理主体,在理论上,早就有了比较明确的界定。社区治理包含了两个很重要的理论基础,一个是公共治理理论,一个是公民社会理论,这两个理论都认可社区志愿组织是社区多元治理的主体以及它是代表社会的重要治理力量。首先,公共治理理论认为治理是一个上下互动的管理过程,它主要通过合作、协商、伙伴关系、确立认同和共同的目标等方式实施对公共事务的管理。1995 年,全球治理委员会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该报告对治理进行了界定:所谓治理,是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管理其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使相互冲突或不同的利益得以调和并且采取联合行动的持续的过程。社区志愿组织本质上是属于民间性私人联合而成的机构,并且也参与到了社区利益、冲突的调和之中,与其他治理主体保持着一种或明或暗的合作关系。其次,公民社会理论认为公民社会是国家或政府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 其组成要素是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协会、社区组织、 利益团体和公民自发组织起来的运动等,公民社会的本质是国家、市场、社会的三方合作互动,社区治理被当做公民社会培育的载体,社区自发形成的志愿组织便是重要的非政府志愿性团体,能够推动公民社会的培育。

公共治理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为社区治理奠定了理论基础,其实质主张社区治理通过多元主体共治的方式进行,也有相关的研究称其为“多元治理”或是“多中心治理”,由此可知,社区治理中其实包含多元的治理主体,社区志愿组织是其中的一种,它能够与其他的治理主体通过合作共治的方式促进社区公共利益的实现――社区公共利益乃是社区治理的最终目的。要探讨社区志愿组织如何在社区治理中进行成长以及在社区治理中如何发挥的治理,需要在多元共治的视野之下进行。社区志愿组织作为社区治理的重要治理主体,不仅仅在理论上早有定论,在实践中也是有成熟案例的。本文依据对武汉市百步亭社区的调研和思考,对社区志愿组织如何成为治理主体以及发挥的治理进行阐释。

2百步亭案例的概况

百步亭社区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占地3平方公里,入住12万人。规划将建成一个占地7平方公里,入住30万人的百步亭新城。百步亭社区是由百步亭集团主导的企业主导型社区,在社区开发之初,武汉安居工程有限公司(隶属于百步亭集团)就采取了一种“三位一体”的社区管理模式,即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三位一体有机结合的新型管理模式。2000年,成立了中共百步亭花园社区委员会,由社区党员代表推选党委书记,下设若干党支部、党小组。在百步亭花园社区党委的领导下,并按照国家有关的自治法规,成立了社区管理委员会,区政府对社区管委会实行“全面授权、达标上岗、窗口服务、挂牌承诺”的职能管理。百步亭社区成为全国第一个没有街道办事处的社区。由此原来的房地产开发公司、物业管理公司和业主委员会模式得到创新,变成了社区服务中心、物业管理公司、社区居民委员会所形成的新的“三位一体”、“三级联动”的社区治理模式。百步亭社区经过不断发展成为了全国文明社区示范点、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它还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是荣获首届“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的唯一社区。

百步亭社区所获得的诸多成就,与社区中大量志愿组织中志愿者的劳作分不开。该社区已有 1 个志愿服务中心、23 个志愿者服务工作站、820 个楼栋志愿服务小组、780 个小小楼栋志愿服务小组、160 多支特色志愿服务队, 形成了社区志愿服务网络。本文将这些志愿服务小组和志愿服务队统称为志愿组织。

百步亭志愿组织经过10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稳定的志愿组织,这些组织发挥着治理功能。百步亭社区倡导的是一种“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倡导的是一种“全民志愿”的文化,所以志愿组织名目众多。除了以各个居委会为名的志愿组织以外,有物业、红十字、地书、低保、抱抱团、助残、风景线治安巡逻、管得宽等涉及关爱健康、生态环境、空巢老人和残疾人、治安、邻里关系问题的志愿组织。另外还有“李小海购物服务队”、“九哥巡逻队”、“QQ雏菊服务队”等160多个特色志愿组织。

3百步亭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路径

百步亭社区志愿组织的历史与百步亭社区本身的历史长度相当,自1998年首批住户入住百步亭社区以来,就出现了社区志愿者以及早期的志愿组织。百步亭社区志愿组织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小到强大,从散乱到规范化和制度化的过程,在这个成长的过程中,志愿组织与党委、居委会、百步亭集团这三大社区治理主体进行互动、合作,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事务,从而逐步地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重要的治理角色。志愿组织是民间性自发组织,它的发展离不开其他治理主体的帮助和扶持,尤其是具有官方色彩的党委组织,但是,随着志愿组织在社区治理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它和其他治理主体还是形成了相互依赖的合作关系。客观而言,志愿组织相对来说处于弱势的治理地位,对其他治理主体的依赖性更大一些,志愿组织也处于被治理、受整合的微妙地位,可是,仍然不能够否定和忽视社区治理的共治状态已经形成的现实。

3.1依赖党委:获得参与社区治理的合法性

党委的认可和支持为志愿组织的治理主体地位提供了合法性。无产阶级是无产阶级国家治理的根本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的政治逻辑,这种政治的逻辑表现为“无产阶级―政党治理国家”。其实“政党治理国家”已经体现在了国家治理的各个层次,包括在社区治理之中,也十分明显地体现了我国作为无产阶级国家“政党治理”的特色。2002年12月,经由500名党员代表选举产生由社区相关代表组成的、直属于江岸区区委的百步亭社区党委,标志着百步亭社区进入了以党委领导为核心、动员社区内各种经济、社会组织和全体居民参与共治的新阶段。百步亭党委的组织结构为: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门栋党小组。根据调研得知,党小组组长基本上都是志愿者,是志愿组织的骨干或负责人,而门栋党小组深入到了居民家庭,保持与居民的密切联系。社区志愿组织与党的组织设置有重合的地方,也体现了社区党委对社区志愿组织的认可和整合。社区所有的社会性组织必须要获得党委的认可方才具有发挥治理的合法性,反之 ,志愿组织在社区精神文明创建方面、党员志愿者发挥先锋作用方面、自身组织体制建设方面获得长足的发展也为党委的权威提供了合法性基础。

首先,党委将志愿组织作为重要的精神文明载体。对于执政党来说,社区志愿组织成为一种新的传递主流价值的载体,而通过开展学雷锋活动便很自然地将志愿组织纳入到治理正轨之中。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属于社区党委主管的重要内容,它关乎社区精神文明与和谐稳定。百步亭社区设置有专门的与上级党的组织宣传部所属的中央文明办、地方文明办相接洽的百步亭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社区党委将“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纳入到了治理范畴之中,承认了社区自组织的大量志愿组织,由此社区志愿组织参与社区共治也就有了充分合法性。党委将“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我”作为志愿服务理念,明确要求百步亭社区建设依托各级党组织成立的党员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依托各级文明单位成立的各级文明办直属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以及建设由党支部和居委会牵头依托物业公司成立的社区学雷锋志愿服务队。

其次,社区党委动员党员充分参与到志愿组织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这样做,显然是承认了社区志愿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建构党委权威的载体作用,期望通过发挥党员在志愿组织中的积极作用,促进党与群众的亲密联系。百步亭社区党委推行活动登记、表现反馈的激励与约束制度,形成在职党员发挥作用的常态化机制。通过及时了解入住社区的党员情况,并建立党员联系卡;根据在职党员工作性质和特长,组织党员参与志愿服务,引导党员每人每年承诺为社区办1~2件实事。2011年以来,有2000多名在职党员志愿者为居民办实事好事1.1万件;对贡献突出、表现优异的在职党员,将其在社区的表现和评价反馈其所在单位。

再次,社区党委将党员志愿者组织化、网络化,既推动了社区志愿组织的发展也体现了党委的领导核心。百步亭党委将党支部建在苑区,将党小组建在楼栋,如今社区内的6000多名党员,成立了8个党支部,530个党小组,党员志愿者队伍达到了4000多人。党委号召党员在社区“浮出水面”,要求做到“五个负责”:党员负责家庭,党小组长负责楼栋,支部委员负责片区,支部书记负责全苑区,党委负责社区。由此,党委将党员志愿者组织化和网络化,已经形成了横到边、纵到底的全覆盖党员志愿组织网络体系。

3.2依赖居委会:获得参与社区治理的平台

居委会为志愿组织发挥治理提供了参与平台。根据《居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社区居民委员会是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显然,居民委员会承载着社区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的组织化平台,它协调和组织社区公共事务的自我管理,引导社区自主提供社区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居委会是群众性自治组织,社区大小事务成为重要的治理对象,它使得社区志愿组织实质性地参与到社区治理之中。

首先,社区诸多的繁杂事务最终还是需要居委会进行治理,百步亭居委会在治理社区之初就借助了志愿组织的力量。百步亭社区规模巨大,入住人员结构庞杂,且以中低收入阶层普通群众为主,在这样一种社区环境下,如何营造居民之间的“亲情、友情、邻里情”,如何形成相同或相近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如何提升居民的整体思想道德素质等问题是摆在居委会面前的一道难题。百步亭居委会选择了创建志愿组织、组织志愿活动、弘扬志愿精神的方式来应对这一难题。居委会鼓励和动员社区居民积极充当志愿者以参与社区自治事务,并通过每年的志愿者评奖和订阅报刊书籍、发放粮油等鼓励方式激励普通志愿者成为骨干志愿者,从而使骨干志愿者在“居委会――主管楼栋长――楼栋长――小小楼栋长”的治理网络中发挥重要作用。在社区建设的早期,居委会就开始着手骨干志愿组织的创建,社区中的“抱抱团”志愿组织便是一个典型代表。“抱抱团”志愿组织的成员包含了大量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和一些曾经在居委会任职的离退休人员,这些成员成为骨干志愿者,他们以“常务志愿者”身份自居,充分地参与到居委会治理事务之中,成为居委会的得力助手。

其次,从居委会职能角度分析,志愿组织参与社区共治是居委会职能所需。百步亭社区居委会面临两大职能,一是组织居民的自治活动,搞好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二是协助基层政府及其派出机关开展工作,涉及社会治安、公共卫生、计划生育、优抚救济、社区教育、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社会救助、文化体育等诸多方面。百步亭居委会根据自身面临的诸多职能需要,引导社区志愿组织建设,对功能各异、各具特色的志愿组织进行备案注册。本文统计了百步亭社区中十分有代表性的志愿组织,它们分担着居委会的某些职能,发挥着调节矛盾纠纷、关爱空巢老人、组织和表演文化节目、维护社区自然环境、开展兴趣培训以及传递精神文明等治理(见表1)。

3.3依赖百步亭集团:获得参与社区治理的推动力

百步亭社区是由百步亭集团主导的现代企业主导型社区,集团总裁茅永红是百步亭社区的党委书记,他在推动志愿组织参与共治过程中展现了个人的人格魅力,这为他经营社区奠定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百步亭集团一边管理社区、一边建设社区、一边服务社区,它重视社区志愿组织,成为社区志愿组织参与多元治理的积极推动者。百步亭集团将社区当成一种产品进行经营,但是它追求的是一种理性的长远利益,它积极营造一种志愿文化并投入资金鼓励和支持志愿组织发展,用意在于在社区群众中建设一种无缝的服务之网,从而提升和宣扬百步亭集团的人文关怀和经营理念,百步亭集团不仅仅是商业化的企业,同时也肩负起了社会责任,百步亭集团在推动社区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同时,实则也将企业的长远利益融入到了这个过程中。

首先,百步亭集团总裁茅永红在治理社区之初,就主张开展志愿服务。1998年,社区迎来第一批住户时,社区还存在三多:小偷多、蚊子多、垃圾多。而正是在此时,志愿精神已经有了初步的萌芽。百步亭集团老总茂永红成为了社区的第一名志愿者,他带头利用空闲时间在社区捡烟头、搞卫生,还进行治安巡逻。在他的倡导和带动下,一些有责任心的居民尤其是社区党员居民自发加入到维护社区环卫、治安的志愿行动中来。在此志愿精神不断扩散的基础上,百步亭就成立了社区最早的环卫志愿服务队和治安志愿服务队。

其次,作为百步亭社区的主导治理主体,百步亭集团通过投入资金、发放福利等形式支持社区志愿服务的开展。百步亭集团带头捐款1000万元作为基金,在社区内成立了“武汉市安居教育援助会”、“武汉安居慈善援助会”、“百步亭社区慈善会”、“中国社区志愿者服务基金会”等民间基金形式。这些资金可以为社区志愿服务参与某些具体的项目之中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另外,百步亭集团还会联合粮油企业、大型商场等社区共建单位,通过直接的植物油产品、购物券等物质奖励形式鼓励社区骨干志愿者继续开展志愿服务。

再次,百步亭集团下属社区物业公司通过组建物业志愿组织和与居民志愿组织合作互动等方式推动了社区志愿组织参与社区共治。2012年《关于建立物业“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推动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的工作方案》规定:2012年6月,在全社区选取1个有一定基础的物业服务处建立示范点,在领导体制、工作方案、重点项目、服务队伍等方面摸索经验,然后于2012年7月―2012年8月,在百步亭社区推动建立物业“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最后希望在2012年9月―2012年底,推动社区实现物业“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站”全覆盖。另外,百步亭社区物业公司也在社区治理中与社区志愿组织进行互动合作,实际是认可和推动了社区志愿组织的治理发挥,百步雅庭绿色环保志愿服务队队长与社区龙华雅物业服务处经理曾志的一番对话可以证明这一点,队长吴惠琼说:“我们居民志愿者为了配合物业管理工作,采用居民志愿者与物业管理人员互动的方式,每周一次对整个苑区的死角、枯枝烂叶进行全面打扫、清理,通知物业的保洁员重点突击。我们居民志愿者愿意支持和协助你们的工作,与物业工作人员携起手来,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曾志则说:“感谢一年来对物业工作的理解和大力支持!物业公司所有工作人员是社区工作者,积极参加志愿服务。今后大家有什么需要我们做的事,尽量开口,我们一定热忱为大家服务,也希望大家对我们的不足提出宝贵意见。感谢你们的志愿服务!”

4小结与启示

社区治理存在两大理论基础,分别是公共治理理论和公民社会理论,公共治理理论主张各种公共的或私人的个人和机构对共同事务进行共同的治理,而公民社会理论将社区作为培育公民社会的微观单元,主张在国家之外还存在各种非国家或非政府所属的公民组织,包括非政府组织公民的志愿性社团社区组织等,这些社会性组织应发挥更大的治理。虽然这两个理论都是来自西方社会,并具有西方语境和价值的重要内涵,但是不可否认,公共治理和公民社会理论倡导的多元治理理念是值得推崇的。从百步亭社区的经验来看,我国社区志愿组织的成长符合公共治理和公民社会理论的内在要求,它实际已经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主体,并能与市场组织、自治组织、党组织等社区治理主体互动合作,通过参与社区多元共治的方式,在社区治理中占据一席之地,从而促进社区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但是,社区志愿组织从成立到成功参与到社区治理中发挥治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来自原有社区治理主体的合法性认可、平台支撑、以及积极推动。虽然社区治理需要志愿组织等民间性组织参与共治,但是如果社区志愿组织缺乏了社区内原有治理主体的扶持,社区治理的多元共治生态也将长期处于不均衡状态。所以,期待社区志愿组织在社区治理中参与多元共治并发挥积极的治理,还需要对原有的治理主体即党委、居委会和重要的主导性治理主体进行民主改造和革新,并通过纵向和横向的制度规范来保障社区志愿组织在社区民主参与、社区公共服务供给、社区安全、社区公共矛盾协调等更多治理领域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文仅仅希望通过百步亭社区志愿组织参与社区治理实践的案例分析,抛砖引玉,引出更多的讨论和研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3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机制与模式研究”(批准号:13BGL146)的阶段性成果;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加快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研究》(项目批准号10ZD&018)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俞可平.治理与善治[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6.

[2] 顾丽梅.治理与自治: 城市政府比较研究[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6:8.

[3] 俞可平.中国公民社会的兴起及其治理的意义[J].中国社会科学,1999(1).

[4] 夏露露.百步亭社区志愿服务的调查与思考[J].学习月刊,2012(22).

[5] 陈潭.社区治理的理论范式与逻辑[J].求索,2010(8).

[6] 罗许成.无产阶级与马克思主义国家治理理论[J].浙江学刊,2009(1).

上一篇:大学生文学修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下一篇:文化导入在职业英语中的重要性及导入方法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