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探析

时间:2022-07-08 07:32:51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模式探析

摘 要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通过阐述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意义,分析当前我国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模式,剖析其原理和实施过程,并探讨其改革措施。

关键词 经济管理;实验教学;虚拟仿真环境

中图分类号:G642.4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4)22-0144-02

Analysis of Mod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Experimental

Teaching//HUANG Wenwu, FU Qiang

Abstract The experimental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students’ practice ability and innovation spiri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experiment teaching mode of economic management class in our universities, through the explanation of its significance. It also gives an analysis on its principle and implementation process, and discusses its associated reform measures.

Key words economic management; experiment teaching; virtual simu-

lation environment

1 引言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较强实践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新时期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原有的经济管理活动方式,更加突出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而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方式,是高校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经过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取得长足的进步,但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如何有效地开展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提升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是广大财经院校研究和探讨的重要课题。

2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意义

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是当前高校人才培养体系中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的经济管理专业教学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导致大多数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要经过一段较长的磨合期才能适应。经济管理学科的知识理论和方法来源于实践,并用于指导实践,与实践联系紧密。经济管理专业人才需要具有较强的知识应用能力,才能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管理职业岗位的发展要求。而随着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社会经济管理业务,对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专业技术能力要求越来越高,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急需大量的应用创新型人才。这就要求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而实验教学是整个教学过程中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环节,训练学生的专业技能和方法,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将知识向能力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意义,从微观层面上讲是学生能力培养的需要,从宏观层面上讲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3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模式

当前我国广大财经院校普遍开展了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和研究,并取得可喜的成绩。教学模式是关乎教学如何组织和开展,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和方法的问题。教学模式的选择必须满足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的需要,这样才能行之有效。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模式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

技能训练型 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计算机软件操作和应用技能,一般是通用软件、专业软件的实验教学。在现代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中,大量应用了各种通用软件和专业软件来辅助处理业务活动。如果不能熟练掌握这些软件的操作和应用技能,将会被社会竞争所淘汰。

这种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是:首先,教师介绍、讲解软件的功能和用途、软件界面的布局、学习目的等,让学生对所学软件有个大概的了解;其次,教师对软件进行操作演示,介绍软件的功能模块,验证相关理论知识等,加深学生对软件的熟悉和理解;其三,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软件操作实训,验证软件各项功能,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能够熟练操作和应用软件;最后,教师设计一个综合实验习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动手解决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学组织方式可以是学生独立完成,也可以是分小组,团队协作完成。

仿真模拟型 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是通过对现实社会的经济管理活动和业务流程进行分析建模,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一个经济管理虚拟仿真环境,模拟经济管理活动的发生和演变过程,使学生在这个仿真环境中实验和实训,培养学生面对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仿真模拟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现实社会的经济管理业务流程和处理方法,培养学生在某一专业领域的动手实践能力,缩短学生毕业后工作的实习时间,尽快适应工作岗位。

这种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是:首先,教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软件平台、整体实验流程等,使学生明确实验目标和了解整个实验流程,教师设置或准备好实验平台的基础数据;其次,教师将整体实验流程分阶段划分成若干个实验项目,根据实验进度,逐个讲解实验原理,提出实验要求,学生根据实验教材或指导书进行模拟实验,加深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和理解;其三,教师解答学生模拟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也可以相互协作探讨完成实验;最后,教师要求学生进行实验总结,撰写实验报告,并对学生的模拟实验进行点评。

情境体验型 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是通过创设一种逼真的经济管理环境或置身于真实的经济管理环境,使学生在这种情境中感知体验、实践锻炼和积累经验,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学强调实验环境的逼真或真实性,学生通过与真实个体的交流互动,或根据环境条件的变化,做出相应的决策和行为,考验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种实验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是:首先,教师介绍说明实验内容、实验规则和实验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实验;其次,教师只设定某一任务目标和时限,实验过程由学生自行组织、实施和完成,在逼真或真实的环境中,学生通过搜集信息、分析问题、制订方案、评估方案、决策与实施等环节,应对实验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考验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判断力和应变能力;其三,教师作为实验过程的“裁判”,监督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维护整个实验进程(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对学生作具体指导,由学生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最后,教师要求学生作实验总结汇报,分享经验感受,并对实验过程进行点评。

科研创新型 这种类型的实验教学是高层次的实验实践学习要求,对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要求较高,具有一定的难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科研和创新能力。方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学生自主选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选择某一课题进行实验、实践科学研究,形成科研成果;二是教师把科研课题的部分内容拿出来,吸收学生加入参与研究,在团队协作中培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三是学生可以自主申请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或创业实践,学校择优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鼓励学生创新,强化创新型人才培养。其特点是实验项目侧重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综合实践能力。

这种教学的实施过程一般是:首先,学校事先修订好相关政策制度文件;其次,采用项目管理的方式,学校项目申报通知,由学生自主申请;其三,组织专家对申报项目进行评审,通过评审的项目给予立项支持实施;最后,项目实施期满,再组织专家对项目所取得的成果进行评审,对评审通过的项目及成员给予相应的奖励。

4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改革

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辅助开展实验教学 将教师的实验演示教学过程录制成教学视频,到网络上供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练习。减少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型、验证型实验,加大综合性实验。基础性实验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外利用开放的教学视频和资料,通过网络教学平台协作互动,完成实验作业和练习,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展辅助教学,拓展学生的学习时间和空间。

建设虚拟实验室,完善实验教学方式和手段 研究建设开放化、网络化的虚拟实验室,应用虚拟实验室来开展实验教学。虚拟实验室不仅可以打破传统实验室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使学生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实验学习和训练体验,满足学生自主、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而且节约资金和资源,不需要专门的场地和设备。虚拟实验室具有传统实验室不具备的功能和优势,是传统实验室的有效补充,它拓展了实验教学的方式,为实验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应用虚拟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已成为当前高校实验教学改革发展的一种趋势。

加强实践教学和实习环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论是怎么逼真的仿真模拟,都无法取代现实环境中的实践。只有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才能发挥知识和技能的作用,才能创造社会价值。经济管理学科是研究人类社会经济管理活动和规律的科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因此,高校应加强与社会的联系,深化校企合作,创造条件建设校外实践教学和实习基地,有针对性、系统地安排学生深入企业实地实践学习和锻炼,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5 结语

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是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突破和创新点,广大财经院校应重视和加强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根据经济管理类实验教学的模式特点,深化实验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与质量,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财经建设人才。■

参考文献

[1]陈永泰,何有世,李守伟,等.高校经济管理类实验中心建设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0):89-91.

[2]杨丽萍,毛金波.高等院校经济管理实验教学内容整合问题探讨[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9):

784-787.

[3]顾文勇.经济管理类专业实验教学的研究与探讨[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52-156.

[4]赵公民.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实验教学研究[J].华北工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2):66-67.

上一篇: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研究 下一篇:关于中学生校服涂鸦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