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I再创新高 调控难度加大

时间:2022-07-08 07:09:28

CPI再创新高 调控难度加大

两会期间,国家统计局和有关部门对外公布了一组数字:2月份的CPI已达8.7%,成为11年来的新高;工业品出厂价格PPI上涨6.6%,成为三年以来的新高;国际油价3月11日创出每桶109.72美元收盘,创盘中历史新高;同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再创汇改以来新高,逼近7.10关口。未来这些因素的不确定走势,正在加大宏观调控的难度。

什么因素促成CPI达到8.7%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春节因素相互叠加是造成2月CPI上涨的主因。

“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带来的影响可谓不小。这一灾害从今年1月10日开始,2月份则贯穿全月,影响更大。这也是为什么1月份CPI上涨7.1%,2月份达到8.7%的重要原因。”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姚景源表示。今年以来居民消费价格持续加快上涨。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基本走势。拉动CPI上涨的主要动力仍然是食品涨价,2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23.3%,拉动当月80%以上的CPI涨幅。

但这种走势不可能在今后持续。“预计3月份蔬菜价格涨幅会明显回落。”姚景源这样讲到。

国金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杨帆也认为,2月CPI8.7%基本上是年内高点,拆分CPl分类数据就可得知。食品上涨23.3%,按食品类权重占33%的比例计算,食品上涨就贡献了7.7%。因此,这一数据不足为惧,3月份起将会回落。

年内CPI能否实现4.8%

今年两会上总理提出,全年CPI上涨的控制目标是4.8%左右。面对1、2月份CPI的上涨和国际期货价格的居高不下,全年能否控制在4.8%已在学界中开始思考。

“如果不遇到大的突发灾难、国际油价不再继续上涨,随着供给增加,价格指数完全可以在4.8%目标以内,物价下半年可趋于平稳。”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

对此,雷曼兄弟认为,中国2月份CPI大幅上升意味着周期顶部的到来,预计通货膨胀将从3月份开始放缓。他们做出进一步预测,从第二季度开始,预计国内食品生产的增加将缓解供求失衡现象,预计第二季度的CPI按年增幅将从第一季度的7.9%回落至7.2%,第三季度将回落至4.6%,第四季度将回落至2.2%,然而,雷曼兄弟将2008年的CPI增长预期从4.4%调高至5.5%,因为2月份的通货膨胀率大大高于预期。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宋国青认为,政府工作报告把CPI控制在4.8%以内的目标很难实现,应该在6%左右。

实际上,无论是4.8%还是6%,当前最为重要的是,百姓对物价的承受力,不能让高企的物价扰乱百姓的正常生活。

调控措施侧重在哪里

目前,CPI上涨是世界性的问题,日本、俄罗斯、欧洲等一些国家及印度、亚洲等一些国家。都遭遇到物价上涨的困境,各个国家的政府都在调用宏观调控手段抑制物价上涨的速度。我国也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物价不断上涨。

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制定联动机制,让职工工资随CPI增长而增长,对于最困难的群众应该发放食品券,保障困难群体生活水平。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高级经济师祁京梅认为,为平抑我国目前强劲的物价上涨动力,加息变得紧迫,然而考虑到人民币升值速度不断加快,以及美国加大降息力度,中美利差扩大使中国可能面临着热钱大幅流入、流动性过剩的危险,这样又将与平抑物价的初衷相违背。

宏观调控面临两难选择,利弊同在。

招商证券分析师胡鲁滨认为,对于人民币升值的预期早已消化,热钱大增的空间已经不大,在目前通胀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人民币升值应该是处在一个较好的条件下。他认为,我国应对物价上涨的根本途径应是控制总需求。而要控制总需求,加息不是很好的选择。有可能导致调控过度,严重的可能导致经济滞涨,因为企业面临的将是更沉重的成本压力,在内需旺盛的情况下企业面临生死存亡。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发行央票等数量型的货币调控手段更适合目前的经济形势。”胡鲁滨说。

上一篇:《政府工作报告》数字解读 下一篇:国际稳定物价的主要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