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时间:2022-07-08 07:07:49

浅谈汉语言文学专业课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方法

摘要: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就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高效学习负责,在课堂效率上多做文章。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提高课堂效率的最有效的办法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广播电视大学 汉语言文学专业 学生学习积极性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5-0181-01

广播电视大学的学员,由于大多来自社会,早已有了工作,有了家庭,个人负担很重,在有限的时间里要想较好地完成汉语言专业的全部课程,需要克服各种困难,摆脱各种束缚,因此,课堂上的学习就显得尤其重要,课堂上的时间就显得尤其宝贵。作为广播电视大学的教师,就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为学生们在课堂上的高效学习负责,在课堂效率上多做文章。

一、借用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的教学,不能老生常谈,默守成规,要不断变换方法和手段。我觉得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不能离开人物的形象,不能离开故事的情节。在教学中,我们根据实际情况,有所选择地拿出经典著作中的人物来,用这些典型人物说事,一定能吸引学生,让学生自觉不自觉地走进人物世界,让自己变成主人公,亲自体会事情在发展变化中带给自己的感情的波动,带给自己的刺激,这样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上消沉,就会有主动学习的意识,课堂就会变得十分生动而有趣。另外,事情的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本身就具有挑战性,它对学生极具吸引力,学生一定很想探索出个究竟来,有了这种想法,才会有课堂上严肃认真、紧张自觉的气氛,课堂的高效才能成为可能。否则,学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愿意想什么就想什么,课堂上就是一盘散沙,这样的课堂不会有任何用途。这样的课堂,其实不只是在浪费学生的生命,也在浪费教师自身的生命。什么时候搬出典型人物,什么时候亮出故事情节?一是在课程内容需要引证的时候。大学老师讲课时为了体现严密的逻辑性,让学生信服,往往旁征博引,为了证实某一事实的存在有时不只引用一两个典型的实例,这些实例就是典型事件,其中的人物就是典型人物。这些人物具有神奇的力量,让学生听了,不仅理解了课堂上老师要讲述的知识,还会影响学生的思想,而表现在课堂上最明显的变化是学生学习的自觉。二是在学生学习的意志力降低的时候。学习是苦差事,长久的学习对学生的意志力是一种考验。当学生学习劲头不足时,教师可以拿出典型人物,用典型人物来影响和感化学生,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从而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二、用诙谐幽默的语言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诙谐幽默的语言对于正常学习的学生来说就是兴奋剂,而对于处于消沉状态的学生来说那就是强心剂。我们的学生都是有七情六欲的个体,每天不会只有快乐存在,每天也不都是轻松,因此,在课堂上的表现就不一而同。大学生的课堂,有很多不确定因素,教师驾驭课堂更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教师要想更好地面对大学生的课堂,幽默是必要的。然而,幽默的本领不是随便可以得到的。一是平时要多占有信息。首先,我以为占有信息的最主要的方法就是读书。无知的人无论如何是幽默不起来的。多读书可以更多的猎取幽默的元素,有了这些元素,再有了特定的场合,幽默的灵感才可能出现。不管哪类书,本着开卷受益的原则,一定要多读。其次,多上网。网络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信息大,也不乏幽默元素,因此,平r不管有多忙,一定要抽时间多上网,还要多做笔记。再次,要多听广播,多看电视。在广播电视里,特别是一些文艺节目里,幽默的元素会更多。当然,这些元素对我们的教学不一定对路,但至少有一种启发的作用。所以,听广播、看电视也是很必要的。

三、用编演情景剧的方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欲望,大学生也不例外。作为广播电视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老师一定要抓住这种心理,在教学中加以发挥,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汉语言文学专业开设的现当代文学教学,都特别适合用情景剧的形式作为手段进行教学。一是在编剧时,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是在学生进行排练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带有感情地排练,要入戏。只有感情投入进去了,才能让学生对人物有真正的了解,才能真正完成课的任务。三是在演出的时候,教师要当一名真实的观众,有教师当观众,学生会在演出的时候更认真。教师当观众有一个更为重要的任务,那就是实事求是地对待学生的表现,既要肯定学生的成绩,也要指出学生的不足。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提高。

以上三种方法都能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笔者认识肤浅,拿出来与同行商榷。

上一篇: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安全意识培养探讨 下一篇:创新工作方法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