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羽毛球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

时间:2022-07-08 05:24:25

浅谈影响羽毛球发展的因素及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4)03-000-02

摘 要 文章在查阅大量的文献基础上发现,发展羽毛球运动,应该贯彻全面发展的原则,要以为人民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服务为基础。然而,在诸多体育文化中,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受到了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以影响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因素为研究对象,对制约和影响羽毛球运动的因素做出了分析和探讨,并对其发展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希望为羽毛球的蓬勃发展提供力所能及的理论上的帮助和贡献。

关键词 羽毛球 影响因素 对策

羽毛球是一种老少皆宜的可在室内外举行的小球类运动。“它起源于19世纪中期,在印度的普那出现了类似羽毛球的游戏。而现代的羽毛球运动诞生于英国伯明顿镇,它的英文名就是以Bad―minion流传于世界的[1]。”羽毛球运动在当代中国的发展,已经成为大众体育中最为火热、最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羽毛球文化已经成为我国大众体育文化和群众娱乐文化的主流文化之一。

一、影响羽毛球发展的因素

(一)政策与氛围影响

羽毛球运动政策导向和领导决策影是响羽毛球运动的发展的主要因素。体育运动不是独立的社会行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文化区域体育必然会受到相应社会的政治制度、以及其他文化形态、社会现象的渗透和制约。良好的、有利的政策和氛围能够推动羽毛球的蓬勃发展,在社会上形成良好的羽毛球氛围,就会带动很多人投入到羽毛球事业中去,从来有更多的人去关心和热爱羽毛球事业。那可想而知羽毛球事业定能迅速腾飞起来。

(二)地理因素

受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影响,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因而在身体形态、机能、身体成分等方面的不同特点使他们在某些运动项目上有先天的优势。从中国地理格局看南方人在羽毛球运动方面可能有先天的优势,诸多羽毛球运动员冠军出自南方可证明[2]。

(三)经济因素

在我国由于改革开放,东部经济迅速发展,中部地区崛起,西部地区落后。这些特征在羽毛球运动项目也有很好的体现,经济发展较好的东部地区的羽毛球运动发展的就迅速优势明显,如北京,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等省市经济发展的好,优秀羽毛球运动员的人数也相对较多。处于经济崛起状态的中部,羽毛球运动发展与经济发展强势的东部来看相对较差。处于开发状态的西部由于经济比东部、中部落后,羽毛球优秀运动员的人数就较少。

(四)教练员因素

一个教练员的专业素质、执教能力和水平直接影响羽毛球运动员技术水平的提高。羽毛球运动项目的发展,教练员是关键的一环,羽毛球教练员的成长与他自身的运动经历、运动感受、运动认识等主体方面因素有关,正是某些省市通过聘用优秀的羽毛球教练员,来对本省市的运动员进行科学的训练,学习优秀教练员科学的训练方法来培养自己本土的教练员等手段来发展本省市的羽毛球运动。

(五)裁判员因素

裁判员是比赛的执法者,裁判员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练员、运动员辛勤劳动的价值判断[3]。裁判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的高低也影响着我国羽毛球运动项目的发展,所以需努力提高裁判员的理论和实践水平,对裁判员进行定期培训,提高裁判员队伍的整体素质,以做到执法为公。

二、建议

(一)建立并完善组织管理体系

各省区相关领导要落实好切实可行的有利于相关羽毛球运动发展的政策。抓好规划,做好布局,加强各省市羽毛球运动队伍建设,鼓励和扶持我国羽毛球运动,发展水平较差的地区成立羽毛球运动队,以业余体校、运动学校为依托,在开展羽毛球运动方面形成多形式、多渠道、多层次的局面,在社会上、训练队中促进良好的氛围,逐步形成羽毛球运动的人才群、人才链和人才梯队。最终建立完善的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领导者要从全局的高度做好组织协调管理工作,整合各方面的力量,狠抓基层训练。为发展壮大我国的羽毛球运动项目,还需要对该项目的管理进行研究,使其达到布局的合理化,从而有力促进羽毛球项目的整体性发展[4]。

(二)结合地域特点科学选材

地域特点是孕育优秀运动员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某些地方人群对羽毛球运动有先天的优势。各省市运动队可以到对羽毛球运动具有先天优势的省区或者地方挑选运动员带回本地区科学培养。可以有效解决本地区的先天优势不足或者羽毛球运动员人才不足的弱点,提高本地区羽毛球后备资源的数量,保持足够的竞争优势。各省市运动队还应加强羽毛球运动员的基本动作、基本技术和运动能力的训练,严要求、严把关,以打基础、抓基本功为主,循序渐进的发展动作。在培养方面应采用“双均衡”模式,使男、女运动员人数保持相对均衡发展,这才有利于整个国家羽毛球事业的发展。

(三)加强经济投入

资金和场地器材是一项运动顺利开展的物质基础。资金投入是否充分,场地器材是否到位,直接影响着羽毛球运动的开展。发展羽毛球运动,良好的训练环境极其重要。因此,应加大经费的投入,建立专门的资金投入方案,细化资金使用,专款专用。完善训练设施应根据羽毛球项目的特点,逐渐形成科学的选材体系,并挑选出体型、身体素质、柔韧性、爆发力、反应等各方面都适合羽毛球运动的运动员为后备力量进行培养。

(四)促进人才流动技术交流

政府部门要切实搞好羽毛球运动员人才流动的宏观控制和微观调节,减少政府在羽毛球运动员人才资源流动中的行政色彩,不排斥社会和市场的作用,变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宏观调控。促进国内羽毛球运动员人才资源的合理流动,健全人才流动的管理机制,严格执行各项有关规定逐步完善市场机制,建立羽毛球人才市场,构建全国统一的羽毛球人才市场体系,加强人才市场中介机构、社会保障体系和教练员、裁判员培养体系的建设。把羽毛球人才推向市场,接受市场的检验和挑选[5]。

体育行政部门应在完善羽毛球人才注册管理基础之上,建立人才匮乏与人才丰富地区间的羽毛球人才资源的定期服务和定期轮换制度,鼓励羽毛球人才的跨区流动[6]。羽毛球人才市场要向着有进有出、来去自由的方向发展。从而逐渐缩小羽毛球人才资源的区域性差异、实现我国羽毛球人才资源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促进羽毛球运动在全国各省市的和谐发展。

三、结语

羽毛球运动充满乐趣,极具观赏性,不仅可以增强体质,培养坚强意志,还能在比赛中斗智斗勇,增长智慧、陶冶情操,男女老少皆宜,深受群众青睐,可见群众基础广泛与牢固,但在运动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影响着羽毛球运动的健康发展。影响羽毛球的因素主要趋向于政策与氛围影响、地理因素、地理因素与教练员因素等。而针对这些影响因子,我们应该建立并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结合地域特点科学选材、加强经济投入以及促进人才流动技术交流,以这些措施和途径来更好的推动我国羽毛球运动的发展和繁荣,并以此来推动社会人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水平。

参考文献:

[1] 杨贵明.羽毛球的发展现状与契机[J].当代体育科技.2013.3(17):151-152.

[2] 李岩等.竞技体育运动员的区域分布特征探讨[J].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4):375-379.

[3] 江山.江苏省竞技健美操人力资源现状的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7.

[4] 祝爽.我国蹦床运动员人才资源分布及成因分析[D].苏州:苏州大学.2010.

[5] 江俊世,刘霞.试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与对策[J].山东体育科技.2003.25(3):64-65.

[6] 黄远翔,周鹏飞.我国竞技体育人才交流的现状及对策[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1):65-66.

上一篇:波士顿国际马拉松赛高手云集 下一篇:以民族传统体育为核心,促进老年体育繁荣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