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

时间:2022-07-08 05:06:12

浅谈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

随着网络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技术以及学习理论的发展,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推动下,教育正在向信息化、网络化与终身化发展,这就要求网络教育教学资源的建设也必需要同步发展。网络化教育所具备的“教育教学资源共享、信息交流、网上教学和远程教育”等功能,打破了传统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所受的限制,它能使分布在不同地方的每一所学校和每一个家庭都能得到丰富的教育教学信息,能使每一位教师和学生受益,所以网络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以下笔者就关于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谈些浅显的看法。

网络资源是指通过互联网将分布在不同地方的计算机硬件资源、软件资源和各种信息资源组成充分共享的资源集成,其中与教育相关的资源称之为网络教育资源。

一、网络教育资源的特点

1、网络教育资源不受时空的限制

网络为现代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发展时空,教学活动可以由课堂扩展到家庭、社会等任何信息技术普及的地方,学生也可以在45分钟以外的任何时间进行网上学习。可以说网络教育资源能够帮助学生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学任何想学的东西的梦想,这种时空的超越使得“学习即生活”的最高人生境界成了终身学习的一种典范模式,为终身学习的实现创造了物质条件。

2、网络教育资源促进信息互动交流

网络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汇集大量信息资源的数据库,学生可以通过网络进行学习,并能得到专家提供的个性化的教学指导,教学内容、教学素材、教学手段及考试等都可以因人因需而异,充分实现了个性化学习。师生之间可以利用网络讲座、E-mail、BBS等信息技术进行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及时交流,保证了学生的学习质量和效率。同时,它不仅要求学生有较高的学习自觉性,还要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发扬团结互助的协作精神,即通过网络与其他同学进行网上的探讨与交流,以此获得启发,最终实现知识与能力的突破。

3、网络教育资源实现优势资源共享

网络教育资源可以实现最大限度的信息与设备资源的共享,它很好的实现了教学内容的突破。网络把文字、图形、影像、声音、动画及其他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先进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网络上的资料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查阅,既节省了大量的不必要重复建设,又充分发挥了信息与设备使用的效益。

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现状

(1)各级组织高度重视,资源建设积极发展

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已引起我国教育部门和教育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实践,并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网络教育的资源建设正处在一个积极发展的过程之中,但是在开发网络教育资源时,由于网络技术发展异常迅猛,教师与课程开发脱节的问题比较突出,其受技术应用还不够深入、网络教育应用历史太短、可资借鉴的经验有限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教育界对在对网络教育资源的认识和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2)网络教育资源种类繁多,良莠不齐

目前网络上的教育资源种类繁多、品种较全,有支持教师教学的多媒体课件,有支持学生学习的某一学科的全程学习的网络课程,有支持学生进行电子作品创作的资源库和供学生展示作品的平台,还有大量的网络学校提供的课堂教学的辅助材料或课后自学的各种资源。但这些琳琅满目的教育资源,足以令学习者头晕目眩而无从选择,这也影响着他们对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检索与处理和理解的接受。

三、对网络教育资源建设的建议

(一)、培训教育技术机构中的教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先导

我国各级各类学校中一般都设有专门的教育技术机构,比如电教中心、(现代)教育技术中心、计算机中心等。这些机构中的人员是当前网络教学资源开发过程中的关键人力资源。他们在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将起到也应该起到先导、设计、实施等关键的作用。然而目前并不是所有的这种机构都在发挥这样的作用。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训:(1)学校可以给电教组征订各有关教育技术方面的优秀报刊杂志。(2)只要学校电教人员认为需要的培训尽量派人去参加,回来后向全组及学校有关领导进行及时传达和交流,实现共享。(3)其他学校的信息技术公开课及运用多媒体的公开课教学,尽量派电教组人员参加,回来后进行研讨。(4)大力支持电教组人员的学历函授、自学等。(5)鼓励电教组人员去听其他学科的课。

(二)、培训教学第一线的学科教师――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的主体

教学信息资源库所包含的类别众多,内容广泛。它的建设不是靠某一部门或某几个人所能独力承担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所有学科的参与,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的长期进行。每一门学科都有其自身的特性和侧重点,只有学科教师才能收集、筛选出最符合自身学科需要而有价值的资源素材。为了使广大教学第一线的学科教师加入到教学资源建设队伍中来,也必须对他们进行相应的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应该有操作系统、文字处理、文稿演示、电子表格、网页制作、课件制作、学校电教设备使用培训、现代教育理论培训等,教师在接受以上培训的同时,还应该在自己所教学科中选择某一章节,进行设计制作。培训结束,教师就将自己的作品运用到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去,再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碰到技术上的问题与电教组人员一起商讨解决,这样不断实践、交流、学习,这些将会使广大学科教师成为建设网络教学资源中优质的人力资源从而真正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

(三)、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网络教学资源建设中的“最后一公里”

华东师范大学祝智庭教授在《网络教育应用教程》一书中对网上教育资源的分类做了很明确的表述,网上教育资源按使用对象划分,可分为学习资源、科研资源、备课资源三类。其中,学习资源就是供学习者使用的学科课程、教程、试题、教学软件、招生就业信息等。显然,教学资源的建设同样也离不开学生的信息素养。那么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1、通过《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2、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以网络化为基础的教育信息化建设高潮的今天,网络教育资源的建设正成为一个严峻的核心问题,它影响到信息化教育的各个层面。网络教育要求建设一个高质量的网络教育资源,我们必须正视建设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加以解决。优质的网络教育资源必须从建设高质量的网络精品课程和高素质的网络师资队伍出发,为网络学习者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得更多的人得到更多的高质量教育。笔者只是在这方面谈些浅显的看法,相信同行们一定有更好更科学的做法,还望诸位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侯建军 网络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J]. 中国远程教育, 2004 (12)

[2]蒋霞,孙放.基于网络的教育资源库建设[J].泰山乡镇企业职工大学学报,2004(07)

上一篇:浅议药学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形势与对策 下一篇:浅析物理教学中“提问的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