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时间:2022-07-08 01:32:18

浅谈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

摘要:随着我国道路施工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已作为路面结构层次中主要的承重层。现阶段的高速公路及城市主干道主要采用此种混合料作为基层。本文通过多年的实践,从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这两个角度对此进行一些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O213.1 文献标识码:A

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准备

1.1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主要步骤为:选择集料的级配—确定水泥剂量范围—通过击实试验确定最大密度及最佳含水量—制备试件—洒水养生—抗压、干缩、温缩试验—确定水泥剂量及最佳级配组成。

1.2下承层准备

检查下承层的压实度、平整度、高程、横坡度、平面尺寸,如果表面有松散、弹簧现象,必须进行处理

1.3施工放样

根据设计图的坐标及道路特征点,采用全站仪恢复道路中线,并在道路两侧路肩边设置指示桩

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备料

2.1集料

2.1.1集料的颗粒尺寸及级配组成根据设计规定。

2.1.2对于高速路及城市主干道要求集料的压碎值《28%,颗粒的最大粒径《31.5mm(方孔筛),集料的均匀性《10

2.1.3集料中0.6mm以下颗粒塑性指数《12

2.2水泥

2.2.1普通硅酸盐、火山灰水泥及矿渣水泥都可以使用,但应选用终凝时间比较长的水泥(宜在6小时以上),快硬水泥、早强水泥不宜使用,受潮变质的水泥禁止使用。

2.3水

可以使用饮用水或井水,水质符合要求均可使用

3.水泥稳定碎石的施工工艺

厂拌混合料—混合料的运输—摊铺—碾压—质检—养护

3.1混合料的拌合

3.1.1混合料集中拌合时,配料应准确,拌合应均匀,含水量宜略大于最佳含水量,以使混合料运输至摊铺现场碾压时不小于最佳含水量,不同粒径的碎石及细集料应隔离,分别堆放。

3.1.2正式拌合之前必须先调试设备,使混合料的颗粒组成和含水量都达到规范规定的要求,当原材料的颗粒组成发生变化时,应重新调整生产配合比。

3.1.3在潮湿多雨地区施工时,集料应采取防雨措施,特别是细集料应覆盖,根据集料的实测含水量及时调整拌合时的加水量

3.2混合料的运输

拌合好的混合料应采用大吨位的自卸汽车运输,运输车应备有覆盖篷布以防止混合料因阳光直射时失水或雨淋,降低混合料的质量。

3.3混合料的摊铺

3.3.1采用稳定土摊铺机摊铺混合料。

3.3.2拌和机与摊铺机的生产能力相匹配。

3.3.3为了避免摊铺形成纵缝,宜采用两台摊铺机相隔5—10m,一前一后,梯队摊铺,同时碾压。

3.3.4摊铺机后面应跟人,负责清除粗细集料离析的部位,现场铲除局部粗集料集中点,换填新的混合料

3.4混合料的碾压

3.4.1宜先用轻型两轮压路机跟在摊铺机后及时碾压,后用重型振动压路机、三轮压路机或胶轮压路机碾压密实

3.4.2当碾压层较厚,压实机具不能有效压实整个结构层时,分层碾压,一般最大压实厚度为20cm,最小压实厚度为10cm。

3.4.3压路机应紧跟摊铺机及时碾压,以防止水分挥发,不能在最佳含水量时压实,不能保证压实效果。

3.5接缝的处理

3.5.1混合料摊铺应连续进行,不能随便中断,如果必须中断,超过2小时,应设置横向接缝。

3.5.2人工将末端的含水量适合的混合料弄整齐,紧靠混合料的地方放两根方木,方木的高度应大致与混合料的压实厚度相当,将紧靠木方的混合料整平,方木的另一侧用砂砾回填约3米左右的长度,高度高出木方一点即可,将混合料碾压密实。重新摊铺混合料之前,将砂砾等去除,清理干净后,摊铺机返回已压实的末端,重新摊铺。

3.5.3如果摊铺中断超过2个小时而未设置横向接缝,应该将摊铺机附近及下面末端未经压实的混合料铲除,并将已压实的部位挖成与路中线垂直向下的断面,然后再摊铺新的混合料。

3.6混合料的养护

3.6.1一个施工段碾压完成并经检查压实度合格后,立即开始养护。

3.6.2一般养护的周期为7天。

3.6.3水稳基层可以采用土工布洒水、沥青乳液等方法进行养护,整个养生期间都应使水泥稳定碎石层保持潮湿的状态。

4.水泥稳定碎石的质量控制要点

4.1严格控制混合料的水泥剂量,水泥稳定碎石的水泥剂量不宜超过6%。

4.2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应采用流水施工法,特别是尽量缩短从拌合到完成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4.3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应作水泥稳定碎石延迟时间对其强度影响的试验,以指导施工,确保不合格的混合料不用于工程。

4.4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时,需要综合地考虑水泥终凝时间对施工运输车辆、运距、摊铺碾压时间的要求,必要时添加缓凝剂,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4.5水泥稳定碎石分层施工时,第二层的摊铺应在第一层养护7天后才能铺筑。铺第二层时,可以在第一层表面洒少量的水泥或水泥浆。

4.6水泥稳定碎石施工,严禁采用薄层贴补的方法找平。

4.7水泥稳定基层的施工宜在春末或气温较高时施工,施工时日最低气温应在5度以上,有冰冻地区,应在第一次重冻到来之前半个月到一个月完成。

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裂缝原因及防治措施

5.1裂缝形成的原因

5.1.1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中水泥剂量偏大,集料中细集料偏多。

5.1.2碾压时含水量偏大,成型时温度偏高,强度形成太快。

5.1.3混合料中的碎石含泥量偏高。

5.1.4路基的沉降不稳定及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

5.1.5养护不及时,缺水或养护时洒水量过大。

5.1.6混合料的拌合不均匀。

5.2主要的防治措施

5.2.1在能保证水泥稳定碎石的强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低剂量的水泥,集料级配要合理,细集料的量应尽量降低。

5.2.2控制压实时的含水量,根据集料的实际状况、气候条件动态调整混合料的含水量,太高或太低都不行。

5.2.3一次成型,尽可能采用慢凝水泥,加强对水泥稳定碎石的养护,避免水分挥发过大,养护结束及时摊铺下封层。

6.结语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工艺和质量控制的关键主要是混合料原材料的控制、配合比的控制、含水量的控制等。为此,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应重点加强对这几个关键点把控,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精心组织施工,确保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邓学军,《路基路面工程》,人民交通出版社,2003年10月

[2]黄晓明、潘钢华、赵永利等《土木工程材料》,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

作者简介:陈永锋,男,1981年3月,工程师,常州先达路桥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第四分公司经理,一级建造师,造价工程师。

上一篇:采样控制系统零点及零极点关系的研究 下一篇:磨损对滚动轴承寿命影响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