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检验

时间:2022-07-08 12:01:26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协整及因果关系检验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的经济有了飞速的发展,实际GDP(以GDP的价格平减指数计算,同时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由1985年的200.48亿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6 053.14 亿元,年平均增长率达到15.73%,与此同时,福建省的物价也有飞速的发展,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福建省的贸易依存度(进出口总额与GDP的比)为原先1985年12.3%上升到2005年的64.2%。其中,实际出口总额(以GDP的价格平减指数计算,同时以1978年的不变价格计算)由1985年的16.3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2396.8亿元。而实际进口总额(统计口径如上)也由1985年的10.7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1 500.8亿元,在全国位居前茅。因此,分析福建省的GDP数额与进出口贸易总额之间的关系,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协整分析;Granger因果检验

中图分类号:F22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5-0175-02

引言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是理论界备受讨论的一个论题,其理论主要分为三种,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例如亚当・斯密的“剩余产品出路”学说,凯恩斯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以及E.哈根为代表的经济学家从出口贸易对技术进步的促进来寻找推动经济增长的机制;克鲁格曼阐述了在规模报酬的前提下,通过出口可以扩大产量,降低成本从而可以推动经济的增长。近年来罗默的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进行了重新论述。几乎所有的学者都认为,对外贸易可以促进一国经济的发展,但是是进口或者是出口对经济发展的贡献比较大则莫衷一是。

本文利用协整理论对福建省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包括ADF检验,PP检验,Johansen检验和Granger检验,其目的是研究福建省的进口,出口以及GDP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和短期的波动关系。从而验证福建的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的或者是进口导向型的。

一、模型

由于所用的历史数据可能是非平稳的数据,因此,首先对数据进行单位根过程的检验,如果检验的过程发现确实是非平稳的数据,则我们利用协整来检测变量之间的关系。如果两个变量是协整的,那么它们之间存在有一个长期稳定的比例关系。在协整的基础上,我们就可以利用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指出,如果变量之间是协整的,那么至少存在一个方向上的Granger原因,而在非协整的情况下,任何的推断都是无效的。

以yt代表经济增长变量指标,而xt代表着出口变量的指标,如果xt与yt是I(1)的(即它们本身是非平稳的,但是其一阶差分是平稳的)如果存在一个非零向量α,使得yt-αxt=εt是平稳的,则称xt与yt是协整的,序列xt与yt有一种长期稳定的动态均衡的关系。

如果xt与yt是协整的,可以利用误差修正模型ECM来识别变量xt与yt之间的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模型为:

对于协整检验,一般有两种方法,EG两步法通常用来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但是对于多个变量则不适用,对于两个以上的变量,常用的方法是一种向量自回归的方法――Johansen检验,它可以用于检验多个变量,同时也可以求出它们之间若干种协整的关系。

在现实中,进出口的数额与GDP之间是否存在相互影响?是进出口影响着经济变化还是经济变化影响着进出口?还是二者互为因果关系?就必须进行Granger-Causality检验方法进行识别。其基本原理为:在做Y对其他变量(包括自身的过去值)的回归时,如果把X的滞后值包括后能够显著的提高对Y的预测,我们就说X是Y的Granger原因,类似的定义Y是X的Granger原因。为此有一个检验方程:

二、数据分析

1.数据处理

本文采用的数据是来自《福建省统计年鉴》以及《中经网统计数据库》,其样本来自于1985年到2004年的年度的福建GDP,进口总额,出口总额的年度时间序列数据,进出口值由当年的平均汇率进行换算为人民币进行计算。之后 GDP ,进出口值通过物价消费指数(CPI)进行换算成为以1978年为不变价格的值,之后取自然对数消除数据的异方差,并且使其数据线形趋势化。

在进行回归分析时,其数据必须是平稳的,否则会产生“伪回归”的问题,然而我们用于经济分析的数据往往是不平稳的,破坏了平稳性的假定。因此,我们在分析数据时候,为了使得分析有意义,使其平稳化,常常对水平序列进行差分。

2.协整分析

由于 LOG(GDP) LOG(IM) LOG(EX)都是一阶单整的变量,可以利用EG两步法来检验两两之间是否存在有协整的关系 。

从上表可以看出,LGDP与LIM不存在有协整关系,但是,LGDP与LEX存在有协整关系,LEX每增长1个百分点,对LGDP的贡献为0.51个百分点。同时,LIM与LEX之间也存在有协整关系。LEX上升1个百分点,对LIM的贡献为0.82个百分点。

通过模型选择的联合检验,可以确定常数项约束在协整空间内且协整方程有截距的模型为最合适的协整检验模型。

3.Granger因果检验

现在我们来分析LGDP LIM LEX之间的因果关系,根据赤池信息准则(AIC)确定各个变量的滞后阶数为2。

由表2可以看出,LEX没有引致LGDP的零假设的概率为0.04368,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这一假设被拒绝。

结论

本文通过福建省的国内生产总值,实际出口总额与实际进口总额进行协整检验,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来分析经济增长,出口增长与进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得到了以下结论:

(1)实际GDP ,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存在有唯一的协整关系,即三者之间存在有长期均衡的关系,从系数来看,出口前的系数为4.96,对GDP的拉动能力稍稍胜过对进口的拉动。说明了出口导向,是福建省的有效的经济发展战略,通过大规模的出口,扩大经济活动范围,可推动经济的快速发展。

(2)从因果分析来看,出口并没有对福建省的GDP有单向因果关系。可以说明出口对福建经济的重要性,基本上符合了新古典经济学的出口导向理论。说明了福建的经济是出口导向型的经济。

参考文献:

[1] 李子耐,叶阿忠.高等计量经济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2] 易丹辉.数据分析与E-views应用技术[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3] 杨秀琴,熊启泉,江华.广东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分析[J].华南大学学报,2005,(4).

[4] 沈程翔.中国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1977―1998[J].世界经济,1999,(12).

[5] 王坤,张书云.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协整性分析[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4,(4).

上一篇:重庆与成都经济发展潜力比较研究 下一篇:九江出口加工区运营现状与跨越式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