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2-07-07 11:14:45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对策研究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作为一种新生事物,也是一个特定的提法,它的出现距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我国高校后勤具有双层属性,即经济属性和教育属性,决定其在社会化改革进程中既要遵循经济发展规律,又要遵循教育发展规律,二者不可偏废,这便是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过程中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将高校后勤服务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由政府引导、社会承担为主,适应高校办学需要的法人化后勤服务体系。可以这样说,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可谓成绩斐然。然而,其中存在的诸多问题,也不容忽视,亟待解决。

一、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作用及出现的主要问题

关于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作用,主要归纳以下几方面。

(一)能够节省管理支出

要维持一所高校的正常工作运转,必须支付一笔相当大的管理经费,在后勤方面主要包括现有后勤设施的维修与保养,支付快速增长的后勤管理人员和各类服务人员的薪金等等。若不能有效地控制与节省这部分经费支出,我国高校将难以保证学校的收入主要用于教学和科研工作。

(二)可以增加学校的收入

我国高校后勤服务,能够取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而通过市场化运作更能最大限度地发掘这方面的价值。

(三)能够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在与社会性企业签订后勤服务承包合同时,就意味着竞争机制的同时引进,企业只有提供良好的服务、提高工作效益,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并寻求发展。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如下几个方面。

(一)思想观念陈旧,服务意识淡薄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仍存在思想陈旧,观念落后,顾虑重重,认识不统一,步调难一致,改革进展缓慢的状况。具体表现为:一是多年来,高等教育由国家包办,政府办高校,高校办后勤的观念严重影响了学校的发展;二是认为后勤是个“大包袱”,进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就是要甩掉“包袱”,从而想尽快地把后勤简单地划出去;三是几十年计划经济体制下使不少师生员工形成了“花钱靠国家、服务靠无偿”的福利型思维定势。

(二)缺乏管理规范,规模效率低下

缺少必要的管理制度,不讲成本。由于规模小且分散,更谈不上专业化管理和规范化管理,因此工作效率低。综观高校后勤目前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技能还不能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化改革的需要。其原因是有的教工对后勤有些单位和岗位的印象是“水平不高,服务欠佳,意见较大”,而后勤职工则认为“好事多件可能看不见,一件未办好,可是不得了”。因此,高校后勤的管理方法、服务态度、服务水平也就不能令人十分满意。还有个原因,由于沟通与宣传不到位,也会造成后勤与被服务者之间不能互相理解。

二、对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建议

(一)坚持后勤工作“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

高校后勤队伍的体制不管怎么变,坚持“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始终不能变。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是为了进一步的发展教育,是为了更好地为教育、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的,决不能因为引进了市场机制,加强了成本核算,而影响或延误教学、科研工作。要在后勤员工中认真开展“三服务、两育人”的宗旨教育,开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爱岗敬业、服务奉献、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专题教育。

(二) 转变我国高校后勤社会化的传统管理模式

1、由“行政领导”转向“后勤服务”

传统的观念认为,高校后勤管理就是学校对后勤管理部门的领导,而高校后勤管理部门则是根据上级领导的旨意来对教学、科研以及师生员工生活进行行政管理,结果导致高校后勤管理偏离了自身发展的规律,远离了为教学、科研服务以及师生员工服务的根本宗旨。

2、由“无偿服务”转向“有偿服务”

在树立了高校后勤管理就是服务观念的基础上,应该进一步认识到,受服务方就应该提供服务的费用,遵循有偿性的高校后勤管理的要求,即要将高校后勤管理的价值观从计划调配、无偿服务转向市场经济体制的等价交换、有偿服务。

3、由“重量轻质”转向“量、质并重”

要把质与量看成一个统一体,因为任何事物都是质和量的统一,都有质的规定性和量的规定性,质就是“事物的优劣程度”、量就是“数量”。这就要求高校后勤管理既要提高优质的服务,又要拓宽服务的范围。

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成效有目共睹。它推进了高校后勤基础设施建设,为高校扩招提供了有力支撑;它减轻了学校负担,促进了高校事业的发展;它激活了高校后勤服务市场,提高了后勤服务质量;它刺激了消费,拉动了内需,带动了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商业零售、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并为社会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这一切都只是改革的阶段性成果。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道路还很长,改革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还很多:高校后勤设施建设的任务依然繁重,高校后勤实体的发展还不充分,法人化的步伐比较缓慢;高校联办后勤还没有起步,后勤的集约化、专业化、产业化程度还很低。这一切,都需要在今后的改革中做出更大的努力。

(张进,山东滨州职业学院助教)

上一篇:基于工作过程的建筑工程招投标与合同管理教学... 下一篇:高校产业集团财务管理模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