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的桂林旅游者空间分析

时间:2022-07-07 07:59:49

基于ArcGIS的桂林旅游者空间分析

本文依托地理信息系统软件ArcGIS对大桂林地区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相关数据进行了处理,并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桂林地区旅游者人数在空间上分布并不存在明显的聚类趋势,而变现为相对独立的趋势。由此提出了关于提高大桂林地区整体吸引力水平的建议。

一、分析工具的选取

本文选取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InformationSystem,GIS)中的ArcGIS10软件做为数据分析的平台和数据的可视化工具。

地理信息系统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的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的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处理、管理的对象是多种地理空间实体数据及其关系,包括空间定位数据、图形数据、遥感图像数据、属性数据等,用于分析和处理在一定地理区域内分布的各种现象和过程,解决复杂的规划、决策和管理问题。它区别于其他信息系统的关键在于强调空间实体及其关系,注重空间分析与模拟。

ArcGIS是由ESRI出品的一个地理信息系统系列软件。AcrGIS10是ArcGIS中的最新产品,它在原版本的基础上增添了单行简化地理代码等新的功能,使ArcGIS的工作效率更高,在地图的制作和创作上更加省时并能够更好的分析和建模。

二、研究方法

本文以《桂林市市、县行政区域划分图》为基本数据资料。文中旅游人数的指标数据主要来源于桂林市统计局和桂林市旅游局的相关统计资料。部分缺失的数据通过查找各行政区域各个旅游景区年接待人数估算得出。生成桂林市五区十二县的旅游人数分布图和数据属性数据库。运用空间自相关(GlobalMoran’I)模型和分级统计工具对相关数据进行计算和可视化处理。在矢量图和运算数据的基础上,对大桂林地区旅游人数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

ArcGIS中的空间自相关(GlobalMoran’I)工具,是根据要素的位置和要素值来度量空间自相关的空间分析工具。该工具可以评估表达式的模式是聚类模式、离散模式还是随机模式。GlobalMoran’I的常用公式如下:

式中,xixj是观测值;为观测值的平均值;n为观测点的个数;wi,j为空间权重矩阵,若i要素与j要素相邻,wi,j=1,反之,则wi,j=0。在给定显著性水平时,若Moran’I显著为正,则表示要素值较高(或较低)的要素在空间上显著集聚,值越趋近于1,总体空间差异越小。反之,若Moran’I显著为负,则表明该要素与其周边要素分布具有显著的空间差异,值越趋近于-1,总体空间差异越大。仅当Moran’I接近期望值-1/(n-1)时,观测值之间才相互独立,在空间上随机分布。

三、桂林旅游者的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根据桂林市统计局、桂林市旅游局统计处的相关资料,归类整理出大桂林地区各个行政区域的2007年、2008年和2009年的年接待旅游人数。为了方便软件的运用和比较分析,使运算结果更加客观、准确,本文分别计算出了各个行政区域接待旅游人数的平均数值如表1。将表1中的平均数值导入ArcGIS,利用ArcMap中的分级工具将数据做可视化处理得到图1。如图1所示,按照年平均旅游人数的多少,大桂林地区的五区十二县分成了五个级别地区。其中,年平均接待旅游人数最多、位于第一级别地区的行政区域为桂林市(807.8万人);其次,位于第二级别地区的为阳朔县(214.94万人)、兴安县(173.2万人);随后,位于第三级别地区的为荔浦县(118.02万人)、灵川县(109.48万人)和恭城县(81.66万人);其年平旅游接待人数均在百万左右;位于第四级别地区的是龙胜县(58.76万人)和资源县(36.80万人);年接旅游人数最少,位于第五级别地区的是临桂(22.31万人)、灌阳(16.75万人)、全州(12.47万人)、永福县(4.13万人)和平乐县(3.37万人)。

为了做进一步的分析,在ArcGIS中引入一个归一值,即各行政区域的面积。将各行政区域的年平均旅游人数与其行政区域的面积做比(行政区年平均接待旅游人数/行政区面积),输出到密度统计工具,按照1点=1万人的比例绘制人数密度地图,得到图2。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软件的自动分级工具,将密度数值分为五个级别如图3所示。

结合图2和图3可以明显看到:①空间利用率最高,即在较小的空间面积上接待较多的旅游者的是桂林市区;空间利用率仅次于桂林市区位于第二个级别上的是阳朔县;荔浦县、兴安县和灵川县位于第三级别;龙胜各族自治县、资源县和恭城瑶族自治县位于第四级别;级别最低的是全州县、灌阳县、永福县、临桂县和平乐县,这四个县在较大的空间面积上接待的旅游人数较少,其空间资源的利用率相对最低,在接待旅游者的能力上有很大的潜力待发掘。②单就旅游人数而言,兴安县、恭城瑶族自治县和荔浦县虽然分别位于第二级别地区和第三级别地区,但引入归一值后,兴安县从第二级别地区降至了第三级别地区,恭城瑶族自治县和荔浦县从第三级别地区降至了第四级别地区。说明这三个县虽然拥有较多的旅游者,但同时也拥有相对较大的行政区域面积,平均分配到单位面积上的旅游者人数相对较少,其接待能力还有待开发,并具备较高的开发潜力。③旅游人数密度在空间上分布的整体趋势是以高密度地区桂林市区和阳朔县为中心,呈狭长型向南北分布,东西两边地区旅游人数密度较低。

将旅游人数数据录入GlobalMoran’I中进行计算分析,得出Moran’I指数为-0.060848,p值为0.826043,期望值为-0.083333。Moran’I指数为负,p值明显偏大,说明大桂林地区的旅游人数要素在空间分布上并不具备明显的聚类特征,即并不具备旅游人数的高值地区与高值地区相连、低值与低值地区相连的分布特征。其Moran’I指数与期望值有一定的接近性,表现在空间上的分布是有相对独立的趋势。在图1中可以清晰直观地看到高值地区(即接待旅游人数多的地区)和其他高值地区并不具备很明显的相关性,在空间位置上表现为并不相邻。表明高值地区的影响力和带动力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带动作用,并没有以其自身拥有相对较多的旅游者的优势带动周边地区旅游人数的增长,需要进一步激发其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影响作用。比如桂林市区拥有较高的旅游人数密度,但与其相邻的临桂县却具有相对较低的旅游人数密度,桂林市没有以其自身的吸引力优势带动临桂县旅游者增长,从而进入第二或第三级别,而恰恰相反,临桂县却处于旅游人数密度最稀疏的第五级别地区。

四、关于提高大桂林地区整体吸引力水平的建议

旅游吸引力的主要表现方式是旅游人数的多少,大桂林地区旅游产品吸引力的空间分布特征总体呈“X”状,如图4所示。中心地区旅游产品吸引力较强,位于东西两边的临桂县、永福县、全州县和灌阳县,还有位于南部夹缝中的平乐县,旅游产品吸引力较弱。应以“X”的左半部――龙胜县、灵川县、桂林市区、阳朔县和荔浦县辐射西部的临桂县和永福县,通过政府扶持、招商引资、加强区域合作、发展特色旅游资源、建设发展高质量的旅游产品等各种途径来提高其旅游观光人数;以“X”右半部――资源县、兴安县和恭城县辐射东部的全州县和灌阳县,提高其旅游观光人数;荔浦县、阳朔县和恭城县综合夹带作用快速提高平乐县的旅游观光人数。从而在整体上增强桂林地区的旅游吸引力,提高旅游人数,增加旅游收益。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

上一篇:特种设备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下一篇:论高职酒店管理专业顶岗实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