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闻问切”

时间:2022-07-07 07:14:37

作家余秋雨说:“在欧洲,作为古代经典最醒目的标志,是一尊尊名扬天下的雕塑和一座座屹立千百年的建筑。中国历史上毁灭性的战乱太多,只有一种难以烧毁的经典保存完好,那就是古代诗文经典。这些诗文是蕴藏在无数中国人心中的雕塑和建筑,而一代接一代传递性的阅读,便是这些经典连绵不绝的长廊。”古诗文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投影,学生借助这个窗口可以近距离接触、感受中国文化。

关于古诗教学的目的、方向、方法,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认识中国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元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为了切实提高古诗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理解古诗内容,感悟古诗的内涵,发展学生的情感,我经过长期探索研究,掌握了“望闻问切”四字诀教学手段。“望闻问切”本是中医用语。望,指观气色;闻,指听声息;问,指询问症状;切,指摸脉象。合称四诊。医生以此来为病人进行诊断,对症下药。在课堂上,我通过“望闻问切”(观生色、听生音、问生情、摸生惑),了解学生对所学古诗的学习状况,抓住关键问题,进行有效指导。

现以苏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观书有感》的教学为例,谈谈在古诗课堂教学中“望闻问切”四字诀教学手段的运用。

本诗的教学,可分为以下三大步骤:

一、检查预习

多媒体出示诗词:

观书有感

( )朱熹

半亩方塘一______开,天光云影共______。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首先,我请一位学生上来给这首古诗添加作者年代、所缺字词、标点,其他学生在作业纸上完成。以此来“望”学生预习时有没有了解作者、掌握生字,注意与一般古诗不同的标点符号。

其次,请几位学生读古诗,“闻”学生是否读得字正句顺,多音字“为”在本诗中的读音是否正确。

再次,理解带点词“鉴、徘徊、渠、如许”及划线句子“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意思。以此“问”了解学生对诗的词义、句意的掌握情况,对于理解存在问题的地方引导学生思考交流,从而达到理解整首诗的目的。

最后,“学贵有疑”。“对于这首诗的学习,同学们还有没有问题?”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诗的题目与诗的内容联系不大”。这样就“切”到学生最为困惑的问题,也是学习这首诗要解决的难点问题。为古诗课堂教学第二步研习奠定基础。

二、研习

首先,多媒体出示课文插图,请学生看图,通过这幅图,可不可以看出这首诗的内容与题目的联系。让学生通过“望”来发现两者的联系。学生通过图画,知道这首诗是朱熹在看书的间隙看到窗外的池塘而生发灵感创作的,所以叫《观书有感》。

其次,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让学生一边听一边感受诗的情趣和意境。我提出一个问题:作为一学大师的朱熹,他写这首诗的目的仅仅是为了写他读书时看到的景色吗?这一“闻”一“问”,又把学生引进了诗文与题目有何深度关联的思考。

最后,点击“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这句话,请学生再次说说它的意思。“看看这句话能给你带来那些启发?”“切”一下学生是否能把所学的书本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结果发现,学生因为年龄小、阅历浅,思维达不到那样的深度。为了降低难度,我切入课前预设的环节——仿写练习:池塘要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注入,才能变得那样清澈;人要__________________,才能变得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通过此项练习,知道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的道理。同时也明白诗文与题目的密切关系——塘与水也即人与书。学生理解了古诗的意思以及蕴含的道理,在此基础上进入第三个教学环节——练习。

三、练习

多媒体出示作业:

1.朗读并背诵《观书有感》

2.解释括号中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1)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3.仿照例子填诗句

例句:人要不断读书,不断汲取新知识,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不同的角度看事情,便有会有不同的收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抓住时间,抓住机遇,努力奋斗,莫等岁月消逝,机会失去,空悲切,直后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想要取得更大的成功,就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练习这个环节中,我通过“望”学生的神色、举止,“闻”学生古诗朗读背诵的感觉,“问”学生练习的解答效果,“切”学生这节课的学习状况,及时调整指导的策略,达到有效地巩固本首诗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自信心和热情,使古诗教学实效性得以充分体现。

课堂教学是教师实施控制的过程。在古诗教学中,我掌握并运用“望、闻、问、切”四字诀,了解学情,及时调整教学步骤和方法,使古诗教学充满活力。

上一篇:营造执行文化,构建和谐校园 下一篇:落实三个维度,营造生动民主自由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