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

时间:2022-07-07 04:44:14

论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

摘 要:人格权的商品化问题早已为我国学者广泛关注,不同的专家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了不同的权利定性,并对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保护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讨。本文以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为视角再次探讨此问题。首先提出并界定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的概念;然后对比分析国外发达商品经济国家的理论研究和法律规定;最后重点针对我国当前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保护问题,阐述某些意见和看法。

关键词:人格权的商品化;人格标识;人格利益;财产利益

随着人格权商品化趋势的日益增强,传统注重于保护精神利益的人格权体系似乎并不能全面的保护人格权益中的财产利益,这一问题早已便引起了理论和实践中的重视。针对这种人格权领域新的发展趋势,我国许多学者称其为“人格权的商品化”、“人格标识的商品化”、“商品化权”、“形象权”、“公开权”、“商事人格权”等,而对其加以讨论和研究。

一、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的界定

(一)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概述

传统的民事人格权属于人身权范畴,侧重于对其中精神利益的保护。在今天的人格权体系中,财产利益也已渗透其中,并日益凸显。王泽鉴老师称这种变化为“人格权由防御权到利用权的发展”。

根据人格权中财产利益的不同,人格权可以分为以下类型:

第一,不具有积极财产利益的人格权

主要包括了全部的物质性人格权以及权等少部分精神性人格权。该类人格权并不能直接产生积极的经济利益,但当它们受到侵害时,却可能会产生积极的财产损失。因此,该类人格权中财产利益主要体现在保护其不受侵害而带来经济上的损失,这便是王泽鉴老师所称“防御权”的体现。

第二,具有间接财产利益的人格权

主要包括了姓名权、肖像权等大部分精神性人格权。该类人格权虽然与民事主体紧密相连,但是又具有一定的可转让性。这也就决定了它们虽然本身不具有直接的财产利益,但该类人格权可以为商业化利用,因此可以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而具有产生间接财产利益的可能。

第三,具有直接财产利益的人格权。主要包括了法人和其他组织享有的人格权。该类人格权的权利主体是法人或其他组织,其本身商业主体的性质,以及该类型人格权在一定意义上完全的可转让性,决定了它们可以直接体现和影响权利主体的财产利益。

(二)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的界定

人格标识,是指能够通过其他客观载体反映出来的具有部分转让性的人格要素,也就是上文提到的具有间接财产利益和具有直接财产利益的人格权中的人格要素。但具有直接财产利益的人格权由于其权利主体的特殊性,其中的财产利益可以并应该通过其他法律来予以调整和保护,而将其排除在今天讨论的人格标识之外。简言之,本文所讨论的人格标识,是指自然人所享有的精神性人格要素中的特定部分,也就是具有间接财产利益的人格权中的人格要素。

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也就是指人格标识在为商业化利用时可能为权利主体带来经济利益,即权利主体自己或者许可他人商业化使用人格标识而带来的经济利益。这也便是王泽鉴老师所谓的“利用权”的体现。

二、我国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保护的立法现状

(一)现行法律依据

我国现在对于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的法律保护散见于法律法规之中。其权利依据首先体现于《民法通则》第99和100条,以及《民通意见》第139和141条作出的补充规定。此外,《民法通则》第120条,以及《民通意见》第150和151条规定了对人格权侵权责任的具体认定规则。最后,《侵权责任法》在第20条中对于人身权益的侵权救济做出了新的具体规定。

(二)我国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保护的缺陷分析

首先,我国法律虽然明确了自然人享有姓名、肖像等人格标识的权益,但是这些规定还主要是在从“保护权”的角度出发,而没有明确人格标识积极产生经济利益的地位和性质。

其次,我国法律中只是对姓名权、肖像权进行了明文规定,而没有涉及人格权体系中其他权利。而这些法律规定,大部分也并非专门针对人格标识的商品化问题,只是可以通过对于法律条文的扩大解释,而在一定意义上适用而已。

再次,在法律实践中,大部分法官可能会根据上述相关条文判决权利人胜诉,但是由于缺乏具体的赔偿规则和标准,而只能借鉴关于人身权损害赔偿的标准进行判决。但是这些关于人身权损害赔偿的标准还主要是在侧重补偿权利人的精神利益,而非财产利益,因此赔偿标准普遍偏低,不利于权利人合法利益的保护。

三、国外相关法律问题的考察研究

面对人格权商品化问题,在英美法系国家,美国采取“隐私权”与“公开权”的双重权利的保护模式;英国则相对保守,选择在知识产权法中给予人格权商品化以间接的法律保护。在大陆法系国家,日本通过创设新的“商品化权”来实现对人格权商品化的法律保护;而德国则继续采取统一权利的保护模式,即在人格权的权利体系内部解决人格权商品化的问题。

(一)美国的公开权模式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关注人格权商品化问题的国家。关于姓名、肖像等权利,美国早期是将其包括在隐私权内予以保护,但随着商品化运动的兴起,姓名、肖像等人格要素所表现出来的财产利益,并不能得到隐私权全面的保护,理论和实践中产生巨大争议。公开权的概念最早是由弗兰克法官,于1953年在“海兰(Haelan)案”中明确提出的。在本案的判决中,弗兰克法官突破隐私权的范围,提出了公开权的概念,不再将人格标识商业化利用所产生的利益,局限于精神利益的范围,而确认了人格标识中所具有财产利益。1954年尼莫(Nimmer)教授在其一篇名为“公开权”的论文,最先使用了公开权(the right of publicity)的概念。经历了长期判例和学说的发展,公开权制度得以发展形成。

美国法中的隐私权类似于传统人格权,注重保护民事主体的精神权利,而公开权则是一种与人身要素相关的财产权,侧重保护民事主体的财产利益。因此,美国是将人格权中的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分开进行保护,即通过创设一种新的公开权,来保护隐私权所不能保护的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

(二)德国的人格权模式

由于德国大部分学者认为,承认独立的具有财产性的人格权是违反德国基本法的规定。因此,德国理论界关于人格权商品化问题的主流观点是统一的权利保护模式,即将人格权视为一个统一的权利,其包含两个部分的内容,一部分旨在保护人格的精神利益,另一部分保护人格的财产利益,二者统一构成人格权体系。德国法院通过一系列的司法判例推动了对于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保护制度的构建,主要有“迪特利希(Marlene Dietrich)案”、“达尔克案(Dahlke)案”、“骑士(Herrenreiter)案”、“靡菲斯特(Mephisto)案”等。

简言之,德国通过长期以来的法院判例和学理解释的形式,对传统人格权制度予以新的解释,拓展传统人格权的内涵对商品化的人格权中的财产利益予以保护,人格权保护的人格利益被分为精神利益和财产利益,但是又不承认人格权可以被装让、继承。

四、我国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法律保护的完善

(一)我国人格表示中财产利益的法律定性

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的法律保护,首先需要解决的是其权利定性问题。学界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第一,商事人格权说

其主要观点是,在民法商法化的趋势,人格权中的某些要素被商业化利用,而在传统的精神性人格利益之外产生了以经济利益为主的商事人格利益。因而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商事人格权利。

第二,知识产权说

其主要观点是,人格权的商品化具有知识产权的共性,即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具有专有性、地域性等特点。此外从知识产权的范围看,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可以被理解为“识别性标记权”的范畴。因此将其视为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

第三,无形财产权

其主要理由与知识产权说相似,但其又认为如果简单的将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归为知识产权,不利于对于对其进行全面的保护。所以应将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视为一种具有非物质属性但又不归类于知识产权范畴的无形财产权。

第四,人格权说

该观点认为人格权的商品化依然是属于人格权的范畴,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并不是一项新的独立的民事权利,而是依附于人格权而产生的一项人格权的新的特殊权能而已。

通过上述的论述,大部分学者对该问题的探讨都有相似之处,只是在权利定性时都会从不同的研究重点出发予以定性研究。当一种新的社会利益出现,需要法律的保护和调整时,通常可以采取两种方法:

一是创设一种新的民事权利加以保护,

二是在原有的法律体系内解决。针对人格权的商品化的现象,只是人格权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而已,并没有从根本上冲击人格权体系。

因此,人格权的商品化并非产生一种新的特殊的权利,只是人格利益的本身的发展而已。这样的变化发展虽然可能冲击了传统民事权利分类的财产权和人身权的二分法,但是不可否认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财产权和人身权二者之间的区分在逐渐弱化,渗透的趋势逐渐增强。因此,我们不应以保守的思维固守传统分类,而将问题原本简单的解决方法复杂化,去将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放入商法或者知识产权法的体系之中,甚至创设新的权利加以保护,这无异于南辕北辙。人格权的商品化只是人格权体系的新发展,对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的保护,还是应在民法的人格权法的体系之中加以确认和保护。

(二)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的侵权责任承担形式

为了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侵害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的责任方式应在以财产损害赔偿为主,同时兼采其他责任承担方式。

1.财产损害赔偿

财产损害赔偿方式和标准,可以参照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0条的规定。第一,所受损失赔偿,即侵害他人人格标识造成财产损失的,应当按照权利人的实际损害赔偿。第二,所获利益赔偿,即权利人的损失难以确定,应按照侵权人获得的利益赔偿。第三,获利难以计算的赔偿,即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双方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判决具体赔偿数额。

2.非财产责任

在对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进行财产损害赔偿的同时,也可适用一些其他的侵权责任方式,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等。这样更有利于对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的全面保护。

此外,普通法系国家的仿冒(冒充)之诉对人格权商品化的保护具有借鉴意义,对以仿冒自己的姓名、肖像等,侵害自己的人格标识的行为,权利人也可以提起仿冒之诉。公开权中的禁令救济也值得学习,禁令,也称之为禁止令,是指为制止侵权行为,从而使权利免受侵害和侵害危险的一种措施。它类似我国《民法通则》第 134 条规定的停止侵权和在诉讼中的对停止侵权先予执行的裁定。

五、结语

重新审视传统的人格权体系,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似乎确实不符合人格权的传统内涵,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法律的理论和规定也不应是一成不变的。传统民事权利的二分法即财产权和人身权的划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已经日益受到突破和调整。我国应重点借鉴德国的人格权保护模式构建自己的人格标识中财产利益的保护制度,将人格权的商品化仍然归为人格权的范畴中,而进一步保护人格标识中的财产利益。但是,由于其本身的特殊性,我们在构建其保护制度的同时,也应借鉴财产权利保护的方法和制度,打破人身权和财产权原本泾渭分明的界限。

参考文献:

[1] 王泽鉴.人格权法[M].台湾:三民书局,2012.

[2] 王利明.人格权法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3] 祝建军.人格要素标识商业化利用的法律规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9.

[4] 程和红.商事人格权——人格权的商业化利用与保护[J].政法论坛,2000,5:32-38.

[5] 刘春霖.商品化权论[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4:54-58.

[6] 吴汉东.形象的商品化与商品化的形象权[J].法学,2004,10:77-89.

[7] 杨立新,林旭霞.论人格标识商品化权及其民法保护[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74-80.

作者简介:薄亮(1991-),男,河北巨鹿人,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民商专业硕士研究生。

上一篇:中外行政程序法比较 下一篇:在推进产业集聚区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劳动力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