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心理学范文

时间:2023-03-06 16:37:10

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1篇

关键词:自我剖析;案例教学;人格心理学

人格心理学是心理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研究个体内心世界领域的心理科学,学习人格心理学首先要让学生分析自己、了解自己的人格特点,作为心理专业的学生只有全面透彻剖析自己,才能更好地了解别人,了解每个人的人格特异性。这样一门探讨人的各种心理活动的学科,如果单纯进行理论讲解,没有学会实际分析人的性格特点,那么,学习本门课程就没有起到应有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运用自我剖析、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先学会分析自己的人格特征,推演分析别人的心理特点,把不同流派和不同理论家的观点都可以运用在个体分析中。

一、案例教学的意义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大部分学生对待专业课比较认真,人格心理学作为心理学专业的基础主干课程,学生对待这门课有较多期待,能投入更多的热情,教师如果能在学生较高热情基础上,在教学中适当采用案例教学,就能强化学生投入学习的热情。讨论分析是个案教学的主要手段,案例是学生自身相关经历以及自我剖析的心理状态,这样的案例促使学生参与热情高涨。

(二)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培养学生主动思考、主动质疑能力,是教学的必要目标,案例教学可以作为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实践活动,较好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和主观能动性。案例教学把书本知识和学生自身特点融为一体,能让学生运用专业知识去分析自己的人格特点及成长经历,案例教学以课堂分析讨论、小组学习、解决问题作为主要途径,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在学习过程中较好地体现主动性。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能力

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以教师讲授为主要形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思考能力和分析能力却没有提高。因此,可以在课堂中尝试使用案例教学,实现把心理学知识应用在具体现象和人格特征的分析中。分析讨论的过程是可以极大地锻炼学生应变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发现问题能力等一系列能力的过程,可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从而,为专业学习提供保障。新课程倡导以教师为主导,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索的学习方式,案例教学体现了这种学习方式,能够在这种教学方式中加强教学相长的体验。

二、人格心理学案例教学的实施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为包头医学院医学心理学专业学生选用郑雪主编的《人格心理学》,该教材系统性强,各个理论流派知识连贯,为了让学生掌握专业知识,笔者基于发挥学生主动性的教学理念,把教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为专业知识的讲解,第二部分为案例教学。案例教学的作用是服务于专业知识的讲授,使专业知识更加形象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

(一)选取案例

人格心理学的案例可以选取学生个人成长经历的生活事件,也可以是个体特点的自我剖析,还可以是对学生影响较大的创伤性事件。同时,我们在课堂上要强调,心理学专业的学生都应该遵守“保密原则”,对每一位学生提供的案例,只供课堂学习,不能私下议论,更不能传播,同时对每一个案例,在课堂前需经学生同意作为教学个案,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共同学习讨论,在讨论中使用的案例不是随意列举的例子,而应在教学目标的要求下,在尊重个案学生本意的前提下,可以进一步设计研讨的事例。案例运用得当,可以帮助学生应用知识,提高技能,还能帮助学生分析自身的人格特点。

(二)呈现案例

选择合适的案例后,就要把它呈现在课堂上。人格心理学案例大多采用自我剖析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描述具体事件发生时间、过程、当时的心理感受,以及对自己生活的影响,再次提及此事件时的感受。通过学生自己描述,可以观察学生的声音、表情、语言和动作,甚至一部分学生在陈述案例时痛哭流涕或欲言又止,通过这样一系列微表情和语言都能让学生们更准确地体会这个案例,更好地分析个体的心理过程。同时,这样的释放和倾诉也能让案例本人得到一定的心理疏导,许多压抑在心里的问题随着倾诉逐渐释怀,反而能让案例本人在这件事件中的阴影消失。这类案例分析安排的时间应该在学生掌握理论知识之后,这样在巩固课本的理论知识基础之上进行知识的应用具体化,能让学生把两者统一起来。

(三)指导分析

对于学生提出来的个人案例,同学们未必把握个案的核心内容,也不能快速分析个人的个性特点,这也是个体案例教学的优势,它通过教师启发性指导,利用开放性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分析个案描述的事件与个人人格特点的相关性,进而引发学生主动地思考自己的心理特点。

(四)课堂讨论

讨论是案例教学的必要环节,是检验学生掌握专业知识情况、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相互参照对比,进行自我分析的有效手段。课堂讨论一般按人数划分为若干小组并让每名小组成员把自己的思考、观点、疑惑都表达出来,然后小组成员共同讨论。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们主动性和参与性。课堂讨论的过程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学生个案讨论中了解别人的观点,学会理解个体的心理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案和思考方式。在讨论过程中,需要教师管理课堂,根据学生讨论情况及时指导,使学生始终围绕个案进行讨论分析,同时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完全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纵深分析,拓展广度,尽量避免表露教师的观点,以免给学生过多的心理暗示。

(五)课堂总结

个案讨论后,教师要及时给予总结,对学生表达的观点、思考的方向进行分析,同时分析专业知识在个案中的运用,分析个案中显示的个体的人格特点,并对相关人格特征及问题进行分析与辨别。教师在总结的过程中要及时肯定并回应学生,同时也要指出问题所在,这样能使学生在参与案例的讨论中,既有动力又有压力,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三、案例教学在人格心理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案例选材不恰当

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合适的案例需要教师和学生花费较多的时间,这样才能保证案例教学紧紧围绕课堂知识点进行。如果案例选取不得当,那么在学生讨论分析的过程中不能把个案和个人特点及专业知识联系起来,不能正确地分析各种人格障碍,那么案例教学就失去了分析的意义。所以在对人格心理学进行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教学案例的恰当性需要认真把握。

(二)教师和学生素质有待提高

教师管理课堂的能力在个案剖析中十分重要,在个案教学中,需要教师有耐心认真地引导学生开拓思维方式,而在具体的操作中,教师往往因为授课时间有限,学时数有限、学生知识有限等缺少必要的引导。同时,人格心理学作为分析人的一门学科,在分析个体人格特点的时候,可能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痛哭、崩溃、发狂等心理焦躁的状态,给教师带来不小的挑战,需要教师应对这些特殊情况,对一部分特殊案例和情绪失控的学生及时做出安排。同时学生也要改变只接受讲授的方式,要调动自己参与到课堂的讨论中,使自己成为课堂的一分子,而不是旁观者,所以学生在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能力上有待提高。

四、结束语

在以探讨人的个性形成的特点以及人格障碍为主线的人格心理学的学习过程中,案例教学法是一种较好的方法,能让学生体会不同的人格特点,在这些差异中,积累不同的案例素材,可以丰富他们的背景知识,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为以后心理学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曹丽娟.案例教学法在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丹东师专学报,1999,(4).

[2]张建育.案例教学在教育心理学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教育科学,2010,(5).

[3]范蔚.我国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与人格教育实践[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3).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2篇

Abstract: Schools of psychoanalysis,characteristics,biology,humanistic,behavioral and cognitive constitute the major schools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they are essential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personality,and still are using different forms active in personality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In this paper,based on review of traditional paradigm of personality psychology research,some new research paradigm are introduced,and the develop trends of future personality psychology are proposed and the complexity and breadth of personality research are revealed.

关键词:人格;人格心理学;范式

Key words: personality;personality psychology;paradigm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3-0179-01

1人格心理学研究的基本范式

1.1 精神分析范式精神分析的人格理论是所有人格理论中内容最复杂、影响最大的,但对它的理论和时间存在着很多争议。

古典精神分析学派指弗洛伊德及其直接门人(如阿德勒、荣格等)。在早期理论中,弗洛伊德认为人格中有两大系统:一个是潜意识系统;另一个是前意识系统。但他很快发现了其中的局限性,又提出将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

1.2 特质论范式早在1937年,奥尔波特就指出,特质是人格的基本单元。一种特质就是一个人格维度,是根据人们在某一特征上的表现程度而分类的。该范式强调人的个别差异。

1.3 行为主义范式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行为主义开始了缓慢但稳步的转变,许多杰出的行为主义者开始转向社会学习和认知理论。由罗特的社会学习理论发展到班杜拉的社会认知理论。后来,米契尔又提出了“认知――情感的人格系统理论”,它正好弥补了特质论研究的不足。

这一范式最初产生于沃森和斯金纳的行为主义,它强调外部环境的作用而忽视个体内在力量,把人格看成是各种行为的总和,是各种习惯系统的最后产物。

1.4 人本主义范式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场心理学革新运动,因强调人的本性及其主观经验的重要性而得名。代表人物有马斯洛、罗杰斯、罗洛・梅等。这一范式重视个体的主观体验,关注个人对世界的认识与看法,强调人的自身价值及其自我实现。这种以人为本的观点,在当时开辟了人格研究的新途径。人本主义者对人类自然本性抱着乐观态度,对人类潜能和人生目的的发展怀有极大的兴趣,并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人本主义者主张应该以心理健康者为研究对象。

相比较而言,以上四种范式的研究目的各有其侧重。精神范式关注的是人格发生的动力的探讨,特质论范式重视人格结构的静态画面的研究和描述,行为主义范式强调的是人格形成和发展过程的研究,人本主义范式则试图从人格发展的最高阶段(即自我实现)来探索人性的本质以及人格存在的终极目的与价值。

2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范式

在过去的几年中,出现了三种新的人格研究范式。其中社会-认知范式和生物学范式分别源自于行为主义和特质方法。而进化心理学应被视为人格心理学的新范式。

2.1 社会-认知范式这一范式源自于行为主义范式,以班杜拉、米契尔为代表的社会-认知范式正尝试着从个体的认知过程(主要是直觉和记忆)来研究个体的人格,他们试图以各自的理论来整合社会-认知范式。在阐述人格的形成与发展时,班杜拉与米契尔都强调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认知在个体人格形成中的作用,把人格看成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但人与环境是如何统一起来的,还不十分清楚。另外,在研究中,他们还试图寻求多种测量方法与技术手段对理论进行验证。目前在社会-认知范式下的许多研究的联系是比较松散的,由大量各不相同但又寻求相互独立的小主题组成,而没有把他们连接起来的总的主题,更没有提出一套彼此具有系统关联的假设构架。

2.2 人格研究的生物学范式这一范式来源于特质论范式所使用的特质研究方法,强调个体行为模式差异的生理起源。随着解剖学和生理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与深入,从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角度探讨人格产生的内在机制及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已成为可能的事情。已有的研究发现,人类的某些情绪和社会性特质在大脑中都有确定的解剖点,如杏仁核对人的攻击性和某些情绪性有重要影响作用。

2.3 进化心理学范式这一范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缺乏经过验证的理论构想,只从生物遗传的角度说明人类行为模式的演变,这使得它对人类进化及行为的解释缺乏说服力;二是在个体的适应中,更关注的进化与发展,这似乎与弗洛伊德所强调的性本能以及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观点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人格研究目前使用的方法可大致归纳为实验法、临床法与问卷调查,而这些方法本身都面临一对矛盾,即内部效度与外部效度难以两全的问题。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研究保证了内部效度,却很难将复杂的社会文化变量还原为个别实验室变量,导致研究的生态效度低下;相反,临床研究较好地还原了人的生活场景,但由于变量不易控制,研究的内部效度不尽人意,难以精确地刻画出变量间的因果联系。此外,问卷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前两种方法的优点,但仍存在理论基础与现实情境相脱节、被试回答真实性、量表预测效度、测量目标的含义难以确定等问题,这些问题将直接影响到研究结论的效度。而如若将这些本身意义未明的测量结果拿来,以进一步探讨与其它变量间的关系,必然又使结论的可靠性大打折扣。

虽然目前人格心理学的研究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但也存在着缺陷。就理论使命来说,人格的理论建构可谓丰富,但距离科学理论的标准尚有差距。在理论的精确性、可检验性、概括力、简洁性、逻辑一致性和有用性上都有欠缺。人格的研究呼唤整合的统一的理论,不仅学科内部各种范式之间需要整合,而且学科间也需要整合,人格研究需要整合来自发展的、认知的、社会的、生理和临床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张兴贵,郑雪.人格心理学研究的新进展与问题[J].心理科学,2002(6):744-745.

[2]刘继亮,孔克勤.人格特质研究的新进展[J].心理科学,2001(3):294-296.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3篇

【关键词】微博;人格;社交工具;自我表露

微博作为一种分享和交流平台,是个体抒发、表达每时每刻所见、所想、所感的重要社交工具,其不仅可以作为个体表达的平台,也可以作为了解和观察他人的媒介。由于其注重时效性、以及个体的主动性和随意性,所以能够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个体的心理特征和人格特点。

1微博与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由Jourard于1958年提出,他将自我表露界定为表露关于自己的信息,真诚地与他人分享自己个人的、秘密的想法与感觉的过程。有研究者发现,大学生微博使用者主要基于自我倾诉动机、自我满足动机和社会交往动机而使用微博进行自我表露,表露对象主要包括自我、亲友和陌生人。值得注意的是当表露对象为自己时,往往不在意别人看法,此时自我表露的形象与“真我”是较为契合的。当出于社会交往动机时,表露对象则为亲友,但在微博中的诉说又不同于现实中面对面,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自我的表达而不用顾忌过多。陌生人作为潜在的微博观看者,虽然微博使用者并不是有目的地向其自我表露,但由于其素未谋面且不与现实生活发生关系的特殊身份,也并不妨碍微博使用者进行自我表露。

在自我表露的内容方面,往往以兴趣爱好、娱乐搞笑、日常生活、情绪情感、新闻事件、观点态度、人际互动等等为主。这些内容的表达一方面能够帮助个体释放表达欲望,一方面也是个体寻求自我、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一项以759名大学生微博使用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大学生微博的使用需求分别为人际交流、信息获取、信息公开、传递即时信息、心理需求满足。并且,大学生微博使用的信息公开和传递即时信息能提高生活满意度,传递即时信息能缓解抑郁情绪,信息获取能缓解焦虑和压力的负性情绪。

2微博与人格特质

使用多项人格测试与微博使用行为进行相关分析是现有研究中的常用方法。多项研究结果表明,大五人格特质中的外向性和开放性与社交网站的使用有密切关系,其与社交媒体的使用频率呈正相关。高外倾性的个体会更频繁地使用社交工具,并且高开放性的个体也更倾向于使用新功能和新产品。此外,有研宄结果显示网络成瘾患者往往具有喜欢独处、敏感、倾向于抽象思维、警觉、不服从社会规范等人格特质,而高神经质人格的个体更倾向于利用互联网来避免孤独,可能表现为对于社交工具的依赖。另一些研究表明,神经质、宜人性、外向性和自我展示呈正相关,具有这些特质的个体更倾向于在微博上表达真实自我,而高尽责性人格会较为谨慎地在社交媒体上进行自我表露。

金一波等人研究发现,微博使用者在社会支持和人际信任的得分显著低于未使用者,而在社交回避因子上,微博使用者得分显著高于未使用者,并且微博使用者的自尊、社会支持、社交回避、孤独感、人际信任及幸福感各维度之间存在相互影响。

微博与自恋人格的关系是人格研究的另一个切入点。国外研究现实在社交网站上个人动态更新较为频繁的人,往往伴随着较高的自恋性格的得分,国内研究也得到相似的结论。有研究者利用朋友圈使用行为做了类似分析,结果发现个体使用朋友圈的频率和情感上对朋友圈的依赖都与个体的自恋水平有显著正相关。除了使用频率、动态更新l率之外,在社交媒体上拥有的朋友数量,群组个数、点赞行为等也是研究者利用微博使用行为考察进行人格心理学相关研究的线索。

除了上述定量分析的手段,内容分析也是一项重要研究手段,内容分析法是对口头叙述、文字、图像资料等材料进行系统、客观、量化处理的一种描述性研究方法。在基于微博的人格心理学研究中,需要把搜集到个体所的散乱的微博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并编码,然后进行数据统计和解释,进而形成对研究对象客观而系统的描述。有研究使用该方法发现自恋水平高的大学生在社交工具中倾向于更新个人状态,信息分享行为较少,并且内容集中在对生活轨迹和个人身体的描述。在一项以新加坡华人本科学生为被试的研究中,通过收集他们的微博文本内容以及生活满意度评分和大五人格得分进行研究发现,微博中一些词语的使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特别是使用死亡词(如“死亡”)、性词(如“”)和第一人称单数代名词(如“我”)三类微博词语能够预测主观幸福感约四分之一的变异,并且高于个体大五人格得分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

以上研究表明,不管是从定量分析或是定性分析的角度而言,微博是个体进行自我表露和自我展示的重要媒介,利用微博作为分析个体人格特质的工具有很高的可靠性,是当前进行人格心理学研究的一条新的途径。并且不限于微博,目前微信朋友圈等新兴的社交工具也同样可以用来进行分析。

参考文献:

[1]胡春梅,何华敏等.微博:当代大学生使用现状及对生活满意度、负性情绪影响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大学生为例[J].重庆高教研究,2015,3(5):87-93.

[2]张咪.微博中大学生的自我表露及其影响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性; 人格; 同性恋; 性变态; 性态度

几千年来,有关性的描述频频出现在文学、绘画等作品中,但真正系统地研究性却只是近一百年的事,人们对性的研究已涉及各种不同的学科领域。目前心理学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领域:一个是性心理异常与人格的关系,另一个是对性态度的研究。本文拟对此两个领域内的主要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并试图展望该领域未来的发展方向。

1性心理异常与人格

1.1同性恋

一些学者认为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有生理上的差异,也有人认为二者在生理上并无差异,只是对的选择有所不同而已。大多数研究发现,就约会次数而言,同性恋者与异性恋者并无不同,只在性态度上有显著差异,同性恋者比异性恋者更加放纵;在关系卷入和对伴侣的两方面二者无显著差异,但同性恋的排他性较异性恋低[1]。总之,研究未发现同性恋者具有某种共同的人格特质。

1.2性变态

性变态者通常由非正常的方式去寻求性满足,有关性变态者的人格研究较多,一般认为,性心理异常者可能具有某些共同的人格特征。如有人对男性性变态与男性强迫症进行MMPI对照分析,发现二者在人格上有共同的特征:退缩、敏感、拘谨,表明性变态是一种强迫行为,性变态者更加柔弱、缺乏自信[2]。

目前有关犯者的人格特征研究较多,研究结果暗示:犯者更可能是人格方面的问题,而不是精神异常的结果。例如:犯者在神经质上的得分较高,而在外倾性、尽责性上的得分较低;犯有较高的自尊和强烈的男性优越感,对自我的优越感也很强[3]。因犯而入狱的罪犯比因其它罪行入狱的罪犯表现出更多的强迫性和回避性[4]。

1.3障碍

与性有关的另外一个领域是障碍,障碍与人格(心理)问题互为因果。研究已经证实:有、困难的男性具有较高水平的自我惩罚、对抗性、愧疚感、对拒绝的敏感性,更高的外控水平,以及对亲密关系的恐惧、害怕承诺、担心失去对关系的控制、有较高的性愧疚感[5]。

在当代,提到性就不能不提艾滋病。艾滋病与人格并无直接的联系,但一些人格特征如感觉寻求,却可能增大的危险性,高的外控水平也可能与此相关。较高的神经质、较低的尽责性、较低的宜人性得分与高风险行为有关,同时高风险组在自我效能、自我约束、成就动机上得分较低[6]。

2对性态度的研究

性态度量表可同时对性态度的几个维度进行测试:性的放纵度――个体认为可以和许多人保持性关系而无需承诺;性实践――同时有控制生育的义务,有必要对青少年进行性教育;性的理想――性是爱的表达方式;性的工具性倾向――性不过是追求身体愉悦的工具。

2.1人格变量对性态度的影响

如前所述,心理学家最感兴趣的是人格与性的关系。五大人格因素与性态度、三种之间彼此相关。男性在性兴奋与性好奇两项的得分显著高于女性,而女性在性满足上的得分高于男性。另外,神经质与外倾性两种特质对个体性态度的预测力最高,其次是尽责性和经验开放型,个体的则与神经质、尽责性、宜人性三种特质有关[7]。目前常被心理学家关注的人格变量主要有以下几种:

2.1.1自尊一个人的自尊水平与其外表吸引力、成败经验、以及在群体中受欢迎的程度有关,因此个体对性的态度受到所属群体性规范的影响,如果群体性态度开放,则自尊水平高的个体对性放纵、性实践和性理想的认同均较高,当一个社会团体的性态度较保守,或一半开放、一半保守时,成员的自尊水平与其性放纵的程度并无相关。也有研究得到了不同的结果:无论是男性被试还是女性被试,自尊与性态度均无显著相关,但自尊水平与对性的工具性态度有微弱的负相关,低自尊者更倾向于把性当作是满足身体需要的工具。

女性自尊水平会影响避孕行为[8],高自尊的女性在避孕行为中感觉到的风险性较低,即她们认为自己意外怀孕的可能性较低。当中怀孕的风险性增大时,高自尊的女性却常常会低估了这种可能性。

2.1.2内倾和外倾内、外倾是人们描述人格的常用维度。外倾的人在主动性、社交性、冲动性上得分较高,内倾的人则正好相反。我们可以假设外倾者发生首次的年龄更早、频率更高、有更多的。研究支持了以上假设,而且外倾者比内倾者更早获得有关性的知识,对性的态度感到更加愉快,更喜欢寻求新鲜感,对性活动的兴趣范围更广(同性恋除外)。

2.1.3自我监控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高度自我监控的人会随时根据社会规范调整自己的行为,而监控水平较低者则更多地按照自己的情绪和看法行事。高自我监控者更加愿意与除伴侣之外的其他异性约会,他们更愿意与并不熟悉的异性发生性关系,有更多的,参予了更多不同的性活动[9]。为什么高自我监控者有更加放纵、自由的性态度和范围更广的性倾向呢?研究发现,高自我监控者更多地将自己描述为“具有诱惑力的”、“善于调情的”,更多地将自己的约会伴侣描述为“善良的”、“真诚的”、“礼貌的”、“温暖的”,也许是这种对自我和异性积极的知觉方式,使得高自我监控者有更多的机会与异性建立性关系[10]。

2.1.4自我表露自我表露是一个人向另一个人显示“真我”的内心活动,自我表露是人际互动的重要影响因素。Miller等人曾用自我报告法测试个体对恋人的自我表露水平,以及激发他人进行自我表露的能力,发现性放纵、对性的工具性倾向与自我表露无关,但性实践和性理想与自我表露呈正相关[11]。

2.1.5男子气和女子气男子气与女子气与个体对性别角色的认同有关,指一个人所具备的社会普遍承认的、分属于男性和女性的特征,如男性威猛、果断,女性温柔、细腻。研究表明男子气的特征与性放纵呈正相关,相反,女子气的特征与之呈负相关;男子气与性的工具性倾向无相关,女子气则与之成呈负相关。

另外,一些人研究了人格特质对已婚夫妇性关系的影响,发现影响性满意度的是伴侣之间的关系,不是人格特质[12]。在评价伴侣关系的四个维度:亲密性、一致性、独立性和性关系中,亲密性对伴侣间关系的满意度贡献最大,性关系所起的作用最小[13] 。由此看来,人格变量对性的影响更多地发生在未婚者身上,他们尚未建立长期、稳定的婚姻关系;对已婚夫妇而言,长期的亲密关系已使人格特质显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关系本身。

2.2性态度的性别差异

性别差异一直是心理学家十分感兴趣的话题,性别的不同也使得男性和女性在性的态度上有不同的表达,对性态度的研究结果表明,在对性的态度上,男性和女性既有共性,也存在性别差异。

2.2.1婚前在对婚前和的态度上,男女两性存在较大的差异,男性大多表示赞同,女性则相反。在第一次的年龄上男性和女性是相似的,但在“第一次发生性关系的原因”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女性因为感情因素而发生的数量是男性的两倍,而男性由于好奇的原因发生性关系的数量是女性的两倍。对随意的性关系赞同与否,男性的回答更多是肯定的;对特殊的态度,男性更多地是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女性则更多地是由于爱或被需要。而对于情感因素是否是发生性关系的必要条件,女性更多作肯定回答[14]。另外,男性发生的年龄比女性早,比女性多。

2.2.2性吸引力的来源男性和女性都同意外表的吸引力是引发性愿望的最重要的原因。有趣的是,男性常认为经济实力和社会地位使男性更有魅力,女性多认为温柔、无助、脆弱会使女性更具吸引力。而事实上,女性并不是如此看重男性的社会地位,同样,男性也并没有对女性的温柔表现出特别的兴趣。

2.2.3对性关系的评价标准一直以来,在性的态度上,社会对于女性的要求都比男性更加严厉、苛刻。例如在中国古代,男性可以三房四妾,而女性即便是丈夫死后也终身不得改嫁。那么,男性和女性自身对性的评价标准是否有差异呢?研究结果表明,男、女两性都对有感情的性关系评价更高,表明在性关系的评价标准上并无性别差异。无论男性还是女性都认为性背后的关系背景更加重要[15]。

总而言之,就性态度而言,男性和女性确有差异。在性态度量表的102个项目中,有73个项目是有性别差异的,其中包括测试放纵度的全部29个项目,几乎每一项有关的研究结果都表明男性比女性更加放纵,同时大多数研究结果都显示,男性的性态度有更多的工具性倾向。不过,在的实践和对性理想的认同上男性和女性的得分是相似的。在性的自由度和工具性倾向上,也并不是说男性就持十分赞同的态度,只是他们不赞同的程度比女性小而已。与差异相比,两性之间的共性仍然是主要的。

3性与爱的整合

尽管性和爱并不总是联系在一起的,但二者之间的互相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很多时候,爱是性关系的动机,而性是表达爱的重要方式,二者有着共同的人格背景。正是因为有了爱,才使得人类的性与动物区分开来。为了用科学的方法寻求性与爱的关系,研究者还编制了爱情态度量表,其中包括六个分量表:浪漫式、游戏式、伴侣式、现实式、占有式、奉献式的爱情。将这六个分量表和性态度的四个分量表混在一起进行因素分析,结果得到三个因素:游戏式的爱情态度与性放纵和性的工具性倾向彼此呈正相关,属因素Ⅰ,而奉献式的爱情态度与此呈负相关;浪漫式、占有式、奉献式的爱情态度,性的实践、性理想都注重伴侣间的情感与承诺,同属因素Ⅱ。现实式的、伴侣式的爱情态度最看重的是关系的长期稳固性,属因素Ⅲ,并与占有式的爱情态度呈微弱的正相关,与性放纵呈微弱的负相关。

4小结

从性与人格的研究我们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性对于人格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这并不是什么新鲜的话题,早在一百多年前,Freud就曾经以性心理的发展来解释人格,但Freud显然夸大了性的作用,并因其泛性论而广受批评,于是在他之后的人格发展理论中再也没有了性的位置。性与人格关系的研究提醒我们:在性与人格的关系上,我们是不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呢?大多数研究结果表明,性心理异常者同时也是人格异常者,而人格障碍在上常有极端表现。临床上对心理障碍的研究也表明,人格障碍与童年期性心理发展受阻有关,这不能不让我们反思:性心理的发展对人格发展可能有极其重要的、但被我们长期忽视的作用。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国内有关性与人格的关系主要集中于对性心理异常者的研究,对性态度的研究尚属空白,这说明虽然我们已经不再“谈性色变”,但性似乎还没能登上心理学研究的“大雅之堂”。另外我们也看到,对性与人格的研究成果尚未能纳入到已有的人格理论体系之中,笔者认为,这正表明我们对于性在人格发展过程中的地位知之甚少。我们想要知道的决不仅仅是性变态者有哪些人格共性,而是性心理在人格发展中究竟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因此,我们对性与人格的研究重点在于把性心理的发展放在人格发展的大背景下,寻求性之于人格发展的重要影响。

参考文献

1.Bringle, R. G. Sexual jealousy in the relationships of homosexual and heterosexual men: 1980 and 1992.[J].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5, 2: 313-325.

2.魏立莹.男性性变态与强迫症的MMPI对照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1996,9(1):10.

3.Baumeister, R. F., Smart, L.,& Boden, J. M. Relation of threatened egotism to violence and aggression: The dark side of high self-esteem[J]. Psychological Review, 1996,103:5-33.

4.Fazel, S., Hope, T., O Donnell, I., Jacoby, R. Psychiatric, demographic and personality characteristics of elderly sex offenders[J]. Psychological Medicine, 2002, 132: 219-226.

5.Rosen, R. C.,& Leiblum, S. R. Current approaches to the evaluation of sexual desire disorders[J]. The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1987, 23: 141-162.

6.Trobst, K. K., Herbst, J. H., Masters, H. L. Personality pathways to unsafe sex: Personality, condom use and HIV risk behaviors[J]. Journal of Research in Personality, 2002, 36: 117-133.

7.Heaven. P. C. L. Five personality factors and sex: Preliminary findings[J].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2000, 28: 1133-1141.

8.Smith, G. E., Gerrard, M., & Gibbons, F. X. Self-esteem 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risk behaviors and perceptions of vulnerability to unplanned pregnancy in college women[J].Health Psychology, 1997, 16: 137-1146.

9.Snyder, M., Simpson, J. A.,& Gangestad, S. Personality and sexual relations[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6, 51: 181-190.

10.Harnish, R. J., Abbey, A.,& DeBono, K. G. 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sex game”: The effects of gender and self-monitoring on perceptions of sexuality and likability in initial interactions[J]. Journal of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990, 20: 1333-1334.

11.Miller, L. C., Berg, J. H.,& Archer, R. L. Openers: Individuals who elicit intimate self-disclosure[J].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983, 50: 428-438.

12.Schenk, J., Pfrang, H., & Rausche, A. Personality traits versus the quality of the marital relationship as the determinant of marital sexuality[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983, 12: 31-42.

13.Hassebrauck, M.,& Fehr B. Dimensions of relationship quality. [J]. Personal Relationships, 2002, 19: 253-270

14.Carroll, J. L., Velk, K. D., & Hyde, J. S. Differences of males and females in motives for engaging in sexual intercourse[J]. Archives of Sexual Behavior, 1985, 14: 131-139.

15.Bettor, L., Hendrick, S. S., & Hendrick, C. Gender and sexual standards in dating relationships[J]. Personal Relationships, 1995, 2: 359-369.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人格心理学;测评;激励

一、人格的概念和人格心理学的内涵

人格可以定义为源于个体身上的稳定行为方式和内部过程。它包括两部分内容,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人格研究者通常认为它们指的是个体差异,重要的一点在于,人格是稳定的。二则是关注内部过程,内部过程和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人际过程不同,它是从人的内心发生,影响着人怎样行为、怎样感觉的所有情绪、动机和认知过程。人格心理学形成并集各家之长后,主要有六个学派:精神分析学派、特质学派、生物学派、人本主义流派、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以及认知流派。

二、人格心理学理论对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1、从精神分析学派的角度看

(1)人格类型理论在招聘、培训和绩效管理中的运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在1921年出版的《心理类型》一书中认为,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个别差异,可以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心理类型,个体的差异进一步的划分可以分为思维、情感、感觉和直觉四种心理机能。

内倾型的人在性格上表现出沉静、含蓄、内敛的特质,较多关心自身而较少注意外在的事物,对知识性思考性的工作较有兴趣。而外倾型的人在性格上则表现出活泼、善言辞的特质,关心周围的一切,喜欢参与社会活动。

合理把握对人格类型理论的运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与招聘环节息息相关。外倾型的人更为主动,在招聘中往往会表现出更加出彩的一面,与招聘官进行交流时思路流畅,举止落落大方。这样的表现在社会知觉偏差中容易产生“晕轮效应”。事实上在招聘过程中,招聘岗位仍要以职位说明书的内容为基准,在此基础上做好人才素质测评的判断指标设计,才能使性格与职业匹配。一个企业的科研部门职位的招聘更加应该看重的是独立思考,善于思索的能力,内倾型人才可能会更加适合这样的知识性员工岗位。

人格的不同类型在进行员工管理和员工发展中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企业管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有极大的影响,它影响员工选择更为适合的职业或者进行职业族的规划,在日后的培训内容选择和岗位晋升方向上提供了参考的依据。另外一方面,其预测也影响着绩效标准,外倾预测管理类的工作绩效更佳,因为这些岗位需要较多的社会交往活动。

(2)以集体无意识理论观跨文化人力资源的价值观管理。荣格概念中的心理图谱可划分成两个基本的区块:意识与潜意识。潜意识又可以进一步区分为个人潜意识和客体心灵(即集体潜意识或集体无意识,Collective Unconscious)。荣格认为我们头脑中有一个特殊的部分是弗洛伊德没有谈到过的,他把这部分叫做集体无意识,以表明它与个体无意识的区别,它由不同于意识范围内的思想和形象构成,且每个人的无意识素材都基本相同。正像我们从祖先那里继承了生理特征一样,我们也继承了无意识的心理特征。

不同民族所独有的“集体意识”在“跨文化的人力资源管理”中,尤为显得突出。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对于跨国企业而言,在国外所属分公司的团队建设中,必然需要面对的就是这种由“集体无意识”造成的心理特征不同的跨文化的管理问题。一个跨文化的管理团队,必然会经历一个痛苦的磨合性,这不仅存在不同拥有国籍,文化的团队内成员之间的相互磨合,也存在外派人员自身需要经历的一个“文化休克震颤”的认知过程,社会角色的模糊、价值观的冲突、异国文化和生活各个方面的不适应等等,都需要一个心理的调适期。

除了文化和心理上的冲突,由此延伸而来在薪酬管理方面的薪资制度不同,待遇差异也可能导致问题。因此除了不断调整薪酬体系,使员工理解和认同差异性,进行价值观管理也可以起到良好的缓冲效果。根据霍夫斯泰德的文化维度理论,中国“权力距离高,集体主义”的特征使得中国为代表的亚洲文化都是集体主义和权威服从的家长式文化。

荣格理论中关于“集体潜意识”的认识流传于一个民族的血脉,不易被割舍,平时不明显,但潜在的隐藏并影响着我们。在管理中包括价值观管理与企业文化的树立都与此有关联,如何灵活的运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员工的忠诚感,形成稳定的组织承诺值得借鉴。

(3)“阴影”原型的以小窥大。荣格“集体无意识”理论中关于意识的重要原型,有 “阴影”这个原型。阴影一词具有戏剧性,但它包含着我们的无意识部分,这部分在本质上是消极的,可比喻为我们人格中的阴暗面。荣格主张,一个能很好适应社会的人,能把善与恶都结合进自己的整体中。

对于善与恶的合理把握,与人性的基本假设理论相关。人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们人性假设的特质,而人力资源管理的管理实践更是建立在一系列理论与假设的基础之上。因此,人性的基本假设是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基石。

道格拉斯•麦克格雷戈提出了人性截然不同的X理论和Y理论,而在此基础上不断完善成熟的超Y理论体现了阴影的善与恶在企业管理中的合理运用。超Y理论主张组织和工作的匹配性,这有利于个人的胜任感和工作的效率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最终达到提高员工绩效的目的。

将工作设计与人结合起来,使得性格与工作相匹配,让特定的岗位由适合的人员担任,有助于实现“人岗匹配”的目的。对于工作内容与情绪,态度,动机方面需求的重视,在决策中可以建立合理的工作任务安排,薪资待遇和管理制度。而针对性格的差异化与动机态度的不同,在制定培训计划时,可以调整更加适应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效率,有效的培训结果可以产生较高的工作效率和胜任率。

2、从特质学派的角度来看

(1)人格类型维度视角的用人。人格测验是人员测评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过去的人员选拔工作中,我们往往只重视专业技能和能力,而忽视了个性方面的特征。渐渐地,由于人格测验有利于提高选聘工作的有效性,此类测验在选拔和雇佣人才中开始越来越多的得到了关注。古希腊的四种气质类型,荣格的心理类型学说,大五人格模型,霍兰德的六种与工作相匹配的性格维度等都证明了人格类型理论在人员测评中的广泛运用。通过自陈量表和投射技术等等测量方式都可以从侧面反映出人员的一些性格特质,利于对员工进行考评。

人格理论的特质流派中最为典型的是“大五模型”及其建立的一系列具有信度与效度的人格测量量表。“大五模型”人格的各种维度对招聘雇佣环节也有影响,包括外倾性、随和性、责任心、情绪稳定性和经验的开放性等五个维度,对性格与职业相匹配的选择有一定的影响。在一项研究中,外向性、责任感和经验开放性是衡量领导力的强有力的指标。在另一项对“大五人格”的研究中,神经质与动机负相关,而责任感与动机正相关。“大五人格”的五部分,尤其是外向性和经验开放性,也与职业兴趣和职业类型有关联。而且,在人格研究中,责任感是衡量工作绩效最一致、最普遍的指标。故而公司在建立企业文化的时候会侧重于对于员工忠诚度与归属感的培养。

(2)员工激励视角的薪酬设计。特质流派中的成就动机,归因,A型人格,情绪和逆境商(AQ)的相关知识也与组织的人才管理具有关联性。高成就动机的人,我们在进行薪酬设计时需要注意到薪资的多少并不是最重要的激励因素,甚至可能薪酬增长到一定程度以后,在工作时间长短上出现“拐点”,反而下降,这与薪酬管理中“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发生都息息相关。

(3)归因视角的绩效评估效度。归因理论对于绩效评估具有借鉴意义。区分是内因还是外因的判断标准可以用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来解释,它有三个原则:一致性原则,一贯性原则和差异性原则。

正是由于归因中存在着基本归因偏差,自我服务偏差和行为者――观察者效应的问题,在很多的企业进行绩效管理时,才会采取多角度的绩效评估体系。360度反馈体系正是基此缘由,从不同的对象中获得大量反馈信息,大大提高了绩效评估的信度与效度。

3、从人本主义流派的角度来看

以马斯洛为首的需求层次理论对于企业进行人才管理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它使得我们在进行人力资源管理时,不仅仅要重视建立具有激励效用的薪酬体系,也要从其他方面出发,满足员工各个层次的不同需求,如通过丰富工作内容,工作轮岗,带薪休假,学习与培训机会,晋升通道,职业生涯规划等等来满足员工不同的需要,以真正起到激励的作用,提高员工绩效,形成良好的团队建设,真正达到提高员工“工作满意度”的目的。

4、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流派的角度来看

这部分理论中的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也称社会认知理论(social cognitive theory)或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是指个体对于自己有能力完成任务的一种信念。

自我效能感很高的员工,对自己充满自信,在新环境中成功完成任务的期望也较高,渴望获得成功与认同,通过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环节,可以对自我效能感产生积极影响。经过培训之后,员工可能会更愿意承担分配的任务并且努力的工作。从期望的角度来说,个体能够感受到自身的努力和绩效之间具有的关系,以达到激励效果。

三、人格心理学理论的运用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意义

人们的个性特征没有好坏与对错之分,人格研究在企业管理方面很长一段时间内并没有得到重视。近十多年来,人们认识到不同的个性特征在特定的岗位或者环境中具有不同的适合度,从而导致各种组织普遍开始关注人格理论在选人、用人、育人中的应用。

这对于人力资源管理在招聘,人员测评,激励机制,薪酬设计,培训开发,绩效评估等方面都是具有很大的意义。如今的社会是知本社会,人才的竞争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动力,在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结合人格心理学理论的相关知识理论,有利于发挥性格,兴趣与职位匹配的功效,利用动机与需求,真正达到“人岗匹配”,激励员工,提高绩效,为组织创造价值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美)Jerry M.Burger.人格心理学(第七版)[M].陈会昌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

[2] 加里•德斯勒,曾湘泉.人力资源管理(第十版•中国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3] 李原,孙敏健译.(美)斯蒂芬•P•罗宾斯,蒂莫西•A•贾奇.组织行为学(第12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作者简介】

邓晓诗(1989-)女,重庆酉阳人,土家族,本科生在读,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上接第82页)

求企业有创新型的企业文化,创新的障碍就得被消除,否则,企业就会停滞不前,就会走向倒闭。

(1)更换人员。这是针对管理人员,也包括高层管理人员的。在正常的企业运营中,管理人员影响甚至决定着企业的思维和行为,如果企业管理人员变得保守了,不能创新了,这个产业就会在市场上“失权丧地”,甚至给企业带来危机。久居《财富》全球500强的“百年老店”大多有过这种经历,如IBM和GE。

(2)沟通。有时人们由于弄不清企业所处的状况,感觉不到创新的必要或因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而感觉不到变革的必要时,或由于惯性而不愿变革时,沟通就成了很有效的手段。在现在企业中,几乎可以说运用沟通手段的能力是企业杰出领导人的主要能力之一,国内、国外都是这样。IBM的郭士纳、GE的韦尔奇、索尼公司的盛田昭夫、海尔的张瑞敏、安彩的李留思,还有新一代年轻的杰出老总和董事长。沟通可以使人清醒、明确方向,可以消除误会、增进信赖感,从而使员工更积极主动地为企业的共同未来而努力。

(3)提供便利条件,缓解心理压力。当员工心理压力过重,甚至产生恐惧时,抵触情绪和行为就会出现,这时,可以提供一些放松训练、心理咨询、心理疗法和短期带薪等便利条件,缓解员工的心理压力。现在北京有的企业周末去度假村,有的企业去爬山,有的企业举行自行车比赛,还有的企业去攀崖,效果都不错。

四、结语

企业文化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一个不重视创新的企业,是一个没有竞争力的企业,是一个缺乏活力的企业,是一个没有前途的企业。我国企业文化建设要重新审视企业文化,形成中国特色企业文化理念,坚持以人为本,培育创新型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精心设计创新型企业文化,并建立企业文化的创新机制,始终保持创新型企业文化,才能促进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赵敏,赵维东编著.企业文化简论.天津古籍出版社,2003.

[2] 申望,李秋燕编著.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中国华侨出版社,2002.

[3] 张红云编著.“完美执行”之最佳企业文化.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

[4] 华锐编著.企业文化教程.企业管理出版社,2003.

[5] 李桂荣编著.创新型企业文化.经济管理出版社,2002.

【作者简介】

孙晓光,女,吉林省长春市人,工作单位:内蒙古财经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教师,讲师.

(上接第93页)

工程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质量问题,要严格把关质量保证体系,不断完善施工质量控制规范,充分重视每个施工环节,施工工序,为工程的安全、可靠打下扎实的基础,从而促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项目向着和谐健康的方向发展推进。

【参考文献】

[1] 李建鹏.关于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研究[J].科技促进发展(应用版),2011(10).

[2] 伏喜军,刘正波,周健.浅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的成本控制与质量控制[J].今日科苑,2011.(07).

[3] 陈涛.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技术与市场,2011.(05).

[4] 刘周辉.如何有效进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质量控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02).

【作者简介】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古代人格心理学;当代人格;完善;作用

一、中国古代人格思想的基本内容

(一)重义轻利的价值观

儒家的传统文化中对于物质文明具有一定的排斥,主张贵理斥欲、重义轻利的人生原则。儒家在追求塑造德性、伦理价值的人格方面,不能对经济伦理具有一定的重视,所以对人身权、财产权的认识,也一直被抛弃在伦理道义之外[1]。

(二)注重守志持节、自尊自爱

中国古代的人格思想中,对于坚守志节道德自觉非常注重。要求个体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需保持自身操守,经受住勇达生死、威逼利诱、声色货利、饥寒愁苦的考验。如果召侮取辱、自暴自弃,必会收人鄙夷、排斥。

(三)注重推行仁爱精神、主张人格独立

对物、人、天三界,中国古代人格思想非常注重对人的意义,认为人作为社会、宇宙的核心。人的主体资格、主体地位,也成为人高于一切的思想基础,不会受到外界的任何支配。

(四)追求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的完美人格

自强不息、见贤思齐的完美人格追求作为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的传统道德思想文化中,一个道德健全、完美的思想人格需要有永不懈怠、努力向上的精神追求。

二、当代社会中国人格概况

(一)我国当代人格的现状

1.道德精神

对个体的价值人生奄度教育,包括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培养,培养人的勇于挑战、敢于创新、不断奋斗的道德精神。

2.意识教育

对个体进行自我完善、环境意识以及科技意识的现代意识教育,进行法规意识、安全意识等的基本公民道德教育,从而能够对社会充分了解。

3.情感认知

使个体具备对情感变化规律的认识,认识自身情感变化,并能对其进行合理的控制和调节,从而具有良好的交往关系。

(二)当代国民人格中传统与现代特质的比较

传统的人格主要包含:男性优越、宿命自保、安分守成、孝敬长辈、遵从权威。现代的人格主要包含:两性平等、尊重感情、乐观进取、独立自顺、平权开放等[2]。人格进行现代化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人格在进行塑造的同时具备一定的稳定特性,人格进行现代化的转变必须经过量到质的转变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人格的现代化转变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互动的结果,人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决定其即会受到环境影响又会受到个体的制约[3]。一方面,个体需要不是被动消极的适应社会变化,而是根据自己的意愿有选择性的适应社会变化,另一方面在变化过程中需要不断的适应新的环境变化。

三、中国古代人格心理学思想的延伸

(一)中国古代人格思想与当代人格教育的承接

1.理性对待历史和现实

当代人对于理想人格的实现既要了解历史,又需关注当下,同时还需把握未来。因此他们必须肩负一定的历史责任,具有对社会的义务感也强烈的责任心,一切向前看。

2.继承古代人格思想的优秀品质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形成了扶困济贫、诚实守信的精神,以及坚韧不拔、耐劳、吃苦、勇敢、勤劳的优秀品质,都是当代人的人格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代人只有吸收古代人所传承下的古老优秀品质并不断积淀,才能使自己丰盈而具有时代的气息。

3.必须有对整体顾全的现实意识

这需要个体将自身与国家和集体紧密联系在一起,用哟和谐整体的现念,即具有顾全大局、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的现代意识,能用整体的意识去分析认识问题。

(二)中国古代人格思想对当代人格教育的促进发展

现代化的理想人格需要在社会过程中不断完善和形成,不仅需要我们放眼于世界,更需要我们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中国人的理想人格应当包括以下几点:

第一,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应当具备相应的纪律和法制意识。当前社会不同与以往时期,在当代,对纪律、法制的重视已经超越以往的任何时期,我国的市场经济体制在不断完善,这也就需要在经济、社会管理方面依照相应的纪律、法律来进行[4]。因此,培养良好的纪律和法制意识,对于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二,当代中国的理想人格应当以传统儒家思想为基础。对儒家传统理想人格的继承主要有自尊、自强、自主、独立的人格。对民族、个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当代中国理想人格的构建,需要在不断学习优秀传统文化过程中不断向前发展,以自尊、自强、自主、独立的优秀品格振兴中华民族。

四、建构中国化的人格理论模型

当代人格教育所能产生的良好效应,对个体甚至对集体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人格作为人生价值观念中的稳定心理思想基础,也是能够形成稳定人生观、世界观的内在心理基础。人格作为能够形成特定优秀道德品质的主要原动力,也是作为个体真正成熟的标志。所以,进行的人格教育过程中,需要建立相应的人格理论模型。

首先,个性品质的优化。社会关系和社会生活千姿百态必定形成多种多样的个性人格,健全优良的人格个性作为时代向前发展的动力。提高个体的优秀品质,也就需要我们摒弃以往的传统塑人模式。个性作为个人的心理品质,同个体的非智力要素相关联。因此必须注重个体的非智力要素的科学培养,从而能够形成优秀的个性品质[5]。

其次,人格意识的优化。在现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代人格同古代人格的必然会有一定的冲突。人格意识的优化必定会成为需要注意的重要问题。理想人格的塑造,必须能够对人生意义及本质有正确的理解,理想的人格品质需要个体吸纳积极向上的思想价值取向,不断的将其转化为内在的思想价值体系[6]。

结论

中国古代的人格心理学思想其中就含有对人性论的深入探讨,即对人本性的探讨。人性本善、本恶还是中性,儒家学派中经典的《大学》中就表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国的传统文化非常注重人格的教育,将情感、意志、知识以及相关的各类学问集人格于一身的全面完善和发展,注重人与人通达的教育理念,重视成才与成人的教育结合。古代的思想人格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快速发展的经济社会,出现了种种的人格缺失所导致的道德滑坡现象,因此,从古代人的思想人格当中取其精华应用在当代人的思想人格教育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郭永丽.中国古代人格思想与当代社会转型中的人格教育[D].青海师范大学,2013.

[2]纪德君.古代文学学习与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04:75-81+96.

[3]刘同辉.中西人格心理思想之比较研究[J].心理科学,2004,03:632-635.

[4]李祚山.试论人格研究的中国化[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1:103-108.

[5]张海钟,蔡丹丰,刘芳.中国当代心理学者的本土理论心理学思想述评[J].心理研究,2009,05:3-12.

[6]李霞,李文虎.古代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与传统的社会心态[J].社会心理科学,2006,03:15-18.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人格;近十年;现状;趋势

一、人格的基本概述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使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目前解释人格的理论主要有精神分析论,社会认知论,人本主义观点,生物学观点等,其中,精神分析学家佛洛伊德根据心理动力学指出人格可分成意识,前意识及潜意识并提出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社会认知论认为人的行为不但受个人控制,亦受环境和外在社会因素影响,即"相互决定论";人本主义认为人有五种天生的需求层次,而满足这些需求的行为就是从学习得来的,人格受先天、后天学习、遗传等各种因素互相影响;生物学派认为人格的特质会透过遗传影响子女,亦关乎脑袋的生理构造,并非只受个人经验影响;人格特征论认为人格特征可解作特定的人格元素,用以描述一个人的感觉、思考及表现方式,人格特征可从行为中推论出来,具有相当的统合性与持久性,如大五模型例出了五种普遍的人格特征,五大特征都会受遗传影响,也受不同文化影响;认知-情感系统理论恰好弥补了特质研究的缺点,认为个体在不同情境下所表现出来的差异正是内部稳定而有机的人格结构的反映。

二、人格的发展现状

通过对《心理学报》《心理科学》《心理学进展》和《心理学探新》关于人格方面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从2003年-2012年共有111篇论文,其中《心理学报》33篇,《心理科学》13篇,《心理科学进展》61篇,,《心理学探新》4篇;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主要是学生群体(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农村留守儿童,犯人,服务员,教师等。但是,研究对象和样本不够广泛。已有研究对象主要集中在普通高校本科大学生,而对师范大学生和高职大学生的研究很少。并且已有的研究很多都是对一所学校或一个地区进行取样,样本的代表性难以保证,结论的推广性不大。

2、研究方法

研究方法较单一,多采用问卷调查和心理测量,其中主观测量工具(自陈量表)占核心地位,实验研究和纵向追踪研究较少,多种方法的交叉研究更少。但在过去的近十年,随着神经科学、医学研究的发展,许多学者试图运用一般的自然科学方法去理解人格及其生物学基础。特别近些年,由于FMRI技术等的应用,使研究者可借助现代化仪器设备来探索不同人格行为者的深层原因,探讨来自神经科学的证据,

3、研究内容和作者

近年来,人格研究出现了新的研究术语,如道德人格,时间人格,主动性人格,品牌人格,权威人格,内隐人格等,研究领域涉及基础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归因,社交偏好,自立,外显内隐自尊),心理健康、临床心理学,心理测量(问卷编制、已有问卷的信效度研究);王登峰是人格研究的核心作者之一,这几年有11篇,其次还有黄希庭,傅小兰,陈会昌,崔红等。

4、中西对比

从文献量、语种等多角度分析可以看出,我国人格心理学乃至整个心理学的研究较落后,这与我国文化古国、大国的身份极不相称。尽管中国心理学历史不长,但中国古代的心理学思想十分丰富,并有一批优秀的心理学工作者,所以我们有条件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心理学特色体系,为丰富世界心理学宝库作贡献。

三、人格的未来趋势

1、人格理论的交融趋势

在最近几十年里,人格心理学在研究上取得了很多成就,主要特色表现在研究的精确化、理论的小型化上;而在创造出新的、有广泛意义的理论上却显得薄弱。从其发展趋势上来看,人格理论的研究范式经历了精神分析论范式 、特质论范式、生物论范式、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范式、认知论范式、人本主义范式6种;研究逐渐从意识拓展到潜意识领域,从研究人格的结构到人格的类型,从人格生物学因素和高层次的认知因素,到人本主义研究人的责任、价值和意义问题;从相互排斥到相互兼容的整合趋势。

2、人格功能的完善化趋势

人格心理学家有的非常关注人格研究的效度问题,如如何有效地提高人格的区分、解释和预测功能;有的则强调人格的信度问题,即人格的稳定性与可重复性;艾森克完成了整合工作,他在结合特质论和类型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人格描述的整合模型,通过两个人格维度情绪稳定性与不稳定性,内向与外向划分出四种人格气质类型,将人格描述的不同模型整合于一体;后来人格心理学界非常流行的"大五"模型为人格描述与解释提供了基础的广泛的框架,被称为是人格领域中的一场静悄悄的革命,人格的功能逐渐的完善丰富。

3、人格研究方法的多样化趋势

在人格研究的近百年历史中,人格心理学家使用了许多方法,积累了许多经验。如I和 N方法,横向与纵向研究,主观与客观方法,质与量的方法等;最常用的有认知学派的角色建构技能测验,人本主义常用的Q分类技术等。今后人格心理学研究方法的走向将会出现以下趋势:

研究问题的特征与方法相吻合的趋势:如果研究问题以稳定为特征,则可以用客观分析的方法;但如果从过程、进化、发展的角度来研究课题,纵向研究的方法就变得重要了。如果不考虑课题性质而盲目使用方法,会导致研究出现偏差。

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趋势。早期人格研究方法强调描述性方法,如临床访谈、自我报告和 Q分类方法都是描述方法或质的分析。随着统计分析方法的引入,人格心理学家更重视量的分析,通过科学研究来考察人格过程。

四、结语

但在对人格进行研究的时候,还有很多的问题,例如在长时间段内,人格究竟有怎样的稳定性?是不是某些时候的稳定大于另一些时候的稳定?人格某些方面的稳定大于其他方面的稳定?是否一些人的人格相对于其他人更稳定 ?我们如何认识在人格不断变化的情况下,其基本的连续性是什么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

研究整个生命历程中的人格,是21世纪人格心理学家非常关注的课题,它将使我们能以动态的方式来诠释人格。当前人格心理学所展示出的发展趋势和 20世纪人格心理学家为我们留下的许多悬而未决的问题,为本世纪人格科学发展提出了思索的课题与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郭黄希庭(..人格手册:理论与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2]永玉,张钊.人格心理学的学科架构初探[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

[3]曾天德.近十年来大学生健康人格研究的困境与展望[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9,(4).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夏洛克;人格;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社会历史

夏洛克是《威尼斯商人》(以下简称《威》剧)中看似非主角的一个人物角色,在剧中他被描述为安东尼奥、鲍西亚等基督教徒的对立面。但是恐怕连剧作家莎士比亚也想不到的是,数百年来人们从各个侧面来解读分析,对夏洛克的关注已经把他提升到了主角的位置上。然而,以往人们对夏洛克的分析研究多出自传统世俗社会历史角度,鲜有以个体人格心理去考察个体所生存的社会现实的。夏洛克人物角色的人格心理分析研究是一个更深刻全面地解读其形象内涵的全新视角,而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恰恰为这种视角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一、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

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是产生于二战后的一个主要的人格心理学派。它以探索心理生活的内部空间为己任,强调对人自身价值与意义的深刻认识。该学派认为人格心理具有知、情、意三种过程构成的功能统一体,主张以统一的、正常的人为研究对象。它以人的经验为出发点,强调人的整体性、独特性和自主性;以人的机体潜能为基础,强调人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及其乐观前景;坚持以人的价值和人格发展为重点,强调自我实现、自我选择和健康人格作为人生的追求目标;坚持以广泛的社会问题为内容,强调实施心理治疗、教育改革、防治犯罪和社会改造。①该学派中,以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1908―1970)的理论学说最具代表性且影响深远。

马斯洛以他自己提出的整体分析法(Method of Holistic Analysis)为基础,指出人本主义人格心理学是以正常人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人的经验、价值、欲求、情感、生命意义等,目的在于促进个体健康发展,提高个体尊严和价值以达到自我实现。②通过分析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美国人,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正在选择着、决定着、追求着的动物,有两种基本需求:匮乏性需求和成长性需求。前者是由于一些基本需求产生匮乏组成,比如衣食住行、来自别人的尊重等,匮乏的东西一旦获取,这种动机就会满足,内在的紧张状态得以解除。然而,成长性需求则是指奉献自己的爱,发挥自己的潜能,这种需求的满足不是在目标物获取之后,而是在这些需求正在实现时。所以,马斯洛指出人类是由一系列有生命意义的和内在需求的不断满足所驱动的,这些需求使人处于不同的不满足状态,一种需求满足之后,另外一种需求便随之而来并要求得到满足,这就构成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类具有五种相互关联的基本需求,它们组建成一个层次结构,按强弱、先后分级排列构成一个金字塔形结构,底层是生理需求,顶层则是自我实现需求。首先是生理需求,它包括衣食住行,是人类最先必须满足的需求,也被称为绝对优势需求。历史上,它一直是人类生活的中心。第二是安全需求,它紧随生理需求的满足,让人去追求安全稳定,远离威胁混乱。但当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时,个体就会感到威胁感和恐惧感。接下来,个体的归属与爱的需求便会产生,让人渴望得到家庭或群体的认可与接受。第四则是自尊需求,它是指个体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它分为得到别人尊重的渴求和个体对自身的尊重。这种需求得不到满足会引起孤独感和爱的缺失感。随后的自我实现需求是最后也是最高的需求,它促使个体实现理想、抱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对于自我实现需求,马斯洛认为只有极少数人才能达到,这主要是因为自我实现很微弱,很容易被压抑、控制、更改和消失。再有,就是许多人不敢正视关于自我实现的那部分知识,对那种知识缺乏自信,使自己处于不确定状态。另外,文化环境作用于个体的诸多规范也会阻止个体的自我实现。最后,能自我实现者是由成长需求而不是由匮乏需求推动的,其发展和持续成长还要依赖个体自身的潜力。

二、夏洛克的人格分析

根据上述人格心理学来考察《威尼斯商人》中的夏洛克,其人格心理经历了层次递进与跳跃的过程。

(一)夏洛克的安全需求满足

十六七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社会对犹太人表现出的不友好甚至是敌意本身就已经给犹太人造成了生存的不安全感。相比之下,威尼斯对犹太人并不是那样的恶劣态度,威尼斯城给他们划定“隔都”为居住范围,这在某种程度上使得犹太人免于外在的人身伤害。尽管如此,他们仍然不能摆脱被歧视、被辱骂,时时刻刻都会招致基督教徒的恐吓与排斥,这要比肉体上的伤害更让犹太人感到内心不安,使他们常常处于焦虑不安之中,怀有一种恐惧感。夏洛克作为一位犹太教徒也是同样的境遇。事实上,在剧中夏洛克经常遭到安东尼奥等基督教徒的侮辱与唾骂,他不得不时刻谨慎小心连家中的门窗都要紧闭,还要再三叮嘱自己的女儿不能与那些基督教徒有来往。夏洛克的安全需求尤其是内心的安全感得不到满足,这就会产生一种需要心理动机来追求满足,另一方面,他作为弱势根本不具备与安东尼奥等人相抗衡的力量,所以,夏洛克必须寻求能促使安全需求得以满足的最佳条件:既不能给自己带来伤害又要在威尼斯法律的框架下去实现满足。当安东尼奥以信用为担保向夏洛克借钱时,夏洛克采取不要利息而是一磅肉为代价,这种举动既是夏洛克为安全需求得以满足也是他人格心理出现非常态性的表示。

(二)夏洛克的归属与爱的需求满足

马斯洛在对需求层次理论进一步补充时指出,一般是当低层次需求获得满足后,高层次需求才能出现。但个体的需求层次也可以呈波浪式发展,低一层次的需求不一定完全得到满足后才产生高一层次的需求。夏洛克的安全需求没有得到满足,这并不妨碍他去追求归属感获得社会的认可。一方面,可以认为夏洛克得到社会的认可,他就会有更大的放贷市场进而获取更多的利息;另一方面,作为一个财富颇丰的犹太人,夏洛克也期望得到与其财富相匹配的社会地位。因此,夏洛克想要得到的是社会认可,能够同其他非犹太人尤其是基督教徒一样不会受到歧视、诬蔑,不会被封闭进“隔都”,能够享有在同一个社会中相同的生存权利。然而,在十六七世纪的欧洲基督教社会,犹太人被排斥在社会底层,遭到唾弃,甚至出门时都要求他们穿上标志是犹太人的着装。③从安东尼奥等基督教徒那里夏洛克不仅没有得到正常对待,反而他们一直在辱骂与蔑视他以及他的民族、他的。在第一幕第三场里,有一段历来被引用的夏洛克的旁白,夏洛克提到安东尼奥憎恶过他的民族,在大庭广众之下辱骂过他,夏洛克在剧中一出场,自尊即受到挫折,在以后的场景中他不断地遭到来自安东尼奥等基督教徒的打压。显然,夏洛克被排斥在他们的群体之外,这进一步加深了夏洛克作为一名犹太人的身份与基督教徒之间的距离感,这样的身份是不能受到当时社会的接受和认可的。同时,夏洛克身边惟一的亲人、女儿杰西卡也在他去参加别人的邀请时,趁机携带家中钱财与基督教徒罗伦佐私奔,而罗伦佐又是安东尼奥和巴萨尼奥的朋友,无形中使夏洛克增加了对安东尼奥等人的反感。女儿的私奔使夏洛克的情感雪上加霜,本不会使夏洛克产生危机的爱的需求也让他感到一种缺失感。

(三)夏洛克的自尊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满足

由于社会现实的局限,夏洛克的安全需求层次以后的更高层次需求一直处于未满足状态,这些需求满足都是因安东尼奥等基督教徒为代表的人为因素而遭到阻止。安全需求层次的等级已接近最低,根据需求层次理论,等级越低的需求越是没有得到满足,它对个体人格心理产生的动机推动力就越强烈。所以,包括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在内的需求满足只能是要求夏洛克必须付出代价来实现满足,这也促使他努力地甚至是不择手段地寻求某种途径以获得满足这种需求,这种努力就是满足需求的动机,它会因积聚而发生异变。另外,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对夏洛克来说更是一个梦想,甚至社会根本不容许他有此梦想的机会。所以,《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为一磅肉契约而最终与安东尼奥对簿公堂的过程就是夏洛克自身在寻求需求满足的过程,也是他人格心理发生病变的过程,强烈的需求动机使夏洛克寻求需求得以满足的渠道与方式,而社会现实中的人为压制又构建了一道无形的大坝阻挡了夏洛克需求满足的动机力量。虽然夏洛克生活在威尼斯城,他作为社会成员的意义却未被认可与表现出来,这与他所拥有的财产极不相称,因此,夏洛克不会放弃一次适当的机会来表达自己获得社会认可的愿望。

当安东尼奥为朋友向夏洛克借钱时,夏洛克没有像往常一样放高利贷而是采取一种较为残酷的一磅肉契约方式,这暗示出他的人格心理已经发生异变。然而,我们不能简单地认为这是宗教矛盾造成的后果、社会歧视酿成的悲剧。他的这种人格心理异变是十六七世纪欧洲基督教社会现实的产物。在威尼斯,夏洛克没有选择逃离而是继续生存下去,除去必要的物质基础,夏洛克最急需的则是强大且非常态的精神支撑。其人格心理背后是夏洛克要面对来自安东尼奥等人的压力而生存下去,他必须具备足够的心理准备,这起到了心理应急机制的作用,尽管这是非常态的,但它却是夏洛克在威尼斯城生存的保证,失去保证也就等于夏洛克的生存失去了意义。

三、结 语

对于夏洛克的遭遇,我们无法谴责历史,更不能改变历史,只能透过对历史片段的解读获得对历史的理解与尊重。同样,解析《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的人格心理,我们得到的不是愤怒而是宽容,不是痛惜而是借鉴,不是结论而是希望。当今社会发展仍然存在一些唯有经过历史本身的大浪淘沙才能认清的现象,但不管怎样,历史在我们的时代不能再一次重复,否则,那将是我们时代的最大失误。社会的全面发展必然带来人的全面发展,反之亦然,这是一个互动过程。整个社会表现出平等自由、和谐融洽,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就会和谐宽容、沟通理解,就会组成庞大的和谐沟通的人际关系网络,个体的人格就会充分发展,现在夏洛克这样的犹太人可以发挥才智为自己也为社会正当地获取利益。

注释:

①②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538页,第536页。

③ Michael Radford导演,由Movision Entertainment & Arclight Films摄制的电影《威尼斯商人》中犹太人包括夏洛克都戴着一顶红帽子。

[参考文献]

[1] 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 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3] [美]阿兰•布鲁姆.巨人与侏儒[M].张辉,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7.

[4] 郭永玉.人格心理学――人性及其差异的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

[5] 陆谷孙.莎士比亚研究十讲[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

[6] 颜学军.马洛“欲望”戏剧的伦理维度[J].外国文学研究,2006(01).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9篇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论

情境主义首先对美德伦理学发出了挑战,而在整个交锋中充斥着心理学的实验证据和伦理学的哲学思考之间的对立。在情境主义看来,美德伦理学错误使用的那个心理学概念就是“特质”。所谓特质,就是一种表现出跨情境和跨时间稳定性的个体差异变量。这表明具有某种特质的人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应当会表现出行为上的一致性。而美德无疑是特质这一概念的杰出代表。因为美德概念同样意在表明它才是先于道德行为而存在的,抑或说它是可以决定道德行为的。情境主义者认为,实际上特质这个概念就是虚幻的,而特质概念之所以如此深入人心,则是因为:第一,我们通常高估了内部倾向对行为的作用;第二,我们通常低估了外部情境对行为的作用。情境主义者作如此论断的证据皆为心理学的实证研究结果。首先,情境主义以李•罗斯(LeeRoss)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的研究来说明我们通常会高估行为的内部原因。罗斯发现,倾向于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于内部,而不是外在情境,这是人类的固有倾向⑦。这一效应在西方心理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共识。人们因为基本归因错误便建立起直觉上的内部原因,即特质。而实际上,心理学研究也发现,人们一旦具有了某种信念(如相信行为的原因大多是由于特质),他就会倾向于去证实它,寻找其佐证,而对与之相抵触的证据偏见性地给予不对等的关注,证实偏向(conforma-tionbias)也是一种普遍化的人类固有倾向⑧。即使一个人怀有对自己消极的看法,他都不会首先倾向于关注那些能够提升自己的积极信息,而还是去寻求那些能够确诊自己自我概念的消极信息⑨。

同时,除了倾向于证实自己的信念,人们甚至会相信自己的信念为大多数人所共有,表现出一种虚假一致性偏向(Falseconsensusbias)。心理学研究证明,通常情况下,人们会高估其他人和自己持有同一信念的比例⑩。因此这些人类认知上的偏向,导致我们将只存在于直觉上的特质作为了一种具有实在性的心理学概念。其次,情境主义使用各种社会心理学的实验作为论据证明外在情境对于人类行为的巨大影响。这些实验皆表明,对情境的操纵能够影响道德行为的结果瑏瑡。譬如,在强情境中,斯坦利•米尔格拉姆(StanlyMilgram)作为权威要求人们对一个做错了题目的女学生进行电击惩罚,电击的强度依次增大,而女学生的表情与叫喊变得越来越惨,在实验者的不断要求之下,虽然大多数人清楚地知道多少伏的电压是人所不能承受的,但在强大的情境下,他们大多选择了服从并对女学生施加了足以使之丧命的电压瑏瑢。又如,在弱情境中,艾森(AliceIsen)和勒温(PaulaLevin)发现的“1毛钱效应”(thedimeeffect)现象。她们在城市商业区附近的一个电话亭开展了这项现场研究。每一位进入电话亭的人在打电话之前都会等待前一个人打完,而前面这个人是研究者假扮的,研究者打完电话从退币口取出零钱然后离开电话亭。这时进入电话亭的人会随机地面临两种情境之一,一种是退币口还留有1毛钱,另一种退币口没有钱。另一位研究者隔着玻璃在外面观察打电话的人的情况,只要在退币口有钱的情况下,这一毛钱被发现了,那么他就会被算作有效数据。等他们打完电话后,研究者马上走出去在他们前面故意将一堆文件掉落在地上。结果发现,得到了1毛钱的人有近9成的人会帮忙整理其文件;而没有得到1毛钱的人仅有1人提供了帮助瑏瑣。这些实验的共同点都表现在,无论是强大的情境改变还是微小的情境变化,人们之后的道德行为皆会随之变化。情境主义通过心理学的实验研究结果推理出美德概念实际上并不具有实在性。其逻辑是,如果行为通常是由特质或者是美德决定的,那么系统观察的结果就应该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而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则,行为通常不是由特质或者美德决定的瑏瑤。对于第二个前提来说,美德伦理学家基本认可,但也存在一些质疑。譬如仔细分析社会心理学的实验结果,在各种实验中虽然大多数人都受到了情境的影响,但是实际上仍然有少数人没有受到情境的影响而改变其行为,情境主义拿着统计上的大多数并对少数视而不见将之概括为普遍化的结论来抵制美德,这在逻辑上是以偏概全并且是推不出其系统观察并未发现普遍的行为一致性这一结论的瑏瑥。虽然有质疑,但对情境主义逻辑第二个前提的反驳还并不是那么主要。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回应来自于对第一个前提的反驳。在这里,情境主义其实先预设了外显的可观察行为作为美德是否存在的一个前提,而美德伦理学家的主要攻击点皆在于此。具体来说,斯旺顿(ChristineSwanton)认为,以在心理学实验结果上得出的行为缺乏跨情境一致性来反驳美德,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伦理学的美德概念,美德除了被动反应于行为,更应该包含道德情感和道德动机瑏瑦。

同时,朱莉娅•安娜斯(JuliaAnnas)强调,亚里士多德式的美德概念也并不仅仅是类似情境主义式的被动反应,美德还应该包含实践推理的主动过程,她强调美德的理性特征瑏瑧。而无论是情感还是理性似乎在情境主义所认为的美德上并无体现。实际上,体现在实验中的大多数人受到情境压力而改变道德行为,少数人却抵抗了情境压力而得到了行为一致性这也与伦理学的美德观并无二致,因为伦理学家也认为有美德者只占少数,而实验反而证明了这一点瑏瑨。韦伯(JonathanWebber)则认为,特质就是一种以特定强度对特定刺激以特定方式来进行特定反应的长期倾向性,心理学实验的结果也反映出了一种人们对抗情境的倾向性,这也是特质的一种瑏瑩。情境主义者接着给出了回应,这一回应中试图调和的倾向明显,而且特别针对了美德伦理学对其有关美德概念理解的批评。情境主义者此时后退了一步,暂时放弃特质概念,认为即使像美德伦理学家所说,美德不仅仅是特质,还包含着理性,那么这一理性也是由情境所决定的瑐瑠。情境主义认为,美德伦理学所谓的实践推理,也就是心理学所研究的推理过程,而人类推理过程实际上同样受制于情境。心理学对人类决策的研究发现,即使是只改变一点问题提问的方式,人们便会改变其解决问题的方法。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发现,当呈现给人们一个问题:某疾病的发作将导致600人死亡,现有两种方案可供选择,采用A方案则200人将生还;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600人将生还,而有2/3的机会无人将生还。此时,大多数的人选择了A方案。而若改变问法:采用A方案400人将死去;采用B方案则有1/3的机会无人死去,而有2/3的机会600人将死去。实际上两种问法一模一样,只是改了一下说法,但此时大多数的人却选择了B方案。这说明情境的改变也影响到了人们的推理瑐瑡。同样,情境主义者认为,不同情境之中人类经验和技能的迁移困难也突出了情境的巨大作用瑐瑢。再者,心理学中常用的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也体现了情境对思维活动的决定性影响,譬如呈现了长城之后人们会更多地进行整体论思维,而在观看了白宫之后则会更倾向于分析型思维瑐瑣。情境主义同样认为,如果用美德伦理学的逻辑,美德本来存在于少数人之中,那么美德理论在美德教育上的意义便显得微不足道。事实上心理学家早已发现,人格因素与基因的相关大概在0.4-0.5之间,这是一个非常大的相关,说明人格始终有一部分生而决定,那么美德教育的意义和作用都将需要重新考虑。

对争论的心理学审视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双方争执的焦点最终都变成了对心理学或者是心理学概念的讨论。实际上我们可以说,情境主义的主要武器便是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而美德伦理学的主要回应方式则是一种哲学辩护。应该说,很多地方由于双方思维方式和擅长领域的不同,使得双方并没有站在同一个平台上进行对话。可以很明显地发现,情境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都与实验社会心理学并无二致,而美德伦理学则仍然是传统的哲学方式。二者一方强调自下而上的数据驱动的研究,一方强调纯粹的逻辑和哲学思辨,这势必使双方无法达成一致。两方对结论归纳方式的理解上也并不相同。情境主义和实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多采用统计方法,试图以最简单的数字来代表普遍的人类行为,而这一统计计算过程必然损失掉大量数据信息,其统计推论若使用不慎便常常会犯下以偏概全的逻辑错误。美德伦理学显然是看到了这一点,而情境主义似乎都并未将此当作一回事,也未对此批评进行回应。运用统计方法的科学研究者从来没有考虑过这样的问题,他们似乎将重复研究的结果一致性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回答。而心理学研究不同于物理化学等纯粹自然科学研究,由于实验对象通常涉及社会中的人,其干扰变量相对而言会更多,偶未被重复的结果实则可能是由于其他的干扰变量所致。因此用某一未被重复的结果来说明情境主义的推理并不正确,这在美德伦理学家看来是逻辑正确的,而在情境主义看来则可能并无大碍。因此,美德伦理学家意图反驳情境主义的疑问,还应该从心理学入手,用心理学的证据来反驳情境主义方能使其信服。

举例来说,情境主义认为正是基本归因错误导致了美德伦理家对美德这一内部特质的高估。而实际上,情境主义此时却没有完全引用基本归因错误的心理学研究。基本归因错误还至少决定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事件的结果,其完整形式应该是,当作了一件坏事时,人们倾向于将之归因于外,而当作了一件好事时,人们倾向于将之归因于内,这是一种自我服务偏见(Self-servingbias)瑐瑤。第二个方面是文化,基本归因错误的结果是在西方个体主义文化下研究得到的结果,而在东方集体主义文化下,人们倾向于更多地归因于外瑐瑥。若美德伦理学进行如此辩护,则应更能为情境主义所接受。实际上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挑战的重点在于对特质这个概念的批判。而这场争论实则并不新鲜,它与心理学中曾经发生的“人—情境之争”(Person-SituationDebate)如出一辙。巧合的是,与美德伦理学的发展一样,人格心理学同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中道衰落,而这次衰落的原因并非主要因为行为主义忽视心理因素,造成人格概念成为了无源之水,而在于社会心理学对情境的强调,使得人格的影响变得微弱。这其实与情境主义伦理学与美德伦理学的对峙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在心理学的早期阶段,人格心理学处于整个心理学甚至社会科学的核心地位瑐瑦。无论是文学、历史还是艺术、美学都沉浸在弗洛伊德等人构建的人格系统中,在20世纪上半叶,我们能够很轻松地寻找到人格心理学的痕迹。当然这种状况也与文化有关,如心理学家彭麦克(MichaelHarrisBond)所说,心理学若出生在东方世界,也许最初引人关注的便应该是社会心理学。但经过多年的积淀,人格心理学并没有越来越让人信服,反而走向了没落,地位逐渐被社会心理学所取代。

当时几乎所有人格心理学家都相信或者曾经相信人格特质就是坚如磐石般不可改变的。直到沃尔特•米歇尔(WalterMischel)1968年著述了《人格评鉴》(PersonalityandAssessment)一书,主流人格心理学家赖以生存的特质舞台甚至在霎那间接近崩塌瑐瑧。此书虽冠以“人格”之名,但却行质疑“人格”之实。米歇尔对人格特质进行了毫不留情的批判,这本书也挑起了人格心理学与社会心理学的论战。米歇尔的主要质疑集中于四点:第一,特质在预测行为上效用很低,其与行为的相关系数不超过0.3或者是0.4;第二,特质的稳定性只是语义相似性而并不是跨时间进行观察研究的结果,即人格的稳定性只存在于旁观者的直觉中,实际并不存在;第三,如果特质真有稳定性,那么这稳定性也应该归因于情境而非人格;第四,个体行为并非是跨情境一致的瑐瑨。情境主义对美德伦理学的批评与米歇尔和社会心理学家对特质的批评几乎一样,可以说是米歇尔等人启发了情境主义的挑战。面对这样的质疑,人格心理学家也进行了一些回应。首先,他们认为相关0.3并不小,虽然0.3只能解释行为9%的变异,但是0.3却意味着当随机概率为50%的时候,特质对行为的预测力能达到65%,而这并不是特别小瑐瑩。其次,人格心理学家们用统计换算将旁观者效应实验以及米尔格拉姆的服从实验等经典社会心理学中的统计量换算成相关系数,发现情境与行为的相关也仅仅只在0.4左右,比特质大不了多少瑑瑠。第三,人格特质的稳定性并非只有一种,不同的特质在不同的稳定性上表现出不同的程度。如有可能某人的外向性跟自己原来相比确实提高了,但是由于整个人群的外向性都在提高,所以他的外向性程度在整个人群里的等级顺序仍然保持稳定。面对同样的挑战,人格心理学家的回应比美德伦理学更加具有心理学意味,他们甚至以强有力的证据表明情境所谓的强大影响力在数学上和特质差别不大。虽然更让人信服,但是人格心理学家当时的回答也和美德伦理学家一样充满着迫不得已的痕迹。他们甚至还从理论上辩驳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特质、情境与行为的相关都不应该单独考虑,特质与情境的交互作用才是真实生活中的情况。具有某种特质的人他并不仅仅是被动地对情境作出反应,他们也会主动选择情境甚至是改造情境。这就像一个内向的人他不仅在和别人谈话时沉默寡言,他也会主动选择能够独处的环境甚至将自己的环境打造得不易于人际交往。但是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证数据上,人格心理学都只是证明了反对者对情境影响的看法过于夸大,他们并没有解决特质是否确实存在这一问题。美德伦理学同样面临着这一问题,他们被动地对情境主义的批评做出回应,但是证明情境主义的主张站不住脚与证明美德的实在性是两个问题。或者说只有证明了美德的实在性,美德伦理学才能真正站到这场争锋的制高点上。

争论如何解决?

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的争执至今没有结果,而“人—情境之争”早已落下帷幕。作为同样性质的争论,伦理学中的这场争论与心理学中曾经的争论在争论的核心上并没有区别。虽然学科并不相同,研究者们的思维和研究方式也并不相同,但是伦理学中的情境主义者用了和几十年前社会心理学家同样的论点、逻辑甚至是论据。这提示我们伦理学中情境主义与美德伦理学争执的解决之道可能和心理学中“人—情境之争”的结果基本相同。在米歇尔提出疑议之后,虽然人格心理学家给出了有力的反驳,但社会心理学家对特质的质疑之声从未停止。心理学中的“人—情境之争”的真正结束是来自不同取向的人格特质研究的令人惊奇的达成了共识。词汇学取向的心理学家刘易斯•戈登伯格(LewisGoldberg)运用因素分析基于语言学上的假设,得到了人格特质的大五模型(BigFiveModel)瑑瑡;而理论取向的心理学家罗伯特•麦克雷(RobertMcCrae)和保罗•科斯塔(PualCos-taJr.)用问卷方法,同样建构出了人格特质的五因素模型(FiveFactorModel)瑑瑢;与此同时,原型取向的心理学家奥利弗•约翰(OliverJohn)用专家评定方法也得出了同样的五个人格特质瑑瑣。为了方便记忆与追求形式上的美感,这五个因素被命名为“人格的海洋”(OCEAN),即:外向性(extraver-sion)、随和性(agreeableness)、尽责性(conscien-tiousness)、神经质(neuroticism)和开放性(open-ness)。正是这些实证研究使特质的实在性不再遭受怀疑,人格特质论也重新变得重要起来。美德伦理学有着诸多的伦理学思想,但却从未将之放到实证研究中去检验。亚里士多德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已然存在一份美德清单,但这份德目表从未得到数据的证实。或许这不符合伦理学家的思维,但为了驳斥对自己的攻击,美德伦理学家保持开放的态度去接受一些实验研究的经验成果作为自己的论据才是真正与情境主义站在了同一个立场上在对话。美德伦理学的思辨性辩护或许能批驳情境主义的正确性,但并不能够捍卫美德的实在性。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仍然应该遵循心理学的原则,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进行一些实证考察。

用心理学的方法来考察诸如伦理道德这样的哲学问题并不是不可能,实验哲学(ExperimentalPhi-losophy)作为一种哲学上的新思潮或者说新的运动已然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瑑瑤。同样,实验伦理学(ExperimentalEthics)也正在西方学术界悄然兴起,它与哲学有关,因为它解释的是哲学中有关伦理学的问题;但它又与哲学和伦理学不同,因为它试图用心理学实验的方法来回答这些问题瑑瑥。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对意识、道德甚至自由意志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和回答是人们认识世界的重要任务和方式,是人们丰富的心理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每个人在回答诸如“美德是什么?”这样的大问题时不需要经过特殊的训练,这在普通人看来都是普通常识的问题瑑瑦。而这些常识问题在心理学家和伦理学家看来却不应是常识,它会为伦理学问题的解决提供新的思路。因此,面对情境主义的挑战,美德伦理学家应该在哲学辩护的同时,重视心理学的实证研究。若以实证的方式得出令情境主义无可辩驳的数据结果,那么具有典型心理学思维方式的情境主义观点便可不攻自破。这一点,心理学家甚至做出过某些尝试,如克里斯托佛•彼得森(ChristopherPeter-son)和马丁•塞利格曼(MartinSeligman)在研究了众多哲学著作和伦理书籍后,找出了千百年来人类能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六种跨文化的美德:即智慧与知识、勇气、仁慈、正义、节制和超越;对于如何达到这六种美德,彼得森和塞利格曼认为得找到适合自己的特征性强项(characterstrengths),知道自己的强项在哪,并在生活中加强它们,我们就能获得美德。塞利格曼认为,特征性强项就是一种心理特征,而且能带来积极的结果。为了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强项所在,彼得森等人编制了强项调查问卷(VIAStrengthSurvey)。6种美德对应着24种特征性强项,而每个强项在优势调查问卷中有10道项目。实际上,这只是一种开拓性的研究,彼得森和塞利格曼的这6种美德也并非是基于数据得来。我们仍然需要一种自下而上且由数据驱动的研究结果,再整合美德伦理学家的理论探讨,以此来结束这场争论。在“人—情境之争”结束后,当初扛起反人格大旗的米歇尔自己却成为了一名人格心理学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人格理论瑑瑧。这一趋势应该也反映在当今的情境主义者中,有学者已在情境主义和美德伦理学之中试图调和,提出了一种基于社会期许的美德理论,这一理论遵循了情境主义的原则,放弃了特质的概念,强调社会情境的作用,同时也重构了美德的概念,使美德伦理学家易于接受瑑瑨。当然,对特质这一概念的理解同样值得情境主义者思考,特质并不总是应当看成一个存在于人格中的行为反应器,它的存在同样可以通过认知、情感等心理过程得以表现瑑瑩。

从心理学的视角来看,美德特别是道德人格研究已然形成了多种基本范式,最主要的是道德榜样研究,即研究道德榜样所具有的人格特征;以及道德原型研究,即人们认为一个具有美德的人他有哪些人格上的特征。一方面对情境的注意的反驳需要我们像“大五”人格研究者那样从理论和数据上都得到一个稳定的人格结构。即,首先,从理论探讨和问卷编制上得到一个稳定的美德结构模型,而这个模型又能被基于词汇学假设的因素分析方法所验证。其次,这个模型必须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稳定性,亦即这个模型所包含的维度是稳定的,但是不同文化对不同维度的强调却可以是不同的。道德问题和文化密切相关,文化相对主义甚至存在于不少人的朴素信念中,因此,美德的结构也理应具有一定的跨文化稳定性。第三,用一种原型的方式,这个美德模型理应能被重复,也就是说人们在其民众心理学(folkpsychology)水平上,也认可这一模型的存在。第四,比较道德榜样与普通人,应该发现他们在这一模型各个维度上的显著差异。另一方面,美德伦理学也必须看到情境主义在实证上所具有的问题。比如,首先情境是否真的对道德行为的影响比美德要大?可以使用元分析以及比较效应值的方法直接比较情境与美德的作用。

其次,情境主义笼统地说情境是否混淆了不同情境之间的差异性?道德情境也理应被进行分类,并探讨不同道德情境对美德和行为的影响。一些心理学研究已经给出了一些概念框架,比如有研究者将道德分为三个方面,即关注权利、公正、正义、自由的自治伦理(Ethicsofautonomy)、关注责任、尊敬、忠诚和相互依赖的社会伦理(Ethicsofcom-munity)和关注纯净、圣洁和精神本质的宗教伦理(Ethicsofdivinity)瑒瑠。这一理论在最近被扩展为五种不同的道德领域,即伤害/关怀(harm/care)、正义/互惠(fairness/reciprocity)、内群体/忠诚(ingroup/loyalty)、权威/尊敬(authority/respect)和纯净/圣洁(purity/sanctity)瑒瑡。这五个领域即可以表征五个领域的美德,又可以被用以表征五种不同的道德情境条件。第三,重视情境与美德的交互作用研究,尤其是具有美德者对道德情境的选择、适应以及主动改造。由心理学学科的发展经验不难假设,如果美德伦理学家使用了实证武器,那么情境主义者必然难以坚持其攻击,而最终妥协并发展成为一种新的美德心理学的思想,这既能解决争端,也能丰富伦理学的知识宝库。

人格心理学范文第10篇

摘要:动物个性研究在人格心理学中快速发展,为人格心理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与方法。文章简要介绍了动物个性研究的内容及研究策略和方法,并初步的分析了动物个性研究对人格心理学发展的积极意a义。

关键词:动物个性;个性研究;人格心理学

近20年,心理学家将动物的个体差异纳入到人格心理学的领域,由此动物的个性研究引起了研究者们的广泛关注。动物个性(animal personality)是指动物在不同的情景下一致表现出来的一套相关行为。在人格心理学的领域内对动物的个性研究能有助于理解人格和基因的关系、人格的生物学基础、人格的环境影响和人格的发展变化过程等问题[1]。

1.动物个性研究的内容

在所有的对个体差异的描述中,气质和人格是最常用的术语。气质是指在动物或者人生下来就带有的神经系统活动的特性,与最基本的心理活动相联系,常常被认为是一种先天特质。而人格是指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有关思维和行为的模式,这种模式只有通过复杂的认知系统才能够习得,因此常常特指高级的有机体。

先天的气质和后天的人格常常被选用于研究不同的专业和方向,如气质常用于研究人类婴儿和动物,而对于人类及高级动物刚更多的使用人格。由于气质是一出生就形成的,因此气质更多的受到遗传的影响,并成为个体发展的基础。而人格是后天所形成的,是在气质的基础上发展起来,更多的用于研究人类,并且研究者认为人格本身带有拟人化的特征,因此对动物的研究中更多以气质为动物个性研究内容,同时从最广义的人格特征上将动物在跨时间或者跨情境中的一致性表现也并入动物个性研究内容。

通过对动物在不同时间与不同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对不幸和懊丧变化的反应行为,从而得出动物个性的差异,因此,动物个性差异就是指动物在不同的情景下都会表现出来的一整套相关行为,它们反映出个体的独特特质[1]。

2.动物个性研究的策略和方法

动物个性研究是在人类个性研究的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对动物个性研究的策略与方法也是参照人格心理学的研究策略与方法。

2.1研究策略:跨物种比较和物种内比较

由于动物种类的多样化,对动物个性研究的策略主要包括跨物种比较和物种内比较。跨物种比较,亦称物种间比较,是指不同物种之间的个性特质的比较,因此可比较性与物种内的充分性是跨物种比较的两个重要方面。可比较性是指物种之间应存在一套可转译的物种典型行为的标准化特征,这套标准化特征是研究者进行跨物种比较的基础,能避免不同的行为特征之间无法比较。而充分性是物种内的行为谱能充分反映其个性特征,通过系统的条目生成程序,全面分析动物的不同个性特征,形成其个性特征所对应的行为谱,从而表现出不同动物相同动作之间的不同个性特征。

物种内比较,指通过对同一物种内部之间不同个体的比较来揭示物种内个性差异所产生原因。物种内比较有利于探明个体间的差异在自然选择的进化过程中的作用,从而了解不同特质的优势选择性过程[2]。动物个性的跨物种比较和物种内比较在不同研究中发挥不同的作用。跨物种比较通过探讨不同物种之间的差异来研究物种个性差异的起源和适应意义,而物种内比较通过比较同一物种之间的个性水平的差异来研究个性形成过程中的生理,社会和环境因素的影响作用。

2.2研究方法:行为记录法和特质评定法

对动物的个性研究主要是通过行为记录法和特质评定法进行。行为记录法是在观察法的基础上形成的,主要是指把动物放在特定的行为测试情境中,通过观察记录其行为反应研究其个性特质的方法。行为记录法通过客观的观察行为保证了结果的外部效度,是动物个性研究者常用的方法。

特质评定法是指通过观察者对所要测量的动物进行评定,从而获取有效数据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利于研究者评估不同观察者之间的一致性程度,追踪动物跨时间的个性变化。同时,由于观察者具有跨时间、跨情境对动物的经验,特质评定法也能与行为记录法一样表现出良好的效度[2]。

3.动物个性研究的贡献

3.1对个性的基因、生物和环境作用的理解

动物个性的研究,有助于从生物学基础、遗传因素和环境的影响等多方面加深人们对于人类人格的理解,同时还会对那些无法在人类被试得到充分数据,甚至是无法涉及的领域进行研究[3-5]。

首先,在个性的基因作用方面,通过动物的行为遗传研究能更高效,低成本地进行个性发展研究,同时也为基因研究开辟了广阔的道路。随着现代基因描图技术的发展,基因移植技术和克隆技术的出现为理解个性的基因作用提供新的技术支持,这些都为个性的基因和环境影响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方法[2]。

其次,在个性的生物基础方面,通过动物个性的生理学的研究,将动物研究与个性研究进行联系,建立起了动物个性维度的神经化学功能模型,外向特质的动物神经生物模型等研究,不仅使动物研究在个性的生物基础研究方面建立了众多的有关个性的动物模型;而且不同于人类被试的伦理上的顾虑和不可操作性,对动物研究可进行严格的实验控制和生物学测量。再次,在个性的环境影响方面,通过严格控制和生物学测量,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通过对比不同动物的个性发展,从而获得充足的关于社会环境对遗传,生理等因素的影响。

3.2对人格结构的理解

人格结构是在对所有行为进行归类的基础上形成的,反映的是个体对行为及其含义的分析、归类和评价的结果。通过动物的个性研究能验证人们的行为归类假设。每种动物都存在着各自独特的行为模式,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体对同种动物的行为存在不同归类,这表明个体将同一种行为进行了不同的行为归类模式。同时,通过研究动物的个体差异的研究能让我们全面了解不同物种之间的生活习性,行为特征对个体差异的影响,从而为人格心理学的理论假设的验证提供更多的基础资料。

3.3对个性发展、健康的理解

在个性发展方面,人类个性研究大多依赖于纵向研究。纵向研究是指在较长时期内对同一批个体在不同时间间隔里里进行重复测量。但几乎所有的人类纵向研究存在的通病是,由于存在一定时间间隔,不可能研究个性变化的确切时间,不便地进行实验控制和生物学测量,且周期长。动物研究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动物行为几乎每天可以记录下来,可以对动物进行实验控制和生物学测量。更值得一提是,动物纵向研究周期短,动物的寿命一般比人类要短得多。

动物研究在个性发展研究的积极意义还体现在横向研究方面。横向研究指同时对不同年龄组被试就感兴趣的变量进行研究。但是人类的横向研究往往受到文化和环境差异的影响,而动物的环境变化少,通过对不同物种间,物种内的横向研究能就更具特殊价值。在个性与健康的联系方面,以往的大量研究已经表明,个性与疾病的易感性和适应性有关。但对个性与疾病的研究需要进行严格的实验控制,而且要进行生理干预,测量生理参数,以人类为被试不合伦理要求,而必须以动物为被试。另外,动物研究还可考察个性与免疫系统的关系以及个性与健康风险因子如血压、过量饮酒的关系。这些都说明动物模型的合理性及其在个性与健康关系研究的潜在优势。[2](作者单位:宁夏大学教育学院)

参考文献:

[1]苏彦捷.动物个体差异研究对人格心理学的贡献.心理科学进展,2007

[2]张利燕.个性的比较心理学研究.心理科学进展,2003

[3]古怡祥.动物心理与人的心理.教学与研究,1962

[4]Gosling SD.From mice to men:what can we learn about personality from animal research Psychological bulletin 2001

上一篇:管理心理学范文 下一篇:设计心理学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