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格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08:38:07

人格教育论文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集体主义;人格;成长

集体主义是中国文化乃至东方文化所推崇的精神,并作为文明的内核,延续至今。如今,当中西文明交融碰撞,当历史走过废墟、展望明天时,不少中国人对集体主义或多或少心存芥蒂。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强势的西方文化以其浓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吸引了反思、寻觅的中国人。一时间,对个人主义的推崇、对自主人格的向往,催生了许多具有改革意义的教育思潮,九十年代后,“主体性”、“自主性”、“个性”、“独立人格”等成为时尚教育术语。在许多教育工作者对新的教育理念不断尝试和实践后,教育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教育制度与理念的脱节,教育观念与行动的分离,愈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如何处理好集体环境中学生人格的自主成长,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现实问题。

一、我们能否淡化集体主义观念

当然不能。面对一个正值青春躁动期的学生群体,任何一个卓有成效的班集体管理者,都是不会忽视集体主义教育的。也许,有人会认为,正是管理者出于自己管理的需要,简单而绝对地行使了自己的权力,导致学生人格成长的压抑扭曲。不可否认,这样的情形在教育界确实常见,尤其是对年龄幼小、不够成熟的中小学生。为了克服这种现象,人们大力提倡尊重学生、弘扬个性,这确有必要。但是,不能走向另一极端。我认为,从学生人格成长的角度,帮助其寻找集体与个人之间的最佳结合点,才是其人格健康发展的保证。

从个体的自然成长角度看,自我的成熟往往是学会扮演社会角色,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的必要条件。社会心理学家米德详细描述了自我成长的不同阶段,从模仿他人到学会扮演游戏博弈中的角色,最终形成“概念化他人”,说明了自我是在群体中成长的;人格主义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继承了弗洛伊德的学说并加以创新,提出社会化的过程就是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另一位人格主义心理学家阿德勒则明确提出,为社会奉献而获得自尊满足的人才拥有健康人格。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不能脱离集体主义教育,良好的个性首先表现在拥有和谐的人际关系、必要的社会责任感上。

从社会现实状况看,当今中国的独生子女政策使得不少家庭以孩子为中心,造成青春期的独生子女普遍个人意识较强,一些独生子女对社会关系的认知较晚。学校的集体主义教育氛围,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家庭环境的负面影响。我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见过种种类型的学生:有依赖型的学生:事事依赖他人,没有主见;有任性型的学生:我行我素,不愿合作;有焦虑型的学生:遇到小小的困难,惶恐不安,不知所措;有逃避型的学生:脱离集体,害怕与他人接触;有神经质的学生:情绪变动大,喜怒无常;有执着型的学生:个性固执,易走极端。要促进这些学生的人格成长,引导他们不断向上,没有强有力的集体主义教育,是很难取得成效的。

从中国文化的教化经验看,中国文化自古对人性体察入微。人性中,最难克服的是私心私念。于是,儒家文化教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等黄金法则;佛教文化弘扬去私离苦,觉悟人生;道家文化主张放下名利,涵养气血。在我们的文明传统中,对个人的关注是放在与外界社会、他人的联系中的。如何处理集体与个人的关系,中国文化对此有大量充满辩证智慧的论述。而中国封建统治者对文化长期的政治化曲解,过于强调服从和共性,令中国文化的精华沾染了灰尘。可以说,我们的文化从来没有忽略个人,相反,一直将人格的完满作为人生的要义。由于人性天然的是阴暗与光明的对立统一,后天成长中如何使人格越来越完善,便成了每个人要面对的人生课题,无论他(她)自己是否觉知。因此,我们在今天的教育中,仍然不可忽视集体主义的教育。

二、我们如何进行集体主义教育

集体主义教育离不开如下手段:

强有力的约束和纪律。提到约束和纪律,班集体初建立时,学生们总有抗拒和逆反心理。即使一个成熟的班集体,学生们偶尔也会控制不住地违反纪律,放纵和越轨也会发生。我认为,这是正常现象。正像社会心理学中指出的:社会化是终其一生的过程。美国社会学家丹尼斯•朗指出,成年人往往也会觉得是违心地活着,无法完全被社会化。一颗年轻活跃的心是不甘心受束缚的,但是,必要的纪律束缚对其成长是不可缺少的。正是因为束缚,才训练了他们对不良诱惑的抵抗力、训练了坚强的意志、训练了对集体和他人的关注。遵纪行为的养成,既需要循循善诱,更需要铁腕制约。制定与操行挂钩的班级规则,及时对违纪行为批评教育,必要时学校公开处分,都有利于纪律的实施。

共同的信念和舆论。共同的信念和舆论,使集体被无形的软索紧紧维系起来,使整个集体步调一致,宛如坚强的堡垒。可以借助如下载体达到:1.班级目标。明确的班级目标,是学生集体有向心力的保证。争当文明班级,争做先进党、团支部,争取获奖,争取脱颖而出者,这对富有上进心的青春期学生有很大的吸引力,容易形成共同的目标。2.班级文化。通过班训、宣传阵地等,潜移默化地渗透集体价值观。当班级学风懒散时,号召“博闻好学”;当班级群体出现分化时,鼓励“团结和谐”;当班级群体浮躁时,倡导“求实精进”。3.优秀榜样。树立优秀的学生榜样,培养学生骨干,有利于班级良性风气的形成,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

普遍的友爱和关心。洋溢在集体中的关爱,是集体的剂。首先,倡导助人为乐。不少学生天性纯良,但是不知道怎么去关心帮助他人。这就需要教育者的示范以及具体的指导,经常进行表扬和批评,帮助养成关心他人的行为习惯。其次,倡导团结和宽容。集体寄宿生活中,学生难免会发生一些矛盾,产生小群体分化。引导学生互谅互让,彼此宽容,是教育者的一项重要工作。我们遵循的原则应该是尽量化解矛盾,不激化学生冲突,要求学生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问题。

三、我们怎样促进人格的自主成长

过于强调集体价值观,存在着扼杀个性的危险。社会学家涂尔干曾在《自杀论》中总结出一种特殊的自杀类型,就是个体完全尊奉社会价值观,为了社会倡导的意义选择了自我毁灭。因此,我们强调集体主义,只是将集体主义作为一个现实的首要前提加以明确,而不是忽视学生人格的自主独立。在完整的集体主义氛围形成后,学生自主人格的成长就成为更值得关注的问题。方法策略很多,我结合学校工作实际,略作枚举。

对违纪现象区别对待。纪律严格而不容违反,这是对学生的统一要求。但是出现违纪现象时,却要灵活智慧。1.掌握度。偷盗和迟到、作弊和忘记关门窗、旷课和请假不及时、抽烟和在教室吃饭都是不同性质的违纪。对此,不可无限上纲,也不可小洞不补。2.分清人。纪律的平等性一定要维护,但是对于不同个性的学生,却需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只须点到即可,有的则须重锤敲打;有的需要迂回婉转,有的必须单刀直入。3.针对事。不因学生某件事的过错,而对其人品全面否定,也不因学生曾经有过过错,而抱有成见。4.倾听抱怨。纪律本身刚而不活,过时的规则、不够合理的规则,都有可能存在。因此,学生的抱怨,需要倾听,需要反思。必要时要修改规则,这样既是尊重学生,更是解开了学生身上不必要的束缚,促进了学生人格的成长。

集体活动中培养个性。学校和班级的活动往往有各种类型和内容。有的是需要个人默默地努力;有的是需要与其他同学合作;有的是需要老师指点;有的需要集体共同的创新。在这些形形的集体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培养,人格在成长。保守退缩的学生需要鼓励,鼓励其勇敢地挑战自我,参加活动,培养自信。青春期的学生爱面子,怕出乖露丑,怕失败,这时老师最需要说的话是:“得不到奖没有关系,重在参与,重在锻炼”、“试试看”、“做一件事开始总是难的,多做做就好了”。狂妄冒进的学生,自我评价过高,如果经常参加活动,看到了有比自己更强的对手,往往自我认知会慢慢变得客观一些。每个学生个性方面的优缺点在活动中表现得比较充分,作为教育者,既要分清不同的个性,因材施教,又要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潜力,克服原有的不足。

鼓励自主学习和创新。师范学校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的学习空间。当学生还带有初中时的一些被动学习习惯时,教育者就必须灌输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的意识。到了高年级,随着学生自身的成长,独立意识和能力已经有所增强,这时应该结合今后就业与发展,鼓励学生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有的学生从众心理比较强,别人自考我也考,别人学英语我也学,别人玩我也玩。对这类学生,要采用优秀榜样的示范法,激发其内在自我前进的动力,使其从模仿到自主。有的学生喜欢标新立异,别人学英语,我就学日语;别人练“三字一画”,我就玩音乐;别人学基础课,我就摸电脑。对这类学生,我们要表示欣赏,但在他(她)获得某方面的成功感后,可以相机引导他综合发展。只要学生有上进心,无论他(她)选择了什么爱好和方向,教师都要支持。但是,也有少数学生得过且过,自我要求低。对这样的学生,我们也要努力发现他(她)的好的人格特质。比如有的学生不爱学文化课或是学不好,但人际关系融洽,善于与人相处,或是活动中表现积极,或是劳动时不怕苦累,这就是他(她)人格上的闪光之处,我们应该肯定,让其获得自信。我在工作中也发现,一些成绩平平但自主独立的学生临近毕业,很积极地找工作,抓住的就业机会也比较多。

培养学生的自主人格,方法策略是灵活多样的。只要始终将学生的发展放在第一位,我们的教育才是人性化的教育,才能有利于学生健康人格的养成。

一名班主任,当面对50名具有个性色彩的学生时,显然不能忽视集体主义教育,但在集体主义环境下,为了学生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更不能忽视学生人格的自主成长。我认为,必须处理好共性教育和个性培养的关系,这样才能为社会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优良人格的建塑和养成,是一个长期、系统的复杂工程,需要学校、家长、社会和个体的多方配合、共同努力。本文仅从中学历史教育教学这一侧面,谈点粗浅认识。

一、结合历史知识教学,加强对学生的人格熏陶

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绝大部分历史教师未能正确处理传道、授业、解惑三者的辩证关系,教学仅仅局限于让学生接受具体知识、理解概念、掌握解题方法和步骤,以期考试得高分,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格的养成教育和建塑,因而培养出来的学生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人格缺陷,或缺乏追求进步的精神动力,或畏惧困难,或抗挫心理能力差、情绪起伏大,或自我定位太高、以自我为中心、无法与他人善处等等。这些人格缺陷直接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抑制了内在潜能的发挥,也影响了历史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费尼克斯说过:不经学问的陶冶是不可能形成稳定健康的人格的。借助于知识的点滴积累,才能培养起稳定健康持续的人格。离开了具体的知识和环境,人格教育只能变成空洞的说教,而无法收到应有的效果。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历史教材中所蕴含的丰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断对学生进行人格熏陶和激励,潜移默化地施加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目的,推动学生建塑和完善人格。

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是优良人格的重要特征,是推动学生发展和完善自己的精神动力。在教学中,结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牺牲我一个,幸福后来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咏志诗句的教学,通过秦桧、慈禧太后、贝当、李完用等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而遗臭万年的知识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学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发挥优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如介绍司马迁、罗斯福身残志坚事迹,帮助学生养成矢志不移的顽强意志;介绍布鲁诺、居里夫人、等人事迹,培养学生追求科学和真理而勇于献身的求知态度;介绍哥伦布、麦哲伦等人事迹,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探索的品质;介绍邓小平、等革命家的光辉业绩,帮助学生树立笑对挫折、胸怀坦荡的意志品格。在教学中,还应注意指导学生有理、有序地思考和解决问题,逐步养成严谨规范、一丝不苟的思维品质。还应注意指导加强历史事件的纵横向联系和比较,准确理解和把握历史材料和人物言论的深层含义,拓宽思维的广度,加深思维的深度。

二、改革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建塑优良人格

优良的人格,需要反复地磨炼、修正和健全。在历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认知结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改革教学方法,加强对学生的人格建塑。

教师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作用。个体自身的需要、动机和积极能动性是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较强烈的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意识是当今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包办代替、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抑制和阻碍了学生人格的发展,只能培养出被动、顺从的“人才”。这种学生,缺乏积极进娶独立求知的欲望和兴趣。教师在历史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及有关的历史资料,逐步培养他们独立捕捉观点和信息、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适当让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评价,对有关人物活动、历史题材的艺术作品进行专题评述,自己设计图表、整理知识、构筑知识框架,有利于促进他们树立独立探究科学知识的独立人格。

因材施教,是培养学生独立人格的必备教学前提之一。要树立起学生对自己的信心,让每个学生都找到适合自己才能发展的独特领域,就必须正视学生中存在的智力差异、心理差异、人格差异等客观事实,真正贯彻实施因材施教的原则,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对“优生”的要求要稍高于他们现有的认知和思维水平,重在拓宽他们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引导他们求异和创新;对“差生”要加强学法指导,所提的学习要求要低起点、小梯度,对他们的点滴进步要及时地予以表扬和鼓励,让他们不断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树立起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的信心,逐步消除畏难等心理。对“中等生”要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不足,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方法和思想问题,鼓励他们急起直追。

要鼓励竞争,培养学生勇为人先的优良品格。竞争意识是克服人格缺陷的一剂良药,是推动个体战胜自我、超越他人的精神动力。在历史教学中,可以适当组织历史知识抢答赛、历史小论文评比、开展专项历史资料(历史题材的邮票、火花、明信片、书法艺术作品等)的收集、展览、评比活动,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和兴趣,调动他们积极向上、勇为人先的内在能动性,帮助学生形成敢于拼搏的人格品质,以推动他们人格的不断完善。

三、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

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注意个别沟通和指导,能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也是指导学生构建优良人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教师要以遵纪守时、勤学善思、严谨求实、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和蔼可亲等优良人格去影响和感染学生,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要在把师生置于平等的地位、尊重学生的个性和人格的基础上关心学生、指导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反盛矫正自己的思想行为,从而更有效、更主动地发挥学生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完善自己。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本着严格要求的原则,注意表扬和批评的有机结合,指导学生不断挖掘内在潜力,扬长避短,科学合理地使用大脑,改变不良习惯,改进学习方法,不断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动机,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特长,扶植他们去积极获取成功,逐步树立起“自尊、自信、自强”精神,不断建塑和完善人格。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虽然目前我国的中学生人格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得到了广泛的重视,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存在着人格问题。正因为现在的青少年观念错位,是非混淆,以至于他们把正常的遭遇也视为不正常的,增加了增加的心理压力;同时,现在的青少年由于没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对挫折的承受能力低。据有关统计,中学生人格健康者在初中生中的比例是15%—20%,高中生的比例为20%—25%。学习过度焦虑是中学生的一大困扰,在学习压力和升学竞争的现实下,一些学生常常会感到压力很大,处在紧张状态,很少与人交流。这种焦虑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甚至过度焦虑还会导致学生精神状态低迷,自暴自弃等不良个性倾向。学习的过度焦虑又会导致厌学情绪的滋长。学业成绩在多数家长眼里是非常重要的,从上学的第一天起,孩子们就面临着沉重的学习压力,在优胜劣汰的应试教育中失去了轻松和快乐。一些学生自卑感很严重,对自己缺乏信心,或者因为相貌、家庭条件不好,担心别人瞧不起而变得郁郁寡欢;或者因为成绩不理想而自暴自弃,悲观失望;或者怀疑自己的能力,总觉得事事不如人而自我埋没,妄自菲薄。另外,情绪不良,人际交往困难,也是影响现在的学生的人格的一个重要因素。通过调查发现,影响中学生人格的主要成因来自学校、家庭和学生自身三方面的因素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全面合格的人才,因此必然综合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我国现行的学校教育中,学校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教育模式把基础教育引向狭小的死胡同,教育方式陈旧,灌输式教学使学生什么都不知道,又什么都不会。这些都导致了学生的逆反心理严重、厌学情绪加重、自暴自弃等不良因素发生。其次,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们的家教态度、方法,内容。形式及策略等诸多方面存在比较严重的问题。对自己的子女期望过高,给子女太多压力。有些家长对子女溺爱过度,为了孩子不惜代价,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除了学习,什么也不让孩子做,养成了懒惰的习惯。家长对孩子的干涉过多除了上面提到的外,还集中反映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过分关注及教育方法简单粗暴。

二、如何利用思想政治教育加强对中学生的人格教育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意义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中学生人格教育的主要阵地。那么应该如何做好对青少年的人格教育呢?笔者认为中学思想政治课独特的学科性质和内容特点决定了它是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的学科渗透的主阵地。

(一)教师应当注重言传身教,用高尚的人格形象感染学生

作为一名教师,其思想、行为、作风以及仪表和气质都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必须“美其德,慎其行”,不能在其自身形象上出一点点的疏漏。特别是作为一名初中政治教师,必须对自己进行严格要求,认真做好教学工作,带头对学校制定的规章记录严格遵守,自觉维护社会公德,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要带头先做到。同时将自己高雅的情趣、高尚的情操、丰富的知识表现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以及与学生的交往中,通过自己自律、敬业的良好人格形象对学生进行感染。如,在玉树发生地震的时候,学校组织捐款,但是有些同学只捐了1元,而在平时他的零用钱也不止一天十元钱的水平,在课堂中我就这一事件对同事们展开了有关人性、爱心、人道方面的教育,但有的学生就问我捐了多少,我告诉他们我捐了1000元,他们就再也不出声了,而后我开始了对学生们进行教育,学生通过这堂课都充分的、真诚的表达出了自己对灾区人们的祈祷、关心以及以后会对灾区更加帮助的决心。通过这次事件可以看出表率是一种无形的力量,教师的人格形象十分的重要,而思想政治教师的人格形象更加的重要,一个政治教师如果连人格魅力都没有,那即使他的课再怎么精彩也无法对学生起到深远的影响。

(二)教师应当因材施教,针对学生不同个性特点因势利导

人格的形成是一个连续的、渐进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因此在对学生健全的人格进行培养和塑造的过程需要从学生自身的人格特点出发,有针对性的制定出计划。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对他们有意安排一些出头露面的机会,同时需要给予鼓励和帮助,使其能够得到锻炼的机会;有的学生性格脆弱,对于该类学生在犯错误的时候,要注意使用合适的方式,给他留有一定的面子,同时需要对其良好行为适时的给予肯定,使其不会由于挫折而消沉;有的学生狂妄自大,对于该类学生,需要对其缺点注意留心观察,收集有关资料,课后与其进行私下谈心,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让其能够不断完善自己。

(三)教师必须树立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的思想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以居高临下的态度对待学生,而应当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态,树立与学生平等的思想,给予学生充分的尊重,由此缩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平时需要与学生经常交流,注意倾听学生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并给予表扬和鼓励,若意见属于正确的、积极的,则予以采纳。若是教师自身存在的不足,则需要进行相应的自我批评,虚心听取学生意见。同时,教师应当经常转换视角,站到学生的立场,以学生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由此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引导中必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以宽厚的同情心来理解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塑造健全的人格。使学生能够更多的体验到被人关注、爱护的温暖与幸福,并且能够对自由探索与成功的快乐与自豪的得到更多的体验。

(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当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教育

“现代社会注重人的发展,人的发展实质上是各种能力和力量的综合发展,它包括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非理性因素即人格。非理性因素是人的发展的催化剂和激素。”

教会学生做人,就是对学生的性格、气质、能力、情操等方面引导,这也是人格教育的含义之一。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格教育应当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完善德育和加强素质教育等角度来看,人格教育理应受到重视。

语文教学过程中,只有把语文教师的影响和课堂教学的渗透结合在一起,德育教育才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一、语文教师是实施德育教育的主力军

“其身正,不令其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一古老的师训直到现在仍被世人所认同。语文教师是学生活生生的人格教科书,凭借师生交流和交往中所外化出来的人格魅力自然而然地会对学生产生特殊的人格感召力。因此,语文教师必须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

1、全新的教育理念

(1)培养现代人的观念

我们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必须由现代人来完成。社会对现代人的基本素质要求是“会做人,会求知,会生存,会创造,会健体”。所以,语文教师不应该把目光仅仅停留在升学率上,而是要对学生的前途负责,这也是对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命运负责。

(2)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把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科学知识或经验“内化”为个体的精神财富,发展和提高他们的主体性,造就未来社教育论文会的行为主体。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意识到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其主动地、创造性地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并使自己成为独立的、自主的、创造的、追求真善美的主体。

(3)知识扩展的教育观念

课堂上,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讲授有限的语文知识,这不足以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因此,教师不应该把目光只停留在课堂上,还应该向课外延伸乃至社会生活。课堂内与课堂外相结合,这才是学习语文的成功之路。

2、渊博的知识内涵

(1)扎实的专业知识

语文教师的专业知识包括专业教育理论和学科理论,汉语言基本知识,写作等方面的知识。在专业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高,课讲得好,又能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不仅能使学生获得某些规律性知识,还会给他们以思想方面的启迪,学生会从艺术形象中获得思想的陶冶,从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情操、意志、性格等受到熏陶感染。具有精湛专业知识的教师,将会给那些正要走上人生征途的青少年带来深远的影响。

(2)广博的社会知识

现代社会注重个人的发展。为了适应社会,现代人才需要博学多才。因此,语文教师应该在专业知识的基础上增加知识含量,如环保、交通、人口、人权等方面的知识。教师授课语文的过程中,不应只停留在单一学科的传授,还应该把语文学科知识与其他知识融会贯通,使学生接近生活,从而增强他们适应社会的信心。

(3)熟练的计算机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科技的迅猛发展,网络给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带来了诸多便利。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善于驾御这些科技手段,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使用现代科技手段的兴趣。

3、有魅力的教师人格

自由的思想,语文教师不应该只接受现成的说法和做法,要有自己的思想,敢于说该说的话,敢于做该做的事。不流俗,不唯书,这样才能把语文课本自身所蕴涵的道德情操、人文思想、生命形态等转化成个人的审美体验,从而使语文教学充满生机和活力,也能在学生的精神、人格塑造形成过程中给他们以深远的影响。

鲜明的个性。语文教学的内容包括精品无数。有经典的个性人物,有人间的悲欢离合,也有赏心悦目的自然景观。这些内容都需要语文教师在个性化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用个性化的语言来展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这些将会给学生的个性发展确立良好的目标。

执着的追求。语文学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等特点,所以,语文教师的行为要比其他学科的教师更具有感染力。那么语文教师应该在生活、事业的每一个侧面都要具备执着这个人生追求,尤其是在面对困境时,要擦干眼泪,敢于面对阻力,敢于拼搏到底,始终坚持自己的信念、追求。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言行、志向、气节等给学生上好人生这一课。

二、语文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教育的关键

“语文教育是一种精神教育,一种生命塑造。语文教育本身就是用‘语言’构筑人的精神世界,构筑人的生命本身。所以,语文教育中,应该更多地将人文精神灌注其中,这也是社会的要求。”

1、语文教材中蕴含丰富的内容

语文教材中有许多领袖人物仁人志士的典范事迹、精辟论述、名言警句,像屈原行吟江畔,虽屡遭打击,但爱国之心不改的高尚情操;司马迁忍辱负重撰写来援助中国人民抗日,救死扶伤,最后献身殉职的伟大的国际主义、人道主义精神;像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民族气节;孟子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堂堂正气;李白的“安能摧眉折教育论文腰是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人格尊严等等,这些都是教师对学生进行正面人格教育的极好素材。这些内容是课文的重点,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深入阐述,以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成为他们理想的人格目标。

2、语文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的影响

“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模式’是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参与行为特征及发展规律为依据,以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前提,以调动学生的学习愿望、唤起学生个体发展需要为核心,以学生在情感、思维、动作等方面积极、主动、愉悦地参与学习过程为基本特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拥有主动参与和主动发展机会的教学模式。”

语文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信任他们,使他们在品味文学作品的过程中,关照自我,认识社会,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

(1)自主学习,展示个性

语文教学要遵循以人为本的教学思路,就必须尊重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教师应该把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地阅读和理解作品,在此基础上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备,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使学生在得到艺术享受的同时,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潜质。

(2)畅所欲言,不拘一格

同一篇文章,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有不同解释;概括同一课文的段意、中心,可以采取不同的语言形式;围绕同一问题说话,可以发表各不相同甚至截然相反的看法;教师就不应该只拘泥于教学参考书上的既定答案,只要学生的答案有一定合理性,就不应该轻易否定,而是要鼓励他们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3)深入思考,积极创新

阅读,是一个走近和走进文章世界的美妙过程,对文学作品而言,更是一个以“文本”解读“文本”的微妙过程,文学欣赏恰恰是以个性解放生命意识的张扬为其追求价值的。一方面,文学欣赏是培养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来体悟与反思;另一方面,文学欣赏也改善着学生的精神世界和人格构成。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及时肯定学生的一些独辟蹊径但又合乎情理的见解。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小学语文 人格塑造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25-02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关注某一个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的形成,而小学语文教学非常好的实践了这种理念,将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融入在其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学在对人格教育实施上有着的明显优势,对塑造小学生人格提供了有力的帮助,为塑造良好的人格垫定了基础。

一、利用小学语文教材中情感因素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

当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还在理性说教的征途中苦苦挣扎,当我们的小学语文教学在人们的批判指责声中无处遁形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关怀,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体验个体,而不是接受机器来培养,真正做到教书与育人的和谐统一。面对新课程改革的脚步,我们由衷地发现,“理性说教”这种方式已经到了尽头,“人格塑造”“感化心灵”“情感体验”将在新课程改革的语文教学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培养小学生完美品质的健康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体现。优良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和培养,应在小学语文朗读教学中就开始进行贯穿。小学语文教材选有许多反映民族英雄,爱国志士、革命先烈和爱国科学家的优秀诗文和关于他们悲壮史诗般的传记或评论文章,对青少年学生能起到极大的鼓舞和激励作用。例如,“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车到山前必有路, 船到桥头自然直。”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课文中许许多多的文学形象及优秀作品,通过朗读学习会给学生以真、善、美的启迪与熏陶。语文教学只要充分挖掘和展示教材中的各种道德因素,用心朗读将会获得心灵深处最直接的触碰,倾心倾力,感同身受地教,学生就会受到震憾、感染和熏陶,久而久之,潜移默化,就可以变为自身道德进步的强大动力。这样就潜移默化的塑造了学生完美品质的人格。

2.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审美教育功能,培养小学生审美的健康人格。《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语文教材中相当一部分课文是文学作品,这为进行审美教育提供了便利条件。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作品的审美陶冶功能,引导学生体会作品的语言、形象、感情,指导学生辨别真假、是非、美丑、善恶,提高鉴别欣赏能力,以饱含情感的“可讲因素”诱发学生感应的心灵,使之在美感共鸣中得到净化,达到人格塑造的目的。

二、通过阅读引领学生“求真”,感受人间真情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一语道出了教育的真谛。语文教育要引领学生求真,即认识世界之“真”。语文教育为小学生认识世界打开了一扇美丽窗口,春夏秋冬,雨雪风霜,花鸟虫鱼,莺飞草长,展示的是自然风物之真;四海九州,中外古今,朝代更替,盛衰兴废,刻画的是社会历史之真;人情冷暖,嬉笑怒骂,长歌当哭,悲极而笑,呈现的是人间情感之真。语文教育要通过领略自然风物之真,让学生认识自然,形成爱护自然,保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通过学生对社会历史之真的学习,形成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勇于负责,敢于担当的品质。通过感受人间真情,形成关心他人,关爱自身,尊重生命等美好情感。例如,《找春天》一文,教师不仅可以通过对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带领学生认识春天到来时气候、环境发生的变化,还可以利用课外活动,到田野、公园,通过学生的实地感受,让学生认识春天,感受春天的气息,从而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引领学生“求善”,形成良好品质

《中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为提高学生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创造力和凝聚力,发挥积极的作用。”“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合作精神,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品质是健全人格的重要体现。优良的道德品质的熏陶和培养,应在小学就开始。例如,讲《别饿坏了那匹马》时,教师应着力突出残疾青年有爱心,乐于助人的精神。又如,讲《为人民服务》时,教师可突出张思德同志为人民服务,不怕牺牲的精神。这些课文,对小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会起到很好的作用。对塑造学生的人格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引领学生“求美”,提升精神境界

审美能力的培养也是语文教学重要的目标。小学语文教师应在语文课堂上着力营造美的情境,给学生以美的陶冶。学生可以通过对文学作品的细读、背诵,体会汉语言之美,如诗歌的简洁凝练、散文的形象优美、小说的丰富蕴藉。教师可以通过激发学生想象,使学生体会形象美和意境美。如一首小诗就是一幅画,一篇散文就是打开的画卷,我们可以带领学生去欣赏,去感受。学生还可以通过理解,体验课文中的人情美与人性美。例如,通过对《草》《望庐山瀑布》等古诗词的朗读和背诵,能够使学生体会到汉语古典诗词的魅力,不仅语言凝练简洁、音韵和谐,而且画面精彩、意境优美,从而使学生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同时,通过教师对作品内蕴的挖掘,学生可以体会到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和大自然的宏伟壮丽。语文教师就应该在教学中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并通过恰当的教学行为,引导学生探求美、感受美。

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健康人格教育,塑造学生的完美人格,需要借助语文教材中丰厚的知识资源,借助一幅幅动人的语言画面,增强教学的感染力和吸引力,熏陶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爱国爱家爱周围的人以及积极上进的真挚感情,明确人生职责,达到塑造学生健康人格和心理的目的,让健康而理性的光辉映射每一位学生情感的天空。教育是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教育必须注重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当然对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就达到最佳效果,学校教育也只是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途径之一,它还需要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共同配合。但小学语文教学凭着它自身的优势,在学校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松泉,王柏勋.语文教育心理学基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韩雪屏.语文教育的心理学原理[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随着网络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渗透,越来越多的社会“热点”问题借网络世界而迅速地产生、传播,这些社会“热点”问题中蕴含着丰富的价值信息与人格教育信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应当紧扣时代脉搏,准确把握社会“热点”,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充分利用社会“热点”问题的教育价值,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

在互联网信息高速传播的今天,很多人的一天都是从打开电脑,浏览当天的新闻要点,关注新的一天又出现了哪些新的社会“热点”开始的。大学生对互联网的依赖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笔记本、手机功能的日益优化使他们可以无时不刻的随时登陆网络世界,网络信息的飞速传播使任何人也无法预料下一刻哪一个角落里的人或事会顷刻之间“窜红”网络。

网络“热点”似乎已经引领了社会传媒的“热点”方向,教育应该紧跟时代,对社会“热点”问题避而不谈只会导致教育与生活的脱节,只能让教育剩下空洞的外壳。我们必须看到社会“热点”问题带给教育的价值,并及时有效的将这些信息传达给学生,使教育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

一、 社会“热点” 问题教育的价值分析

1.社会 “热点”问题引领着时代的价值导向。社会的“热点”往往代表着这个社会的价值导向,“热点”问题的产生体现了问题背后所体现的价值观念引起了广大的社会成员的关注或质疑,从社会“热点”地更替上,也可以看出社会价值观的转变轨迹,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思潮热”到后来的“传统文化热”、“爱心热”、“市场热”,无不体现了社会价值观的变化、更替[1]。今天的社会,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利益为先的诱导下,社会价值取向多元化,是非判断标准日益模糊,人们的精神信仰受到冲击与怀疑。很多涌现出的社会“热点”问题能引发人们激烈得讨论,正是这些思考和讨论使得人们对真理、价值,对社会责任、公正等理念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

2.社会 “热点”问题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格信息。社会“热点”问题反映着社会的价值导向,对人的价值选择发挥着重要的影响作用,这些“热点”问题中也包含着丰富的人格信息,体现着道德、责任、意志的价值。例如,在“汶川”大地震后,江苏首善陈光标的义举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而捐出一天全部乞讨所得的乞丐也同样令无数人感动,他们行为都折射出了“同舟共济”、 “扶危助难”的社会责任感,还有许许多多的志愿者、捐助者,在这一场自然灾害的牵动下,人类的善良、同情心、责任心,国家、民族的凝聚力得到了彻底地表达。

社会“热点”蕴含的人格信息也常常是多面的。对于“6·30”和之后的多起“醉酒肇事”引发的恶通事故的热议,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尊重与爱护、对漠视他人生命行为的谴责。邓玉娇案表达了公众对强权、特权的憎恶,对弱小者善良、勇敢的支持,对社会公平、正义呼唤。而“艳照门”事件的疯狂扩展更是折射出了人类灵魂的阴暗面,当然,它同时也让很多人明白,人不仅要做到“自尊、自爱、自律”,人与人之间也要多一些“理解、宽容、尊重”。

对于诸多社会“热点”问题,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教育必须要充分发掘热点背后的教育价值,做出正确的引导。

3.社会“热点”问题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缺乏实效性,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教育脱离生活,内容过于空洞,流于形式,常常就教育论教育,就管理论管理,不能贴近学生的生活世界,不能给学生提供有效的人生指导。教育应当具有时代性、具有开放性,教育的内容和形式都要推陈出新,教育不仅仅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事”,同时还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必须要贴近生活、关注社会,社会“热点”通常反映的是社会中发生的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重要变化,反映的是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新情况、新问题,这些“热点”问题富有时代气息,有时候也会体现时代的争议。青年学生对社会热点感触敏锐,反应强烈,他们有知识,具有理性分析的能力,也具有求新求异的心理特性。同时又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时期,面对诸多涌动的社会“热点”,面对“热点”背后所宣扬的价值导向,他们内心会产生焦虑与困惑,这个时候,需要教育的主动介入,需要教育的关怀与引导。对于一些非正确的“热点”价值导向,教育不应该视而不见、避而不谈,相反,主动地介入,坦然地面对并作出合理分析,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将对“热点”问题的正确认识内化为情感意志,这样的教育才会具有说服力。

二、社会 “热点”问题教育过程中的人格矫正与养成

(一) 社会“热点”问题中人格信息的提炼与选择

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引入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解释与剖析来实现人格教育,首先必须选取合适的素材,什么样的“热点”可以在教育过程中发挥人格完善的积极作用。有人提出过选取社会“热点”问题应当遵循的原则:第一,符合大学生的成才目标;第二,了解大学生的主体需求 ;第三,近期有影响的国内、外大事[2]。笔者认为,这三方面的原则符合社会“热点”问题教育中的一般要求,教育以培养健全发展的人为目标,教育必须切合大学生自身的思想需要,能够为他们答疑解惑,发挥引导作用,同时,教育也承担着关注社会民生的责任。但是除了上述三原则之外,笔者认为,在深入进行对大学生的人格培养与完善的教育过程中,要针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来选取“热点”问题。

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人格发展不足有:无聊、懒散,缺乏生活的目标与动力;偏狭、自我,为人心胸狭窄、挑剔、嫉妒,以自我为中心,过度自尊、过度优越,不懂得换位思考;虚荣心强,敏感脆弱;退缩、回避困难,缺乏勇气和信心;环境适应不良,不能妥善处理学习、交往等方面的关系,具有孤独感和失落感等等。以上这些人格发展不足归根结底都是个人缺乏对自身作出恰当、合理的认识与定位,不能及时调整个体的心态造成的。我们在教育矫正过程中,就可以挑选大学生普遍关注、感兴趣的社会“热点”问题,提炼当中的人格信息,以社会生活为素材,实现人格教育的完善与优化。近年来,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明星、官员为自己的不恰当或失职行为道歉的事例,相对于沉默、否认、辩解和推卸的行为方式,显然前者很快获得了公众的谅解,这些社会“热点”事件都传达了同样的信息,那就是:真诚、勇于担当责任、勇于承认错误、勇于面对才是积极正确的人格品质,同样这样的品质也会换来他人的宽容与支持,为自己营造和谐的生存环境。而刚愎自用、傲慢无礼、拒不认错,只会激起他人的反感与厌恶,莎朗斯通无疑是个最好的例证。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这些社会“热点”问题的引入,不仅可以引起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拉近师生的距离,能够在平等的探讨中逐步实现教育的目的。

(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的实施途径与方法

以社会“热点”问题教育来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最终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探索恰当的方式方法。

1.要注意教育过程的隐蔽性、生活化。学校思想政治教育长期以来沿袭的刻板枯燥的说教方式,使学生在经历了小学、中学阶段的忍耐体验后,不仅有了本能的抵制和排斥心理,并且自然地将课堂教育划归为知识,而不能自觉内化为个体的情感意志。这种脱离生活的教育形式导致了学生的知行分离,而目的鲜明的德育教育,常常又会造成让学生觉得假、大、空,很难从内心做出认同。进行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就是要让教育生活化,同时,我们应当借鉴西方国家的教育方式,将教育隐蔽化,在德育教育过程中不是采取公开的方式要求学生怎么做, 如何做, 而是把思想意识、价值观念、培养目标、道德准则等抽象的理论和敏感的社会问题, 通过载体的传递、渗透使学生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达到净化思想, 升华自我的教育效果[3]。

2.注重情感教育,由说服型教育向关怀型教育转变。社会“热点”问题教育贴近生活,就要以生活化的方法付诸实施。在教育的过程中充分关注并尽力满足大学生的情感需求,把教育内化为学生的内在要求,就会激起学生心灵的强烈震撼,进而提升价值观,形成理想人格。每个人都具有希望得到关注、受到重视的需要,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如果我们将教育的目的换一种角度传达出去,不是时时刻刻要求学生如何如何做,而是时时刻刻表达对学生成长的关怀,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校园安全事件一经爆出,通常都会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校园火灾、校园杀人等等常常会引起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责问,这种时候,简单的严格要求与检查并不能得到学生理解,而从关心他们的人生、财产健康的角度多加提醒,往往会让学生感到温暖与感动,也更容易获得学生的理解与支持。

社会“热点问题”教育可以融入在日常教育与管理的任何阶段,能够在平等、和谐的生活中进行渗透,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堂,思想政治教育要紧跟时代,必须在现实生活中不断挖掘新的教育资源,教育要实现对人格的完善与提升,也必须在身边的一点一滴中做起。

参考文献:

[1]周军.论价值重建进程中大学生价值取向的变迁[j].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5).

[2]徐国亮.大学生“热点”教育的过程选择与价值归正[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2).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坎坷求学路

贾馥茗,1926年出生于河北青县,4岁入小学,10岁即考入天津女师学院中学部。翌年抗战爆发,她不得不中断愉快的中学生活,随家人在战火中辗转避难。当他们再次回到家乡时,青县已沦陷。日本在其占领区推行日化教育,基于爱国思想,贾馥茗选择了辍学。

虽然辍学在家,但是好学的贾馥茗并没有停止求知的脚步。由于父亲是法律专业出身,哥哥姐姐们也都念过大学或师范学校,因此家中藏书颇丰。于是她便日日在家博览群书,不仅自学完成了初中到高中以及师范的课程,而且几乎遍览中国小说名著、四书以及《史记》等各种历史书籍,还读完了孙中山先生全集,甚至连父亲那些艰深的法律书也不放过。抗战期间,她虽然没有上过一天学,但也没有荒废一刻光阴,父亲对她的评价是“手不释卷”,那些受过正规教育的人所读的书也许都不如她多。八年辍学自修的经历,使她立志今后要攻读教育、当一名老师,因为她深刻地认识到,“不论哪一行、哪一业的人都是老师教出来的,只有教育办得好,社会、国家才能富强”。

抗战胜利后,全国各大学恢复招生,贾馥茗在北平进修班取得了一张结业证书之后,先后参加了三次考试,结果都被录取了。一是北大、清华和南开三校联招,考取的是南开大学哲学教育系;二是北师大教育系;三是河北女师学院教育系。在考取的三所学校中,她选择了历史较久、教育具有规模的北师大教育系,1946年10月正式入学。除了上课之外,她几乎将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图书馆,阅读了许多有关教育的书籍,为日后的进一步深造打下了基础。1949年,由于种种原因,她不得不中断在北师大的学业,离开家人,只身南下。她先后辗转于山东、上海、浙江、湖南、广东等地,历尽艰辛,最终抵达台湾。抵台后,恰逢台湾师范学院(今台湾师范大学前身)招考转学生,她立即报名,并且顺利通过了考试,成为教育系的一名学生。毕业之后,她被分配到台北女子师范学校教育科任教,兼任训育组长及宿舍管理员。在台北女师的工作不尽如人意,于是她便萌发了继续深造的念头。她向美国的几所大学发出了申请,很快获得了奥勒冈大学(University of Oregon)的学费奖学金。可惜由于身体的原因,她不得不申请延期。在等待身体康复期间,台湾师范学院改为师范大学,并且设立了教育研究所,由田培林先生担任所长,于是她便通过考试进入教研所攻读硕士学位。两年之后,她以优异的成绩毕业,留校任教育系讲师,但她仍念念不忘出国留学,待身体检查通过之后,便于1958年赴美深造。

1960年,贾馥茗顺利获得了奥勒冈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并决定赴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s)攻读博士课程。在去洛杉矶之前,为了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她在奥勒冈大学多待了一个学季,专门学习英语。加州大学的很多课程是全年的,等到1961年春季她抵达洛杉矶时,学校已经是第二学期。为了节省时间,她决定先修第二学期的课,等下学期再倒回来修第一学期的课。虽然节省了时间,但是她却为此吃了不少苦头。因为有些课程具有连续性,她中途选修,就不得不至少将上学期的内容浏览一遍,再加上每门课的负担都很重,光是教育史一门课的参考资料书目就有厚厚的一叠。整整一个学期,她每天半夜两点以后才就寝,早晨七点之前起床,吃饭也力求省时方便,累了就以咖啡和香烟提神。尽管课业负担极为沉重,但最终她还是硬咬牙坚持了下来,由此她也得出了一个结论:人的潜力是很惊人的。

1963年,当她修完规定学分,为撰写博士论准备时,又遇到了求学生涯中的最后一次挫折。那年年底肯尼迪遇刺事件发生后,全美国人民的情绪都处于低潮,而当时她正准备做一个关于情绪的测验,为了避免影响测验结果,她把测验推迟了一个学期,自己的毕业日期也由此而推迟。她的这种严谨求实的学术态度,着实令人敬佩。毕业前夕,台湾师大田培林先生极力鼓励她回教研所工作。考虑到身为中国人,倘若留在美国,与自己当初的理想相违,于是取得博士学位之后,贾馥茗便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回归的旅程。

学成回归 投身教育

回到台湾后,贾馥茗便担任了台师大教研所副教授。当时所内师资缺乏,但为了使教研所开的课程跟上国际的步伐,以便将来学生赴海外深造时,学分能被承认,于是她不辞辛劳地开设了心理学史、教育研究法、心理与教育测验、高级统计以及辅导等多门课程,以至后来她忍不住自嘲:“我变成唱杂耍的了。”事实证明她的努力没有白费,教研所的毕业生赴美留学,与美国学生相较之后,纷纷主动写信回来向她炫耀自己的优越,并对她的辛勤指导表示深深感激。

在台师大教研所工作三年之后,她顺利通过了升等论文的评审,晋升为教授。1968年,田培林所长退休,台师大校长孙亢曾先生要她接任,这在当时是一件破天荒的事,因为她刚过不惑之年,在教育学术界仍属新辈,由此也可见她在学界的实力。上任之后,她便制订了几项发展计划,希望将教研所提高到国际水平。首先,致力于图书设备的扩充,为学生提供理想的学习环境,并且鼓励他们参加各种学术研究。其次,扩充人事,引进人才,缓解教研所师资紧缺的局面。再次,放宽报考资格限制,增招硕士研究生。她还在校长的鼓励和支持下设立了博士班,以培养最高学位的人才。在担任所长期间,她以严谨治学的精神和热心办学的作风,赢得了所内师生的一致推崇,教研所的声望和地位也与日俱增,逐渐获得了国际上的认可。

对于教育,贾馥茗有自己坚持的信念。她从《中庸》的“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悟出教育的中心原则是“教人成人”,教人认清自己的立场和自己应有的发展方向,然后才能决定自己该怎么做、如何做和做什么。她认为人的条件最基本的有两项,即“诚实”和“博爱”,教育最基本的工作也就是要教人具备这两个条件。因此,在从教生涯中,她始终秉持着“诚”与“仁”的信念去教导学生。早期台湾师大教育系所的学生一提起她,没有不深怀敬畏的,在学生们的口耳相传里,她是一位教学严谨、要求严格的教授,如果不认真学习就会被“当掉”(被判不及格)。对此,贾馥茗常说:“我并没有‘当’过学生,我只是在上课前要求学生学习要认真,做学问要踏实,时时要心存‘准备当一位称职的老师’作为学习的自我期许,因为各位出校门后就要扮演经师人师的角色,负起培育国家下一代的重责大任,所以我对学教育的学生一定要严格要求,才能胜任教学任务。”凡是经过她教导的学生对她的感受都是:贾老师学识渊博,讲起课来引经据典,论述宏观,条理井然,言简意赅,富启发性,常与学生对话,不时激荡出智慧的火花。学生经常愿意上门请益,而她待学生有如自己的儿女,她的大门也总是为学生而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就是在她的严格要求下,学有所成,毕业后在学术研究上、在教育行政上实践着理想与抱负,为教育事业做出了杰出的贡献。2003年,为了庆祝贾馥茗八十嵩寿,她教过的老中青三代学生齐聚一堂,举办学术研讨会,出版教育论文集,成为台湾教育界的一大盛事,也充分显示出了贾馥茗在当今台湾学术界的重要地位。

1972年夏天,贾馥茗被提名为台湾考试院考试委员,不久便辞去了台师大教研所所长职务,但她仍然不改对教育学术研究的热情,不仅出版了《英才教育》《教育概论》《教育与人格发展(上)》《教育哲学》《教育原理》等著作,而且在学术性刊物上发表了多篇有关心理与教育的论文。她连任三届考试委员,直到1990年任满退休。

偷得浮生半日闲

“偷得浮生半日闲”,这是贾馥茗早在退休之前就非常欣赏的生活境界,那是一种对于生命的淡定和从容。当时,她对于退休之后的生活有着自己的构想:“心目中有几本要写的书,我不喜欢赶,要从容地写,大概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然后趁着还能行动,去想要看的地方旅行观光一番。到了不能写书,又不便旅行的时候,如果还活着,就可以读书了。有些还没读过的书想读,有些已经读过的书,想再读。读早期的书,好像以古人为师为友;读新书,则是以现代人为师为友。我觉得自己很幸运,精神上充满了良师益友,我认为这是生活中最值得安慰的,深以能够到了退休之年,完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为满足。”

退休之后,她一直笔耕不辍,先后出版了《教育与成长之路》《全民教育与中华文化》《心理学史概要》《人格心理学概要》《教育的本质》《中庸释论》《人格教育学》《先秦教育史》《教育认识论》《教育伦理学》《西方教育名著述要》《融通的教育方法》等专著。其中,《教育的本质》《人格教育学》《教育认识论》《教育伦理学》以及《西方教育名著述要》还在大陆引进出版。

贾馥茗一生经历诸多坎坷,完全凭借自己的努力奋斗取得了今天的成就。针对现在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追求享乐、不愿吃苦的状况,她表示了忧虑:“人有避苦求乐的倾向,这是心理学上的说法,现在的年轻人追求感觉方面的享受,因为那最直接,最切近,可是他们没有想到那是一种,不是快乐,维持的时间甚为短暂,如果现代的年轻人只追求的享受和满足,人类的前途颇堪担忧!”因此,她对当代教育提出了更为具体的目标:“教育的目的便在培养学生为真理、正义牺牲的勇气与求真、求实的坚定信念,这不是感觉方面的,而是精神生活的快乐。”

所有熟悉贾馥茗的人都称赞她颇具“人情味”,因为她知道什么是人生,什么是生活,知道如何活得自信、活出生命的质量。对于生活以及人生的价值,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她认为,“人在日常生活之中,物质的需要不多,一日三餐,只要无毒的食物,果腹即可。穿衣服只要干净温暖即可,无所谓新旧,旧衣服穿起来更觉舒适!”因此,她一辈子青衣布衫,不求时髦。她坚信,“人真正追求的,乃是生活的意义,而生活的意义是把个人生活与群体生活连接在一起,衡量一个人对群体有多少贡献,个人的生命才有价值,个人的生活也才有意义!”因此,她一辈子躬耕教育,桃李芬芳。如今,已过耄耋之年的她一边笔耕不辍,一边享受着自己想要的生活,过往的所有坎坷与辉煌随着岁月的流逝淡定之后,生命自由而满足。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梅贻琦 通才教育思想 六育方针

梅贻琦先生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高等教育家,其核心思想是通才教育。作为通才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期间,积极推行德、智、体、美、劳、群六育并举的方针,从而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人才。本文通过分析梅贻琦在清华大学进行通才教育所取得的经验和成就,简要介绍其教育方针的六个方面。

1.智育

在清华大学的教学实践中,梅贻琦把通才教育思想,推广到各个学科领域,强调学生学有所专的同时也要学习广泛的基础知识,以便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的职业需求。梅贻琦说:“在中国工商界中,能邀至数专家以经营一事业者甚少,大多数则只能聘一工程师而望其无所不能。斯故本校之工程学课中,以普通之训练较若干繁细之专门研究为重要也”。[1]依他看来,大学首先应该注重对学生通才培养,对于那些想要进一步深造和做专门研究的人才则应到研究院中去进行培养。

梅贻琦在清华大学期间,对清华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首先在学制上实行美国式的学年学分制,学生学年按所得学分编定,根据所获学分编入相对应的年级,并从1929年度起,由通过毕业考试改为撰写毕业论文;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择课程;自1933年度开始,又开始规定“大一共同必修课”,包括国文、英文、通史、自然科学以及逻辑、高级算学、微积分,其他各类课程根据各系情况进行调整,从而使课程内容达到基础性和广泛性相结合,使清华毕业生具有一个合理的知识结构;在学风方面,新生入学考试十分严格,考试试卷代号密封,杜绝;在师资的聘用方面,梅贻琦十分注重教师质量,即严格标准,又不拘一格,他说:“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师资为大学第一要素,吾人知之甚切,故亦图之至亟也”[2]每名教师都必须经过校内聘任委员会的一致通过,方可录用,否则任何人都无法在清华任教。同时,对于真正优秀的人才,学校也是不惜破格录用的,像华罗庚和吴晗就是两个最典型的例子。

2.德育

在清华期间,梅贻琦对学生推行德育教育。在爱国主义和健全人格两个方面,梅贻琦都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地为学生们做出表率,并经常告诉同学们要热爱自己的祖国,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放在爱国和救国的高度来进行考察,告诫学生们不要忘记国难。当时,抗日救国运动正风起云涌,清华学子积极投身其中,梅校长曾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现在,只要紧记住国家这种危急的情势,刻刻不忘了救国的重责,各人在自己的地位上,尽自己的力,则若干期之后,自能达到救国的目的了。我们做教师做学生的,最好最切实际的救国方法,就是致力学术,造成有用人才,将来为国家服务。”[3]梅贻琦经常尽一切可能地对学生进行保护。此外,梅贻琦的全人格教育思想主要指学生要从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通过自身知识、情感、意志力的不断提高,来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通才”人才。

3.体育

梅贻琦重视体育,在清华的“黄金时代”,体育教育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清华与其他大学不同之处很多,其中最突出的一个特征就是体育与学业并重。当时清华大学与国内其它高校不同,规定体育课是四年必修课,不及格的学生不得毕业,同时学校花费大量资金进行体育建设方面的投入,这在时局动乱的的情况下着实不易,无论体育场地和设备规模都是国内最顶尖的水平。

此外,梅贻琦并没有把体育单纯地看作是一项运动,而是当作培养高尚人格的重要方法,在《体育之重要》一文中说:“体育至关重要,人所尽知,……身体健强,才能担当艰巨工作,否则任何事业都谈不到。……吾们在今日提倡体育,不仅在操练个人的身体,更要藉此养成团队合作的精神。”[4]通过体育,培养学生的“群育观念”、“团体精神”、“急公好义”、“守纪律”等。

4.美、群、劳诸育

美、群、劳诸育是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中“全人格”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梅贻琦长校清华期间,学生不仅在德、智、体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同时在美、群、劳诸育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扩充。美育方面,那时清华校园师生的课余生活丰富多彩,各种社团活动、讲座、展览、演奏经常举行,据张清常教授回忆说:“‘一院’(办公楼)的走廊上,每隔三五步就是一幅小镜框,挂着彩色图片,有世界名画,还有国内名画。”[5]正是这些措施陶冶了清华学生的情操,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具有高建树的艺术大师。

对于群育思想,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中做了十分详细地阐述,他说:“文明人类之生活要不外两大方面,曰己,曰群,或曰个人,曰社会。而教育之最大目的,要不外使群中之己与众己所构成立群各得其安所遂生之道,且进以相位相育,相方相苞;则此地无中外,时无古今,无往而不可通者也。”[6]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梅贻琦的群育思想并不是单单着眼于事物表面上的社会化、集体化,而是要表现出真正的团体精神。同时,梅贻琦也强调要处理好“慎独”,“人生不能离群,而自修不能无独”,无论在治学还是修养方面,都需要时刻保持好这个度。

梅贻琦的劳育思想,除了要求大学生要积极参加参加劳动以外,更希望通过劳动,让学生自觉养成艰苦奋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样才能担负起建设国家的重任。梅贻琦在《提倡吃苦耐劳精神》中指出:“但是吾们要记住,外面的环境像这里的很少,大家要准备着出去受劳苦。倘在校养成享受习惯,出外不耐劳作,则殊自误。”[7]

综上所述,清华大学的“六育方针”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群育方面得到了全方位的学习和锻炼,同时也丰富了梅贻琦通才教育思想的内容,促进了通才教育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从而为清华大学的快速发展乃至成功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参考文献:

①[1]、[2]、[3]、[4]、[6]、[7]黄延复,刘述理.梅贻琦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第6、第70、第11、第62、第99、第63页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一、现阶段Reading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缺乏趣味性,仅仅局限于书后习题部分教师这样处理Reading第一课时:先要

>> 浅论高三英语阅读课的教学 漫谈高三语文阅读课 浅析英语阅读课教学 分层实施高三英语阅读课策略的实践研究 浅析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 浅析英语阅读课中的词汇教学 以一堂阅读课为例浅析英语阅读课教学的有效方法 浅谈英语阅读课教学 情境教学与英语阅读课 英语阅读课的延伸教学 如何整体教学英语阅读课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探讨 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模式 英语阅读课的教学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课教学 语文阅读课教学浅析 浅析“结构、语言、情感”三维一体的英语阅读课设计 英语阅读课“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 浅析高三英语阅读技巧 浅谈初三英语教学中的阅读课教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浅析高三英语阅读课教学 浅析高三英语阅读课教学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一、现阶段Reading教学存在的问题(一)教学缺乏趣味性,仅仅局限于书后习题部分教师这样处理Reading第一课时:先要求学生阅读文章,然后完成课后的习题,最后全班校对答案。这样的教学过程,教师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总感觉课堂气氛很沉闷。而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本来就厌烦阅读,这样的教学会导致中等以下学生浑水摸鱼,甚至什么都没有学到。(二)问题的设计简单,不能有效的检测阅读效果采用常见的特殊疑问词(如what/why/how/which等)或一般疑问句提问,形式单一,而且这一类问题都比较简单,不能有效检测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状况。 (三)缺乏阅读技巧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能力参差不齐,阅读课上一些老师只是把任务布置给学生,对学生缺乏技巧性指导,学生依旧按自己原来的做法去做,其结果是学生不会的阅读题型要花很长时间来摸索或者永远不会,以后在此类问题学习的积极性上也会大大降低。 (四)片面强调阅读本身,忽视对相关知识的拓展及情感目标 不少教师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课堂的唯一目标,从而造成课堂目标单一,课堂气氛比较压抑,不能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此外,新教材教学内容贴近生活,有较强的时代性,对学生的身心发展有较强的感染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是很多老师在具体的教学中忽略了这一点。 (五)语言点教学死板,学生只是被动接受 课堂上,教师将要讲的语法、词汇一一呈列在学生面前,学生只是忙着记笔记缺乏思考的机会,一节课下来,学生笔记是记了,但是什么都不知道。二、解决办法 新编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英语教科书的教学目标是:“在义务教育初中英语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巩固、扩大基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培养综合语言运用的能力;使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促进心智、情感态度、学习策略、文化意识的发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整体提高了人文素养。 ”因此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从学生兴趣着手,设置疑问,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教师应灵活地有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充分利用文章所谈论的内容设置出特定的情境,开展不同层次和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综合培养学生各方面的素质能力。(二)精心设计问题,挖掘学生阅读潜能 根据《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高中英语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得体地使用英语的能力,用英语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用英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能力。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设置问题必须要有梯度,体现出层次性。只有这样学生的阅读潜能才能不断被挖掘。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总体水平模仿高考阅读理解题,根据阅读的三个层次科学地设计问题:1.细枝末节问题。2.主旨大意。3.推理判断问题。其中推理判断题是一种要求较高的测试,它检测学生是否能利用已知的文字信息,来挖掘隐藏在课文内部背后的作者写作动机和倾向。 (三)教学生基本的阅读技能,高效地查找信息 阅读教学理论认为,阅读过程是一个主动的、有目的的、有创造性的心理过程。读者在阅读中始终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不断对视觉信息进行解码、加工和处理,但是,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不知道用什么样的阅读方法和技巧去捕捉有效信息,最后做出正确的推理和判断。大家都知道教学的真正意义在于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教师对学生阅读技能方面的点拨和指导是十分重要的,学生只有在掌握了各种阅读技能之后,才能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 (四)根据文章体裁灵活变化教学方式 为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教师需要不断地研究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根据文章不同体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展开教学,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自觉地使用教师所教的一些方法和技能,从而提高阅读速度和阅读能力。例如:人物传记类文章是介绍人物的生平事迹,所以时间是贯穿文章的主线。可以让学生在精读的基础上,以组为单位制作一个timechart,再在全班进行展示,展示的同时复述课文。 (五)重视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研究历年高考,绝大多数阅读语篇中都存在着大量的复杂单句和复杂复合句,来增强句子结构的复杂性和语境理解难度,要想学生在考试中顺利化解难句,教师可以充分利用Reading,对阅读教材中的典型例句示范分析,传授学生具体分析方法,培养学生长难句分析能力。例如:“剥笋法”,即将多种从句单独分离出来,形成个别单句,化繁为简。 (六)扩展阅读课堂,进行综合技能训练 阅读教学中不应将阅读视为单一的教学活动,在完成教学任务后,教师可以充分利用阅读文章所提供的内容和形式开展各种“任务型”活动。 (七)通过阅读教学渗透人格教育 新编教材很多课文都渗透着思想和情感教育,教师要努力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适时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人格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 本文试从诚信教育价值选择的角度入手,论述中国传统诚信观、和谐社会理念以及科学发展观对当代高职学生诚信教育的指导意义,以在思想上对高职诚信教育建设作出有益探索。

诚信问题是历史问题,也是现实问题。诚信道德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要求,对当代高职生而言,诚信也是一种人格品质和信用资本。高职诚信道德建设,对提高高职生的道德水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实现诚信教育的价值和效果,就必须重视诚信教育的价值选择,科学的价值评价和价值选择对于诚信教育的成败具有重要的影响。高职院校只有把握了诚信教育价值选择的规律和方向,才能使诚信教育的实践产生出实效。高职诚信教育的价值目标是为了让学生追求真善美,它的根本价值取向则是为了实现道德至上。在当前“诚信缺失”和“诚信危机”的社会形势下,我们要求在价值选择的过程中,能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为指导、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平台和目标和以科学发展观为引领。

一、回归传统:以优秀的传统文化指导诚信教育

在我国古老灿烂的文化中,诚信思想占据有重要的地位,诚信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我国古代的各派学说中,有许多关于“诚信”的论述。关于“诚”,《大学》说:“所谓诚其意者,不自欺也。”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中庸》曰:“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诚则明矣,明则诚矣。”这是说,只有内心真诚才能达到明晓道理,这叫做人的天性。

关于“信”,孔子在《论语》中曾38次提到“信”,并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称为“五伦”。“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信必行,行必果。”(《论语·子路》)“信近于义,言可复也。”(《论语·学而》)孟子要求“朋友有信”(《孟子·藤文公章句上》),《吕氏春秋》中说:“天行不信,不能成岁,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吕氏春秋·贵信》)

总之,古人对诚信观及诚信教育是非常重视的。我们在诚信教育的价值选择中,应提倡思想回归传统,批判性地继承和弘扬古代的诚信思想,深入挖掘传统的诚信资源,对于在高职生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创新诚信教育手段,以传统诚信思想渗透进当前诚信教育过程中。新的教育形势,要求教育者在发挥传统教育方法的基础上,必须敢于创新,善于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媒介和现代化教育手段,着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情感。高职院校在加强诚信教育过程中,可以建立专门的诚信教育网站,扩大诚信教育的影响力,可以开设网络诚信教育课程,结合学生实际,对某些诚信缺失问题向学生做出解读,还可以采用讲座、问卷调查等形式收集诚信教育相关信息,进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改善教育状况。

第二,构建高职院校诚信教育体系,通过“两课”教育与诚信教育专门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营造诚信校园文化氛围。高职教育工作者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学生的思想现状,根据高职生的心理特点,解决学生在诚信认识中存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走出诚信“误区”。构建诚信教育体系,还必须充分利用学生的第二课堂,第二课堂是学生实现知行合一的重要途径,是帮助学生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诚信意义和价值的重要平台。诚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带领学生参观文化名胜、弘扬传统文化活动等方式,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第三,加强对诚信教育者的传统文化教育,树立教育者的诚信形象。“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诚信教育者是推动诚信教育建设的主体和实施者,教育者的工作作风、精神面貌、传统文化素养等,对诚信教育接受者具有示范效应。只有通过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才能实现并坚定高职生的诚信信念。

二、关注生活:以和谐社会为平台建设诚信教育

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憧憬和追求的美好理想和目标,和谐是中华文明的重要价值观念。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诚信友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总目标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它对高职生的诚信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我们在高职生诚信教育的价值选择过程中,应该基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以和谐社会建设为平台,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和原则。“和谐社会”蕴含着人文、人本、人道等价值取向,以人为本,就是要充分尊重高职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价值,尊重他们的人格价值,尊重他们的合理需要,尊重他们的能动性、多样性和创造力。诚信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坚决反对“管控压”的教育方式,根据高职生的个性特点和思想特点,进行有针对性地教育,正确地引导他们诚信思想的发展,使其具备社会所需要的诚信品德和人格素质。

第二,建设和谐文明的校园文化环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建设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高职院校是对高职生进行诚信教育的主阵地,校园文化是校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职生诚信教育工作的实际载体,必须充分认识到校园文化的育人作用。和谐的校园文化对高职生诚信教育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必须在校园中营造“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道德氛围,在和谐诚信的校园文化氛围中,高职生更容易培养出和谐共处、讲诚信的道德素质和道德观念。

第三,培育高职生和谐的心理素质和人格品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念,包含了塑造“和谐人”的理念。任何教育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使符合社会需要的教育内容内化为个人的内在信念。和谐的心理是接受教育的基础,诚信意识是形成理想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完善的人格心理又造就完善的诚信意识。诚信教育也必须重视在“和谐人”理念下,对高职生进行心理塑造和人格教育。

三、启迪人生:以科学发展观引领诚信教育

科学发展观呼唤一个诚信、和谐和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环境。高职院校的诚信教育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理解和正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内涵和基本要求,才能辩证地认识和处理当前诚信教育所遇到的危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诚信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目标。科学发展观有两个基本的内涵:一是全面发展,二是可持续发展。一方面,科学发展观强调社会的发展,这其中包括了科教文卫等各项事业的发展,也包含有社会秩序、社会保障、社会公正、社会和谐等方面。在全民中形成普遍的“诚信意识”,形成一种“诚信至上”的社会公德,诚信教育为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另一方面,科学发展观也包含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和社会发展的最高价值原则,人的发展不仅包含了人的活动及其能力的发展,也包含了人的社会关系的丰富和发展,还包括人的个性、素质、品德的全面发展。诚信教育以人的全面和谐的发展为目标,是建立和谐社会关系最基本的保证,也是提升道德观念和道德品质的基本保障。

第二,诚信教育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诚信教育应该体现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首先,诚信教育要讲究统筹协调。高职生诚信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要在高职院校这一主阵地中进行,还必须使教育融入到社会的各个领域,贯穿到教育的各个环节之中。因而不仅要统筹协调诚信教育与科学文化教育之间的关系,还要协调外在教育与自我教育的关系,还必须重视协调家庭、社会及学校在教育过程中的关系和作用。

其次,诚信教育还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观。这要求在诚信教育过程中,必须使教育本身具有可持续发展性,必须使学生保持可持续发展性。要保证诚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性,关键在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随着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变化发展,根据社会的实际,不断在诚信教育的理念和观念上革故鼎新,在教育的方法、内容、机制和手段等方面不断创新。总之,只有立足于高职生的全面和长远发展,诚信教育才能适应社会和时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孙伟平.论价值选择的主体性和合理性[j].湘潭工学院学报,1999,(1).

[2]朱永新,徐艳,秦燕编.诚信启示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3]任伟.继承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高校诚信教育[j].教书育人:学术理论,2006,(10).

上一篇:博雅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青年亚文化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