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安全管理“三法”的实践与应用

时间:2022-07-07 04:23:20

煤矿安全管理“三法”的实践与应用

摘要: 由于煤矿多处偏远地区,而且相关的管理人员到现场检查的次数较少及力度不够大,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彻底排除,再加上煤矿构造复杂、很多用于煤矿的机电设备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关键词:安全隐患;机电设备

Abstract: due to the coal mines in more remote areas, and the fewer the number of management personnel to the site inspection and strength is not big enough, there is potential safety hazard is not found in time and be completely ruled out, coupled with the coal mine complex structure, many used in coal mine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is relatively high technical content.

Key words: safety hazard;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equipment

中图分类号:TD7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前言:众所周知,煤炭是我国重要能源资源,但同时也是我国风险、事故高发行业。由于煤矿多处偏远地区,而且相关的管理人员到现场检查的次数较少及力度不够大,存在的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并予以彻底排除,再加上煤矿构造复杂、很多用于煤矿的机电设备技术含量相对较高,如果单凭相关人员的检查,对潜在的隐患、故障的排查是难以很彻底的,而且有些生产环节、工序、条件都较为复杂,导致生产现场的安全管理力度大量下降,然而“三法”的出台缓解了这一矛盾,通过"三法"的管理,有效治理了安全过程中出现的"三盲",真正的实现了有的放矢,很大程度上确保了煤矿安全生产秩序的稳定进行。

一 煤矿生产的风险形式及不利影响:通过多年来对事故案例及经验进行分析,煤矿生产的风险形式主要有:

(1) 经济损失风险 ,但就煤矿企业的经济损失来说主要分为:a直接经济损失、b间接经济损失。而分细了来说, 直接经济损失主要包括:(1)用于建筑的资源被破坏(2)机器设备等固定资产被损坏。它所带给的损失一般情况下都是可以估量的。 而间接损失是指企业因为事故的原因而造成的,主要包括:(1)需要恢复生产所需的费用(2)有时候企业信誉有可能会下降,从而导致融资成本上调(3)由于经营不善,企业破产成本的提高。具体的说,间接经济损失一般可以概括为以下方面:a伤亡员工的丧葬、抚恤、补助、医疗费用、家属的安置迁移费用;b因为事故发生后会导致产生一定的违约金和罚款、诉讼费用等;c如果企业恢复正常生产,所需要付出额外的基础建设、资源恢复的费用。

2. 责任损失风险 。根据事故的诱发原因,可以把煤矿事故风险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责任事故风险,二是非责任事故风险。非责任事故风险是因为自然并且不可避免的原因所造成事故发生后的风险,人为的无法避免。但是责任事故风险是由于人为造成的,譬如违章操作、工作条件恶劣、设备故障问题、管理人员的失职等。

人力资源风险,(1)人力资源供给不足。有人说矿工们其实是在拿命在赚钱,这些年来,事故发生的频率虽然是有所下降,但相比于其他行业,煤矿行业的安全仍然是很突出的。尤其是小型煤矿企业,现在还是采取劳动力密集型的生产模式,企业生产生存对人力的依赖性很高,但伴随着社会各行各业多用工荒的出现,煤矿企业招工会更难。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某些曾经发生过安全事故的煤矿企业,招工更是一件难事。由于曾经发生过生产事故,这必会对工人的选择造成明显的倾向,要是可以有选择,不言而瑜,工人们肯定会选择没有事故记录的企业。因此,要想留住工人,就得多付报酬,以平衡工人们对风险的厌恶。

员工队伍稳定的风险。当煤矿企业发生安全事故后,也许一部分员工会因此遭受工伤,或者更严重的会失去生命,企业除了处理事故还要对没有受到事故直接损失的员工做出表态以稳定他们的情绪。

4. 外部因素风险 ,巨大的外部因素风险对中小煤矿企业来讲尤其严峻。

二 加强煤矿生产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1)建立强制有效的煤矿风险控制体系。在其生产过程中,风险控制机制应该以以控制理论为指导,从实际情况出发,确定一套适合相应煤矿的解决办法。(2)规定的十大特种作业人员和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有必要做到业务娴熟、业务娴熟,其它在职工作人员或者中层管理人员一定要经过专门的培训部门进行培训,必须考核合格后才颁发上岗证。所有人员必须随时做到持证上岗。(3)提前研究煤矿生产的各个过程,并且要及时收集信息,防患于未然。(4)煤矿环境、管理、技术等风险都是可变性很大的,因此有必要加强煤矿风险动态监控程序(5)要加强对煤矿风险控制的事后评估方面的工作。在每次事故之后都应该要反思总结,以便在下一次风险前采取更适宜的措施。(6)有必要让煤矿风险信息透明化,以便减少煤矿内部人员由于不知情造成不必要的干扰。(7)建立健全安全的生产管理体系,充分配备安全人员。安全机构下发的通知有必要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部门,与此同时,管理人员可以成立安全管理小组组长,来协调管理安全问题。(8)提高煤矿管理者的在决策方面的能力。很多时候,能否及时将风险排除,关键取决于风险管理人员的英明果断的决策。由此可知,如果管理人员具有扎实煤矿管理、能承担重任、有过硬的技术水平等能力,就能有效的降低风险。(9)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那是全员的责任制,这样便可以将整个企业相互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然而如果缺少任何一部分都可能形成那么完善的体系。(10)各级领导应也采取入井跟班制度,与矿井工作人员同甘共苦,这样有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以最大程度的减小安全隐患的存在时间,并将矿级领导带班人员的代班表现情况、带班资格、带班次数与工资挂钩,提高其工作积极性。以此来避免不安全因素带来不必要的威胁。(12)安全人员在检查时留下的检查痕迹,安监部门应该第一时间将所检查出来的结果进行下发,并留下原始资料以准备不时之需。(13)可以建立事故隐患管理体系,对重大隐患进行跟踪管理,从而对其形成的原因迅速的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关的一系列整改防范措施,争取杜绝类似重大隐患的再次出现。(14)努力建立完善的干部职工违章管理制度,该制度应该具有如实的反映煤矿查处“三违”情况的特点,安监部对“三违”定性务必要准确、处罚也要努力做到得体到位,对那些严重违反“三违”规定的,第一时间进行责任追究,并应该留下追查分析记录、处理通报等相关的资料。每个月至少要对当月查出来的三违行为进行一次总结,对发生频率较高的和严重的三违事故进行细致的全面分析,找出其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相应的制定相应制度防范同类、类似违章反复出现的得体的措施,从而可以极大程度的减少三违出现的频率。

结语:,就目前来说,我国的煤矿安全形势依然面临严峻的调挑战,各煤矿生产企业务必意识到“安全大一,生产第二”的重要性,随时都要清醒地保持着对煤矿生产风险的认识和控制能力。对于那些一般情况下人为可控的风险要尽量避免,然而如果是非责任风险,也可以通过各种各样想得到的方式来分散、转嫁风险,但如果不幸发生啦,应该及时想办法弥补,将这种风险带来的损失尽量降到最低。总之,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道路任然任重而道远,还得付出不懈的努力和汗水。

参考文献

[1]安全双基管理精细化在新田煤矿的实践应用安全管理网

[2]马晓家煤矿安全管理“三法”的实践与应用 河南永华能源有限公司(TD791)03

[3]张洪杰 贞堂 王恩元 煤矿灾害事故损失预测与风险管理研究[J]炭工程 2010 (1) 121~122

上一篇:“情趣教学”在小学英语中的应用 下一篇:企业环境道德与社会安全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