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时间:2022-07-07 03:07:1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7-0177-01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办好职业教育,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所需要的技能型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2005年《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和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均连续指出:要“研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有关法规和激励政策,深化产教融合,鼓励行业和企业举办或参与举办职业教育,发挥企业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并强调这是我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根本举措。

然而近二十年来开展校企合作的成效并不理想,学校积极、企业消极,双方仅停留在浅层次的合作。如何在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根据企业对人才的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专业课程设置、教材调整,建立起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体系,需要校企双方的高度重视和共同努力。不久前,我院部分老师,赴德国德累斯顿工业大学进行了30天研修,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有了全面深入的认识,也为我们推进校企合作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一、德国之“双元制”

“双元制”指青少年既在企业接受技能和知识的培训,又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这是一种将企业与学校、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以培养专业技术工人为目标的职业教育培训制度。要想达到此目的,必须既让受训者掌握将来所从事的技能,即“怎么做”,同时又让他们掌握相应的专业知识,即“为什么这么做”;这正是实训和理论教学,亦即企业和学校这“两元”所要解决的问题。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

1.两个培训主体――企业与职业学校

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培训主体和基本培训场所。受训者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受训者掌握好“怎么做”的问题;职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解决受训者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

2.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

受训者在两个地点学习,因而具有双重身份;在企业是学徒;在职业学校是学生。

3.两类教师――实训与理论教师

实训教师是双元制中非常关键、起重大作用的师资,一般是完成职业培训后有五年以上职业实践的“师傅学校”的毕业生,或者是经职业培训后具有两年职业实践的“专科学校”毕业生;再通过教育学、心理学考试后,方能成为实训教师。理论教师则是经过四年专业学习与两年师范学习、再经过教学实习并通过再次国家考试的大学毕业生。

4.两种指导文件――《职业培训条例》与《理论教学大纲》

企业培训按照联邦政府颁布的《职业培训条例》进行,理论教学则遵循州文教部制定的《理论教学大纲》。

5.两种教材――实训教材与理论教材

实训教材根据职业大类编写出若干教学单元模块,每一单元模块又由教师参考书、学生练习册、习题指导书组成,并辅以多种教学手段,使得技能训练能完全按照大纲的要求进行。而理论教学则采取了以“专业理论”为主导的课程设计方式进行教学,无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断地增添新的资料,使教材不断更新。

6.两种考试――实训技能与专业知识考试

受训者经过培训,最后参加统一命题的结业考试;考试由企业主、实训教师、理论教师及工会代表在内的考试委员会实施。

7.经费的两条渠道――企业与国家

企业的培训费大部分由企业承担,职业学校的费用则由国家及州政府支付。

8.两段培训时间与两种培训环境交替进行

在一周内受培对象采用“2+3”或者“3+2”的时间分配,分别在学校和企业分别进行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的职业培养。

三、“双元制”的成功之道

“双元制”之所以取得成功,除了多年形成的职教体系、实训体系、灵活多变的教学手段、大批高素质、高水平的职教师资队伍和政府与企业的大规模投入之外,还有严格考试制度、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崇尚手工艺和技艺的文化。

将培养和考核相分离,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学生要经历两次重大考试,两次考试都是由国家行业协会出题,全国统一考试。同时完善的职业资格认证体系和德国人长期形成的崇尚手工艺和技艺的文化也是成功的关键。在德国有这样的共识:培养一个技术熟练、精湛的劳动者与培养一个知识广博的大学生相比,对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

四、“双元制”之借鉴

1.专业设置以职业分析为导向

职业分析是确认、定义和描述社会职业所含任务及作业项目的科学分析过程,也是利用行为科学方法掌握从业人员的现场行为及其行为方式的素材搜集过程。通过职业分析可以了解构成职业的主要活动内容,分辨出支撑该职业的知识与技能;同时又能确定相邻社会职业的技能知识联结点,为职业归类及职业群的确定奠定了基础,也为专业设置提供了依据。

2.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本位

职教是否满足社会需求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培养目标是否与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相一致。现代社会是动态的,为了培养适应企业要求的技术工人,双元制不仅注重综合能力的培养,还特别强调关键能力的训练。关键能力是指在变化了的环境中能够很快地重新获得职业技能和知识的能力。

3.课程设计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课程编制以宽基础为基点

要实现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培养目标,就必须以职业活动为核心设计课程模式,双元制模式的理论和实践课程设计充分体现了以职业活动为核心的设计思想;而其课程编制是采用综合课程方法把所有理论课程综合成专业理论、专业制图和专业计算三门课,尽可能的拓宽专业知识面。因此,我国的职业课程编制应以宽广职业基础面为基点。

4.课程实施以双元合作为基础

职教的目标是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从该意义上讲校企合作对职教至关重要,而课程又是教育活动的核心,因此校企合作的实质是以课程的合作而展开的。双元制课程实施则是真正以双方合作为基础的,学校按照各州总体教学计划实施理论课程的教学;企业则按照联邦培训规章在企业中实施实践课程的培训,双方通过教育文化部和自主的形式加以协调,保证理论与实践有效的结合,并以此共同合作来达到国家对职业人才的总体教育目标。

5.教学活动以受培训者为主体

课程内容只有通过一定的教学活动才能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双元制模式无论是理论教学还是实训教学均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教学活动的组织由教师转向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讲解者,而是指导者与咨询者;学生不再是被动接受者,而是主动获取者,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充分发挥。

6.考试以客观要求为标准

考试是检验职教质量的手段,只有客观规范才能使结果令人信服,才能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不断提高。双元制模式在世界上享有盛誉,主要因为高质量的培训是以客观、公正、规范的考试考核体系来保障。因此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结业证书不仅在全德国得到承认,而且在欧共体的一些国家也得到承认。这使我们也看到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权威性及其在世界职教界所享有的声誉。

上一篇: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技能课程教学模式评价体系... 下一篇:秋季如何呵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