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思考

时间:2022-07-07 10:23:09

计算机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思考

1运用信息技术给语文教学带来的变化

每届新生入学,我常利用校园贴吧,让高二、高三的学姐学哥给高一的学弟学妹们写一句话,便于新生快些适应新的学习环境。摘录一些:“学弟学妹们,欢迎你们升入职教中心学校,祝你们学习愉快,身心健康!”;“消停学习吧,不要贪玩,不然会后悔的。”;“保持平和心态,及早确定目标。不要瞧不起自己,每个人都是最亮的星。”;“珍惜现在的大好时光,发挥自己的才华,借助职教的舞台,实现美好的梦想。”;“未经省察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这里是人生的中转站,把握好自己,不虚度时光。如果想混,请走开!”……我把这些寄语选入给新生入校教育讲座的课件中了。讲座那天,高一新生听到学长的寄语,很激动,掌声经久不息,暖暖的爱的味道。语文的外延等同于社会生活。我常利用网络资源开展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比如才艺比拼、感恩父母、欣赏流行乐、模拟招聘等丰富多彩的班会,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聪明才智。利用学校计算机上网的便利条件,我与学生共同编写校本培训教材《中职学生德育教材》,7万多字,分为五篇:做人篇、做事篇、学习篇、适应篇与游戏篇,图文并茂,很切合中职学生的实际,其中大多案例都是历届学生的事迹,鲜活实用,晨会或班会给同学们讲,很受学生的欢迎。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比如近期网上的新闻人物、突发事件等等,与时俱进,努力培养学生责任感、使命感、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的勇气、永不言败的斗志等。作文教学中,材料作文的素材多是学生利用计算机搜索的,课堂上我们师生选择编辑,或探讨,或明晰。拓展了信息源,实现了资源共享。

2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

运用形式单一。计算机信息技术的运用还只停留在制作和运用课件上。其实,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具备信息化的多种能力: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课程开发和整合的能力、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能力、广泛利用课程资源的能力、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能力等等,制作课件在只是信息化的一个方面。占用课堂时间过长。教师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制作、放映的多媒体课件固然能让人耳目一新,一时带给学生强烈的视听冲击,引起多感官的刺激,但它所占用的课堂时间往往超过学生对文本解读或思考、动笔的时间,这是不符合语文学科的教学规律的,长此下去必然会导致课堂上热闹非凡,可热闹之后,学生却一脸茫然。语文学科需要静心阅读文本,发挥想象能力在线文本营造的场景,揣摩作者的写作心境,这些都是多媒体无法取代的。因此,有效利用媒介辅助语文教学是常谈常新的话题。配套资源不够完善。资源库资源很多,但切实有利于教学的不多;语文学科教学平台还未真正建立;生生、师生交流平台还有待完善。

3今后我们将如何完善信息技术与语文学科整合

(1)能走出去、要请进来。希望学校和上级相关部门能给我们提供学习和交流的空间,语文教师能到其他学校观摩学习,取人之长,补己之短,从而提高驾驭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教研人员和专家能来我校进行面对面的讲授和指导,从而快速提高教师的实际操作能力,避免走不必要的弯路。

(2)语文教师要加大团队研修力度,在合作、研修中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3)通过校园网,构建完善的网络交流和资源共享平台。充分发挥计算机的性能。

作者:王秀荣 单位:黑龙江省富裕技工学校

上一篇:计算机应用与软件工程建设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信息数据加密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