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互动教学

时间:2022-07-07 07:32:19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之互动教学

摘要:互动是当前课程改革中的常用语词,课堂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互动过程。提高语文教学效率,必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重视教学互动。“师生互动,共同发展”是新课程对课堂教学的定位,是教师课堂教学新的价值取向。教师应采取教与学的互动学习方式,优化课堂交往,发挥主导作用,把学生的内在需求和外界学习环境结合起来,把知识、能力、人格教给学生,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形成互动、互助、互促的自组织,促使教师与学生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活动中提高语文综合素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教学

一、语文教学中的互动教学

日本学者佐藤学曾指出:“学习不是授受知识技能的个人活动,而是个体参与知识技能所联结的共同体的实践,是文化共同体的形成与个体成长相辅相成的过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求教师在呵护学生好奇心和求知欲的前提下,把语文学习的特点和学生的身心发展结合起来,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自主地有意义地学习,使得课堂教学目标顺利完成。

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所以“在实施生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够以一种超越和理智的态度来面对和汲取他人的智慧,形成对问题的一系列认识。”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构建“平等、和谐、互助”的新型师生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新型的师生关系,要从学生主体的认识特点出发;教师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要从三尺讲台走下来,主动走进学生,从传道、授业、解惑的长者身份变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学生生活中的好朋友。

二、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的目标

1.情感相融。

学生在学习阶段,最重要的是保持积极的心态与情感。在教学过程中,情感相融是较深层次的,不是体现在师生间的语言交流之中,而是表现在师生之间的感情流露与共鸣中,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正是此意。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文质品格高尚是教材的主要要求,应让学生在富有意境的环境中培养自己的感知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努力吸收知识,不断完善自身。

2.信息相通。

信息相通意为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即学生在老师的教学下获得知识,而老师通过学生获得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便于对教学方案及时作出调整。小学语文教育中最基本的就是信息相通。

3.思维相接。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只有思维相接才能相互理解,从而开始有效的交流对话。所以在师生互动中,思维相接是极为重要的。师生思维相接后,老师才能更好地判断和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与接收能力,以便老师适当调整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在语文教育与学习中,思维相接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三、小学语文互动教学的过程参与

互动教学所关注的不仅仅是学生是否参与学习,更重要的是解决一个学生如何参与的问题,即如何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问题。我们所追求的是在学生期待得到新知的时候,通过全过程参与习得新知。

1 参与教学目标的确立

通过“我们应当学会什么”“我想学会什么”引导学生参与确立学习目标。这一过程是由“要我学”向“我要学”转化。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课前,在熟透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一开始,师生交流,确立学习目标。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幅画,我们一起来看看,画了什么?你看了以后还想说什么?可以跟同桌交流。(通过投影把春夏秋冬四幅画展现在同学面前),一下子,课堂就非常热闹,你一句,我一句,大家都无拘无束把自己的真实感受与同学交流,教师在学生间走动,听到了许多惊讶的谈话。这样,学生对学习本课有了明确的目标,产生了浓厚地学习兴趣。

2 参与教学过程中重难点的确立

通过对重难点的讨论和对不同意见的分析,学生主动向教师进行即时反馈,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实现多向互动。这一过程是由“我要学”向“我会学”的转化。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时,在出示四幅图后,让学生自主观察,想象的基础上,根据图意,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回答:⑴一年四季,哪个季节最美?为什么?⑵你最喜欢哪个季节?在同学自由讨论的基础上,自主选择。有的说,春天花儿开了,是最美的季节。有的说,夏天我们可以到小溪里洗澡,还可以到小溪里捉小鱼,我喜欢夏天。也有的说,秋天 最美,秋天桔子成熟了,黄黄的桔子挂在枝头上多漂亮。还有的说,冬天最美,冬天下雪了,我们在雪地上,追跑,玩耍,堆雪人,滚雪球……多有趣啊,我喜欢冬天。通过学生的讨论,解决了教学的重难点,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3 课后带学生参与回顾

教师要在学完一课之后带领学生参与回顾,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由“我会学”向“我学会”转化,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学习。如:教学《四季》这篇课文后,师生共同反思:师:学了这课,你知道了什么?把你知道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好吗?生:畅所欲言。但是,互动教学课堂不应成为学生“自由”学习的课堂,所以需要创造一种“双主”和谐、充分参与的氛围,在这一过程中,必须重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

四、避开互动误区,实现互动高效

老师都很重视课堂互动教学,但是因为对新课程理念理解的不够深入,教学设计得不够精细,会出现课上热热闹闹、课下效果不佳的情形。

1.老师问学生答模式单一

课堂互动教学是老师、学生、教材之间多项的互动。如果只采用传统的提问方式,互动的效果肯定不理想,所以老师要摆正教学中的角色,启发、引导学生提问,把学生的主体地位突显出来。

2问题越多越好错误思维。

我们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目标,不是一节课上的内容阅读、学生对教学内容方方面面都涉及才好。古语有“贪多嚼不烂”,因此,我们在互动中激发学生探索的热情,形成解决问题的某项能力即可,只要把教学目标落到实处就有效果。

3认为提问就是高效教学。

互动需要师生之间以多问题进行探讨,但是不是什么问题都要提出来,提问要讲求时机、讲求质量。如某老师《负荆请罪》的公开课中提出:廉颇请的什么“罪”?负荆请罪的目的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根本不需要设问。如此,反而浪费宝贵的教学时间,也不能达到发展学生语文学习思维的效果。

四、结束语

总之,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活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发挥,学生才能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教师的劳动才会闪现出创造的光辉和人性的魅力。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感情灌溉、融合,创设更多的、有效的互动方式,教给学生有生命的语文知识,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实现教学效率的高效化。

参考文献:

[1]丁名青.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开展互动教学的策略思考.读与写杂志,2013.4.

[2]施玲玲.试谈小学语文互动教学法.考试周刊,2007.45.

[3]朱秀娟.小学语文教学互动模式初探.新课程研究,2011.1.

上一篇:浅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学应了解教材锤炼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