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时间:2022-07-07 04:04:17

在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图技能

翻开地理教材,我们会发现教材中的各种地理图表就占了教材近一半的篇幅。地形图、政区图、气候图,以及各种分布图、示意图、卡通图、照片等,还有各种统计图表,这种编排与地理学科的特点和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是一致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指出: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一、地理教学离不开地图

教地理,离不开地图,学地理,也离不开地图。地图是地理学科特有的形象教材,是地理学科的骨架,是学生汲取重要知识的源泉。

1.直观地显示地理事物

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过程中,会遇到地理事物的形象问题,即“什么样的”。地图可以将地理事物真实地展现在学生面前,比任何语言的描述都更有利于学生接受。

2.激发学生探究学习的兴趣

视觉刺激产生的兴趣比起听觉刺激和触觉刺激产生的兴趣来得更快。在地理教学中,教师通过合理的教学设计,利用地图创设适宜学生探究的情境,促使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探究活动,使学生产生期盼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从而激发探究兴趣。例如:在学地图时,我问学生:“假如我们要去四川九寨沟旅游,你能在地图中找出它的具置吗?假如我们要乘火车去,你能说出具体的铁路线名称和所经过的省区吗?”学生争先恐后地找相关地图查阅,学习地图的兴趣非常浓厚。

3.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进行地理空间分布知识的教学,最重要也是最好的方法就是使用教学地图,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例如:普通地图本身是平面的,但其颜色、符号和注记却表示着地理事物的立体形象特征,经过形象思维可以从地图的二维平面中想象出地理事物的三维形象,如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可以通过国界、山峰符号和国名标记确定珠穆朗玛峰的位置,通过颜色和数字标记确定珠穆朗玛峰的高度等。

二、加强学生读图技能的培养

1.教会学生读图的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地图学习地理,教会学生掌握读图的方法非常重要。

首先,教会学生掌握判断地图的三个基本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其中图例是地图上用以表示山脉、河流、城市、铁路、山峰等地理事物的各种符号,图例有地图语言的功能,要看懂地图,必须先认识图例。因此,必须使学生养成读图先读图例的习惯。不少学生经常说:“老师,这个图其他我能看懂,就是分不清东南西北。”在三个基本要素里,方向的判断是最关键的。最常见的一般方法是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学生较容易记住;指向标判断也没有问题,较难的就是经纬网地图方向的判断和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方向的判断。在高一地理教学中,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这两节里有很多经纬网示意图,如果再加上晨昏线,很多学生就会晕头转向。全班几乎一大半的学生都不会看这种示意图。其实对于经纬网地图方向的判断,教会学生最根本的原则是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但往往把经纬线画成圆弧形或其他形状的情形下,学生就不会判断了。这时教师就让学生掌握只要在同一条纬线上就是正东或正西方向,在同一条经线上就是正南或正北方向,另外多出示几种经纬线变形图让学生练习,多角度地练习,学生就容易掌握了。以极点为中心的投影图方向的判断也可以参照以上办法,但在以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沿纬线逆时针方向箭头指向东方,同样在以南极为中心的地图上,沿纬线顺时针方向箭头依然指向东方。

其次,要仔细阅读地图的标题,因为图的标题注明了地图的属性,不同属性的地图所表达的主题不同,如分层设色地形图,是根据不同颜色表达地表不同的海拔高度,而气候类型分布图,不同的颜色则表达不同气候类型的分布情况。只有确定了图像所表达的主题区域位置、范围等,再在图像上有目的、有重点地寻找有关的地理事物,就能获取有效信息。

最后,要进行图文转换,学会运用地图进行知识迁移,能够运用图表表达空间概念,对知识进行归纳,并能阐述地理事物的空间结构、联系及其发展变化。如在让学生读“世界气候类型的分布图”时,可以先让学生根据图例找到各种气候的分布情况,说出它们的分布规律,再设置几个问题,如:亚欧大陆东部季风气候为什么这么显著,为什么亚欧大陆温带大陆性气候显著?学生可以根据图中的海陆分布情况作答。又问:欧洲西部为什么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这么广?非洲的气候类型有什么分布规律?是什么原因造成的?这些问题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宏观到微观,随着教师的逐步引导,学生的认识就会不断深化。只有读懂地图上地理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和因果关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才能得到进一步提高。

2.教会学生获取地图信息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人们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不仅要给学生信息,而且要让学生学会获取信息的方法。获取地图信息,教师的引导非常关键。在学生读图过程中,教师设问:你们从中看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各地理事物间有什么联系?在设问中循循善诱,层层深入,从而使他们获得地理现象的某些过程、位置特点,思考地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的因果关系,地理事物发展变化的地域差异。例如:鲁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一单元第二节用日本的地形图分析日本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学生结合日本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得出:日本是亚洲东部的位于太平洋上的一个群岛国家,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日本的气候是海洋性的季风气候,海洋性的季风气候降水丰富,加上国土狭小,多山地丘陵的地形,使河流短促,水力资源丰富;在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山地和丘陵地区分布着广阔的森林;日本的矿产资源贫乏,但利用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的条件,大量地进口工业原料和燃料,由于国内市场狭小,大量的工业品需要出口,因此工业集中分布在多优良港湾的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群岛国家的附近海域渔业资源丰富,因而日本的渔业发达。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读图能力不断提高,并且培养了空间想象力和思维能力。学生长期在阅读分析地图的认知环境中熏陶,久而久之,一幅幅图像便储存在大脑中,构成大脑的图像知识体系。在近年来的高考地理试题中,出现了大量的以图为载体的题目,甚至可以说几乎无图不成题了。因此我们在地理教学中运用地图,不仅能从中获取地理信息,更重要的是能提高学生运用地图的能力,着眼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让学生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

上一篇:国外产学研合作模式的研究与借鉴 下一篇:“案例教学法”应用于《国际贸易实务》中的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