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生命琴声里的阳光女孩

时间:2022-07-07 03:40:18

周婷,生命琴声里的阳光女孩

这是一个优秀的女孩,从4岁开始学钢琴,小学毕业后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她是大连市惟一一个获得“科曼”杯钢琴教师比赛优秀表演奖的人。

这是一个乖顺的女儿,为了病中的母亲,她毅然从天津音乐学院退学;高考在即,成绩优秀的她为了妈妈,再一次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

这是一个坚强聪慧的女孩,她用7个半月的时间学完了初中3年的课程,考入重点高中,与此同时,她边学习边教人钢琴。

这是一个善良的女孩,13岁时经济拮据的她,把自己的演出费捐给“春蕾计划”;她为一个残疾女孩义演,买了一架钢琴,并免费教她。

这是一个很有抱负的女孩,她说她最终要拿到双文凭,她要做一个钢琴家,也要做一个指挥家。

周婷生于1981年2月6日。她的妈妈双手有先天性残疾,在未结婚之前,她就梦想着将来要让自己的孩子弹钢琴,用健康灵巧的双手奏出动听的音乐。1984年,周婷4岁了,当妈妈得知学钢琴最好要从3岁半开始时,妈妈毅然借了7800元,给女儿买了一架钢琴,给自己买了一台毛衣编织机。7800元,就当时的收支水平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可母亲知道女儿的成长不能等。刚开始周婷报名参加了一个月5元钱的钢琴学习班,但妈妈仔细想想还是应该师从名门,但一个月60元的学费是她和丈夫一个月工资的一半以上,一家三口以后的生活呢?考虑再三,妈妈咬咬牙,还是将女儿送到了名师手下。从此酱油泡饭便成了家中的一日三餐。

4岁的周婷正是调皮的时候,而且家住2楼,楼下孩子们戏耍的声音时常诱惑着她,有时人在练琴,心却飞向了窗外。妈妈那时虽不完全懂得钢琴曲,但她却能够听出女儿是否用心。每当周婷弹得心不在焉时,妈妈便会出现在她的面前。周婷已不记得有多少次自己被妈妈关在房间里,插上门就是一顿打。爸爸心疼,情急之下,一脚将门踢了一个大洞,砸碎了门上的玻璃。那时周婷对钢琴充满了厌恶,可以说刻苦练琴就是为了不挨妈妈的打。然而,她记忆中最为深刻的仍是妈妈在毛衣编织机前没日没夜地干活,最后累得连床都爬不上去了。练琴的日子是枯燥的,尽管受了许多皮肉之苦,但她也练就了扎实的基本功。直到小学6年级,随着年龄与学识的增长,周婷才开始喜爱上钢琴,才开始用心去体味它所包括的丰富内涵。

钢琴老师看到了周婷的潜力,叫她别功利地浪费时间和精力去考级,而是直接考入专业学院继续深造。

1993年10月,周婷考入天津音乐学院附中。开学那天是由爸爸妈妈将她送到学校的。爸爸住了一天走了,妈妈不放心想再住几天。附中的孩子多是名门望族子弟,他们因此多了些傲气,少了些礼貌。一个孩子的家长来看孩子,带了些衣服和吃的东西,孩子一看不符合自己的口味,将衣服和吃的东西一起摔在地上,叫嚣着让家长“滚”,家长伤心地走了。周婷和妈妈目睹了这一切,妈妈叫周婷去练琴,那个孩子说:“阿姨,你就知道让周婷练琴。”这时周婷也小声地嘟囔道:“一天到晚练琴。”妈妈火了,挥手打了周婷一个耳光。那个孩子立刻从床上跳下来叫道:“阿姨,你太野蛮了!”周婷的妈妈反问她:“你让你的家长滚不叫野蛮,我教育我的孩子就是野蛮?”说完,她不由分说地将周婷拉到了琴房,插上房门,痛心疾首地对周婷说:“妈妈真怕你学业结束后,也意味着妈妈要人财两空。人家的父母是达官显贵,你的父母只是平民百姓,你要成才没有捷径,就得靠你自己的努力。”当天晚上,周婷的妈妈便给周婷爸爸打电话说:“我不回去了,孩子太小了,纯洁得像一张白纸,我必须留在她的身边。”就这样,周婷和妈妈在校外租了一间房子。为了维持生计,妈妈在一个自由市场内卖饼干。风里来雨里去,周婷就是从那时开始体会到生活的艰辛,她开始真正地长大了。

天津市国家一级钢琴演奏家、天津音乐学院附中的校长靳凯华先生,很快发现了周婷这棵新苗。他对周婷说:“光在台下练琴是没有用的,只有在台上才能弹出技巧,弹出激情。”他为周婷安排了几次舞台表演,周婷13岁时第一次走上舞台。13岁的孩子,面对台下黑压压的观众,她紧张得喘不过气来。好在那首曲子,她从学钢琴之日起练了无数次,双手习惯性地按下键盘。在需要踩踏板时,周婷才发现自己的双脚都是软的,好不容易踏上去,却再也拿不下来了。演出结束后,周婷难过极了。靳老师得知周婷的家庭状况,更加感动不已。他将周婷介绍到一家琴吧,利用晚上的时间弹钢琴,既锻炼了她登台演奏的水平,也减轻了她的家庭负担。

周婷深知妈妈的辛苦,在那些花钱如流水的同学中间,她一直过着朴素的生活。一次班里组织去香山看红叶,走的那天早晨妈妈给了她20元钱,叫她拿出10元钱买些喝的和吃的,另外10元钱玩了一天回来时打个车回家。晚上,妈妈在家门口等到11点50多周婷才步履沉重地走了回来。周婷一进屋就扎在床上动也不动。妈妈赶紧问她怎么不打车,周婷从兜里掏出那20元钱,放在妈妈手里就呼呼大睡了。望着劳累过度而熟睡的女儿,坚强的妈妈落泪了,她觉得女儿太懂事了,但也太可怜了,从小到大,无论参加什么集体活动,女儿带的都是白开水。那是周婷5岁的时候,妈妈拿二角钱,让她去买酱油,一斤酱油9分钱,周婷回来后给妈妈一分钱。妈妈问:“那一角钱呢?”这时周婷怯生生地从口袋里掏出一小袋瓜子。妈妈说:“婷婷,把瓜子给妈妈。”妈妈将她带到卫生间,将瓜子倒在了厕所里,一边倒一边对周婷说:“以后不经妈妈同意买来的东西就是这样――倒掉!”大滴的泪水充满了周婷的眼睛,但她终究没让它们掉下来。周婷从小到大穿的衣服都是拣人家穿小的,觉得不好看的。回想往事,妈妈觉得女儿太委屈了,但她哪里知道周婷已在这些细节中开始学会了怎样做人,开始学会体恤、关心别人。

那是1994年,周婷在电视中看到介绍延安某地区的少年儿童因贫困而失学的报道,看过之后,她问妈妈:“这是真事?”妈妈告诉她:“当然是真事。”周婷想了一会儿,对妈妈说:“妈妈,我想把我的演出费捐给那些小朋友们。”妈妈立刻支持女儿的决定,尽管400元钱对于她们来说是够3个月的生活费,她深知爱心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1995年12月,周婷收到了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春蕾计划”的荣誉证书。

妈妈照顾着女儿的饮食起居,更关注她的成长,她把周婷的点滴进步打电话告诉远在大连的丈夫,周婷的爸爸笑了,他说:“女儿亏是亏了点,但孩子真的是明辨是非了。”

命运多舛,到了1995年,周婷妈妈的身体越来越差,直到1996年,最终被确诊为糖尿病。诊断结果出来那一天,医生把周婷和爸爸叫到办公室里说:“病人这么年轻就得了糖尿病,而且非常严重。她下肢的肌肉已经开始萎缩,并有神经末梢炎,尿糖出现4个加号,不客气地说,生命不会太长,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无论从精神上,还是从物质上。说白了,得了这种病是一个无底洞,你们知道治糖尿病的药都是非常贵的。”

1996年的秋季开学不到一个月,周婷一个人办好了一切退学手续。靳凯华校长一再挽留她,周婷却坚决地说:“老师,现在已经没有什么比妈妈的生命更重要的了。但老师你放心,我不会放弃钢琴的。”当周婷的妈妈得知这一消息时,她无论如何也不能接受这个现实。周婷对妈妈说:“妈妈,钢琴落下来,还能补得上,但文化课落下来就无法补上了,我不想做一个只会弹钢琴的文盲。”妈妈无论如何无法接受女儿的决定,她打电话向丈夫求援,丈夫却对她说:“婷婷已经长大了,我们应该尊重她的选择。”一夜辗转无眠,妈妈只好同意了,她觉得女儿长大了,她也知道自己的身体已无法再支撑下去了。她一直没有告诉女儿,丈夫一个人在家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常年生病的岳母,有几次上了夜班又去医院,他都晕倒了。邻居对周婷爸爸说:“你再这样下去,没准得走在你丈母娘的前面。”

1996年10月28日,周婷和妈妈回到了大连。她的学籍还在大连市第79中学,但79中学怕影响升学率拒绝接收她。周婷妈妈无奈,跪在校长的面前,写下了保证书:周婷毕业时达到门门优秀。校长看了保证书后说:“你别把自己孩子看得过高,要知道初一、初二的课程她一点都没有上。”“校长,我相信我孩子有这个能力”。校长犹豫着答应了。

为了节省周婷每天上学放学路上的时间,他们一家三口在79中学对面租了一间简陋的平房。阴暗、潮湿、狭窄的平房里放了一架钢琴和一张床后已无法走人了。周婷就在这个小平房里每天学习到深夜,而休息时间她还要教3个学生学习钢琴,以贴补家用。

刚入学时的期中考试,周婷只有英语这一科没有及格,这不能不让老师们对她刮目相看,尤其是当老师们更多地知道周婷的情况后,不禁对这个小女孩肃然起敬,还主动承担起帮她补习初一、初二课程的重任。

沉重的学业并没有将周婷压垮,每天小平房里的灯光都会亮到凌晨一两点钟。天道酬勤,周婷的成绩直线上升,到了1997年5月的中考模拟考试,她的成绩已在班级名列前茅,在年级1000多名同学中间排在121名。学校送给她一朵大红花,周婷说:“这朵大红花应该送给我的妈妈。”以如此短暂的时间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这在79中学成为一个传奇。

周婷不仅学习成绩优异,她也成为老师的得力助手。一位男生在上课时与老师顶嘴,将老师气得眼泪都快掉下来了,男生拿起书包说:“你的课我不上了。”当他背起书包经过周婷的座位时,周婷一下子站起来,一把将那个1.8米多高的男生推回座位上去,声色俱厉地说:“你给我坐好,老师就是咱们的父母,你就得听老师的。”从那以后,同学对周婷都怀有一种特殊的敬意,老师也十分放心地把班务工作交给了她。

就在中考前夕,周婷的爸爸因常年照顾周婷的姥姥,总要将笨重的氧气瓶背上3楼,天长日久,右手胳膊肘处得了网球肿。这是一种由于运动强度过大而导致的、通常运动员才得的病。爸爸住进了医院,妈妈在医院里照顾爸爸,周婷一个人在小平房吃不好、睡不好,于是拉肚不止,高烧不退。为了不让爸妈担心,她硬撑着上学、练琴。

老师注意到了周婷的变化,抚摸着周婷瘦弱的肩膀说:“周婷,就快考试了,你可不能倒下。”周婷虚弱地冲老师笑笑:“放心吧,老师。”后来老师得知了周婷家的情况,于是老师每天带着她到教师食堂吃饭。然而,周婷的妈妈也病倒了。放学后,周婷一边看书,一边给妈妈刮痧,刮完痧后一口一口地喂妈妈吃饭。她说:“妈妈,你别为我上火,你不是从来都对婷婷特别放心吗?”妈妈的泪水不禁流了出来,其中有辛酸,更多的则是欣慰。

就在这种情况下,周婷以591分的好成绩考入了市实验中学,这是沙河口区三所重点高中之一。老师感慨地对学生和学生家长说:“我们要求学生学雷锋,学赖宁,我们身边不就有这样一个活生生的榜样吗?”

高中的学业负担更重了,而妈妈的身体也是每况愈下。昂贵的医药费是这个原本贫困的家庭无力支付的。周婷拼命地揽学生教钢琴。为了延缓妈妈瘫痪的速度,她和爸爸每天轮流给妈妈按摩。人家的孩子都是一心一意在学习,周婷却常常是一边给妈妈按摩一边看书。妈妈经常半夜里突然昏迷,爸爸上夜班时,周婷就打车将妈妈送进医院抢救,在医院一呆就是整个通宵。然而,周婷的成绩在班上总是佼佼者。

高考在即,周婷突然决定不考大学了,这次母亲整整有半个月没和她说话。周婷的妈妈求助于丈夫,丈夫说:“孩子大了,她的路由她自己决定吧!”学校的老师纷纷打来电话,说:“周婷妈妈,你好好养病吧,其他的什么都不要想。周婷是一个了不起的孩子,你应该相信她的选择。”然而妈妈哪里知道作出这一决定时,坚强的周婷趴在父亲的怀中哭了许久。多年来,她有什么心事都告诉爸爸,她说:“爸爸,谁不想上大学?可是为了妈妈我必须放弃,挣钱为妈妈治病,延续她的生命,哪怕是一天,一个小时,一秒钟,都是一种安慰。如果不是为了我,妈妈也不可能病得这么重。爸爸,大学以后可以再上,但妈妈的生命却只有一次。”

2000年1月31日,当周婷从报纸上看到一个叫于慧的高位截瘫的女孩10年未出家门的报道后,她找到了这位女孩。于慧的妈妈也是一个残疾人,爸爸下岗了,家中还有一个正在上学的弟弟,家庭生活的窘迫可想而知。聪颖的于慧从小喜欢音乐,尤其是弦乐,但她从来不敢奢望自己能有一架钢琴。看到于慧后,周婷决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一次义演,靠社会的捐助来实现一个小女孩多年的愿望。

10月22日,一场以“爱在大工延伸”为主题的周婷钢琴演奏会,在大连理工大学举行。周婷的琴声、周婷的事迹打动了每一位大工学子的心灵,并不富足的他们纷纷解囊,捐助了5000多元钱,实现了一个小女孩对钢琴的梦想。爱心和音乐让于慧振奋,现在她在周婷的教导下,已经可以自己支撑着每天练一个小时的琴了。

对于没有上大学留下的遗憾,周婷十分爽朗地说:“不要紧,等到将来经济宽裕了,我可以上网上大学,还可以出国。但这些都需要昂贵的资金。现在,我必须赚钱让爸爸妈妈生活得好一点,他们为了我吃了太多的苦。没有爸爸妈妈也不会有我的今天。有时看到妈妈被病痛折磨的样子,我真想自己能为她分担。妈妈的正直坚强和爸爸的慈爱让我受益终生。”

采访结束时,周婷为我演奏了一曲贝多芬的《热情》,从凝重到深沉进而激昂,我沉浸其间,我想这将是周婷人生之路的写照,铿锵有力的琴声中,我看到了周婷和妈妈的眼中那晶莹的泪光。

(责编 关山越)

上一篇:寻找24年前的新郎 下一篇:小歌迷绑架了大歌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