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要结合现状,满足就业需要

时间:2022-07-07 12:43:25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要结合现状,满足就业需要

摘要:本文分析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现状,并认真剖析产生现状问题的原因,有针对性提出了课程设计要有时代特色、注重教师素质提高、模拟就业环境、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等对策,提高就业需要。

关键词:电子技术应用现状就业

电子技术应用专业,顾名思义就是要为学生毕业后能拥有电子产业技能而设立的教育,它是学生进入社会从事电子产业工作的就业培训,所以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要以市场需要为导向,结合电子产业发展的实际,与时俱进,有针对性制定教学方案,确定合理的课程内容,才能将电子应用技术专业教育办好,办出特色,办出社会满意,学生满意,家长满意的专业,才能满足社会发展对电子技术人才的需要。

一,目前电子技术应用专业学生毕业后就业现状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特别是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为电子应用专业的学生就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也为电子应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但是据了解目前电子应用专业的学生在就业上还存在一些意想不到的问题。

(一)、供需反常。电子应用专业的学生毕业后就业出现了就业的怪圈,一方面是企业无人可聘,另一方面是学生无工可做,使大批的电子应用专业的学生毕业之后难以谋得理想职业,即使找工作也往往只干普通工,只能干一些低技术含量的活,造成了巨大的电子技术应用人力资源的浪费,也阻碍了电子技术应用专业的健康良性的发展。

(二)、学生适应岗位能力差。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因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入学分数过低,致使部分毕业生整体素质下降。各用人单位普遍反映这些毕业生由于文化理论知识不足、电子技术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以及专业基本技能训练较少,所以实际操作能力较弱,与实践对接慢,实际操作能力差,如:看不懂电路图、不熟练操作和使用常见电子仪器等。绝大多数的电子应用专业的毕业生,不符合用人单位、甚至不符合整个行业的要求,与实际脱节严重,造成应届毕业生上岗前就必须要进行岗前培训,所以很多用人单位不愿意骋用新的毕业生。

(三)、学生思想认识不到位和自身素质薄弱。学生就业观念落后,近几年,虽然加大了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但一些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值仍然居高不下,怕吃苦,眼高手低,很大一部分毕业生没有具有较强的劳动观念和敬业精神,不能吃苦耐劳,不具有善于与他人相处的协作能力,不适应生产管理制度的约束、流水线作业的节奏、上班制度、工作反复操作的单调、生产中的奖罚制度的扣罚等,适应能力差,他们把企业给多少钱放在第一位,而不是根据自身的条件去正确选择职业,迷失就业方向。

二,造成电子应用教学与就业冲突的主要原因

(一)、专业课程的设置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如同事物发展一样,电子产业本身也在不断发展和变化,而电子应用专业课程的设置传统滞后,教育观念陈旧,沿用“旧中专”培养“的模式组织教学,忽视技能实训,教学手段简单,专业场所建设投资严重不足,缺乏必需的实训设备,没有设置技能实训项目,学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基础操作,达不到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难以提高学生专业水平。

(二)、专业课教师自身实践能力不高。很大一部分职校教师都是大学一毕业就直接进入学校从事教学工作,虽然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是缺乏具体的操作能力,本身与专业教学要求存在一定的差距,没能力指导学生实训。

(三)重专业教育轻德育教育。在日常教学中,重心偏于基础理论和专业课程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城信品质、守法意识、责任意识、团队精神、敬业精神、严谨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等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没有达到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目标。

三,提高学生适应社会就业要求的主要措施

()电子应用专业的课程设计要有时代特色

电子应用专业的性质决定了要针对性的培养学生专业的技能,因此要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可以彻底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岗位的需求,就必须使课程设计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在课程内容按排上详尽具体的体现出当前社会实际的技术水平,要与时俱进,不仅要跟随经济形势,也要跟随政策形势,尽可能的对当前最迫切需要的技术做最有效的讲解,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以致用,突出时代特色。因此要按照时代特点重新编排课程内容,在编排课程内容时要做到向用人单位了解、调查电子产业岗位对知识结构的实际要求,明确各方面知识所占的比例,精选专业必需的知识、技能,选择与电子专业核心要素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点,如条件许可也可以让行业、企业的专家直接参与制定专业培养目标和课程教学计划,确定课程教学内容和评估标准,参与课程建设的全过程,使核心课程与就业方向性课程的相辅相成,课程内容上充分反映各生产企业专业技术方面的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新成果,新内容。使整个课程稳定而富有弹性,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就业适应性,同时教材的选择上必须选择最新最具当代技术特征的教材。

(二)、注重教师本身素质的提高,打造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打铁先要自身硬”,可以采取把教师派出去培训的“走出去”和邀请部分一线技术人员的“请进来”办法,提高师资力量,一方面可以安排在编电子应用专业课教师到电子产业生产第一线进行电子产业专业实践训练。特别是缺乏电子应用专业实践经验的新教师,应到电子企业见习一年以上,其他教师则应每五年去电子企业轮训半年以上,或利用假期开展行业、专业社会调查,确保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使更多的教师真实地了解电子企业、了解电子产品开发和生产过程,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还可以请电子企业的人员到学校来。通过产学研的合作,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一定数量的来自电子企事业单位的有关专家、学者和行业权威、骨干作为兼职教师,改善高职教师结构,以适应电子产业人才培养和电子专业变化的要求,使电子应用专业教学更贴近社会需求。

(三)、模拟就业环境,提高学生适应未来就业能力

要改革“以课堂为中心”的传统培养模式,增强实践操作的实训力度,把握住重点和重心,突出电子应用专业的应用技术。推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半工半读”办学机制,完善“学校教学与企业生产紧密结合、具有鲜明电子技术应用特色”的教学体系,营造“校园与工厂零距离”的教学环境。一是可以构建理论教学与实训一体化教室,从专业建设的角度出发,改变现有教室和实训室单一功能的格局,整合教学资源,在普通教室里增加实训教学的功能,完善教室与实训室的一体化功能,把单一的理论教学的环境改造成具有多媒体等综合教育功能的平台。如可在教室展开工作场景,把模拟的工作岗位搬进专业教育的课堂,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生产实作的氛围,提升专业教学的效果。二是校内实训场所应模拟企业生产车间标准进行建设,设立诸多实训岗位,编制生产工艺文件。学生在校内参加实训,模拟生产管理机制,要求身着工装,在生产工艺文件指导下进行操作。通过这些手段增强学生对电子企业文化、电子企业管理的感性认识。

(四)、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端正学生就业观

一流的专业技术并不是走向成功道路的唯一条件,一流的职业道德水平才是电子应用技术人才必备的基本要素。电子应用专业教育应该坚持科学发展观,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把立德树人作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首先要将职业道德教育等思想教育课列为必修课,作为职业道德教育的主渠道,要在平时教学中结合案例和职业道德教育宣传,将职业道德教育贯穿于专业课程的教学中。其次学校要坚持按照诚实、扎实、朴实、创新、活力、尊重十二字方针开展就业教育,以就业与创业理论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帮助学生设计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要组织学生参观具体电子行业,参加简单的电子生产实践活动,了解电子行业各岗位的工作意义。通过思想道德教育,逐步培养学生具有吃苦耐劳、忠诚企业、讲究诚信、服从管理,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能够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就业观。

结束语:电子技术应用的目的就是为我国培养高素质的电子产业专业技能人才,为经济发展服务,为电子企业输送一批合格的高水平的电子产业高级工人。因此在平时的电子技术应用中,要与时俱进,充分分析学生就业现状、企业用工特点、社会发展需求等,究原因,找对策,并在电子应用教学上采取积极主动行之有效的办法推进电子技术应用专业教学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使电子技术应用专业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

上一篇:高职院校房地产经营与估价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 下一篇:豆制品质量安全监控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