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家庭视角探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时间:2022-07-07 12:24:45

从家庭视角探究中西方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摘 要 本文通过分析个人家庭观念、家庭成员关系、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的差异以及差异形成的原因,对中西方家庭价值观进行比较,借以增进中西方之间的了解,帮助人们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有效交流。

关键词 文化价值观 家庭价值观 家庭成员关系 家庭教育

中图分类号:G78 文献标识码:A

On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Values of Chinese and

Western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amily

XU Si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Shandong Normal University, Ji'nan, Shandong 250014)

Abstract By analyzing individual family values,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education differences and causes of differences in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causes of the western family values were compared in order to enhance mutual understanding between Chinese and Western, helping people communicate effectively in cross-cultural environment.

Key words culture value; family value; family relationship; family education

0 引言

中国文化是东方文化的典型代表,美国是西方文化的融合体,民族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和思维方式的差异导致这两个不同的文化实体存在不同的核心文化价值观。自上世纪伊始,国外许多学者都致力于文化价值观的研究,并进一步将文化价值观具体到文化价值取向层面。目前在所有文化价值取向模式中, Condon&Yousef(1975)提出的模式最为全面。Condon & Yousef 两位学者从六个领域审视文化价值,即自我,家庭,社会,人性,自然以及超自然。

家庭,是社会经济活动的缩影,家庭价值观是文化价值研究体系的核心,它对家庭成员的行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Condon&Yousef模式将家庭领域分为关系取向,权威性,角色行为,移动性四个维度,本文基于此,从Condon and Yousef 模式家庭领域出发,对中美家庭价值观进行比较,以促进人们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有效交流。

1 个人家庭观念

1.1 中国的个人家庭观念

中国社会重家庭生活,其构造以家庭为本位,借以消融个人和团体的对立,因而被称为“伦理本位”的社会。从我国文化传统来看,在个人、家庭、团体三者中,家庭往往占据着极为重要的地位。同时,中国社会的家庭本位注重群体价值和人际和谐,强调个体对社会、对他人的责任。在中国传统观念里,家庭是个体完成使命的载体,如同光环普照其中的每个成员。当个人利益和家庭利益发生冲突时应首先考虑家庭利益,而事实上个人常常是和家庭合二为一的,两者休戚相关,荣辱与共。我国民间流传的许多谚语淋漓尽致地体现出这一点,如:

If the family lives in harmony, all affairs will prosper.

家和万事兴。

Domestic scandals should not be publicized.

家丑不可外扬。

Five generations live under the same roof.

五世同堂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在潜移默化地发生着变化。但是家庭作为个体获得自身归属感,社会认同感的来源,仍然牢牢扎根于人们的心中,支配人的行为。

1.2 西方的个人家庭观念

西方信奉自我中心,重集团生活而轻家庭生活,靠宗教维系个体,凝聚社会,从而确立自身的独立地位和自由权。因而西方社会被称为“个体本位”社会。个体本位强调个体利益高于一切,家庭仅作为一种独立制度安排,即居住单位。在处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时,个人的利益和愿望往往占居首位,家庭则隐没于个人发展需求之后,居于较低的位置。因此,西方家庭观念十分淡薄,社会行为不需要遵循任何家庭伦理,无需为家庭条条框框所束缚,所有一切均以个人的利害得失为转移。

1.3 中西方个人家庭观念产生差异的原因

自然地理环境、等因素使得中西方个体家庭观念存在着鲜明的差异。自古以来,中国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成为主要的经济形式,而中国家庭是农业自然经济生产、消费、分配的单位。加之重农文化是群体本位的沃土,因此家庭必然深受群体本位思想的影响。同时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伦理文化对中国人的家庭观念的形成也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西方文化发源于便于海运的地中海沿岸,得天独厚的条件促使对外贸易的发展,并逐步形成重商文化,而重商文化是个体本位的温床。同时西方基督教文化中的平等思想强调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每个人都有着不可侵犯的权利和独立的人格。因此,家庭、教会和国家都是为个人而存在的。

2 家庭成员关系

2.1 中国家庭成员关系

2.1.1 夫妻关系

传统的中国社会是男权社会,为了维持父权制家庭稳定,封建父权家长制度和封建道德规范使男女关系成为主从与尊卑关系。因此,在夫妻关系中,丈夫的权威往往要大于妻子。这种上尊下卑、男尊女卑的伦理道德观念在汉语称谓系统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例如在亲属内部称谓中,父亲的父母称为祖父、祖母,而母亲的父母我们却称为外祖父、外祖母。一个“外”字折射出男性在婚姻家庭中的主导地位以及两性地位的不平等。在广为熟知的俗语背后也依稀可见其中的玄机,如:

Follow the man you marry, be he a fool or a crook.

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The husband sings, the wife accompanies.

夫唱妇随。

A man ‘marries’ a woman. / A woman ‘is being married to’ a man.

“娶”妻,“嫁”夫。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当代中国家庭中的伴侣关系正趋于平等的方向发展。现代社会的女性在政治、经济、教育、婚姻中的地位有了突破性提高。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当前我国某些地区仍然残留着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从某种程度上讲,女性仍然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

2.1.2 父母与子女关系

中国家庭里,多数家长都扮演着控制子女命运的角色,很少把孩子看作有独立意识的个体,在潜意识中往往认为孩子必须依附于大人,受大人保护,显然这种关系是不平等的。这一点从亲属称谓中也可以看出,如称呼自己父母时多用 “爸爸、妈妈”,而断然不会直呼其名。

当前父母子女关系日趋民主化、和谐化。父母不再全权干涉子女的生活,开始适度地给予孩子独立处事和思考的空间,学会放手。但是在家庭重大问题的决策上,一般仍由家长定夺。

2.2 西方家庭成员关系

西方文化深受基督教思想的影响。在基督教义里,夫妻关系先于其他家庭关系。因此,婚姻关系比父母、子女、他人的关系更为重要,同时夫妻双方处于平等地位。

西方国家,崇尚独立自主,个性自由的人际关系,等级和身份观念比较淡薄。长辈与晚辈之间地位平等,多以朋友相处。对于家庭事务每个家庭成员都有发言权,同时子女成年之后无论成家与否一般都要离开父母,单独居住。与中国不同,西方社会采用对等式称呼语,家庭成员或亲戚之间人们习惯直接称呼对方名字。晚辈直呼长辈的名字不仅表示上下辈之间的平等,还表示他们之间关系融洽。

总体来看,以集体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中国家庭和以个人主义为核心价值观的西方家庭在对待家庭关系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种文化观念各有特色。以家庭为本位的东方家庭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维系长久的婚姻关系,促进家庭的和谐稳定,但是以家长决定为主导的特点使得年轻人缺乏独立意识,过分依赖家庭,造成时下社会普遍存在的“啃老”现象。而强调个人自由与独立性的西方家庭,有利于培养年轻人的自主和创新能力,发展家庭以外的社会活动,但是其对个体发展的过分关注容易导致家庭伦理的破坏和亲情关系的淡薄,使年轻人缺乏对家庭的责任感和义务感。

3 家庭教育

3.1 中国家庭教育

中国的家庭教育普遍着眼于孩子未来有个好前程。教育目的看重结果,功利性较强。在大多数家长眼里,孩子是整个家庭的希望,是自身价值的延续。基于这种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企盼,家长自孩子出生起,尽力满足他们的一切物质需求,为他们提供最优越的生活条件,创造舒适安逸的成长环境。除了在生活上的过度关心外,中国家长在教育内容上片面强调学习成绩,偏重智力的开发与投资,而忽视孩子在自主能力、创造力、社会性、情感、心理等方面的协调均衡发展。这就不可避免造成中国学生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种各样的教育问题逐渐暴露出来。马加爵事件、复旦大学投毒事件,大学生生活不能自理等现象都在一定程度反映出当前教育片面重视分数,而忽视学生心理健康、独立生存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的弊端。

3.2 西方家庭教育

西方家庭崇尚民主、宽松的教育方式。家长从孩子一出生就把他们看成是自由独立的个体,把他们摆在与自己平等对话的位置,凡事都尊重子女的意见和需要。与中国家庭相比,西方家庭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更多关注孩子的自由发展,其家庭教育目的看重过程,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能够适应各种环境,具备独立生存能力的“社会人”。

3.3 中西方家庭教育差异形成的原因

中国的教育特别是家庭教育长期深受儒家传统文化的熏陶,“官本位”的成功观以及重读书的家教观念根深蒂固地植根于人们思想中。同时当今社会巨大的就业压力,激烈的人才竞争,日益加大的贫富差距都无形中在人们身上扣上了沉重的枷锁,逐渐形成“好成绩=好工作=高收入=优生活”的片面思维观念。

而西方社会在多元文化、思想价值观的影响下,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崇尚个性全面充分发展,注重实现自我价值。因此在家庭教育中西方家长多倡导培养孩子的冒险和创新精神,使他们成为独立自主、品格健全的社会人。同时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是由所处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的。西方社会经济条件较为优越,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十分健全,不存在 “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

4 结语

中西方不同的家庭观是不同文化价值观的产物,都具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了解中西方家庭文化的异同,有助于我们在跨文化交际中减少不必要的误会与磨擦,达到相互尊重的目的。同时我们一方面应发扬传统中国家庭优秀传统的精髓,如尊老爱幼、孝顺父母等观念,另一方面还要学习借鉴西方先进的观念思想,反思本土文化的弊端,加强中西方交流,以他人之长补己之短。

参考文献

[1] 李信.中西方文化比较概论[M].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2003.

[2] William J.Starosta.跨文化交际学基础[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3] 胡文仲.跨文化交际学概论[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上一篇:昭通学院高职专业校内实训室建设的思考 下一篇:西安火车站春运车次调度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