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局长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时间:2022-07-07 12:15:24

教育局长如何做好自我管理

[摘要]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平时我们关注更多的是如何管理别人,而事实上,要想领导好、管理好本部门、本单位,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加强自我管理。管理好自己,是抓班子、带队伍、干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和保证。在此,笔者就如何做好自我管理,浅谈一些自己的思考和做法,以点带面,管中窥豹。

[关键词]教育局长;自我管理

中图分类号:G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949(2016)01-0018-03

一、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

每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

明确自己所处的岗位职责,才能准确定位自己的权力和责任,才能明白哪些是自己该干的、必须干的,哪些是自己不应该做的、不能做的,才能不偏离、不迷糊、不本末倒置、不违反原则。

角色定位概括起来就三句话:第一句话“我是谁”:第二句话“我应该做什么”;第三句话“我将如何去做”。我们应该把这三句话当作一面镜子,在工作中常照之、细思之、审问之、笃行之。有人说,主职要做“道家”,掌握大方向,把握大原则,拿策略;副职要做“儒家”,协调好人际关系,处理好各种矛盾;中层干部要做“法家”,执行制度,跟踪落实。结合教育部门实际情况,笔者认为,作为校长应做好“八个一”:一是“一大一小”,“大”是指要善于统揽大局抓全盘,分清主次,统筹安排好各项工作;“小”是指要善于抓小事、抓细节,步步为营,久久为功。如教师学习、校园卫生、考风考纪、学生习惯养成、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国旗下讲话”,甚至老师住院、过生曰等,这些都是小事,都是细节。但又都是大事,关系着师生的工作、学习和成长,丝毫不能大意。二是“一虚一实”,“虚”是指要为单位发展出思想、明思路、拿策略;

“实”是指要抓好各项工作的督查和落实,不能只安排不检查、不跟踪、不反馈。三是“一松一紧”,“松”是指要统览而不独揽,敢于放手、善于放权,有些权力该交给副职的交给副职,该下移到部门的要下移到部门,更好地服务师生,提高工作效率;“紧”是指对教师管理、师德建设、教学质量等重要工作要抓紧,时刻放在心中、抓在手中。四是“一强一弱”,“强”是指要对办好学校、发展教育事业有着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有着强劲的动力和激情,对于铲除学校消极文化、毒瘤文化要有强势的态度和手段:“弱”是指要善于自敛光芒、成就他人,不与下属“争风头”,不与教师“争镜头”,不与他人争荣誉,把舞台、机会留给大家。一只丰带领一群狮子比一只狮子带领一群羊更厉害。“弱”校长才能带出“强”队伍,

二、找准努力的目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纵观古今中外,凡是有成就的人,无一不是有着远大志向和目标的人。没有人生目标,就没有前行的方向,精神漂泊,灵魂流浪,如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

有人曾用三个“mang”,来概括缺乏目标规划的领导干部的表现。第一个“盲”是盲目的盲。所谓盲目,就是不知自己该干什么,没有目标,稀里糊涂。笔者称之为“摸黑型”领导干部。第二个“茫”是茫然的茫。所谓茫然,就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总是在别人后面亦步亦趋,没有个性,没有特色。笔者称之为“跟班型”领导干部。第三个“忙”是忙碌的忙。所谓忙碌,就是一天到晚一年到头,埋头于微观事务之中,站得不高,看得不远,想得不透,缺乏大局观和超前意识。笔者称之为“拉车型”领导干部。蜜蜂整日忙碌,而备受颂扬;蚊子不停奔跑却人见人打。这因为啥?有多忙不重要,重要的是为什么而忙!要路在脚下,心在远方。

作为一所学校的负责人,要成为一名优秀的设计师,描绘一张美丽的蓝图。在实现美丽蓝图的过程中,要聚焦目标,紧紧咬定目标,不达目标不放松:还要善于结合实际进行科学调整,抓住最重要的或最薄弱的或最急需的,找准突破口,集中力量、率先攻克目标。过去说,“一俊遮百丑”,笔者认为,一俊可带百俊。一方面“亮”起来,其他方面也可以跟着“亮”起来。

三、梳理好思想

眼界决定境界,思想决定行动。思想正确与否至关重要。作为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肩负着引领师生发展和推进社会文明的重要使命,更要树立正确的思想,特别是教育思想。

要树立正确的办学思想: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把受教育者所固有的人性特质“引”出来,使其健康成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要树立正确的教学思想:学习终归是学生自己的学习。要给学生一点自主时间,把学生的大脑和双手解放出来,让他们能独立思考、调节自我。教育不可能制造天才,却可能扼杀天才。要给学生一些成长空间,一树成“材”,十树成“柴”,玻璃缸的金鱼永远不可能长成大鱼。要树立正确的育人思想:润物细无声,王道无近功。不能用跑百米的速度来跑长跑。要有园丁精神和农民心态,尊重生长规律,关注成长过程,静等花开。教育即生长,生长就是目的。要树立正确的工作思想:工作布置了,不检查等于没布置;检查了,不反馈、不跟踪整改等于零。没有可以免检的企业和品牌,也不能有免检的工作和人员。绝对的信任就会产生放纵。有了正确的思想理念,还要坚定地落实下去,就像医生看病,要么开刀,要么不开,不能开一半、留一半。

四、积极行动

对待工作,面对困难,笔者的观点是:干肯定比不干强,只要行动就有希望。任何事情都是做出来的,而不是等来的。有人说,做事即高尚,高尚即做事。做事本身、做事过程,比事情的结果更重要、更有意义。人们常说,摸着石头过河。但有很多时候,我们摸不着石头也要过河。在历史潮流、政治使命面前,我们必须顺应潮流、迎难而上、顺势而为,不可能也不允许等到所谓条件成熟的时候再去做。

行动是治疗恐惧的良药。穿上鞋子才知道哪里夹脚。很多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也不是做不到;只是因为我们被表象所吓倒,失去了斗志,那些事情才难以做到。登上金字塔顶的动物有两种:一种是雄鹰,一种是蜗牛。假如我们不能像雄鹰一样展翅高飞,直达云霄;也可以像蜗牛一样,一步一步地往前爬;可以像钉钉子一样,一锤一锤接着敲,只要坚定信念,坚持行动下去,就必定会有成效,走向成功。

五、终身学习

当今,我们步入“十倍速”时代,知识老化速度不断加快。学习就显得更为重要。有人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没有知识的人,而是不知道怎样获取知识的人。知识折旧定律表明:如果一年不学习,你所拥有的知识就会折旧80%。

有人说过,未来领导就是领导学习,未来最可贵的竞争力就是学习力。作为教育系统的领导干部,自己首先应该是一个读者,做一名真正的读书人。要树立终身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几日不读书,即有言语无味、内心空虚、面容可憎的感觉。要合理安排自己的读书学习时间,每周固定拿出半天或一天作为“刚性阅读”时间,用好节假日、寒暑假整块时间,还要充分利用“边角”时间,要走进会场,走进课堂,走进书房,努力做到“四少四多”:脑子里少一点“官典”、多一点“经典”;肚子里少一点“酒水”、多一点“墨水”:眼睛里少一点“资本”、多一点“书本”:材料里少一点“抄来”、多一点“神来”。教育专家朱永新曾说:“一个爱好读书的校长,无论如何,都能把学校办得有品位、上档次。一个爱上阅读的校长,才会使校园弥漫浓郁的书香,才会让学校像一个读书的地方。”

六、加强自律

爱因斯坦说: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也就是说,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而习惯正是忘不掉的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良好习惯,是我们全体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

要抓好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营造好的氛围是关键。在学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要带头做到;要求教师做到的,班子成员要先做到;要求班子成员做到的,校长必须先做到。教育无小事,事事是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校长作为一所学校号召力、影响力最大的公众人物,身上更没有小事、没有小节,更应该带头管好自己的习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身行一例,胜似千言。要管理好自己的日常行为习惯,首先要改变自己的心智模式,克服特权思想,消除思想偏见,打消侥幸心理,遏止不拘小节意识。有人说,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孔子也曾说: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品德如此,习惯更如此。

作为一名领导干部,只有认清形势、提高认识,认真践行“三严三实”,切实加强自我管理,

用高尚的品德感召人,用扎实的工作激励人,用榜样的力量鼓舞人,才能更好地完成肩负的神圣使命,在自己的岗位上作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我的墙面会“说话” 下一篇:浅谈指导小学生怎样写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