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改背景下自我学习能力的探讨

时间:2022-07-06 11:45:09

关于新课改背景下自我学习能力的探讨

自我学习能力,应从学生学习能力的开发与培养上面进行引导和提升。在我们日常的教学实践中则需要在加强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重视学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而使学生在一定程度上逐步具有“学会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与此同时,还应重视学生个别差异,进而加强个别指导,使得每个学生在已有的经验、性格和兴趣等方面,逐步能有所悟、有所感、有所获。

一、正确理解和掌握学习能力,让学生真正懂得学习能力在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中学教育教学中“面向未来,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理念要求要培养学生有很强的公民意识。新课程的培养目标也明确指出,要使学生具有社会公德、社会责任感。因此,我们在进行中学教学实践当中,更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当今各国的教育改革都重视课程在改革中的核心地位。中学教育教学的过程当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不仅有利于维持良好的课堂教学秩序,而且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引导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一个人在学生时代具备了自我学习的强烈意识和能力,将会对终身自我学习能力和行为的形成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潜移默化,将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植入学生的学习之中

在学生的心中树立积极主动的自我学习意识,这一点应该且必须成为我们中学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

当前的中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处于人生的非常阶段,个人的自我意识、人生的三观等都处于懵懂时期,而作为对其进行引导和梳理作用的教育引导者的作用则显得尤为重要。在对其引导与培养的过程当中,要最大限度地发挥认知能力,把潜在的学习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使之产生一定的学习愿望。

在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应适时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对其进行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的心中渗透自我学习意识。人的心理现象是自然界最复杂、最奇妙的一种现象,适时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对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三、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合理展开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活动

学生本人是其自身发展变化的内因,他人教育、管理及其它一切外在要求要转化为他们自身的内在需要,外化为自觉行动都离不开主体自身的参与和内化。在班级积极主动地创建一种良好向上的自我学习意识氛围,这样就会让他们在潜移默化当中产生一种积极参与的热情,更能提高他们的自主意识。

抓住学生浓厚的积极性,逐步培养并强化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通过有效的自我学习,明白自我学习能力的内涵所在。在积极的思索与认识当中,使学生得以不断发展和建构自身的自我学习观,才有可能将这些合理的自我学习意识内化为自我的一种意识。

学习者在日常的学习和生活当中,首先应该对自身的“自我意识”进行逐渐的培养。这里首先强调的“自我意识”,它应该是一种要求学习者对自身的心理状态、能力、所要达到的目标以及要达到目标所应采取的策略和方法都要有其明确的意识。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时常进行对自我的一种监督、自我检查与一系列的评价,从而进入后续的学习和提升阶段。

四、倡导积极自主的自我学习意识,将中学自我能力教育不断提升

积极主动培养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就是教育孩子对自己和社会这个大家庭所应承担的一种责任,使孩子知道如何进行自我的认知、学习和实践,从小就有自我学习意识。

中学教育阶段是学生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在此阶段学习个体会随着认知环境的改变而不断构建认识世界的个性倾向性,在这一阶段加强学生的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此阶段学生教学目标的实施中应加强学生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使其在健康的学习之中建构起自我学习意识,并通过不断的反复的强化,使学生将自我学习意识内化为自己的实践能力。

努力将这种教育一直延续下去,这也正是我们今天所倡导素质教育的重要内涵。它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方式,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人,在自我学习意识和能力的培养方面起着主导作用。所以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自我学习的意识,积极促使其在教学活动当中自主地去探索、去思考,以期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上一篇:探讨初中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几种方式 下一篇:尝试四段教学法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