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过程的本科专业建设模式探讨

时间:2022-07-06 08:36:54

基于过程的本科专业建设模式探讨

【摘要】目前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模式是基于要素的,基于要素的建设模式本质是静态的,难以适应专业内涵不断调整与发展以及高校差异化办学的要求,存在着“重达标轻建设”的误区和缺乏通用性的问题,不利于专业的建设、评价和持续改进。针对这一情况,本研究提出了基于过程的专业建设模式。

【关键词】本科专业建设;要素模式;过程模式

0.引言

专业面对大量学生,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主要阵地[1]。研究表明,现阶段出现的“就业难”问题不是供给过多所造成的人才过剩,而是“就业结构性矛盾突出的表现”[2]。造成这种结构性矛盾的一个很重要原因是高等学校专业建设本身的问题[3]。

1.基于要素的专业建设模式分析

我国高校本科专业建设模式或思路可以通过对现有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提炼来进行探究。对CNKI数据库中1999年至2011年12年间核心期刊登载的合计114篇本科专业建设专题文献(篇名中含有“专业建设”一词)进行内容分析表明:现有相关文献主要围绕专业的目标、课程体系、师资、设施和设备条件等要素来探讨专业建设问题,以基于要素的模式来指导专业建设,这种模式聚焦于专业建设的要素条件,主要存在以下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基于要素的专业建设和评价模式在实际工作中容易导致的最大认识误区是将长期持续的专业建设工作当作一项达标即可的短期任务来完成,似乎达到了某个特定标准后,专业建设工作就结束了,这种误区容易导致“重达标轻建设”的后果。

第二,专业建设是个多样化的过程,不同高校内外部环境条件各异、不同专业性质各异,专业建设中各要素的情况也都千差万别,使得相关要素在不同专业间、在不同学校的同一专业间均不具备可比性。按照要素模式来进行专业建设,成功的经验难以推广;按照要素模式来进行专业建设的评估,难以体现专业建设的真实水准。

2.基于过程的专业建设模式

图1 专业建设过程

Fig 1 The process of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基于过程的专业建设模式基本思路是:首先,识别专业建设必须的所有过程;其次,明确这些过程的输入和输出,输入从哪里来、输出到哪里去,各要达到什么要求;再次,为实现过程输入到输出的转换,确定各过程需要的资源投入、需开展的活动及其方法;最后,通过保障和改善过程的资源支持、不断监控和改善各过程的活动和输出质量来实施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的过程模式如图1所示,包含专业设置与调整、专业素质与能力确定、培养方案设计、培养方案实施四个依序展开的子过程。

2.1专业设置与调整

专业设置与调整过程主要的任务就是通过对学校内、外部条件及其变化发展的分析,明确所开办专业的特征。过程的输出主要包括专业、服务面向、定位和人才规格。其中,“专业”指的是什么专业要开设,什么专业要撤消;“服务面向”指的是所开办专业主要为哪个社会领域(如地域、行业等)服务;“定位”指的是专业发展过程中的规模和层次;“人才培养规格”指的是该专业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特征。过程的输入主要包括国家有关的政策、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和特征、其他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状况、办学条件及特色、专业建设的现状等。在专业设置与调整的过程中要动态地根据过程输入的变化及时地调整输出。

2.2专业素质与能力的确定

专业素质与能力确定过程主要的任务就是对特定领域、特定层次专业人才的质量要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进行调查研究,确定毕业生所必须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知识。过程的输出主要包括毕业生所应具备的素质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过程的输入是专业的面向、定位、规格要求和相关学科的发展状况等。

2.3 培养方案设计

培养方案设计过程的作用是组织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编制教学进程计划,使之与毕业生应具备的素质、能力和知识结构相协调。过程的输出主要包括课程体系、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其中,教学方法指的是由课程组合特点与教学进程安排所决定的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养成方式。过程的输入除了对毕业生素质、能力、知识的要求而外,还必须考虑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培养方案设计过程应当跟踪专业内涵的发展变化,适时地对课程等要素进行调整。

2.4培养方案实施

培养方案实施过程的主要任务是落实培养方案,具体来说就是按照设定的培养方法系统地传授知识和技能,塑造学生的素质和能力。追求的目标主要包括:培养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创造相关学科领域的新知识、促进教师队伍的发展和办学能力的提升。培养方案实施过程涉及到的活动主要包括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开展,专业师资队伍的组建与发展、课程与课程群的建设、教学条件的改善、专业建设效果的跟踪、调研与反馈等,教学活动及教学质量监管与控制等。

2.5过程运作的资源支撑

专业建设各子过程的运作离不开相关资源的支持。这些资源主要包括:人力与时间资源,学科专业建设经费投入,教学与研究基础施投入,行政管理资源等。

3.结论

本研究发现了目前本科专业建设的要素模式,分析了这种模式的不足之处,提出了专业建设的过程模式,可以为专业建设及其持续改进、效果评估提供基于过程的一般性框架,具备很好的通用性。进一步的研究可以围绕过程的进一步细化、基于过程模式的质量控制、效果评价、统一组织与管理等方面来开展。

【参考文献】

[1]赵一鸣.重点专业建设中的若干问题探讨[J].高等理科教育,2004(2):43-47 (Ch).

[2]刘艳,李树民.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分析[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27-29.

[3]黄昌建.大学生就业问题的对策[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127-129.

上一篇:企业财务管理体制创新研究 下一篇:计算机无线网络机器人的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