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列传》难点解析

时间:2022-07-06 01:29:24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往往以抓文言现象如词语解释、词类活用、特殊句式、通假字为主。诚然,基础知识要掌握,但这种教学枯燥无味、难以下咽。笔者认为还应从文本解读的更高要求对课文进行挖掘探究,要读出超过文本层面的内涵,这符合“新课标”中“理解”、“探究”的学习要求。《屈原列传》作为传统篇目入选多种版本教材,笔者执教过程中对文本作了如下解读。

一.屈原的怨和忠

屈原能够做官,次要原因是他有才干,主要原因则在于他是楚国王族的同姓,曾当过掌管楚国王族事宜的高级官员。其人可谓楚王之亲信,文中说“王甚任之”,一个“甚”字,可见楚王对屈原何等倚重!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树大招风,自古皆然。朝中有人忌妒屈原的贤能,更主要是忌妒屈原是楚王眼前的红人,而他们不允许一枝独秀,他们想分享楚王的恩惠,于是乎他们使出了中国人过去用、现在用、将来还会一直用且屡试不爽的方法:说坏话(进谗言)。结果呢?“王怒而疏屈平”。大家都为屈先生抱不平,可是很多人在读课文时忽视了文中出现的“争宠”一词,要知道一个人在大王面前是争不起来的。我们每每读此文,很自然的把感情天平的砝码倾向于屈原一边,对他的对立面诸如上官大夫之流则口诛笔伐,横加指责。这样想其实是没有看到“争宠”背后的朝局――党争,且此现象十分严重,屈原只是党争中的失败者而已。之所以提到这一点,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党争无是非”,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唐代牛李党争,宋代欧阳修反对王安石变法,明代之东林党反阉党等等,各派当中皆为人中豪杰,大多数(注意这个词语)人的道德修养都很高,人格无可挑剔。中国人同情弱者和失败者,但是道德和政治毕竟是两回事,不要混为一谈。

那么屈原为何失败呢?在史料和屈原很多作品中,我们看到的似乎是一个文采斐然、品质高尚,“眼睛里容不得沙子”的清高而至大至刚(孟子所云)之人。这种人有天生的优越感,如在《离骚》中有大量文字表明自己要勇当楚国的顶梁柱之语;这种人认为世界非黑即白,那么有了黑,白就没有地位,有了白就一定要除掉黑。很多时候战争恰恰是由自命正义的一方挑起的;这种人是纯粹的理想主义者,是坚定的道德战士,而这种人最大的缺陷是不懂政治,真正让他们治国,确非所长,这也正是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的真正原因――你写诗可以,治国不行。纵观上述所论,屈原是斗不过那些现实主义者上官大夫之流的。在此我们不去讨论是非问题,我们看到了屈原被疏远的结果,这种结果使得屈原在政治上地位大降,于是他只得寻求道德上的救赎并把道德当作自己的精神避难所。

于是屈原开始“怨”,他埋怨一切针对他的流言,痛斥蒙蔽君王眼睛的小人,愤恨自己的不容于君王,这些似乎都是对个人遭遇而言的“怨”,但何以世人都把屈原称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呢?文中有个细节不容忽视:他除了希望君王能够“一悟”,还希望楚国“俗之一改”。楚俗是什么?文中似未言明。根据相关史料记载,楚国是南方大国,但是爵位却很低,周王封楚君为“子爵”。楚国地大物博,经济发展很快,楚王率先僭用王号,自称“楚王”,人民生活水平也很高,长期以来,楚国民众变得不求上进,居安却不思危,享乐主义严重。还有一点极为重要,楚国风俗:迷信鬼神。事事处处以鬼神为念,连楚国的通行字体“鸟虫文”都类似于一种原始的图腾,神秘主义存在严重。屈原希望楚国的民众能够振作,希望旧的风俗能够改改。即便他在流放途中任然不忘怀王,这种“忠”是紧紧伴随“怨”而来的,是一个事物的两面始终不可分割。在强大的精神压力下不忘故主、故国和人民,不是爱国是什么呢?不是“忠”是什么呢?

二.儒道之争

课文倒数第三段写屈原沉江之前和一渔父的对话,大致精神是渔父认为做人做官都要学会“随波逐流”,屈原则坚守情操,至死不渝。

渔父很神奇,第一他竟然认出了“颜色憔悴,形容枯槁”的屈原,第二他竟然和屈原大谈圣人之道。一个楚国偏远之地的打渔老头,却似一神通广大的世外高人。其实这样的世外高人在中国文学作品中还真多。“渔樵”一词,代表的是归隐,是精神境界,是处世态度。这类人久居底层,恰如王充《论衡》所说“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他们看惯了人事得失、民生之艰、王朝更替。他们对人生和历史产生了类似“审美疲劳”的心理。他们在文人之前而“一声长叹”,生活还要继续,于是眼光转向大自然。他们懂得人应该像水,水本无形,盛于方器则方,流于圆盘则圆。这种变通的道家哲学最终直指虚无主义(此词非贬也),如近代以来出现的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哲学指导行为,他带给一部分人精神颓废、悲观绝望,却也让部分人学会在黑暗的世道如何明哲保身,如何艰难地活着。我始终相信这位渔父是出于好心关心屈原,而背着沉重包袱的屈先生却不领情,他开始拿起自己的道德武器进行反驳。

我们在文章中看到屈原反复陈述自己与那些肮脏之物划清界限,拒绝哪怕与它们一刻的为伍。他要坚守自己的高尚理想(尽管有些是不切实际的出于道德层面的东西),在他身上我们似乎看到了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彷徨的背影――要我屈服不可能,而自己现在能够干什么呢?最终,屈原开始了他人生最后的抉择。他选择死亡,他用牺牲让白还是白而不变黑。他打破了荀子所说的“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的观点,就让我跃入江中,当作水中的一根蓬草吧,我至死也不会依附那些坚硬的强大的麻丛。他希望用死亡来警醒楚国的君民。

我很感佩屈原的行动:敢想敢做,不合作,不依附,坚持到底,以死抗争,这就给圆滑的中国文化带来一股正能量的气息,没有这种想法和做法,中国社会永远是沉沦,永远是颓废,永远不得进步。因此,我们也能理解后来诸如谭嗣同们的行为。

本节选文也见于《楚辞・渔父篇》,旧时认为作者即屈原,近人考证属于伪作。我曾有个假想:也许,屈原从来就没有见过什么渔父,他只是屈原心中的一个幻象,是屈原心中另一种想法的化身,二人的对话其实是屈原自身心灵选择的对话,这样的对话充满着痛苦、挣扎、肯定、否定,最终儒家思想大获全胜,屈原保守了自己的人格底线。下面用一个小图来总结上文。

渔父随波逐流变无道家学派思想

屈原坚守理想不变有儒家学派思想

三.司马迁何以“爽然自失”

文末太史公的赞词,司马迁读《f鸟赋》,“又爽然自失”,部分教师仅仅让学生翻译字句,不作深解,以致学生读来亦觉“爽然”。笔者觉得要结合赞词的三个层次和屈原、贾谊、司马迁的个人生平经历来理解这句话。

第一层从“余读《离骚》”至“想见其为人”。这一层重点在于“悲其志”三字,屈原的“志”是其最终的选择――自沉汨罗。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曾提到自己年轻时候曾亲自到汨罗江畔考察屈原沉江之所,太史公所悲正在于此。第二层从“及见贾生”至“而自令若是”。这一层写贾谊怪屈原为什么不选择周游列国,到国外求生存和求仕途,重点仍然落在屈原的抉择上。第三层是最后一句话,这是本文的难点

关于《f鸟赋》,课文注解就一句话:贾谊任长沙王太傅期间写的一篇赋。这一解释所含有效信息太少,在教学时还是应该把《f鸟赋》相关的写作背景告知学生。据《汉书・贾谊传》记载,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期间,心情十分郁闷。长沙地区气候的潮湿苦热让这个老家在北方洛阳的人很不适应,有一天屋子里飞来一只f鸟(猫头鹰),在迷信盛行的汉代,当时人们认为f鸟是不吉祥之物,因此贾谊觉得自己命不久矣,于是写下此文聊以自谴。文中通过写自己与f鸟的对话,反映了诸多道家超脱尘世的思想,也即“同生死,轻去就”,一切都化为虚无。

三层文字合起来看,司马迁其实是赞同贾谊对屈原的疑惑的:你屈原当初选择自裁正确还是应该放弃理想,选择“同生死,轻去就”的随波逐流好呢?司马迁自己也茫然起来。按理,文章理解到这一步也可以了。但是,深入探究,我们不难发现还有深意。屈原、贾谊、司马迁三人其实有共性。屈原两次被流放,贾谊两次被贬官,二人面对自身遭遇时都有过内心的抉择,司马迁一生当中有没有这种时候呢?当然有!第一,当年我独自在朝堂之上为李陵辩护而遭宫刑,众大臣,众朋友均三缄其口不为我说话,家人到处向亲朋好友借钱想为我减刑(汉律允许),一枚钱都借不到,我司马迁当年的抉择对不对,值不值呢?第二,我司马迁遭受宫刑之后任职太史令一职,我是继续忍辱负重的活着还是像屈原那样选择自裁了事呢?我是选择坚守还是选择放弃,这也需要抉择。

我们不难想象,司马迁在无数个日夜里痛苦低吟,“肠一日而九回”,但最终他选择了艰难地在世上活着,有人说这篇《屈原列传》处处有司马迁的影子,或许是太史公对屈原和贾谊有惺惺相惜之感吧。

我想:有时候也要把文言文当现代文一样教,要分析人物性格,思考文章意蕴,这样才能学有所得,学而有趣。

顾毅,语文教师,现居江苏如皋。

上一篇:厚积薄发,开物成务 下一篇:有关别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