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课程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时间:2022-07-06 10:28:54

高中生物课程微课设计与实践研究

生物学科的微课基本分为四种类型,即“讲授型、概念型、知识点检测型、实验型”[1]。针对上述类型,可将“手写+录屏、卡通动画、课堂实录、PPT录屏”[2]与之结合,其综合效果必定超过单一形式。微课设计中,应注重学习资源的提供及教学反馈,即支助服务,包括提供学习评价,内置必要的学习支持,如学习管理、认知工具等,提供知识地图,智能化推送学习资源等[3],呈现学习者需要的学习信息,有效帮助学习者建构认知体系,避免教师再次主导整个教学过程,培养学习者自主学习习惯。根据原则、类型,完成框架,了解其他研究人员提供的资料,并提供资源服务。

微课案例设计

依据微课的设计原则及相关问题,结合教案,笔者选择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进行微课制作,各章节采用的制作方法类似,本文以《细胞增殖》一课中“有丝分裂”内容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1. 选择课题

“短小”容易,“精悍”难。在选题时,首先要大胆地修剪,留下精华部分,适当扩充,不嗦,不夸张。其次,注意选题是否有代表性,内容是否具有课程特点,是否适合高中生思维。微课基于建构主义理论,帮助学习者建构知识结构,选题也应承接前后知识储备,不会突兀地出现在知识结构中。

2. 学习者分析

高中生普遍处于抽象具象阶段,具有鲜明个性,需要符合他们的世界观和自身特点。要抓住学习者的起点水平,不重复提到同一个知识点,这是保证教学高效的手段。

学习者分析中,注意需求分析。微课与教学的最大差异,就是能否做到不受其他因素影响,保证效率。这就要建立学习者与开发者之间的反馈联系,实现与课堂提问相似的互动环境。

3. 设置教学目标

微课的教学目标不宜过多或过深。教学很难达到情感目标,学习者能够很好地掌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就足够。

4. 初步设计

对于非专业人员,进行详细的教学设计对微课制作有很大帮助,能使制作者条理清晰,很好地衔接各知识块,如表1所示。

5. 微课制作脚本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难免会手忙脚乱、胡乱拼凑,因此,需要准备完善的制作“脚本”。微课“脚本”如同电影脚本将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方便拍摄制作。专业脚本较为复杂,笔者将其简化,留出项目、内容、画面、时间四项。

6. 制作过程

根据脚本,制作微课。

(1)染色体分裂是重点,要生动、清晰地展现,可用橡皮泥。白纸可以作为细胞壁,用马克笔按各个时期画出细胞膜,简单易行。

(2)用手机拍摄染色体分布变化过程,保证连贯效果就需要注意:光线清晰;染色体移动距离小;手机位置变动过大;相同纸张。

(3)利用“会声会影”视频软件,将单张照片拖曳到时间轴剪辑,对照脚本台词粗略判断时长,增加相应标题。按照时期分段制作,生成mp4格式文件。如:前期片段.mp4。

(4)EasySketchPro2是实现手写的动画制作软件,其简单却能够展现动画效果,并且该软件的菜单按钮并不多。将图像放进画板中,选择手的类型及制作标题。右击图片,在设置中可以选择图片的出现方式以及时间,摆放简洁干净,生成mp4文件。

(5)CTApp能够设置动漫人物,甚至将脸换到人物身上,达到人物讲课效果。将录制好的声音导入,在时间轴上排列生成mp4文件后,与前面制作的视频衔接。

选择人物,拖曳到画面合适位置。声音添加进来,选择声音“wave档”或人工智能文字语音转换。在时间轴上合适的位置为人物添加动作(不要过多),生成视频。

(6)用“会声会影”软件将前面所有视频按脚本依次拼接,形成视频。

(7)加入练习题。Adobe Captive8强大的功能就是整合资源,添加练习题。将各个时期视频添加到软件中,每个片段中添加练习题。

选择问题幻灯片,选择问题类型(多选),将准备的问题输入,在右侧属性面板中设置问题的答案数及无限次作答(直到答对为止,否则不会进行下一部分)。无限次作答能够体现学习者是否跟住课堂。学习者回答完问题,课程结束,软件自动提供数据,如正确数及错误数等。

7. 及实施

(1)将微课视频上传到学校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在线观看微课。(2)将微课视频上传到网络硬盘,登录公共账号可以下载课程资源。(3)将微课放到学校微信公众号,学生可随时随地观看、学习。

8. 制作流程总结

反馈评价

对所制作的微课,本文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了反馈评价。一是在线评价。我们将微课成品放到校园教学平台上进行展示,对在线观看微课的500余名用户进行数据统计,针对受众的视觉体验以及微课内容评价进行整理,以十分制进行评分。根据平均分进行分析,得出如表3所示的结果。

二是课堂评价。将制作的微课用于某高中课堂教学,选取普通班中的4个班级进行测试,在学生之前未学习过该内容的情况下,分两个组别进行授课。实际参加实验人数共计173人,一组2个班采用微课授课,另外一组2个班采用教师讲授方法授课,课堂结束前10分钟用纸质试卷(试题数目10个,试题总分数100分)进行随堂测试,统计数据如表4。

安排学生上网进行微课自主复习,一周后,同难度试题测试结果如表5。

由表5数据可以看出,采用微课授课的方式,学生随堂学习知识的情况要优于课堂教师讲授。随机访谈的几位学生表示,微课画面生动,不易分心,内容讲解直观易懂,印象深刻。由表4和表5数据对比发现,在没有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的前提下,仅依靠微课辅助进行复习,学生的总体得分都显著提高,知识的掌握情况比较良好,总平均分在87分以上,效果比较理想。

学生能够很好地接受多种媒体结合的微课。动漫助教人物活泼,能够抓住学生的眼球,随时练习题能够很好地保证学生跟住课堂,并且结尾自动总结答题率,能够很好地掌握自身学习动态。部分学生也提出了相关建议,如在习题后进一步讲解、互动程度仍然不够,在指出问题的同时也肯定了生物与微课相结合的意义。

总 结

生物课程与微课能够很好地结合,对于其他科目来讲,微课也是很好的教学工具。在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将知识与网络结合就能更好地利用网络传递资源,创造学习环境。希望更多的研究人员能将本次微课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拓展到其他学科上,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效果,为今后非专业信息技术教师或学生提供借鉴和帮助。

注:于茂春为本文通讯作者。本文系吉林省教育厅“十三五”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云环境下高校信息化教学方式变革研究”(项目编号:吉教科文合字[2016]第257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吉林延吉延边大学师范学院)

参考文献

李路娥.高中生物微课资源的开发[J].教育,2014(7):49-51.

王磊,赵铮.微课制作工具及制作技巧[J].数字教育,2015(5):71-78.

张生,王丽丽,苏梅,齐媛.微课程设计要素探讨[J].中国电化教育,2014(9):72-77.

上一篇:优化学习空间提升学习质量 下一篇:Scratch 的使命:培养创造性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