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研究

时间:2022-07-06 10:22:07

急性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研究

【摘要】目的采取措施对急性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干预与临床疗效进行系统性分析与研究。方法从医院收治的急性偏头痛患者中随机选取36例,其中男性有21例,女性有15例,他们的年龄在18-65岁之间。经过脑部CT与病理学研究,36患者的临床病症表现是恶心呕吐、眩晕、怕光、心悸、畏光、胸闷等。利用心理干预的手段对急性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同时利用抑郁自评量表(SDS)与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心理干预前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性分析。(P

【关键词】急性偏头痛;心理干预;临床疗效;分析

偏头痛作为临床中较为常见的原发性脑功能性疾病,具有常见性、多发性、突然性以及反复性的特征。其在临床中的主要症状包括一侧搏动性的疼痛、眩晕、畏光、恶心呕吐、胸闷、畏声、心悸等。这种疾病的存在不仅影响患者正常的工作与生活,而且严重时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在新时期加强对急性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干预与临床疗效的研究,是当前人们热衷研究的一大课题。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所研究的36例急性偏头痛患者是从医院收治的病例中随机选取出来的,其中男性有21例,女性有15例,他们的年龄在18-65岁之间。这些患者经过脑部CT与病理学理论研究,其临床表现是一侧搏动性的疼痛、眩晕、畏光、恶心呕吐、胸闷、畏声、心悸。排除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疾病的患者。

1.2方法利用心理干预的手段对急性偏头痛患者进行治疗与护理,其内容包括以下五点:

一是严密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即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身体情况、文化程度、家庭背景、经济状况、门诊病历等一系列资料进行系统性分析与研究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方案。严密观察患者的头痛程度、头晕状态、持续时间、恶心呕吐、出汗,或者是否伴有偏盲与视幻觉等并发症,将观察结果及时报告给主治医生。同时对于活动不方便的患者需要给予适当地生活护理。

二是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即护理人员要定期定时开窗通风以保持室内空气的清新,室温保持在20-25℃左右,湿度保持在50%-60%左右。护理人员需要运用自身丰富的护理经验与心理学知识以及耐心倾听患者内心真实的需求,运用读书报或者听轻缓音乐等方式排解患者的孤独寂寞感。另外设置医患信箱,给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得到专业性指导的机会。

三是与患者构建良好的沟通关系,即护理人员在接触急性偏头痛患者时需要热情的态度、端庄的举止、和蔼的态度,站在患者的立场上感受患者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讲出真实的内心感受与需求。同时通过眼神、语言、表情等方式表达对患者的关心与尊重以有效获得患者的信任与支持,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躁不安、恐惧的负性情绪。另外护理人员要详细地向患者讲解该病的病理特征、治疗流程以及治疗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等,逐步消除患者对治疗的担忧情绪,增强患者战胜疾病的自信心。

四是与患者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即护理人员要对患者家属进行急性偏头痛疾病相关理论的教育与培训,让患者家属明白家庭对患者情绪的影响。鼓励患者家属在情感上安慰患者,在生活方面给予充分照顾,逐步减轻患者的孤独寂寞感,稳定患者的情绪,配合治疗。

五是放松疗法,即运用合适的亮度与温度以及轻缓的音乐调整患者由于疾病而产生的紧张、焦虑、抑郁情绪,调整神经系统抑制与兴奋之间的平衡性,使得患者自身的自主神经系统活性向着睡眠与放松的方向转变,进而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1.3统计学处理本组研究主要采取使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数资料采取x2进行检查,P

2结果

利用统计学的理论知识对急性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干预与临床疗效进行有效性分析与研究,得出以下结论:

3探讨

急性偏头痛疾病在临床中的病程时间长短不一,具有突然发作与反复发作的特征,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生理痛苦,而且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负担,引发很多负性情绪的出现,比如说抑郁、焦虑、恐惧、人际关系紧张等。在临床治疗中,药物治疗只能暂时性地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对于病痛折磨所产生的大量负性情绪则很难根治。因此,需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强化心理干预,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

心理干预作为系统护理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主要通过心理护理的各项措施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支持与安慰,倾听或者排除潜藏在患者内心的需求、负性情绪以及一部分心理问题,有助于减少不良情绪对患者身心健康的损害,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本组所研究的36例急性偏头痛患者经过全方面地心理干预护理,焦虑与抑郁等负性情绪的发生率大幅度降低,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有效改善。

参考文献

[1]李文军,岳伟,魏凌云.护理干预对偏头痛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1(05):213-215.

[2]张蓉.偏头痛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J].右江医学,2010(05):703-705.

[3]李彤,车咏梅,韩玉静.偏头痛的诊断治疗及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2008(01):24-25.

[4]王爱玲,周玉华.急性期偏头痛患者的心理干预及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15):119-120.

[5]李舜伟,李焰生,刘若卓,乔向阳,万琪,杨晓苏,于生元,于挺敏,邹静.中国偏头痛诊断治疗指南[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02):903-906.

上一篇:小切口腋臭切除术疗效观察 下一篇:125例胎膜早破的临床治疗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