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使用初中英语新教材该如何转变教学观念

时间:2022-07-06 09:58:14

浅谈使用初中英语新教材该如何转变教学观念

[Abstract]: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be into some problems that we meet with while teaching Se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and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 It consists of two parts; the first part deals with why an English teacher should change the idea of teaching;the second part discusses how to change the idea of teaching.

[关键词]:新旧 不同 转变 观念

初中英语新教材的使用,无论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大纲规定要培养初中生“在口头上和书面上初步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因此教师再不能照本宣科。需要不断进修,更新知识,自我提高,更重要的是转变教学观念,探索和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为什么要转变教学观念?

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1、转变新旧教材体系不同的观念

对于长期从事英语旧教材教学的中、老年教师来说,要把观念从旧教材的“语法翻译法”转变到新教材的“结构——功能法”体系上来确实不易。旧教材强调英语结构知识,教学中强调机械操练和复用,而新教材强调将语言知识转化为运用知识的技能,并发展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教学中运用交际教学法,听读活动要有目的,说写要有对象,强调在情景中学习语言知识。学习语言知识不忘功能,使用语言知识不忘它的得体性,利用口头交际形式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听说读写训练,始终将语言实践放在首位。这就要求教师加强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具备听说写读译英语的基本技能。

2、转变新旧教材要求不同的观念

旧教材以语言的教学为重点,对生词的词义、词性、搭配及惯用法讲解全面,分析透彻;练习偏重结构,不太注重情景的设置;语法教学相对集中,而且要求较高,新教材教学大纲要求高中生“侧重培养阅读能力”。阅读技能是通过阅读课文并作相应的训练加大泛读量及练习册中一系列的练习来培养的。通过训练,学生能抓住要点,理解文章的逻辑关系,语言的内涵,吸取有效的信息;并逐步要求学生自己查词典阅读课文,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尽量不查字典阅读短文,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对语法知识采用循环的编排方法,语法项目多安排在不同的教学阶段,难点分散,让学生在不同的语境中不断接触,由感性到理性,逐步掌握。这就要求教师掌握大量的词汇和惯用法,并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与习俗有一定的了解,懂得英美文学概况并有初步的阅读欣赏能力。

3、转变新旧教学方法不同的观念

旧教材的教学的指导思想是认为掌握规则就可套用语言,教师比较注重语法规律的深入浅出的讲解和套用,重视词语的搭配、惯用法的正误练习和记忆练习。课上以教师的分析讲解为主,即“满堂灌”,学生被动的听、机械的读,呆板的记,结果学生学的是“哑巴英语”。老师只要有语音阅读基础,懂得语法结构,都可走向讲台,教出的学生虽也能考高分,但听说能力很差、既听不懂,也说不出。新材料的出现,为改变这一状况提供了物质基础,使治愈英语的“聋哑症”有了可能。但在面对新教材的新体系中,许多老师感到无从施教,在新旧观念的碰撞中感到进退维谷,反映在“内容太多”,“课时不够用”,“语言知识结构少讲,不讲不放心”。有些课上语言知识讲解纷杂,语用交际少,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导致“穿新鞋,走老路的局面”。

二、如何转变教学观念呢?

1、要树立正确的语言观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和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要用好新教材,必须转变以下3个观念:①语言的作用是为了交际,包括口头和书画,而不是做大量的练习题;②语言的教学目的是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而不是传授大量的语言知识;③语言是一门技能课,不是讲授课,在初中就加强听说能力的培养,即使到了高中,在加强读写能力的同时仍要继续听说训练。所以初中教材每个单元的第一部分仍以对话为主。如第二册(上)的第21课的对话主要复习日常交际用语中的“打电话”的常用话。我是以自问自答,用书卷起作电话的形式引导的:

——Hello,Can I speak to Wu Tong?

——This is Wu Tong speaking,Who`s that?

——Hello,Wu Tong,This is Wang Lin.Excuse me for ringing you so late in the evening.I have something important to tell you.

然后给些内容如借书,问作业等叫学生展开排位与排位,组与组,最前排与最后一排之间的打电话活动。之后,用英语解释this/here,that/there在打电话时的用法,并注意用礼貌语言。听几遍录音后,学生自由对话,作先口头后笔头的填空练习,最后投影一段电话对白,要求按其内容给王丽写一个留言。

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性高,老师用英语组织教学,训练了学生的听力,学生在反复打电话中达到运用交际语言的目的,写留言时,提高了写作能力。有几个学生甚至真的用英语给我打电话,见了面也能用英语进行简单的交流。我深深地体会到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这一道理。

2、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

交际法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原则,学生由“配角”变为“主角”教师的地位由“主导”变为“指导”。要知道这种变化决不意味着降低了教师的作用,教师是导演,是组织者和控制者。教师不但要掌握好介入课堂的时机和质量,还要尽量做到精讲巧练。不能再采用传统的“填鸭式”

教法,特别是高中阶段,因为高中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掌握了一定数量的词汇和基本语法,应在继续进行听说读写训练的同时“侧重培养阅读能力”。如我在上Lesson 74 Martin Luther King Jr.时先向学生导入文化背影知识(background,situation in the southern states,segregation laws,lynchings,whites only,peaceful march).首先限时阅读,培养学生“快速读”的能力,本课约500词,限10分钟内读完,接着让学生复述文章大意,然后我示范,讲述大意,把讲述的内容投影到屏幕上。其次,做练习,培养抓主线、明细节,理顺文章的能力。如就课文内容进行问答:Which group of people did King support,and how much success did he

Have?作Note making:Name____Born____Died____worked____Success___

为理顺文章的逻辑线索可把年代列出来1929,1865,1964.可问学生Why was 1929 important for King?最后指导学法,培养推测词义,如:peace—peaceful—peacefully not allowed—forbidden;理解句意,如:The

Black was liberated—set free;推理判断的能力可通过做选择题加以训练。

这节阅读课基本上以“学生为中心”,但并非削弱教师的作用,而是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成为学习的“主体”。但教师的介入指导目的性要强,提出的问题要有启发性,能引导学生主动去思考去探索。阅读能力的培养,增强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能以快速阅读的方式预习、自学教材和课外读物,拓宽了知识面,考试的阅读分数也有所提高。在2008年全国英语知识竞赛中,我带的初三(2)班参加竞赛,有5名学生各获全国一、二等奖,8人获区优胜奖。

3、更新评价观和学习观

目前对学生的评价手段主要是笔试,过于简单化、单一化,造成一种只看分数而不看实际能力的偏向。故作为外语教师应更新评价观,把握评价标准,注意评价的全面性。也就是说,既要注意学生的外部表现,如纪律,作业成绩,也要注意学生的主观努力程度,学习习惯;既要看书面成绩,也要看口头成绩,还要看能力测试。这种综合性的评价虽然无法在学生成绩单上简单的用分数体现,但也应该让学生本人和家长了解。这样,才能发挥教学评价的正面效应,有利于大纲和教材要求的教学目标的实现。

更新学习观对于我们这些中、老年外语教师来说尤其重要,因为我们受正规训练较少,英语素质和非常语素质以及“交际语言教学法”修养普偏泻后于新教材、新大纲的要求,有许多教师甚至目前难以胜任教学任务。集中表现在:瞬息万变的课堂上,由于语用能力弱和教学古板,把握不住可以演化的教学契机,教学过程中内容容量小,节奏过缓,思维训练少,听力口语较差。因此我们应不断进修,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如英语知识、技能、文化、翻译,用英语教学和交流,教育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运用现代媒体等方面的能力,以适应新教材教学的需要。

只要我们转变观念,认准目标,认真领会和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改进教学方法,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用好新教材,提高外语教学质量。我们还应看到,中学英语教材的变革是教育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产物,教材的变化激活了教学观念和方法的思辨,当前的焦虑和纷争在教学实践中会逐步渗透、磨合、发展、提高。

参考文献:

[1]《英 语 教 学 大 纲》

[2]《SEFC Book2A》

[3]《SEFC Book2B》

[4]《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97年第4期

上一篇:EPON技术在广电HFC网络双向改造中的应用 下一篇:现代幼儿教师的科学素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