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困难与对策

时间:2022-07-06 07:09:52

浅谈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困难与对策

摘 要:根据互联网金融创新的发展趋势,研究当前金融业的发展创新。近年来,互联网金融迅速兴起,这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济变化,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互联网金融不仅颠覆了传统的金融支付和交易模式以及传统的金融服务,传统的金融机构、传统金融模式与传统金融监管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酝酿着潜在的金融风险。在前人理论的基础上,对互联网金融创新模式的困难与对策进行分析;在深入分析现有的互联网金融模式与风险的同时,提出风险控制的未来发展方向,对金融模式创新、金融产品的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25-0155-02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述

(一)互联网金融模式的概念

互联网金融是支付融资中介信息业务,云计算机,网络社交,运用移动支付应用和终端,搜索引擎等网络工具的金融模型。互联网金融在技术层面实现安全、移动等网络。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之间的差异在于金融服务不同的媒体,尤为重要的是,参与者对网上银行本质的了解,利用互联网的作用,扩大了传统金融业务的透明度,降低了成本,操作起来更为方便。相关经济学学者对互联网金融的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划分,大概将互联网金融模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第三方支付。第三方支付,就是一些国家以及银行通过交易支持平台提供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和产品并具备一定信用和能力的保障。通过第三方支付给卖方的账户。

2.P2P网贷。近几年,金融服务业贷款已经发展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需求服务。目前,很多小企业难以获得贷款,网贷的快速发展为其提供了更快捷便利的渠道。

3.大数据金融。大数据金融是指收集许多的没有经过结构化处理的数据,运用专业的数据剖析,为客户提供及时的、确实的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信息。

4.众筹。众筹,也称为大众筹资。具有低阈值、多样性、依靠社会力量、注重创新等特征,是指一个人或组织群众筹资,为活动提供资金来源。

5.信息化金融机构。信息化金融机构是指,通过信息技术的使用、业务管理、电子银行、传统业务流程来对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进行改造或重建。

6.互联网金融门户。互联网金融门户指的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使用,通过第三方支付金融产品销售。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现状

近年来,电脑科技技术和移动通信市场的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网上银行的快速发展,网上银行的功能也非常丰富。此外,网上银行的发展更加多元化。增强产品开发的速度,金融产品的品种也越来越多。企业的体制改革,以保持快速增长的能力的业务需求,不断加强银行的科技技术。

二、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面临的困难

(一)环境政策问题

环境政策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主体地位和经营范围尚不明确。互联网金融的是互联网和金融业共同发展的产物,而正因为如此,互联网金融机构的实际地位不高就成为了抑制互联网金融发展的主要因素,这使得互联网金融整体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明确。

2.监管体系尚不健全。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未知的世界,而这恰恰增加了传统的监管模式的困难。互联网虽然存在巨大的潜力,但是其主要的监管问题也比较突出,传统的监管模式不能满足现有的互联网金融发展,很多金融借贷模式仍然不能放在体制之内,而更多的是靠行业内的自我管理与市场调节,但是没有宏观的调控,导致行业内部竞争激烈,不能实现共同发展而产生巨大的隐患。

(二)行业自身风险

1.数据管理风险。随着云服务的发展,更多的互联网企业为了方便保存数据,把数据传到云端,但是这样的结果就是一旦互联网的云端受到了损坏,这些企业的数据将丢失或者损坏,而使得企业的正常运转都变成困难。

2.互联网金融业务风险显现。相对于传统的金融模式,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特别高,在融资的过程中容易出现客户信息不完全的情况,而导致金融机构或者个人发生不必要的损失。首先,由于市场的规范性问题的局限性,互联网金融机构营运的合法性都成为了一个疑问,如果没有官方的合法性认证,如何能让客户的金融业务得到保证。其次,互联网金融机构没有全面的信用体系,没有强制的惩罚与奖赏制度,没有办法做好市场规范。最后,互联网金融机构和客户本身的信息不能完全核对,这其中也就会造成巨大的风险。

3.产品的过度宣传。过度的宣传是互联网金融产品的重要危机问题。例如,一些商家只是片面地强调自己产品的高收益,而逃避谈论产品本身的风险问题。

(三)模式创新问题

模式创新问题是指互联网在发展创新的过程中,由于没有结合现实的状况,导致创新模式不切合实际生产生活的需求,而导致最后的失败。这其中的最典型代表是“在线贷款超市”,它主要是为了缓和金融危机后,一些小型的企业融资困难但却得不到有效的帮助,而产生的一种金融创新模式。但在2013年,由于该模式创新的不切实际,造成了资金链的断裂,继而在创办四年后破产。在此之前,数银在线不断尝试开发新的项目挽救失败的业务,但终究都是于事无补。可见,只要稍微不注意,互联网金融机构的不确定性可能会使得全盘皆输,如果没有结合实际的情况,如果不满足用户的需求,最终也将走向失败。

三、解决互联网金融模式困难的对策

(一)完善法律法规和提升风险防范的能力

1.完善互联网金融法律法规及管理办法。根据现阶段中国互联网金融发展模式的现状,互联网金融法规应该得到合理的规范,这需要划清互联网金融的范围、提高金融机构的品质,平稳内部交易风波,严格执行相关部门的规章,发展互联网金融监管,网络金融行为的指导性文件和国家标准的出台,为网上银行用户提供具体的指导,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活动。第一,应该加强互联网金融在立法方面的保护;第二,要加强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筛选,提高互联网金融进入的标准,剔除不符合标准的互联网金融平台。

2.提升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防范能力。第一,提高互联网金融体系的信用建设,公开地分享个人或者企业的信用业务情况,加强资格审核的准确性,提高客户个人信用保持的意识,进一步解决资源共享存在局限性的问题。第二,不断地加强互联网金融消费者的风险躲避意识,在保证这个条件的情况下,完善互联网金融市场本身的信用危机,减少非法集资等一系列活动的发生。第三,制定符合现状的风险管理制度,加强资金的监管制度,把互联网金融平台发生的金融危机扼杀在摇篮里。

(二)加强行业监管

1.加强互联网金融行业监管体系。一是建立网络银行的监管机构,探索功能监管模式,促进新的网络金融服务相关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加强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网络;二是建立一个全国性的网络财务管理系统。梳理各类互联网金融业务的监管,明确互联网金融企业的业务;三是一种广泛使用的技术在互联网领域的非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加强非现场监管。

2.规范业务模式加强行业自律。互联网金融模式监管的主要方面在于行业内部的自我管理以及行业内部的号召效应,行业内部建立符合标准的规范制度,整个行业必然走向健康发展的道路。监管部门应尽快加强资金第三方支付存管制度,风险保证金制度和信用担保体系,通过网络贷款的平台和赔偿保安公司担保的坏账;债权流转拆分监督制度的监管。

(三)优化发展环境

1.优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环境。政府应当进一步扶持初级发展阶段的互联网金融,要努力优化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环境。一方面,积极支持各类互联网金融企业建立互联网研究与发展中心建设和互联网金融机构要素市场发展的支持,并给予适当的风险补贴或贴息支持网上银行业务和产品创新;另一方面,要构建完善的信息规范体系和提高服务质量,不断地加强行业的规范发展。加强公共互联网金融非法集资宣传活动,扩大网络银行风险教育渠道,加强对网络银行的风险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的公共。

2.促进传统金融与互联网的融合。传统银行和互联网有自己的优势,政府应鼓励传统金融机构进入互联网金融行业,力求形成一个全面的、有效的零距离网上银行和金融系统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传统银行。促进传统金融和互联网的融合,一是需要鼓励金融行业制度创新;二是加强传统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的相互协作;三是鼓励金融机构开发更加完善的数据库、把客户的体验加入到创新的要素中,增强数据的积累。鼓励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合作,共享行业数据。加强与各类专业数据分析公司合作,将所积累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充分挖掘数据的价值,提升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刘媛.金融领域的原则性监管方式[J].法学家,2010,(3):83-97.

[2] 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3] 于小洋,高雪.基于第三方支付视角的互联网金融创新探究[J].电子测试,2013,(7).

[4] 罗明雄,丁玲.互联网金融陆大模式深度解析[J].中国科技财富,2013,(9):38-41.

[5] 李博,董亮.互联网金融的模式与发展[J].商情,2013,(37):47.

[6] 罗明雄,唐颖,刘勇.互联网金融[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3.

[7] 张启晨.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J].青年科学,2014,(5).

[8] 谢平.互联网金融的现实与未来[J].新金融,2014,(4):4-8.

[9] 王乐锦,朱炜.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J].投资与合作,2014,(7).

上一篇:我国旅游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 下一篇:变频技术在大功率刮板输送机上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