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写作 快乐写作

时间:2022-07-06 05:04:00

快速写作 快乐写作

摘要:渐序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是一种作文序列化和快速化相结合的作文训练方式。本文简要介绍了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改项目的基本情况和目标要求,对“543”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模式从训练方法、操作流程、实践成效诸方面作了详细介绍。

关键词:渐序快速写作训练;“543”模式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7)05C-0055-04

一、渐序快速作文项目介绍

江苏省射阳中等专业学校(以下简称“射阳中专”)以“丁卫东语文名师工作室”领衔的作文教学课题组多年来致力于探索快速作文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写作素质结构决定着学生的写作水平。而文化底蕴、思想情感、审美情趣、生活经历、知识储备等写作素质的形成,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期的探索积累。然而,写作素质结构中对写作影响最大的写作智能水平,却可以通过科学的系统的训练,在较短的时间内提高。

渐序快速作文训练就是针对提高学生的写作智能水平而展开的一项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教学双边共同发展的一个过程。通过几年的实验,我们已总结出了一套具有良好操作性的学生写作训练模式和课堂教学模式,这里介绍的是课堂教学模式。

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模式特别注重学生的学和练,学生的主体得到充分的尊重,所以学生在这样的作文课堂里有兴趣,乐接受,勤动手,见效快,较好地发展了写作智能。教师教得轻松,学生练得愉快。

二、渐序快速作文训练目标

本项教改实验以期通过科学的指导与训练,使学生能熟练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多种表现手法、多种实用写作技能,能熟练驾驭多种文体快速写作,能在不同的写作环境中快速写作。具体的要求是:一节课内能写出800字左右的作文,并能做到审题准确、立意新颖、组材别致、中心突出、感情真挚、结构严谨、表达流畅、书写工整;符合高考作文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的要求,文质兼美。

三、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模式

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模式简称“543”模式,即指“五练四法三课型”。

(一)五练――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的五能力训练

1.基本素养训练。渐序快速作文训练其实是一种求快求好的训练,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写作基础和写作习惯。基础太差,训练就难以进行。因此,我们加强写作常规训练,夯实写作基础,提高作文基本环节的处置能力,练就学生渐序快速写作训练的基本素养。这个阶段有效的做法是读写双修,以读促练。具体从四个方面入手:一是激发作文热情;二是收集作文素材;三是锤炼表达技巧;四是提高书写质量。

2.思维品质训练。渐序快速写作还需学生具有良好的作文思维品质,必须把思维训练这根红线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我们教师的任务就是让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一跨入作文课堂,就能情绪高昂,思接千载,洋洋洒洒,文如泉涌。思维品质训练从三方面展开:一是给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愉悦的审题、立意、构思环境,充分解放学生的思维个性;二是优化学生的思维方式,使学生的写作思维具有异质性、发散性、独特性的特点;三是加强思维方法的训练,培养学生对文字的超常规驾控能力。

3.作文技法训练。技法训练按序列逐项推进、练评相辅。首先按照作文训练的序列进行快速审题、立意、构思、拟文、修改的训练,然后再从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诸文体的角度进行快速写作训练。还要引导学生正确处置训练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如作文跑题、辞不达意、立意失误、结构失调,甚至错字别字、考场失语这些毛病。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总结反思,努力找到有用有效的快速写作的技巧方法,如我们总结出的快速拟文法、快速修正法、快速状物法、快速抒情法、快速记事法、快速说理法,等等。这些方法晓畅明了,一学就会,一会能用,对指导学生写作大有裨益。

4.成文速度训练。快速渐序作文训练最终的目的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写出文质兼美的作文,所以成文的速度是本项训练的一个重要指标。我们的做法是限时限量完成规定的任务。每次作文训练课写作环节只安排一个课时,明确任务要求,当堂拟稿誊清。高一年级起步要求40分钟写完600字,第二学期要求写650字,这样逐步提高要求,到高二结束即要求40分钟能写800字左右。高考时不用40分钟就能写出800字以上的美文了。

5.综合能力训练。通过以上几个专题的训练,学生对渐序快速写作的程序和方法有了良好的把握。这个阶段,我们将分项训练成果进行融合,全面提高学生渐序快速作文的综合能力。这项训练主要包括:(1)审题、谋篇、拟文和评改等各个能力要素的综合训练;(2)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和应用文等各类文体快速写作的综合训练;(3)各种表达方法的综合训练;(4)给题作文、半给题作文、自命题作文、话题作文、材料作文等各种给题方式的综合训练;(5)练习作文、考场作文、兴趣作文、竞赛作文等各种作文环境的训练。

上述五个训练环节实为一体,不可偏指,但在教学实践中可异步穿插,一般每个步骤安排一个学期的时间;也可同时进行,但每项训练在目标要求方面得有所侧重。

(二)四法――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的四种特色方法

渐序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是作文教学方法的创新,其训练过程也不囿于常规。下面四种方法是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的主要方法。

1.训练限时反馈法。此法指在作文过程中缩短每个环节间的间隔,加强单位时间内师生反馈频次。多年来,常规作文教学的流程是:教师评讲旧作――教师指导新作――学生拟稿誊写(有时连到课下)――教师课后批改作文。此模式训练周期一般为两周,周期太长,不符合教育学及时反馈的原理,减低了作文训练的效应。我们的快速限时反馈法要求每个训练周期不超过一天,大多是两课时完成。每次训练,包括学生拟文誊清到老师批阅评点,都严格限时,一般是要求当堂完成。特殊情况下教师延至当天课后评阅批改,利用辅导课时间完成反馈辅导。

2.先练后导结合法。我们的作文课堂要让学生自由地表达,不加掩饰地表达情感,真实地反映对自然社会的主客观印象。这样,让学生在个性表达中提升写作能力,在真情宣泄中怡情悦性,从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样出于原初的表达有时粗糙了点,率性了点,字、词、句、篇的错误多了点,老师在评价环节的工作繁复了点,但它已经完成了作文教学的最珍贵最重要的目标:即让学生及时地、真实地、完整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学生完成习作后,教师及时组织评议,总结归纳,提炼方法。这样,让学生无所依赖,逼着学生动脑动手,独立作文,学生往往能写出有创意有真情的文字来。

3.细粗三轮评改法。操作方法是:作文用黑笔抄好,收上来前,先由学生自己作自我评点,指出习作立意、技巧、表达诸方面的成功之处或不足之处,一般用蓝笔作记;然后组织学生传阅,并互评详批,要求总批、眉批、边批齐全,一般用红笔作记;最后环节是教师当日浏览,找出习作中普遍性和倾向性的症结,推出优劣典型,并及时在全班讲评和个别指导,完成师生反馈。这样,一是把教师从烦琐的作文批改中解放出来;二是把学生纳入作文训练的全程,让学生在写、改、批、评的多环节参与中加强反馈,提高写作水平和鉴赏能力。

4.能力分步达标法。我们着眼于学生生命的发展,从应知应会、智能开掘、写作情态三方面设计了个性化的作文教学序列。首先是设计递进式的目标体系,把现行高中学段作文的教学目标细化分解到三个年级的六个学期及至每次写作训练,呈现一个阶梯式递进的能力体系。其次是落实项目式的训练任务,把整个快速写作训练任务分解为快速审题、立意、构思、成文、修改,快速写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应用文、考场文等多个专题推进。这种做法改变了作文训练的随意性,体现了渐序快速作文教学很强的渐序性和明确的任务性,整个训练教学以序列推进,目标统领,逐项实施,分步达标,环环相扣,高效运转。

(三)三课型――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的三种实用课型

渐序快速作文教学的愿景必须通过课堂来实现。所以,我们近年来致力于课堂改革,构建教学模型,优化课堂形式,向单位时间要质量。通过多年的探索,我们建立了渐序快速作文教学的系列课型。

1.技巧指导课课型。这是从写作知识和技巧方面进行专题指导的课型,这种课型为一课时。其教学步骤主要有:(1)范例导引。教师事先根据训练主题,从不同角度精选3―5篇范文印发给学生,让学生了解每篇文章在审题、立意或表达上的不同特色,特别是让学生把握这些作品对本次训练主题的针对性借鉴作用。(2)方法指导。在上一环节基础上,教师指导学生对每篇文章作出个性解读,鼓励学生间思维碰撞,充分激发学生的异质性思维;然后再引导学生去讨论评价,思考探究,提炼总结。(3)实操训练。这是个实践训练环节,即让学生针对给定的题目,从构思、审题、立意、表达的角度运用刚获得的作文知识,培养学生的作文能力。这个环节只要列提纲即可,用展示的方式交流成果,只要言之成理,理之有据,就要给予表扬鼓励。(4)归纳小结。主要让学生谈认识谈收获,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导点拨,实现学生写作知识的积累,思想感情的升华,表达技巧的掌握,最终实现作文能力的提升。以上四个环节时间分配一般为5、10、20、10分钟。这个课型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有理论但不空洞,有案例但不琐碎,实用性较强,学生也喜欢。

2.写作训练课课型。这是包括写作技巧指导和写作训练实践、作文评改三环节为一体的课型,这种课型一般为两课时。其教学步骤主要有:(1)启思。教师在作前对学生进行相关的思维训练,一般以复习旧知、案例评点的方式导入某项思维训练,为本次作文训练热身。(2)命题。即教师根据阶梯式目标体系,设置本次作文训练内容范围或直接命制题目。(3)写作。学生通过快速审题、快速立意、快速构思,进入快速拟文修改阶段。这个环节一般要求学生口不说,目不斜,手不停,心不乱,凝神专注,一心为文,快速完成写作和修改。(4)自评。这是学生完成初稿后,就构思立意,行文表达对本次习作作出自评,亮点和不足均要作出评价。(5)传阅。同学间交换习作,交互评点,每人均要负责一位同学的作文详评,并完成边批、眉批和总批。(6)修改。教师选择部分习作快速浏览,找出习作中普遍性和倾向性的症结。这个环节一般与上一环节同时交互进行。(7)讲评。教师将作文情况反馈给学生,并推出优劣典型,及时在全班讲评和个别指导。以上七个环节均在课内完成,时间分配一般为3、2、40、5、25(第5、6环节同时进行)、15分钟。当然,教师在课后还要细读每一篇习作,根据需要安排面批,同时为阶段讲评课作准备。这个课型,环节紧凑,容量较大,实施得好t效益也高。把作、评、改多个环节放在两节课内完成,减轻了学生的课外负担,学生得以有时间去读书积累;教师也不再为“全收全批”“精批详改”而犯愁,有更多的时间研究教法,研究学生。

3.作文评讲课课型。这个评讲课有别于前面课型的讲评环节,这是专门针对学生作文优劣,尤其是根据学生作文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的问题点击诊断,指导完善的集中详评详点课。其教学步骤主要有:(1)现象点击。主要是根据某一阶段学生作文存在的共性问题作分析,一定要以学生近期写作的存在问题作案例,具体分析。(2)归类分析。通过对班中各种写作症结的分析,总结作文的成功经验,找出影响写作质量的制约因素,寻求解决方法。(3)点拨提升。在前面两个环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作文能力提升,主要是通过迁移性练习和对旧作的升格修改等方法进行,让各类学生在最近发展区发展。(4)课堂小结。可让学生谈收获,谈整改,推动目标的达成,实现知识的内化和能力的提升。以上四个环节一般占用一课时时间。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案例要详实,分析要精准,点拨要精当,训练要到位。

四、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模式实践效果

(一)改善了教学生态

传统课堂,教师至高无上,主宰一切,学生是天生的服从者。这种师生伦理观照下的课堂,一切均在教师的预设之中,学生的个性思考得不到尊重,学生享受不到思考的、发展的、生成的、创造的快乐。渐序快速写作训练的实验,是基于新课程理念的一种教学改革。这项改革以生为本,一切从学生的需要、发展和成长出发,在提升学生写作技能的同时,更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达成,实现学生人文精神的唤醒和成长。

(二)化了教学体系

学生写作训练层面形成了7个大类、18个专题、54种写作方法。这些方法通过写作法专项训练和阅读课教学渗透训练。同时,在课堂环节,致力于课型的改良和形式重建,初步建立了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教学模式。教和学的体系构建是这项研究工作的核心,其成果被评为盐城市首届教学成果二等奖,2016年又获盐城市社科成果一等奖和江苏省职教学会“优秀课题”奖,研究报告《中职作文快速渐序训练策略研究》获2016年江苏省职教学会评比一等奖。

(三)提高了训练效益

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是一种限时达标的快节奏训练,中职阶段要求学生40分钟写出800字,并能做到中心突出、内容具体、条理清楚、语言通顺、卷面整洁、错别字少。渐序快速作文教改实验不但提高了学生的写作速度和写作水平,而且促进了读、说、听、写、思的综合训练,提高了语文整体成绩,突破了传统作文教学“训练周期长、质量提升慢、训练效益差”的困境。仅主持人丁卫东任教的2014级实验班就有46人次在报刊发表文章或在各级作文竞赛中获奖。

(四)促进了教学相长

在这项训练中,作文基础、快速思维、写作技巧、速度提升诸能力训练熔于一炉,教学双边互动,师生能力同训。表面看,现场作文时教师的点拨少了,修改少了,实际上对教师的能力要求更高。渐序快速作文训练是对教师作文教学思维与方法的一次革命,渐序快速作文提升的是学生的作文能力,激活的是教师的教学热情,教与学双向系统均在这一次创新活动中得到重置。

(五)形成了广泛影响

围绕本项成果共有2部著作出版,6篇(1篇核心),1篇论文获省一等奖。本项研究形成了广泛的影响,射阳县教育局组织拍摄成果宣传片在县内初高中学校推广;盐城市教科院召开成果推广会。成果完成人丁卫东携成员在盐城市多次会议、多所学校开设公开课和专题讲座。

Abstract: The progressive rapid writing teaching model is a kind of writing training method which combines composition serialization and speed. This paper briefly introduces the basic situation, objective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progressive rapid writing training” teaching reform project in Jiangsu Sheyang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 with detailed instruction of the “543” model from the aspects of training method, operation process and practice effectiveness.

Key words: progressive rapid writing training; the “543” model

上一篇:在白天看星星 下一篇:行知教育思想引领下中职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