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资源建村 展新农村风采

时间:2022-07-06 02:34:25

整合资源建村 展新农村风采

殿生村位于大安市两家子镇东部,距镇区仅0.5公里;全村总幅员面积28.4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00.95公顷,林地面积18.9公顷,草原面积2280公顷。下辖4个自然屯,总户数264户,人口1124人。2010年全村经济总量达到55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850元。

发挥核心作用,建设文明新村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村干部是工作中的核心,一言一行都影响着村民。殿生村时刻把村两委班子及党员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从不松懈。要求两委班子成员坚持勤政为民,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多为群众谋福利。在任何工作中都要走在前、干在前,以自己的模范行为去影响和带动全体干部和村民。几年来,殿生村在村班子建设中逐步积累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使党员队伍管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在学习制度上,积极利用“”、“党员远程教育”等多种形式,组织党员学理论、学业务、学经济、学管理,不断增强广大党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在组织制度上,充分尊重党员的民主政治权利,实行民主议事和党内监督制度。凡涉及村里重大决策都坚持实行“六步工作法”进行集体研究、科学决策。在工作制度上,坚持村务公开制度和村干部勤廉双述制度。村党支部积极组织党员参与经济建设,参与村务管理,村民委员会坚持村民自治方针,村民代表例会制度。让广大党员在参与经济建设中经受锻炼,增长才干,从而较好地发挥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党风带民风,以民风促村风,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强化精神文明建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殿生村一直把对村民道德建设当作一项大事来抓,制作了道德建设标语,进一步推动了创建文明村工作不断向广度和深度发展。深入宣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重大意义、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深入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宣传教育。积极开展文明村和“十星级”文明户创建和评选活动。在文明村建设上,重点加强村屯环境卫生的整治,改善了村容村貌,2009年殿生村还被评为白城市级精神文明先进村。为了提高村民的文明程度,殿生村积极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树立“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倡导移风易俗、新事新办,提高农民道德素养。依托创建“平安村屯”活动载体,加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力度,打击黄、赌、毒及其他违法犯罪活动,确保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全面优化人居环境

殿生村在新农村建设上,重点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使村容村貌,人居环境逐步改善。全村4个自然屯有住房246座。2008年以来,改造泥草房62座,使住房全部实现砖瓦化,砖瓦化率达到100%。2008年,为了改善村委会的办公条件,村里筹集资金20万元,新建村部砖瓦房7间,其中文化活动室3间,购进了办公桌椅、电教设备。2009年,村里多方筹集资金198万元,修建了农业屯至前小榆树屯水泥路8公里,修建了同建公路至抱土来屯水泥路1公里。2010年,殿生村又筹集资金170万元,修建屯内水泥路5.7公里,实现了家家户户通水泥路,彻底改善了殿生村道路状况。为了绿化美化村屯环境,2010年村里还投入资金30万元,在农业屯修建水泥排水沟1800延长米,投入资金10万元在农业屯植松树700棵,垂榆200棵,投入资金5万元,在农业屯主街两侧铺彩色方砖1200平方米。2011年,村集体又出资75万元为全村240户村民的住房统一更换了彩钢瓦。目前,殿生村基础设施完备,自然环境美观,人居条件优化,人们生活安乐祥和。

加快经济发展,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

经济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为了加快经济发展,殿生村两委班子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结合自身实际,充分利用现有优势,进一步调整了产业结构。在种植业上,以传统的大蒜产业为主。积极鼓励村民扩大大蒜种植面积,全村每年种植大蒜在40公顷以上,创产值60万元。2010年全村种植大蒜40公顷,产大蒜60万斤,实现产值240万元。同时,全村种植瓜菜15公顷,创产值20万元。在发展养殖业上,殿生村利用前、后小榆树屯和抱土来屯周边草原面积较大,饲草充足的优势。重点发展养羊和养鹅产业,2010全村养羊户发展到60户,现存栏3000只羊,实现产值200万元。养鹅1.5万只,实现产值75万元。殿生村利用距离镇区近的优势,积极组织群众在农闲时间到镇区做买卖、出劳务,每年可实现产值近百万元。同时,全村有外出打工人员200余人,年可创收150万元。

健全文化设施, 活跃群众文化生活

殿生村认识到,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新农村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农民参与文化建设的积极性。为改变村民文化生活单调的现状, 2008年,村里筹集资金35万元,修建了占地15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广场;投入资金8万元安装了篮球架和健身器材等8台套。广场建好了,群众文化生活也随之丰富起来,秧歌队、篮球队、夕阳红艺术队等文艺团体相继成立。 2010年,村里投入资金5万元,购进图书3000册,建立农家书屋,创建了农家文化大院。同时,村里还经常开展篮球赛、象棋比赛、读书竞赛等活动来丰富群众生活。殿生村的文体活动深入群众,深入人心,形成了农民群众积极参与文化建设的大好局面,群众精神风貌焕然一新。(大安市新农村办 供稿)

上一篇:依托蔬菜产业发展 助推新农村建设 下一篇:严把玉米制种质量关 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