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班主任如何抓住着力点,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时间:2022-07-06 02:00:15

论班主任如何抓住着力点,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摘 要:做过中职学校的班主任都知道,中职学校学生正处于一个人最不稳定的时期,思想活跃而不成熟,自我约束能力较差。而班主任工作是一项繁琐有时又使人觉得头疼的工作,但却收效甚微。怎样才能把这样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的效果好一点呢?回顾几年的班务工作,我认为只要我们抓住了班级管理的规律性,找准了班务工作的着力点,工作起来就会得心应手,有条不紊,效率倍增。

关键词:着力点;提高;班级管理;效率

一、目标――激发前行的动力

中职生是一个特殊的学生群体,他们因多种原因没能升入高一级的学校学习,而选择了职业教育,其内心世界是不稳定、不平衡的,具体表现为:第一,自我意识增强,社会化倾向发展明显,但自控能力较差;第二,自卑感严重,但反抗和叛逆心理强烈;第三,兴趣广泛,但不重视学习,学习习惯与方法欠佳,有厌学心理。

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班主任应做中职生职业生涯设计的引领者,让学生尽早制订一个方向正确、目标实在、符合实际、措施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明确努力方面,珍惜在校学习时间,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全面提高职业素质,使他们毕业后能顺利就业、创业和升学,在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的同时自身也能得到发展。而中职生由于受知识、阅历的限制,往往很难制订出既符合自身特点又适应就业环境的切实可行的职业生涯规划,这就需要班主任作深入、全面、具体的指导。

分年级进行职业生涯设计教育。一年级时,班主任要摸清学生的爱好、特长,分析学生的性格和缺点,了解学生未来想从事的职业或自己所学专业对口的职业。具体活动有:用“现在的我”等语句做小标题,做课堂简短发言;鼓励学生和学长们,尤其是毕业生进行交流,询问就业情况;进行主题教育活动,开设诸如“我眼中的××专业”、“我们爱专业,明天更美好”、“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迈好职高第一步”等主题班会课;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校活动,增强交流技巧;认真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用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等等。二年级时,班主任要指导学生考虑清楚未来是深造或就业,鼓励学生参加学生会或社团等组织,以锻炼自己的各种能力,检验自己的知识技能。可开设“做一名优秀的中职生”、“做一个成功的未来职业人”等主题班会。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最好能在课余时间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相关的工作。三年级时,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就业信息上,班主任可指导学生拟一个“流程图”,一步步地去实施目标:先对在校期间的学习做一个总结,然后开始申请工作,积极参加招聘活动,最后组织依次模拟面试。可主题班会课开设“面对就业,你准备好了吗?”、“面试指南”、“我的未来不是梦”“摆正就业心态,从容面对市场挑战”等主题班会或演讲比赛。学生在实习期间,班主任要关注学生实习思想动态、工作情况,帮助学生实现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

其次,确立班级目标。“目标”是个感召性的字眼,合理恰当的奋斗目标,是激发班集体前行的巨大动力。它能极大限度地激励学生的斗志,调动全员参与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每接一个新班,我都会对学生讲:“我带的班要争取当学校的先进班,所以我们必须有良好的班风。”一开始就要给学生荣耀感,要求他们努力为班集体争光,增强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学校文明班评比活动开始后,我提出了“勇夺第一面旗帜”的口号。由于目标明确,同学们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班如愿以偿。这项荣誉是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得来的,同学们无比自豪,初次尝到了集体荣誉带来的欢乐。整个学期中,牢不可破的班级凝聚力如同“东方风来春满园”,激励着全班同学在各个方面不断进取。

二、规则――保证前行的执行力

班级管理出了问题,有的班主任方法不多,全凭自己一张嘴说教,试图依靠谈心、劝说、感化,解决学生许多行为习惯的问题。反复说教,不仅学生听取不进去,班主任自己也很苦恼。解决这一问题的良方是制定规则,按原则办事,管理班级用“法治”而非“人治”。使用规则的一大好处是避免对同一个问题或同一类问题的反复说教,化繁为简,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公平公正。通过班主任的努力,让规则深入人心,规则意识成为学生的品质,管理的难度就会小很多。

我接受一个班,就会引导全班制定班级管理制度。我的班级常规制定有考勤制度、收发作业制度、卫生轮流值日制度、公物保管制度、课外活动制度、班团干部工作责任制度、文明礼貌制度、班级每周小结、星级文明教室、宿舍评比办法和奖惩规定等制度。这些制度简单明了,人人明白,人人都必须遵守。此外,我们还根据需要补充新的内容。这样一来,班集体形成了,班上的制度落实了,班集体的风貌正常了,一个团结文明奋进的班集体展现在同学面前。这个班级从一年级到三年级,班级面貌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这就叫“有规矩,成方圆”。

三、活动――增强团体的凝聚力

活动是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和增强班级凝聚力的最好契机。活动中,班主任和学生共同努力,争先创优,这过程本身就是对学生有力的教育,它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同时感受到作为集体一员分享的快乐。

中专学生爱好广泛,精力充沛,个性各异,不可能用一个模式强求几十个人按一个标准行事,也不能仅仅用行政命令,用简单的纪律来约束,但也不能放任自流。所以,班内各种各样的活动都应尽量从中专生的特点出发,安排上注意计划性、趣味性和科学性。如“三八”妇女节时,要求学生给母亲写一封信、为老师做一件事;“五四”青年文化周中安排“作个有志青年”的演讲比赛;教师节时,开展“献给教师的歌”主题班会,“十一”国庆节时开展“我和祖国”的诗歌朗诵比赛;元旦节组织开展班级文艺晚会等等。除节日活动外,我们还有班级定时的主题班会。如“我爱我的班级”,“会学习、会生活”,“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寓教育于活动中,教育渗透在学生们的笑声之中。记得那次拔河比赛,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班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至今还记得决赛胜利时的点点滴滴:比赛队员磨破的手掌、吹哨时全班的欢呼、男同学的震声一吼、女同学的激动泪水……只有开展有意义的活动,才会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发展环境,让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无拘无束中进行交流,心灵接触。一个又一个活动,一个又一个的荣誉,为班级树立了良好的外部形象,不断地强化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自豪感。

当我们遇到问题时,换一种方式思考,会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活力。彷徨、等待,不应是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选择;克难奋进,勇往直前,这才是我们应有的态度和风范。

参考文献:

[1] 谷荣茂.论以自我管理为主导的班级管理[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005(5):116-117.

[2] 李佳.“依法治班”――班级管理的必然趋势[J].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B).2009(9):17-18.

[3] 齐美玲.在劳动实践课中提高大学生自我管理的实效分析[J].职业圈.2007(04S):113-114

上一篇:脾氨肽(复可托)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 下一篇:美国“基础学校”对我国初等教育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