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时间:2022-07-06 01:24:29

浅谈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因建筑施工的作业特点,需要对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归纳对策,严格实行,才能保证工程进度、质量与安全。

关键词: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工民建工程现场管理水平如何将直接影响工程实体的质量,关系着工程建设的安全和工程造价的整体水平,同时它还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展及投资效益情况。为了创造一个良好的施工环境,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使施工现场的人、材、机、场所的有机结合,最终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安全、质量事故的发生。

一、施工现场管理中的难点

1、 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调剂较为困难

如果遇到工程期较短或者是需要进行外地施工的项目时,施工单位就会遇到施工人员调剂的问题,由于人员的调剂牵扯到许多因素,因此,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调剂便出现了很大的困难,有些甚至会影响到施工合同的工期承诺。因此,处理好施工现场的劳动力调剂问题,是实现施工现场科学、有效管理的重要部分之

2、 施工现场的管理资金周转较为困难

我们知道,对于一个项目的资金来说,其主要来源于项目的工程款,目前我们国家在工程款支付方面普遍存在一个现象,即工程款的支付过程总是滞后于项目的建设进度,甚至于有些建设单位没有履行预付款支付的职责,这就导致了一些施工单位在对工程进行施工时出现严重的资金周转问题。

3、 施工现场的劳务工资具有不确定性

对于一定规模的工程施工企业来说,为了有利于内部的管理,需要企业的有关部门制订出一套既有利于企业内部统一又有利于与当地的市场相接轨的施工人员劳务工资的指导线,从而避免施工企业内部出现劳务抬价现象。此外,有些施工企业还缺少一些科学、统一、规范的施工人员劳务工资的管理办法,我们知道,由于施工人员的劳务工资大多是由工程的包工头统一发放,而工程的包工头有可能为了自身的利益,在施工环节偷工减料,从而导致施工项目的管理人员在劳务工人的管理方面缺少权威性,有可能影响到施工项目的质量、工期、安全以及目标的实现。

二、目前施工现场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现场施工人员操作问题

在工民建施工的过程中,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会比较多,施工过程又比较复杂,而大多数的施工人员都来自农村,施工人员的素质都普遍偏低,文化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工人对施工现场的操作和作业流程不了解,上岗前也没有经过专业的技术培训,在加上管理的不严格,导致他们在工作时常常会因为违反操作规定而造成严重的质量问题。

2、现场管理化水平低的问题

工民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工民建施工的质量和进度,现场管理水平是否到位直接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工期,全面的现场管理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工程质量,降低成本,缩短施工时间和提高工程收益,因此,提高现场管理的水平势在必行。

3、现场安全管理水平问题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建筑行业的技术、管理人员很少,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缺少具有较强专业技能的人。他们的知识结构、工作方式、习惯意识等还不能适应建筑业的特殊工作和环境,他们普遍未经过基本培训和教育,缺乏应有的安全知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三、提工民建工程施工现场管理问题的对策分析

1、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思想和素质

在工民建施工过程中,有太多种的技能和工作人员,企业要采取多培训、多学习、多实践的安全学习方法,广泛深入的开展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安全意识。同时,可以安排工人去学习技术以提升工程的施工质量,加强工人的思想素质,增强工人的工作责任心。

2、建立自检机制

所有现场管理人员都必须牢记“质量第一”的观点,在施工过程各个工序、各个环节,坚持严密的科学态度,实行“数据说话”的原则,分部、分项工序都严格遵守有关操作程序和技术规程和规范的要求,成立项目经理、项目总工程师、质检员和各工区负责人组成的质量保证机构,建立工区质检员初检、项目质检员复检和由总公司质量质检员负责终检负责的三级检验制。不能让任何一个环节存在隐患,做好预防措施,把可能发生的质量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3、完善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制度

在工程建设的施工现场,项目经理接受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其的授权行为,指挥该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生产以及经营活动,并对工程建设项目中的人员、资金以及物资等生产品进行科学调配与管理。与此同时,接受授权的项目经理有权决定工程项目内部的具体分配方案以及具体的分配形式,对施工的设备进行合理购置,对施工的材料进行合理采购。对于项目的管理班子来说,由于其严重关系到施工项目的运行,所以施工单位需要按照优化和动态原则对其进行科学组建,同时,项目班子的成员不仅需要接受工程项目经理的领导,还需要接受有关职能部门的检查、指导、培训、监督以及考核等环节。

4、健全管理制度

根据文明施工需要按专业、岗位、工区等分片包干,分别建立岗位责任制;依据相关人员的文明施工职责列入到经济考核中一同检查与考核;工地每月由组长或副组长牵头,综合办公室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两次综合检查,按专业、标准工作面全面检查并制定相应表格,填写检查结果,张榜公布;制定相关奖罚细则,坚持奖罚兑现;施工现场所有工作人员一律填写牌号,持牌、持证上岗。

5、安全管理

为确保安全施工,维持正常的施工秩序,坚决贯彻“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保证规范施工场所的各项安全防护措施,坚决治理施工人员的习惯性违章行为,做到岗位无隐患,个人无违章。工程施工期间在工地现场安全科,由专职的安全科长和保安人员负责管理工地的安全生产工作。。要不定期的检查各种安全措施,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规定,也可以采取奖惩制度,激发全体工人重视安全施工,既要保证安全生产,又要经济合理。成立工地安全领导小组,由项目管理成员、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和工区负责人组成,定期召开安全生产会议,提出安全生产目标,并针对安全员在工作中发现的安全隐患进行通报,并确定消除隐患的方案。

6、建立质量创优机制

落实创优领导责任制,各级领导分级负责,逐级保证,把创优成效作为考核领导业绩的内容,达不到创优目标的主要领导,两年内取消其晋升资格。强化创优意识教育,在职工中牢固树立质量是企业生命的观点,对施工人员进行对口培训,做好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项目部主要领导组织有关人员每旬对工程进行一次检查,检查分内业和外业两部分,内业由分管部门对口检查各项记录、报表、台帐、签证、检查证、分部与分项工程的验评资料等是否完整、齐全;外业按部颁标准对结构外观、各部位尺寸、中线、水平进行实地测量,做出记录。经过讨论评议后做出创优质量评定结果,对每一次检查合格率达不到100%的,提出警告,限期整改。

结束语

现如今的建筑市场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残酷,为了实现更高水平的经济效益,施工单位需要对已有的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进行科学的优化与更新,由于我们现有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困难重重,所以我们更需要完善目前的项目管理制度,要做好工民建施工现场管理必须建立完善的组织机构及质量、安全保证体系,加强对现场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才能保证工程的质量及安全,从而有利于提高企业现场管理人员的水平。

参考文献

[1] 陆文银.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及其优化措施[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1(18).

[2] 赵宏利.小议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制度[J].中国对外贸易(英文版),2010,(19).

[3] 周琦.建筑工程项目的现场施工管理分析探讨[J].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10):140-141

上一篇:道路工程施工项目管理与成本控制 下一篇:建筑工程预算与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