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与英美的饮食文化差异

时间:2022-07-05 07:53:23

浅谈中国与英美的饮食文化差异

中国拥有独特韵味的饮食文化。中国饮食文化的腾飞,主要在于源远流长的饮食思想和丰富多样的饮食内容。这不仅反映了饮食品质、审美感知、思想情感、社会功能等在饮食活动过程中独特的文化韵味,也凸显了饮食与中华传统文化优秀成果之间的完美融合。历经了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它早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瑰宝、世界文化中的一抹靓丽的色彩。英美国家继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血统,虽有少数的民族以采集、种植为主,但大多数民族以渔猎、养殖为主。因此英美人多食荤,他们从动物身上索取原料供自身吃、穿、用。在饮食结构上,他们大多也吃牛肉、羊肉,比较注重动物蛋白质和脂肪的摄取,因此肉食在饮食生活中的比重一直很大。在英美国家,有一些地方聚集着各国的移民,因为这些地域曾沦为殖民地,所以这些地方也被各国的饮食文化深深影响,他们根据自身的饮食习惯,集思广益,创造出自身独特的饮食文明。这也体现了不同的饮食文化来源于不同的饮食观念与饮食习惯,不同的饮食观念与习惯来源于不同的历史背景。

一、饮食风格

英美国家强调理性,讲究科学,他们注重食物营养价值的摄取,包括蛋白质、脂肪、热量以及维生素。讲究根据营养搭配食物,根据消耗供给能量以及分析食物是否容易让进食者吸收,是否有副作用等。英美人认为饮食是为了果腹充饥,是补充营养,保持生存的手段,他们会尽力保持食物的原汁原味,即使口味不好,他们也会吃,因为他们将这看作是一种营养。对待饮食,英美人采用科学、规范的方式。如中小学都聘请了营养师,以保障青少年拥有健康的饮食环境。但同时他们又有所局限,他们不吃内脏,并且在烹饪上也玩不出什么花样。中国人强调感性追求味觉。中国饮食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味”,湘菜的辣,川菜的麻,鲁菜的鲜,浙菜的香等菜系的口味都别具特色。中国还讲究调和之美,将新鲜的食材加上配料和辅料进行调和,然后加热,当各种味道交织融合在一起时,它们相互补充、渗透,最终形成一道具有独特口味的菜肴。饮食的调和不仅仅在于味,还在于菜的丰富性,厨师通过将不同种类的食材充分调和在一起,形成新的菜肴,甚至还可将一些英美人认为是弃物的东西作为上好的原料,烹饪出美味佳肴。这也足以可见中国饮食文化之广博。

二、饮食结构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立国之本。以种植业为主,养殖业、畜牧业为辅的农业结构使得中国肉类产量较少,价格较贵。因此中国一直保持着素食为主,肉食楦ǖ囊食结构。相反,由于气候,环境的影响,英美国家则以畜牧业为主,肉类产量丰富,谷物产量相对较少,其饮食结构以肉食为主,素食为辅。这也印证了为什么西餐厅的主菜大多是肉类了。

中国属于高谷类膳食结构,传统膳食以谷类食物作为主要的能量来源,其提供的热量、蛋白质分别约占膳食总热量的75%和66%。然而肉类提供的热量,蛋白质分别占总热量的8%和11%。即使这类膳食结构也包含一些蔬菜和水果,但由于中国人对口味的要求也使得蔬菜水果在洗、切、煮过程中流失大量营养物质。并且高谷物高谷类膳食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如蛋白质含量低,氨基酸组成不完善,微量元素利用率低等等。在属于发达国家的英美,膳食多油脂,好食糖。这种膳食结构虽然满足了人体所需能量,但摄入过量就容易引起肥胖、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可见,不同膳食结构都有自身的优点与缺点,我们要学着合理饮食,平衡营养。

三、餐桌礼仪

中国有着一个十分古老的传统――聚餐围坐,大家围着一张方形桌子坐在一起,美味佳肴放在中心,一席共享,相互敬酒,相互劝菜来表现人们之间的尊敬,热情与和睦。在各种年节中,这种传统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所谓的团圆饭就是亲朋好友聚在一起饮食合欢。中国人的饮食也都是各取所需,不用预先分配。其座位的分配也有一定要求,长辈和小辈不能坐在一起。英美人也是聚餐围坐,但都是单盘独碟,盘中是预先分配好的食物,一人一份,定量供应。对座位他们也没有什么讲究,十分自由,这也体现了英美国家对人性的尊重。在餐具方面,中国与英美也十分不同,中国人主要用筷子、汤匙,吃饭用碗盛。英美人则爱用刀、叉,用刀切菜,用叉吃菜,用专用汤匙喝汤。筷子和刀叉正是两个最具代表性的对比物,不仅充分反映了中国与英美饮食文化在餐具方面的具体表现,也凸显了不同民族之间特有的思想和审美认知,造就了中国与英美独特的个性与情怀。

四、烹饪方式

中国人将烹饪当做一种艺术来追求,觉得十分有趣,乐此不疲。对于中国,烹饪与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没什么两样,它可丰富生活,更能升华灵魂。其烹饪方式也奇多,焖、烧、蒸、煮、炸、酥、煎、烩、扒、炖、溜、炒等无所不有。中国人还善使用各种佐料,如姜、蒜、酱油、醋等。他们认为这些作料有利于提味,使菜更加鲜香可口,甚至有些佐料还有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效。相比之下,英美人的烹饪方式则显得较为单一,也不会用太多佐料,他们尽力保持食物的原味和营养。此外,英美人爱储藏食物,他们不像中国人习惯购买新鲜的食材烹饪,而是往往一次性购买一周的食物,放在冰箱里,每天大多吃的是冷冻食品。

五、结论

中国与英美国家饮食文化的差异归根结底是感性与理性的差异,不同的思维理念和地域特征造成了不同的饮食文化。面对目前国际饮食业的发展,中国和英美国家都在努力取长补短,互相补充。注重品种多样、搭配合理、营养平衡、重视健康已成为中西方科学饮食的共识。只有通过交流,中西方国家才能在文化碰撞中不断发展、融合,尤其当中国入世之后,将会迎来中国与英美国家饮食文化最大程度的一次交融,并且将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引发一场“吃”的革命。

上一篇:我帮爸爸卖橘子 下一篇:如何挑选优质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