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信息论视角下科技证据的认证

时间:2022-07-05 07:51:47

浅析信息论视角下科技证据的认证

【摘 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我们要以一种新的视角去发现和解决问题。将信息论的有关内容引入科技证据的认证能够帮助司法工作者以全新的思维模式审查证据以确定其证据能力和证明力,尽量全面真实地认定案情以保证裁判的公平和公正。

【关键词】信息论;证据;科技证据;认证

一、信息论概述

信息论是一门用数理统计方法来研究信息的度量、传递和变换规律的科学。现代信息论作为一门真正意义上的科学,是从奈奎斯特和哈脱莱开始的。但是正式形成是以1948年美国数学家申农发表了两篇有关“通信的数学理论”的文章为标准。现在,信息论已经广泛渗透到生物学、医学、社会学、法学等其他领域,并逐渐有了更强的生机与活力。

信息是信息论的核心、出发点和最终归宿。而将信息论引入证据的相关领域则能够以全新的视角和方法进行科学的研究。[1]

二、信息论视角下的证据

(一)信息论下证据的本质

我国学界对于证据本质的界定众说纷纭并且争议一直没有停止过。其中影响较大的学说包括:事实说、根据说、材料说和统一说等。 [2]但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证据的本质自然应给出更贴切的描述。信息说主张证据的本质是能够证明案情的并依附物质载体存在的信息。其中证据的内容是信息,而证据的形式则是承载信息的各种载体,但是无论证据以何种载体形式存在,我们都能抽象出其中蕴含的信息,这就是将信息论引入证据理论的最大价值。

(二)信息论下证据的作用

大多数人总是认为自己最愿意接受、也最容易接受实用的并且具体的东西,而不愿意或者不容易接受抽象的东西,但实际上越抽象的反而可能是越实用的。[3]证据的本质是能够证明案情的信息,这种信息同知识一样本身是抽象的。也许有人会质疑证据的抽象性,因为他们觉得诉讼中的证据能够看得见摸得到,比如物证、书证和视听资料等等。这些所谓的具体并非证据信息本身,而是证据的各种物质载体,我们通过感知这些载体加工、处理和分析抽象于其中的证据信息。而这样的信息能够带给我们实用性,它就像一把制作打磨过的钥匙,帮我们打开案件真相的锁链。

三、科技证据认证的信息化

(一)科技证据的信息化认证模式

1.信息系统运行模式

整个信息系统包括信源、信道和信宿三个部分,而信息在实际传递过程中还会受到由干扰源发出的噪音干扰。信源可分为离散信源和连续信源:离散信源是指发出时间和幅度都是离散分布信息的信源,比如数字;而连续信源发出的都是连续的信息,例如图像。信道是传输信息的媒质,信息是抽象的但信道则是具体的,信道的作用在于传输与存储信息。信宿则是相对于信源来说的接收信息的宿体。信息系统运行的模式就如下图所示图一。

2.科技证据的信息化认证过程

我们可以将信息系统的传输运行模式引入到科技证据的认证中来,科技证据的本质也是信息,它的运行过程与信息系统的传输是相同的。法官运用信息论对科技证据进行认证时,要以质证结果为辅助,特别是专家证人和专家证据等能够佐证科技证据的信息。[4]从法官为信宿的角度来考量科技证据与其他证据能否组成一个完整的证据链条来互相证明案件事实。比如证人将案件事实的信息准确清晰的表述。 [5]借此来确定科技证据的证据能力和证明力。

(二)完善科技证据的认证规则

科技证据应该是包含所有能够通过科技手段进行获取、质询和认定的证据。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证人证言等传统证据也可能会需要科技加以辅助。证人证言的信息传输过程非常容易受到信道中噪声的干扰,从而导致信息量的不确定,信息熵就随之增加,这样对于认定案件事实徒添了不少风险也降低了诉讼效率。[6]但是传闻证据排除规则的运用也应存在例外情况。如果证据信息经过综合甄别与判断,确实存在较高程度的可信性,那么传闻证据也可以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

补强证据规则是指对某些特定证据,由于其证明力不够,必须补充其他证据方能定案的规则。在我国刑事诉讼中主要是被告人的口供补强,民事诉讼中《证据的若干规定》第69条中指出证人证言需要补强的情况: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以及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7]运用补强规则对科技证据加以规制和补充能够帮助法官更好的认定证据能力和证明力以证明案件事实。对于补强的证据所要达到的数量及程度,应该根据每一案件所欠缺的信息量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由法官自由裁量。

【参考文献】

[1]李立萍,徐政五,汪利辉.信息论导引[M].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5-6.

[2]何家弘,刘品新.证据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108-110.

[3]李德昌.信息人社会学:势科学与第六维生存[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53.

[4]刘艳娜,王继福.论国际民事诉讼中专家证据的法律适用[J].山东社会科学,2011(10):67-71.

[5]刘立霞.证人证言研究[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2006:177.

[6]刘立霞,吕剑钊.论传闻证据规则在我国的确立与适用[J].燕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8):30-31.

[7]王继福,刘艳娜.民事科技证据认证问题研究[J].求索,2011(9):165-167.

上一篇:知识产权意识建设需法律的支持 下一篇:论有机建筑理念与中国古代造物法则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