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时间:2022-07-05 03:39:09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摘要:目的 探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1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患者均常规治疗。治疗组同时使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滴,1次/d,连续应用14 d。治疗过程中观察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心电图ST-T改变情况。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用量均显著减少,改善的程度治疗组较对照组显著。结论 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可靠、安全性高。

关键词:川芎嗪注射液;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社会人口进入老龄化,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发病率在逐年增加,成为威胁和影响老人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之一。本文采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观察疗效和安全性,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所选12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老年患者,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标准[1]。排除以下情况:排除心肌梗死酶学和心电图改变;除外重度高血压(血压≥180/110 mmHg)、严重心力衰竭、房室传导阻滞、肝肾功能不全;排除主动脉夹层、出血性疾病和血液病者;排除有川芎嗪过敏史或过敏体质者。126例患者年龄60~86岁,平均年龄(73.5±12.6)岁,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3例,两组在年龄、性别、心绞痛性质、心电图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均合理饮食,常规给以硝酸酯类药、肠溶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等。合并高血压或糖尿病者给予降压降糖药物对症治疗。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治疗组同时使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8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疗程。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入院时和治疗期间做12导联心电图1次/d ,心绞痛发作时即刻做心电图,观察ST-T改变;治疗前后检查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观察有无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

1.4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表示,治疗前后采用配对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双样本t检验。P

2结果

2.1疗效判定标准

2.1.1临床疗效 显效表现为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使用硝酸甘油减少50%~80%;有效是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硝酸甘油使用量减少30%~50%;无效是心绞痛发作次数和硝酸甘油用量无改变;加重是心绞痛发作次数、程度、持续时间、硝酸甘油用量较前增加。

2.1.2心电图改善 显效是治疗后心电图恢复正常;有效是ST段恢复>0.05 mv,T波比治疗前变浅>50%;无效是心电图与治疗前比无改变;加重是治疗后 ST段压低>0.05 mv,主要导联T波加深>50%或直立T波变平坦,或平坦T波变倒置以及出现异位心率、房室或室内传导阻滞。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和有效率之和。

2.2两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比较

2.2.1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组显效38例,有效20例,无效4例,加重1例,总有效率92.06%。对照组显效34例,有效17例,无效9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80.9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2.2.2心电图改善比较 治疗组显效35例,有效21例,无效5例,加重2例,总有效率88.89%。对照组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10例,加重3例,总有效率79.36%。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2.3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和硝酸甘油用量比较 心绞痛发作时间(min/次):治疗组治疗前(11.38±2.42),治疗后(3.72±1.58);对照组治疗前(11.41±2.54),治疗后(5.69±2.15)。发作频率(次/w) :治疗组治疗前(4.12±1.98),治疗后(1.82±1.06);对照组治疗前(4.25±2.03),治疗后(2.36±1.72)。硝酸甘油用量(片/d) :治疗组治疗前(2.36±0.48),治疗后(0.31±0.19);对照组治疗前( 2.39±0.54),治疗后(0.47±0.65)。

2.4不良反应 两组均未见出血、过敏等不良反应。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在该病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已证实主要为冠脉内粥样斑块破裂,激活血小板,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造成血管不完全堵塞;也可以因内膜损伤或斑块破裂后诱发冠脉痉挛,导致心绞痛的发作。冠心病心绞痛的发生除血管、神经和内分泌因素外,血液流变性异常具有重要影响,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是心绞痛的始动因素或重要中间环节[2]。据报道川芎嗪可以扩张冠脉,增加血供,保护冠脉内皮,改善微循环,增加心肌营养及血流量,降低心肌耗氧,抗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3]。从本文患者临床观察中发现,使用盐酸川芎嗪注射液组,临床疗效和心电图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在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减少发作持续时间、改善心肌缺血等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中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总之,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具有抗血小板聚集,扩张小动脉,改善微循环,并对已聚集的血小板有解聚等综合作用,治疗老年不稳定型心绞痛能显著改善临床症状,疗效好,安全性高,是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理想药物。

参考文献:

[1]叶任高.内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81.

[2]朱孝庄,陈志松,冯丽.血液流变性在老年人心绞痛发病中的临床意义[J].微循环杂志,2005,15(2):57-58

[3]张洁,王健,周其全.川芎嗪抗心肌缺血作用的研究进展[J].中国微环,2003,7(4):257.

上一篇:红外线联合磺胺嘧啶银粉治疗压疮的护理体会 下一篇: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乳腺肿瘤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