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赶走不良少年?

时间:2022-07-05 03:05:31

如何赶走不良少年?

马克・瑞顿住在格兰的爱丁堡,是个年龄不大但毒瘾不小的吸毒者,他同数个不良少年混在一起,包括自负的“病孩”、傻乎乎的“土豆”、有精神障碍的“暴力狂”,还有一个怎么也搞不清到底哪个同伴才是孩子父亲的女孩。这帮英国的街头小混混整天无所事事,逃避一切规范和责任,鄙视一切正常秩序,是真正的无政府主义者。他们在公共场所丢人现眼,无聊的时候,他们靠“猜火车”来打发时光。

在世界上的许多城市的青少年,若“参与飙车、性骚扰或以黑衣人姿态跟随帮派参与婿丧喜庆,甚至中途辍学”,都将被列为“不良少年”,轻则让警方登记管理。重则依法究办。畅销书《轻视他人的年轻人》则宣布日本的年轻人社会已然进入“除了自己都是傻瓜”的时代,从心理学上解释了年轻人危机四伏的情感世界――在那些少年宫被用来做补习班、公园被用来做征婚、商场铺满性感广告的物欲城市,年轻不是自我膨胀就是自我萎缩。迪斯科、偏僻公园、深夜的公共广场成了他们勾肩搭背的聚集地,不良少年的聚集成了世界性的城市管理难题。

对此,英国人似乎找到了“最好”的办法。英国科学家霍华德发明了一种超声波装置,这种装置发出的声波只有儿童和青少年才可以听到――皆因有科学研究表明,25岁以下的年轻人内耳中存在一种极细的绒毛,过了这个年龄内耳中的绒毛就会完全消失。当不良少年打算在某个安装有这种“不良少年驱赶器”的公共场所聚集:就会因耳内听到难以忍受的阵阵刺耳响声而不得不离开。

有报道称,自2006年1月这种驱赶器装置在英国问世以来,已被警察和政府安装到不良少年常常聚集的约3500个公共场所。不过,英国英格兰儿童事务专员艾伯特・安斯利一格林在今年1月12日发起一个“停止嗡嗡声”运动,反对在公共场所安装这些驱赶器,原因是“这些装置不分青红皂白,瞄准所有儿童和年轻人,包括婴儿,不考虑他们是守规矩还是品行不端”,是“儿童和青年人的声波武器”。

高科技用在少年身上不是仅此一遭,日本就打算采用Tasp卡控制未成年人吸烟现象――贩卖机首先会对Taspo卡进行认证,核对持卡人的年龄相比之下,英国这种物美价廉的高科技驱赶器有歧视不良少年、侵犯他们自由和权利的嫌疑,人权组织应该不会同意。

还有最直接的方法是不让他们出门――爱尔兰法定18岁以下公民不得在晚间9点以后进入酒馆;英国各地方政府可视情况规定16岁以下人士晚9时之后小得出门,否则警力有权将其带回家;纽约规定未成宁者在上课时间和晚上10时后不得在网吧停留:日本东京开始实施一项新条例《东京都青少年健康成长条例》,在晚上23时至次日凌晨4时禁止16岁以下的青少年离家外出――如果在卡拉OK厅、网吧、漫画茶馆、影院、剧场、保龄球场等发现违规者,将对经营者处以30万日元以下的罚款。

宵禁和驱赶显示器都非常粗暴,但自由也是危险的:游戏《第一人生》为城中的“放任政策”提供了反而的例子――在繁荣发展的虚拟城市,曾有人报告一群“流氓团伙”在公共场所驱赶其他居民,《第一人生》的官方唯又奉劝居民们自己组织起来,保卫他们的社区。

尽管如此,好心的人们认为应该对城里那些爱好游荡、破坏欲旺盛的不良少年实行教育――有人推荐《西游记》里吴承恩对孙悟空几师几弟的“不良少年”教育法:小时候保证家庭教育、学校里,老师不要重智育而轻德育、要有关爱教育,要让“不良少年”发展特长,还要有适当的紧要诅咒约束――按照前面那位英国儿童专员的逻辑,软办法才是让公共广场和偏僻小巷恢复平静的根本办法,而不是制定把少年在家里的粗暴城市规则,或安装像驱逐害虫一样对他们的城市硬件。

上一篇:奥运求职记 下一篇:社区的伙伴是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