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强化课外阅读效益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

时间:2022-07-05 01:20:50

论强化课外阅读效益做学生阅读的点灯人

摘 要: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课外时间,强化课外阅读的整体性效益。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推荐好书、唤醒学生阅读期待,强化交流、促进方法积累,搭建平台、促进阅读成果展示,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关键词:课外阅读;语文教学;阅读兴趣;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04-0028-01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学生的智力发展取决于学生良好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因此,语文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课外时间,强化课外阅读的整体性效益。

一、推荐好书,唤醒阅读期待

(1)紧扣心理规律,在设置悬念中唤醒期待。拥有强烈的好奇意识,是每个儿童与生俱来的天性。他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对于课外阅读的渴求,往往不可能是基于自身强烈要求上进的主观意识。因此,教师要借助故事中的悬念,故意设置关子,唤醒学生内在的阅读期待。比如推荐《灵犬莱西》这本书时,不直接引领学生关注书名、作者、主要内容等,而是先引领学生阅读书的开头部分,让学生对灵犬莱西未来的命运进行感知与猜想,预测书中可能出现的情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注重内外连接,在整合联系中唤醒期待。语文教学讲究的就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连接课堂之内与课堂之外应该成为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连接教材课文与推荐书目之间的关系。比如教学《我和祖父的园子》一文,为了引领学生从一篇文章向一本书过渡,教师可为学生补充萧红的资料,以及茅盾对《呼兰河传》的评价:一首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首凄婉的歌谣。教师要引领学生从诗歌的美感、画面的形象、歌谣的动听层面,对《呼兰河传》形成最初的认知,让学生的关注点从一篇文章向一本书转移。在这一案例中,如果教师抛弃教材课文与这本书之间的联系,直接要求学生阅读《呼兰河传》,很多学生可能会形成一定的抵触情绪,不利于后续的自主阅读。而教师紧扣作者资料的介绍和著名作家茅盾对这本书的评价,为学生深入、细致地进行阅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强化交流,促进方法积累

(1)上好指导课,让学生掌握课外阅读方法。正确的阅读方法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重要保障,这种方法不仅源自学生阅读过程中的积累与内化,也来自教师的课外阅读指导。比如,引导学生阅读曹文轩的代表作《青铜葵花》后,教师要为学生寻找一个适当的切入点,将原本厚厚的书读薄,汲取精华。这样,学生就不会只关注书的内容情节,而懂得从创作风格、创作背景等多维角度来关注文本,促进认知能力的不断发展与提升。在学生阅读完毕之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尝试做一些简单的读书笔记,既可以从整体性的视角关注作品谈感想,也可以根据文章的核心段落分析人物形象。要引导学生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生活实际进行连接,为阅读之后的倾吐表达提供渠道。

(2)做好陪伴者,探讨课外阅读的核心。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语文教师,应该是一个儿童文学爱好者。儿童文学作品中蕴藏着大量关于儿童性格特点的元素,教师通过阅读能够更好地了解儿童。更为重要的是,教师长期坚持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无疑是为学生做了最好的榜样与示范,是提高学生阅读动力的最有效方法。因此,教师可以与班级中的学生共读同一本书,与学生一起感受书中的故事情节、体悟书中人物的命运,感受独到的语言形式。另外,教师与学生的共同阅读,也为师生之间的沟通提供较好的途径。

三、搭建平台,促进成果展示

(1)在分享成果中w验阅读快乐。课外阅读是一个系列化、体系化工程,不能仅仅将关注的视野局限在学生的阅读层面,还要对阅读前的兴趣激发、阅读后的成果展示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关注与引导,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课外阅读效益的最大化。以阅读《青铜葵花》为例,教师要引导学生以“苦难”“至爱”“大美”为核心主题词,搭建汇报交流的方向与平台。在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逐层进行点拨,让学生形成这样的认知:作者以一个普通家庭为背景,借助细腻、周密、生动的描写,烘托文本中人物的内心世界,刻画人物形象;而在写人的过程中,作者则充分关注人物的细节,刻画出鲜活而具有审美价值的人物。

(2)在绿色评价中保持阅读动力。绿色、公正的评价,是促进学生深入阅读的重要砝码,更是引领学生深入到文本世界的重要途径。因此,教师要借助对学生阅读过程和阅读结果的评价,来维持和二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比如,教师可以通过“书香班级”“书香学生”“书香家庭”的评比活动,将更多的人融入到阅读体系之中,与学生一起阅读,一起走进文本世界。教师还可以通过“阅读明星”的评选,激励学生在阅读方面提高要求,并将阅读作为生命中的重要部分。要将“阅读明星”爱阅读、乐阅读、会阅读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借助身边的榜样鼓励学生更好地阅读,长期保持阅读动力。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课外阅读就像一张船帆,鼓动着思考的大船不断迈向思维的深处。而教师就应该是吹动的大风,不断地为这艘帆船提供动力资源,通过好书推荐、方法指导、成果展示等环节,促进学生阅读素养的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杨旭丹,张智勇.农村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与对策[J].课外语文,2014(16).

[2]黄丽梅.倡导阅读批判提高阅读水平[J].教育艺术,2015(10).

上一篇: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数学教学创新研究 下一篇:数学学习中的似懂非懂现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