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阅读指导 提高阅读质量

时间:2022-10-06 09:53:50

强化阅读指导 提高阅读质量

【关键词】 阅读教学;技巧;情感;示范;感知;理解;表达;品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03―0097―01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综合能力。因此,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核心和灵魂都应该体现一个“读”字。阅读教学中,教师在重视“读”的训练的同时,还应进一步加强对读的指导。读不能放任自流,应采取多种方法帮助学生提高读的水平,加强阅读技巧的训练。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心得,谈谈小学语文教师如何在课堂上加强“读”的指导。

一、要指导学生读到位

1.传授技巧。在朗读指导时,教师要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规律性的朗读技巧,比如,朗读三个以上并列的词语、句子时,语调要有高低、轻重的变化。如,《五彩池》中有一段话描写水池的不同形状,在朗读时语调就要有变化,这样一方面显得不呆板,另一方面通过语调的变化,能表现出水池的不同形状。

2.激感。教师通过抑扬顿挫的范读、音乐的渲染和合理的想象,把学生引入课文特定的情境之中,激发他们相应的情感。要想把握作品的基调,就要从分析作品的基本内容和中心思想入手,在分析中着重抓住作者的情感来概括提炼,弄清作品的基调,然后再根据作品基调相应地设计整体的朗读技巧,这也就是朗读一篇作品的朗读基调。

3.做出示范。教师要以身示范,声情并茂地把人物的语言、神态表达得淋漓尽致,以丰富而充沛的教学情感来感染学生,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例如,在教授《红领巾真好》一课时,当读到最后一句“小鸟在枝头高唱‘红领巾真好!’”时,笔者提高了音调,头也不经意地随着韵律晃动,脸上的笑容更为灿烂,眼睛也带着笑意。笔者的感情很快被学生捕捉到,当学生捧起书朗读时,笑意也在眼中闪现,幸福也在脸上浮现。

二、要提高学生读的质量

1.重视感知性的读。初读时,要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子,并要知道课文讲了些什么。如,在教学《爬山虎的脚》一文时,学生弄不清爬山虎的脚到底长在什么位置,这时教师可出示文中这几句话:“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就是爬山虎的脚。”让学生反复读,一字字地读,边读边想边画,弄清爬山虎脚的位置。这样,学生不仅自己读懂了课文,而且学会了怎样去读懂课文。

2.重视理解性的读。让学生反复地朗读,把课文重点段落读懂、读畅、读出节奏感来。在阅读过程中,学生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所感触而领悟,包括对一些道理、思想感情及表达方法等的领悟。这种理解与感悟是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重视学生自主深入地读书的一种自悟自得,而不是教师拼命地讲解与分析。这时的“读”,强调的是要把读书与思考问题结合起来,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这样才会目标明确,在读中理解,读有所得,读有所悟,才能让学生在阅读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

3.重视表达性的读。教师要留足时间给学生练读,要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趣。如,学习《再见了,亲人》一课后,在朗读小金花得知妈妈牺牲后说的话时,许多学生读成“妈妈,这个仇/我一定/要报。”这样的重音、停顿和节奏的安排,是不能准确表达小金花当时强忍失去妈妈的悲痛和对敌人充满仇恨的感情的,教师要引导学生读小金花说话前描写动作、神态的语句,即“你把脚一跺,嘴角抽动了两下,狠狠地说”,引导学生体会小金花的心情。

4.重视品味性的读。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有感情的读、分角色读或表演读,把课文的内在情感读出来。好的文章就是一幅画,对文中的美点要引领学生反复诵读,品味欣赏,品读感悟,带领学生领略文章的意境美,这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功夫课”。 学生学习课文,不是靠教师去分析教材,主要还是靠自己反复诵读、品味,加上教师讲解、点拨来理解课文。当然,如果只是“不求甚解”地读,漫无目的地读,又会陷入过于简单、机械的操作。在教学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在阅读中正确地加以理解、感悟,让学生在品味感悟中对文章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有更高的认识,从而提高学生的鉴赏、领悟能力。

上一篇:加强师生情感交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下一篇:初中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探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