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国外经验与中国选择

时间:2022-07-05 12:33:20

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国外经验与中国选择

变化是金融市场永远不变的法则。次级债危机之前国际金融机构还在为流动性过剩头痛不已,转眼之间金融市场陷入了由信用紧缩导致的流动性枯竭困境之中。从紧货币政策的实施将成为中国银行业从流动性过剩转入流动性短缺的分水岭,如何解决流动性不足已成为中国银行业面临的新课题。

所谓银行的流动性是指银行随时能够应付顾客提取存款以及满足正常的贷款需求的能力。因此,银行的流动性问题实际上就是银行保留及随时获得现金的能力问题。由于银行的现金流动最频繁,且银行资产中绝大部分是负债,而且负债中绝大部分又是活期存款,在债权人提出要求或契约到期时,银行有责任偿还这些资金,因此,银行的流动性要求往往具有刚性特征,从而使流动性成为商业银行管理的“三性”原则之一。流动性风险也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最重要风险之一。

从我国的现实情况来看,随着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利率的逐步市场化,真正的商业银行体制也在逐步确立,尤其是受人民币资金来源大幅波动和外汇资金来源渠道有限的影响,金融机构流动性管理的难度明显加大。因此,借鉴国外经验,加强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就显得非常必要。

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经验

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理论演变

现代商业银行自从1694年英格兰银行成立以来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其间西方银行家们在与流动性风险以及其他各种风险的抗争中总结了许多流动性管理的经验,逐渐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管理理论,即从资产管理理论到负债管理理论,再到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最后发展到目前的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

(1)资产管理理论。在商业银行产生以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重点是放在资产方,由此形成了商业性贷款理论、转换理论和预期收入理论。商业性贷款理论从银行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吸收进来的活期存款这一客观现实出发,认为商业银行只应发放短期的、与商品周转相联系或与生产物资储备相适应的自偿性贷款,也就是短期流动资金贷款。转换理论则认为,银行能否保持其资产的流动性,关键在于资产的变现能力。只要银行所掌握的证券资产具有信誉好、期限短、易于出售等条件,在需要资金时可以迅速地、不受损失地出售或转让出去,银行就能保持流动性。政府发行的短期证券正满足了这种条件要求,因此银行完全可以持有政府证券。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预期收入理论认为,贷款和证券的安全性和流动性都取决于借者的预期收入,因此,只要借款人的未来收入有保证,不管期限长短,银行都可以发放贷款。

(2)负债管理理论。如果说资产管理理论使商业银行处于相对被动的状态的话,那么20世纪50年代产生的负债管理理论则试图使银行处于积极主动的地位。这种理论强调把保持银行流动性的管理重点从资产方转向了负债方,即在资产管理理论阶段,人们考虑商业银行流动性时,主要是通过调整资产结构,将一种流动性较低的资产转换成另一种流动性较高的资产。这样做虽然满足了流动性需要,但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盈利。负债管理理论认为,银行的流动性不仅可以通过加强资产管理获得,也可以由负债管理提供,简言之,向外借钱也可以提供流动性。只要银行的借款市场广大,它的流动性就有一定保证,没有必要在资产方保持大量高流动性资产。

(3)资产负债联合管理理论。负债管理理论为银行保持流动性找到了新方法,但也使银行面临着更大的风险。因此,到了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产生了资产负债的联合管理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商业银行单靠资产管理或单靠负债管理,都不能达到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的均衡,只有根据经济情况的变化,通过资产结构和负债结构的共同调整,资产和负债两方面的统一管理,才能实现三者的均衡,从而保证银行有效的流动性供给。

(4)资产负债外管理理论。上世纪8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由于放松金融管制,实行金融自由化,银行业的竞争空前激烈,同时,货币政策局势偏紧,通货膨胀率下降,又抑制了银行利率的提高和经营规模的扩大,使银行业以传统的存贷利差为主的实际收益逐渐下降,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不利的情况下,非金融的工商企业开始大规模地介入金融业的竞争,使银行的处境雪上加霜,迫使银行寻找新的管理思想。这就出现了资产负债的外管理理论。这种理论认为,存、贷款业务只是银行经营的一条主轴,在其旁侧可以延伸发展出多样化的金融服务。因此,西方商业银行在做好传统业务的同时更加重视从资产负债表以外做文章,不断进行金融工具的创新,一些大银行还把营销重点转向零售业,大力发展表外业务和理财业务。这些金融工具的创新和表外业务的扩展,在提高银行服务质量和范围的同时,也增加了银行资产的流动性。

国外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方法

在各种不同的理论指导下,国外商业银行在流动性管理方面采取了许多具体的方法,大致总结如下。

(1)比例管理方法。为了满足流动性需求,尽可能降低流动性风险,西方商业银行利用一些具体的比例指标来测定流动性需求的大小。这些指标包括贷存比率、流动比率和大额负债比率等。其中大额负债比率是一些注重负债管理的商业银行所重视的一个指标,计算公式是:(大额负债总额-临时的短期投资)/(盈利资产总额-临时的短期投资)。公式中的大额负债主要是指借入的大额资金。显然,这一比率越高,银行资金的流动性越小。

(2)资金汇集法。商业银行把各种不同来源的资金汇集在一起,根据银行的需要和一定时期的经营重点进行分配,首先满足第一准备和第二准备的需要,保证流动性,其次用于放款,再有多余资金就用于证券投资。具体的分配比例则没有规定。

(3)资金分配法。这种方法认为,银行资产的保有形式不能由管理人员主观决定,而要取决于资金的来源状况。一种资金来源的波动性较大,从该渠道获取的资金就应当主要投向流动性较高的短期资产;反之,如果某一种资金来源的稳定程度较高,就应当主要放在长期资产上。各种资金来源的稳定程度应当由法定准备金率的高低和资金周转速度决定。根据这一标准,可以把商业银行的资金来源划分为三类,一是活期存款中心。商业银行的活期存款,要缴纳较高比例的法定存款准备金,而且每年要周转30~50次。因此,活期存款中心,要把大部分资金分配到第一准备中去,一小部分分配到第二准备中去,购买国库券和其他短期证券,极少一部分用于放款。二是储蓄存款和定期存款中心。储蓄和定期存款周转速度慢,流动性需要较少,可把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放款和购买长期债券,以获取较大的利润。三是资本金中心。银行的资本金,是银行股东们在银行开办或以后增加的股金,也有一部分是由历年利润积累起来的,一般比较稳定。这部分资金主要用来购买固定资产,如土地、建筑物、设备等,有一少部分要用于长期放款与长期证券投资。

(4)线性规划法。这是一种以标准的数学形式来表达各种决策要素之间相互关系的数学分析方法,它采用标准化的计算方法,借助电子计算机来确定资产和负债之间的最佳组合,以达到预定的最佳目标。

银行资金的运用是一个极为复杂的决策过程,而且所受的制约因素也很多。例如:资金总量、流动性要求、安全性要求、贷款规模、投资结构以及法定准备金等要求,诸如此类的因素,使传统的管理方法很难在决策时兼顾所有各方面的要求,容易造成决策的顾此失彼,达不到预定的目标。而通过应用数学分析方法,借助于计算机,建立资产负债的线性规划模型,可以使银行定量地解决上述问题。

线性规划法在应用时,首先是确定资产管理目标,然后根据各种资产与目标的关系建立目标函数,最后确定各种目标函数的限制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和目标函数求出线性规划模型的解。西方商业银行在运用线性规划法时大多以利润作为目标来考虑资产的分配,而把其它要求如安全、流动等作为制约因素或约束条件来处理。

(5)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方法。银行所有资产与负债按其收入或成本对利率变动的反应程度分为利率敏感性和非利率敏感性两部分。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与市场利率变动相关的资产(或负债),即在市场利率变化时其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会相应发生变化的资产或负债。

非利率敏感性资产(或负债)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利息收入(或利息支出)与市场利率变动不相关的资产(或负债)。一定时限内利率敏感性资产(RSAs)与利率敏感性负债(RSLs)之间的差额就是利率敏感性缺口。

利率敏感性缺口管理是一种根据利率变化周期,预测分析市场利率变动趋势及其对银行净利息收入的影响,并通过及时调整各种利率类型的资产负债的规模与结构来扩大与缩小缺口幅度以控制利率风险,获取更多利差收益的方法。

这种缺口管理法认为,在市场利率频繁变动的条件下,利率是决定资产负债两者之间内在联系的关键因素。因此,银行应该把资产与负债的利率上和期限上的特点联系起来分析,根据利率变化周期的不同阶段,及时调整各种利率类型资产与负债的规模及组合结构,从而实现银行的预期经营目标。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现状

一般认为,我国真正确立商业银行体制的标志是1995年《商业银行法》的颁布实施。因为正是《商业银行法》第一次明确规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原则,规定了商业银行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的管理体制。同时还规定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存贷比率以及流动性比率。1996年中国人民银行又印发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指标和考核办法;1997年又颁布了《防范和处置金融机构支付风险暂行办法》,对支付风险也就是流动性风险提出了五项警戒指标;1998年1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实行贷款增量管理,取消指令性计划,3月,中国人民银行改革了存款准备金制度,将过去的准备金存款和备付金存款合二为一,发挥存款准备金的支付、清算功能;2004年,中国银监会将流动性状况与资本充足状况、资产安全状况、管理状况、盈利状况、市场风险敏感性状况等一起纳入股份制银行风险评级体系中,对银行经营要素进行综合评价。

尽管我国的中央银行以及后来的银监会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对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监控,我国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与过去相比也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总体来看,这种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不仅主动性差,而且具体的措施也很不完善。这表现在一是被动管理。应该说,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为避免流动性风险而采取的主动措施,流动性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其他风险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对商业银行经营的影响最终都会通过流动性风险表现出来。西方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管理,不管依据哪种理论,采用什么方法,都是其内生自发的行为。而在我国,由于传统体制和意识的影响,商业银行目前面临的流动性风险似乎不大,因此商业银行自主进行流动性管理的积极性不强,基本上仅局限于满足中央银行和银监会的流动性指标管理的要求,没有、也不可能形成自己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二是重视应付存款的提取而忽视满足正常的、合理的贷款需求。长期以来,我国银行形成了存款是银行求客户、贷款是客户求银行的观念,因此重视满足客户对存款的提取,忽视了银行的利润来源是存贷利差,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取决于贷款的质量这一基本原理。这就造成对流动性需求的预测仅限于每日的库存现金和支付额,几乎不考虑客户的贷款需求。三是银行的流动性在于银行获取现金的能力,而银行的现金来源于三个方面,新的存款和借款、资产变现或到期收回、表外业务收入。从国外商业银行看,他们在做好传统的存贷款业务的同时已经非常重视表外业务,有的银行的表外业务收入已占到总收入的60%以上,开拓表外业务,增加表外业务收入不仅成为国外商业银行盈利的源泉,也是其降低流动性风险,满足流动性需要的强有力措施。而我国的商业银行在满足流动性需求方面除了靠增加储蓄存款外,主要是向中央银行借款。尽管近年来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比率似乎已大幅度下降,但这实际上主要是靠“剥离”实现的,资产品种单一、质量差,潜在风险大,严重影响了资产的变现能力。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也推出了大量的理财产品,但大多数还是与居民储蓄有关,真正的表外业务很少,对银行利润和流动性的贡献微乎其微。

中国商业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战略选择

在加快银行管理体制改革的同时充分重视流动性管理。流动性管理是商业银行自身为应付流动性风险采取的积极主动的应对措施,而流动性风险只有在真正确立了商业银行的自主经营、自担风险的管理体制,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前提下才能产生。目前我国的国有商业银行仍然处于转轨过程中,还没有建立起完全的商业银行体制;大多数股份制商业银行及其他形式的银行类金融机构也或多或少与政府有关联。这就造成他们缺乏风险意识,因而缺乏加强流动性管理的内在动力。应该说我国建立商业银行体制的目标是明确的,时间是紧迫的,任务是艰巨的。各家商业银行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积极采取措施,在加快完善商业银行体制的同时,充分认识到流动性风险的严重性,从而在思想意识上重视流动性管理。

在重视资产和负债各自的质量的基础上重视资产与负债数量和期限的匹配。近几年连续发生的金融事件尤其是美国的次贷危机不仅说明了表面完善和严格的国外商业银行管理实际上存在着致命的漏洞,而且也提醒我们仅仅注意存贷款数量(比例)和期限的匹配是远远不够的。我国商业银行由于宏观背景和各种考核机制,各项负债相对稳定,负债质量较高,但资产质量低下却是很明显的。近些年我国加强了贷款的质量管理,使不良资产比率有所下降,但同时也造成了银行的“惜贷”和流动性过剩。流动性不足是问题,流动性过剩同样也是问题。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情况下出现流动性过剩,反映出银行业发展与经济发展的不匹配,反映出银行信贷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因此,我国的商业银行一定要善于总结内外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要在重视每一笔资产和负债的质量的同时,建立适当的流动性指标衡量体系,资金既不能惜用,也不能狂用,要在积极开拓业务,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的基础上,实现资产与负债的质量、数量、期限的对应。

在重视资产负债业务管理的基础上充分重视中间业务的开拓。中间业务是在商业银行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在大多数情况下也不直接动用银行的资金,但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目前,中间业务以其成本低、风险小、范围广、种类多、收益高成为各国商业银行业务开拓的重点,中间业务收入也成为各商业银行降低对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的依赖,从而降低银行的经营风险,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支柱。我国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发展还处于非常落后的地位,这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的商业银行体制建立的时间很短,银行的自主经营地位也处在起步阶段,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我们的传统业务还没有做好。银行的中间业务是建立在传统业务基础上的,离开了传统业务的优势,也就失去了中间业务开拓的根基。在目前的形势下,我国的商业银行应在完善和提高传统业务的服务质量的同时,利用银行人才济济、素质高以及宏观经济形势好的条件,充分重视中间业务的开拓,尤其是要重视发挥非现金结算的作用,在增加银行利润的同时逐步降低对资金流动性要求的依赖。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

上一篇:开放式基金流动性风险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下一篇:欧元国际化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