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05 08:49:18

《冬阳童年骆驼队》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23.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5-0270-01

1.复习导入

1.1唤起回忆: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近了林海音,走进了《冬阳童年骆驼队》,你有什么收获呢?

1.2概括能力训练:你能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四件往事吗?(学咀嚼;议驼铃;想剪驼毛;问去处。)

1.2导读,回顾画面.(略)

2.自主读书

读书提示:课文描写的哪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全班交流

3.1感悟美好画面。课件出示课文插图--这就是北京的城南,小英子的门前。

3.1.1你看到的骆驼长什么样?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1)指名读书:那样丑的脸,那样长的牙,那样安静的态度。

激发想象:骆驼的脸有多丑?牙有多长?到底有多安静?

(2)品词酌句:

课件出示:"那样……那样……那样……"

(3)个性化解读:你来读出英子眼中的骆驼…

提示:老师的那句话:要学骆驼,沉得住气。你看它从不着急,慢慢地走,总会到的,慢慢地嚼,总会吃饱的。

3.1.2骆驼是怎么吃、怎么嚼的呢?

(1)指名读书:它们咀嚼的时候,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大鼻孔里冒着热气,白沫子粘在胡须上。

(2)你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你能模仿吗?

课件视频:骆驼咀嚼

(3)语言文字训练:谁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简洁:——交错地磨来磨去。

再简洁:——磨来磨去。

具体些:交错地磨来磨去。

再具体些:上牙和下牙交错地磨来磨去

(4)品词酌句:你能联系上下文解释"咀嚼"吗?(略)

3.1.3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呆",切身体会英子的感受。

(1)怎么理解"呆"?——入迷了。

你看什么看"呆"过?什么样的表情?用动作表情表示出来。

(2)看着画面,读出来。

这才是5岁的小英子,入迷的小英子。

(3)我们一起再现当时的情景。

齐读,从"那样丑的脸——,"至"——自己的牙齿也动起来。"

(4)感受林海音作品的语言特点。

预设预设1:她太喜欢骆驼了;

预设2:细致的观察;

预设3:她都看呆了……

3.2聆听美妙驼铃音。

3.2.1让作者留恋的,不只这美好的画面,还有美妙的声音——驼铃声。

课文出现了几次驼铃声?贯通全文找一找。

3.2.2学生汇报,课件出示前两个句子:

(1)……打头的那一匹,长脖子底下总会系着一个铃铛,走起来,铛、铛、铛地响。

(2)……麻袋空了,铃铛在轻松的步伐里响得更清脆。

分别指名读出。

比较(1)(2):这两处驼铃声有什么不同?(当、当、当的驼铃声;清脆的驼铃声。)

同是驼铃声,为什么会有不同?

你体会出了什么?——对骆驼的关心。

男女生分别读出两次驼铃声。

3.2.3出示(3)…….又看见冬阳下的骆驼队走过来,又听见缓缓悦耳的驼铃声。

指名读,与前两次又有什么不同?——缓缓悦耳;记忆深处。

3.2.4骆驼为什么挂铃铛?谁来说一说。

预设1:驱赶狼。——科学的说法

预设2:为了增加行路的情趣。(小英子美好的愿望……)

3.3体会幼稚的冲动。

——要帮骆驼剪毛。

多么可爱的想法,读出感情。

3.4追寻夏日的牵挂。

夏天来了,再不见骆驼的影子,小英子会怎样呢?

————追着妈妈问。

(1)同桌练习分角色朗读。谁愿意来表演?

(2)老师也想表演,我是妈妈,你们都是小英子。想一想:你还会问我什么?即兴表演。

3.5感怀逝去的童年。

(1)转眼间,英子长大了——,英子的童年结束了。长大后的英子,想起这桩桩往事,又有着怎样的感慨呢?

(2)课件录音。《城南旧事》中的独白。(略)

(主题曲《送别》响起)

(3)让我们同林海音一起感叹那逝去的时光吧。配乐师引读课文后三段。(略)

4.引向阅读

那么,重临心头的,都有哪些人和事呢?去读一读《城南旧事》吧。

上一篇:试论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下一篇:让交流展示扮靓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