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管理的实践思考

时间:2022-07-05 05:07:47

自我管理的实践思考

摘要:在知识经济时代,管理范式的演进趋势是由组织管理走向自我管理。阐述了自我管理的实践意义;从理论的角度对自我管理进行了分析;结合昆钢技术中心的实际情况,说明实践自我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企业管理 自我管理 主体性 管理绩效 自我实现

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1)06-235-02

一、自我管理的实践意义

现阶段,建设持续发展的和谐社会,必须把社会构架内各个单元的积极性、能动性调动起来,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每个市场参与者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竞争优势,在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同样具有自主性,要求个体破除一切依附关系和依附观念,增强自主意识和自主能力,自主从事生产经营和参与市场竞争。对于企业来说,管理模式要适应经济体制的要求,就要把培养人的主体性作为目标,努力把每个人培养成具有强烈主体意识、追求自我实现的自我管理者。以个体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促使团队绩效的提高,最终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

因此,企业实践自我管理的意义是将管理从少数人的特权转变为企业每个职工的行为,扩大管理的主体范围,使组织的生存和发展维系在企业每一个职工的身上。

综观各国大型钢铁企业发展历程,企业技术开发和研究机构的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企业的竞争力。可以想见,在我国,一个没有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大型钢铁企业,将无法参与区域经济激烈竞争,更谈不上在行业中发挥积极的影响。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的核心是自主创新能力,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离开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而个人的自主创新能力恰恰是自我管理的一个体系要素。“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指出:“在知识经济中,成功属于那些善于自我管理的人。”――他们了解自身的长处,自身的价值观念,以及自身如何表现得最佳。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其实就是自我管理,如果把“平天下”喻为实现人生的最大目标,那么,“修身”就是“平天下”基础的基础。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曾指出,管理个人事务与管理公共事务仅仅是量上的不同。这说明,一个人只有通过自我管理的训练,具备管理自我的能力和素养,才有资格和能力管理他人和企业。实际上,管理是“工具”而非“目标”,如果不需使用或较少使用这个工具就能达到目标,就是最好的管理,因此,最好的管理就是“自我管理”。

二、自我管理的理论分析

1.传统的组织管理与自我管理的绩效比较。管理模式的优劣是用绩效来评价的,各种管理方式产生的绩效是不一样的。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一种方式之所以优于另一种方式,是因为它们的交易费用不同,交易费用低的管理方式的绩效高于交易费用高的管理方式。

对于管理来说,交易费用就是管理运行的成本,传统的组织管理方式交易费用是很高的,这主要是因为:企业界运用了200多年的传统组织管理模式,其隐含的“经济人”人性假设,科层组织性质、“命令和控制”模式、“管理效率至上”的管理思维、基于分工的管理手段一直是企业管理的主流。该管理模式把企业中的人当作客体,视人为达到组织目标的手段和工具,这与人的主体性不相容,随着人的主体性由弱到强,在该模式下,个人与组织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对抗,产生了复杂的博弈。博弈的最终后果:使“精英型”员工被迫逃离;“平庸型”底层员工消极怠工。这样的后果使企业的管理绩效无法提升,运行成本较高,企业发展终因缺乏持久的动力而产生危机。

自我管理体现的是“人本管理”思想,并具有目标管理的特征。企业从利用人的工具理性转变为重视人的价值理性上来,员工参与企业总目标的制定,在企业总目标的指导下,员工制定各自的分目标,通过完成各自的分目标来保证企业总目标的实现。在这个过程中,企业对员工的控制由对其行为的控制转变为对其动机的控制,员工在完成各自分目标的过程中,更加注重自我控制,由“要我管”变为“我要管”,员工的能动性得以充分发挥,这种参与式的管理有效地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管理态度的不同,带来了工作效率的不同,管理运行成本较低,企业的管理绩效提高。

2.从激励理论的角度分析自我管理。波特-劳勒的激励模型被管理界公认为较为完善的激励模型,在模型中,报酬的价值、人们为实现报酬所需要的能力以及实际获得报酬的可能性这三个因素决定了人们将会为实现报酬付出多少努力。在自我管理模式中,企业、员工的收益通过商议明确后,员工作为管理的主体,对自己完成自己确定的目标所能得到的报酬,具有较高的期望值,所以,他们对于实现自我目标具有较强的主动性。员工完成目标不但获得报酬,还得到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他们对工作的满意度增加,自我激励的程度很高,因此,员工会自觉加强对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

3.从管理宽度和管理层次理论分析自我管理。管理宽度是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管理的下属人数,这个值是有限的。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由于管理宽度的限制,只有通过增加管理的层次才能缓解。企业在一定的规模下,管理宽度与管理层次的多少成反比关系,而管理层次与管理成本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在自我管理模式中,企业在承认和确立人的主体性和特性(反思性)的前提下,根据员工自身的个性、专长和发展需求,结合企业的目标,最大限度地充分授权,让每个员工自由自觉地通过自我学习、协调、激励、控制、评价来完成工作任务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共同成为管理的主体,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潜能,在实现个人目标的同时,企业实现企业的目标,消减不必要的管理层次,就可以减少管理运行成本。

三、自我管理实践分析

自我管理是与人的自我实现相联系的,是人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按照马思洛的需求观点,自我实现是人最高层次的需要,但人的需要受其自身能力大小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在传统组织管理时代,人的意识和能力还没有发展到要求自我管理的地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知识型员工的数量增加、信息技术的发展、组织自身的扁平化以及学习型组织的普及都为自我管理创造了环境和条件。但现阶段的情况却是自我管理仍不占主导地位,关键在于凸显自我管理优势的条件还不具备,国内学术界对自我管理的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研究范围主要局限在操作层面,而对自我管理理论层面的许多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自我管理的内涵和外延没有明确和统一的界定和良好的匹配,鲜见自我管理、团队建设、组织发展、社会进步各层次以及各层次之间的互动机制理论;缺乏多学科的交叉研究,还没有形成自我管理学科;管理哲学的不发达也影响了自我管理的发展。

尽管如此,自我管理是传统的组织管理范式演进的必然趋势,已在管理学界达成了共识,自我管理的精神实质已被广大企业理解和接受,因此,企业开展自我管理的实践不但符合管理范式的演进趋势,也是对自我管理理论的丰富和补充。以昆钢技术中心为例,分析实践自我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昆钢技术中心现有员工105人,职工平均年龄40岁,大专及以上学历90人,具有中、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数45人,职工队伍属于知识型员工队伍。中心主要职能是开发新产品、进行公司工艺技术管理;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科技创新为公司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公司快速的市场反应能力和冲刺能力。有研究表明,知识型员工与普通员工有所不同,他们有很强的主体性,具有先天固有的抵制官僚层级控制,更倾向于选择具有分散性、灵活性和自主性特征的工作及组织方式的要求。从中心员工素质及中心职能分析,中心开展自我管理实践已具有一定条件,特别是中心正在开展的团队建设,为自我管理创建起科技文化的软环境。但还要注意一些问题:

1.自我管理中人人是管理主体,每位员工要自觉自愿按照目标要求做好本职工作,避免出现“搭便车”、“出工不出力”的问题。

2.自我管理强调自我实现,要允许员工“犯错”和“小失误”,同时员工应根据环境因素的变化及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保证团队及中心大目标的实现。

3.自我管理需要良好的自我管理环境,涉及到相应的管理制度、公平竞争机制、奖惩机制、有效的考评与沟通机制、良好的企业文化及学习型组织的建立等,这些机制应以尊重员工,肯定员工的重要作用为基础。

4.自我管理强调企业与员工的价值观和目标的协调统一,在沟通、学习、协作、创新、竞争的平台上实现中心与员工的共同发展。

5.要使员工自我管理意识增强,应弱化权力和等级观念,领导者和管理者应以文化、爱、合作、责任和服务的心态,关心和帮助下属成功,而不是基于地位、权力的控制。员工应以平等、独立、合作的心态共同参与研究今后工作的改进方向,学习创造性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点燃内心自励的激情,实现个人最大潜力的开发。

6.中心要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力度,在团队建设中引进学习型组织建设的机制,加强员工的职业生涯管理,培育员工的主体性以适应自我管理对员工的要求。

四、结论与启示

自我管理模式是让人体验到工作中生命意义的管理模式,实践自我管理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管理达到无为而治的管理境界。自我管理可看作是一个包括制度,非正式规则、文化认同、集体行动、治理结构等内容的一个治理体系,这是一个需要多方参与并形成认同的动态过程。参与自我管理实践的员工应清醒地认识到,脱离社会秩序就没有人的存在,人只能通过社会秩序的发展来发展自己的个性,并通过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越能把握社会秩序及发展规律,就越能获得行为的自主性,提高自己活动的自由度。自我管理的绩效,包括员工和企业的物质利益指标和精神指标;领导者的声誉度、美誉度、创新水平、决策能力、配合水平;员工成长、自我实现、被尊重的满意程度、执行力;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劳动效率等等,是企业实践自我管理的动力来源,建立并利用好自我管理绩效的评价体系有利于企业自我管理实践活动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齐善鸿,王鉴忠,宋君卿.从组织管理到自我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2.李家龙,刘林青.自我管理与知识管理[J].山东社会科学,2008(11)

3.郭海龙.管理哲学应重视对自我管理的研究[J].学术论坛,2006(7)

4.李家龙.成功与自我管理[J].特区经济,2008(3)

5.齐善鸿,王鉴忠,宋君卿.从组织管理到自我管理[J].科技管理研究,2008(7)

6.程云喜.基于自主管理的企业团队学习绩效评价[J].管理,2007(8)

(作者单位:武钢集团昆明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 云南昆明 630302)

(责编:贾伟)

上一篇:浅谈黔东南旅游资源开发与利用 下一篇:浅议建筑业如何实现工程项目精细化管理应对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