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获的岂止是400元钱

时间:2022-07-05 04:29:35

“合作社是咱们的家呀,走遍山村合作忙,父老乡亲来携手,合作道路多宽广,富裕和谐是目标,乡村充满新希望……”前年6月30日上午,重庆綦江县石角镇丰岩村一农家院坝,传来一阵歌声。虽然调子有些不合,唱得也不整齐,但歌声充满激情。在《合作社是咱们的家》的社歌声中,这个“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农民自助合作经济组织――丰岩综合经济合作社破壳而出。

“歪”种子、高价格……小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单打独斗的乡亲们更多的是无奈

说起丰岩合作社这个“新生儿”,48岁的理事会主任刘万伦有说不完的话。

“一家一户时,我们经常吃市场的亏。”刘万伦说,5年前,他从石角场镇上买回1.5公斤包谷种子,摊贩说是优良品种,产量大,结籽多,颗粒饱满。刘万伦满怀希望地春种、夏管,辛苦了大半年。到了秋收时节,高高的苞谷杆上稀疏地结着几个苞谷,掰开外衣,里面是“癞子的脑壳――没得好多搞头”。这一季下来,刘万伦包谷减产八成。吃了亏的刘万伦想找摊贩理论,可摊贩“连影子都不见了”。

“我所在的村就有70多家农户像刘万伦一样,遭受了劣质包谷种的坑害,总计下来,全村减收粮食5万多公斤。”丰岩村五组组长左天法说。

除了遇到“歪”种子,乡亲们在购买化肥、农药等农用物资时,也常常受中间商层层盘剥,最后买到手时,价格也比市场的正规价高出了10%左右。一年下来,每亩地就得多承担少则几十元,多则一二百元的生产成本。

既然作为“弱者”的单个农户很难与市场抗衡,那就应该把农民组织起来,走新型合作化道路――丰岩综合经济合作社就这样应时而生

吃了那么多的“哑巴亏”,让刘万伦萌发了一个念头:能不能把相对弱小的乡亲们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市场风险?

让念头变成现实的,是一次偶然的阅读。刘万伦有读书看报的习惯,2004年4月,他在《中国改革》杂志“农村版”上,看到了“晏阳初乡村建设学院”有一则招生简章。简章里对参加者的要求是,有志于农村发展致富、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人。

这份简章让他如获至宝,先前的念头一下子被激活了。

他把报名表剪下来,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填好后寄了出去。不久,学院通知他去北京上课。刘万伦想都没想,借起钱就走。

刚开始,刘万伦对学校很有些不解,因为这个学校有个奇怪的规定:农民读书免费吃住,但是你要是只读三两天就走,那就得付钱,能住下来学习,反而不要钱。

刘万伦清楚地记得第一堂课是一位专家讲的中央1号文件,他结合农村实际把枯燥的文件讲得深入浅出。就是这一课,深深打动了刘万伦,他决心留下来好好学习。

他至今还记得学院院长、中国农村问题著名学者温铁军的一番话: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20多年来,农村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面对市场化进程不断推进的今天,单个的农户已很难与市场抗衡,已成为市场条件下的“弱者”。怎么办,一个可行的办法就是把农民组织起来,走新型的合作化道路。

“温院长算是讲到我的心坎上了。”刘万伦说,“我的心头一下子亮堂起来,我决心在丰岩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半个月后,刘万伦回到了丰岩,他按照学院教的方法,在当地村民中开展宣传。

他首先找到一些思想解放、有一定认识能力和文化水平的人,通过摆龙门阵的形式,给他们讲建立合作社的好处以及自己的设想。想不到几天下来,就有近10个村民赞同了他的主张。这给了刘万伦很大的信心,他又发动这些骨干四处宣传。

经过一个多月的动员和筹备,2004年6月30日,“丰岩综合经济合作社”在合唱声中正式成立了。

成立的当天,36户申请入社家庭的代表在登记表册上郑重地按下了手印。然后,他们讨论了合作社的《章程》,并按照《章程》的规定选出了5名理事、3名监事,并制定了严格的财务管理等规章制度,刘万伦被选为理事会主任。

赚了400元钱带给乡亲们不小的喜悦,但收获岂止400元……

2004年8月31日,在当地政府和农经部门的支持下,丰岩综合经济合作社在工商局顺利注册为股份合作制企业。

走过一年多的路,到2005年底,这个合作社已吸纳社员140余户,除本村外,还吸收了其他村镇的农民,其中还包括刘万伦在内的8名党员。入社村民中,参股股东已有90余户,入股股金2.7万元。到2005年12月,合作社赢利400元。

虽然赢利不大,但这个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带给我们的绝不是区区的400元钱,它给了我们很大的启示。

启示一:丰岩合作社按照市场化运作,不仅提高了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而且很好地解决了家庭经营“小生产”和“大市场”的矛盾。

合作社按照“加入自愿,退出自由,民主管理,盈余返回”的原则,是一个完全的互助互利的经济组织,每位社员入社时需缴纳10元钱入会费,如果缴纳股金,每股100元,年底可参与分红。这样,弱势的村民们就结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人人都发自内心地关心合作社的发展。

联合起来的农民,从一家一户分散进入市场购买生产资料,变为整体进入市场,通过“统购统销”等方式,锻炼和提高了农民在市场中的交易、谈判等能力。不少村民都说,不管是会员还是非会员,他们都愿意在丰岩合作社购货,价格便宜,从来没遇到过“歪”货。目前,合作社已跟当地最大的一家农资公司签订了200多吨肥料的销售协议。

启示二:丰岩合作社除了发展经济,还加强农民自身教育,直接服务农民、教育农民,提高农民素质。

为实现自我教育,丰岩合作社办起了图书馆,现已有农业科技类书籍400多册,会员、非会员都可以免费借阅。2005年10月中旬,合作社还搞了一次集中培训。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及重庆的专家学者,为100多名社员和10多名来自外地的农民讲授了农村金融以及种养方面的知识和技术。

今年,合作社打算建一个便民服务小组,把具有维修家电、家具、农具技术的人员组织起来,常年开展上门便民服务。除此以外,他们还准备采购乐器,组建一个田间文艺宣传队,为村民们带去欢乐。

启示三:丰岩合作社实实在在惠民,对村民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于推进村制改革有着标本性的意义。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合作社办公室和销售门市的墙壁上,到处都有这样的标语。以往通过行政村要求村民做的事往往做不了,而合作社一提出来社员就自愿做了,政府没钱投入的事,社员不用动员就自己掏钱干了。

去年,附近一所学校修建围墙后,孩子们上学得多绕10多分钟的路程,有的甚至涉水过河。为此,合作社通过决定,由社员们集资6000元,新修了一条江边利民路。2004年年终,合作社就对10多户社员家庭中80岁以上老人、军属和五保户、特困户进行了慰问,并送了年货。平时,社员的家庭成员有人得了重病,合作社在尽可能的情况下,也要给予一定的扶助。

丰岩村村民刘年忠长年在外打工,2005年上半年偶然回家时,听村民说起了合作社的事儿。通过与刘万伦的交流,他加入了合作社。他说,是合作社的民主氛围吸引了他。

虽然丰岩合作社目前还很弱小,但它毕竟代表着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方向,我们充满希望地看到,星星之火,必将燎原!

上一篇:乡镇之变 第2期 下一篇:听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