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

时间:2022-07-05 03:05:09

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

摘要:课堂教学是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必须要高效。提升教学品质是所有教学改革的共同目标。本文从影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三个主要因素即课堂语言表达、课堂教学的优化、教学与生活的联系这三个方面来论述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数学 高效课堂 教学品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22.248

“高效课堂”通俗地讲就是“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那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打造出高效课堂呢?

1 注重课堂语言表达,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极大程度上决定着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的确,教师优美动听的语言可以启迪学生的心灵、陶冶学生的情操,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因而,语言表达能力是衡量教师教学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教师富有文采的、幽默的语言,如果再能声情并茂,自然会打动学生的心房,学生也一定会兴趣盎然,愿意听,乐意听,课堂教学也就成功了一半,自然是高效课堂。

2 优化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

现代科学的发展日新月异,通过利用电脑、多媒体等其他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教学方法更是层出不穷,现在的小学生的生活经历也比以前丰富了,因此必须要优化教学过程。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这样做主要是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的发展。而这与我们所实施的“高效课堂”一样,主要目的还是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效果。

2.1 改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保证。首先,我们现在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应该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平等、在交互活动中民主、在相处的氛围上和谐。这就要求我们平时和学生交往的时候,不要像过去一样“高高在上”,要放下身段,在平等的基础上与学生交往。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以真心的关心和爱护。教师的和蔼态度,亲切目光,真诚信任,及时鼓励,是学生乐学的动力。这样做才能有“亲其师,信其道”,学生才能有主动参与学习的激情。

2.2 高效的数学学习活动

《数学课程标准》给出的有效数学学习活动是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当是活泼的、主动的和个性化的学习活动空间。要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在自主探索中、在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解疑,直至豁然开朗,使数学学习真正成为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不断发展、提升的过程。同时课堂教学又是多方互动、多向交流的。那高效数学学习活动则是有效数学学习活动的更高追求。

比如在教学表面积的变化时,笔者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的模式。小组内的学生每人课前制作1个小正方体,当然每组的棱长都是相等的。课堂上,小组内的学生互相合作,按要求去组成长方体,观察其中表面积的变化。这样学生就能够积极参与活动,主动去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活动中探索出小正方体拼成长方体时,表面积发生了变化。在活动中发现其中的规律,找出变化的公式。这样做,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记忆要比老师讲解的深刻,而且记得更长久,牢固。这种活动模式,学生更乐于接受,也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和规律。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从现象中总结规律的能力,全面提高小学生的数学素质,也为他们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2.3 灵活新颖的教学方法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一书说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之一是最优的教学方法。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灵活选用教学方法。切记不能照搬硬套,那样做是没有效果的,反而会适得其反。教学中要多选用一些教学方法,不能一成不变,要让学生感觉到教学活动的趣味性和教育性,始终使学生保持高度的积极性,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教学方法的选择首先要能使学生乐学,可以用竞赛法、操作演示法、多媒体教学方法等,其次是要适应学生,要多样化。像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等。还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教师在选择教学方法时一定要扬长避短,选择自己最适应的方法。

3 让教学变成生活,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有品质的教学,一定是追寻内在价值的教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在实际教学中,日常生活事件在课堂上的应用已经成为家常便饭。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身边最熟悉的生活事件中提炼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所学习的内容就真切地存在于身边,切实认识到学习数学的必要性,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比如,教学长方体的容积与体积的计算时。笔者直接把学生带到花园里,看看长方体的花盆,它的体积与它内部的容积也就是里面的泥土的体积不同的,因为花盆是有厚度的。然后再带到长方体水池前,实地测量水池的长、宽、高,记下数据,这时应该从外面量。要求它的容积,就应该从里面量,学生也测量并记录。从外表观察就可以看出体积与容积的区别。回到教室,学生再计算,可以算出体积比容积大,这样学生就理解了,在这里,教师把书上的题目搬到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既理解了知识,又加深了记忆,真是一举两得。同时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能用到数学”。

总之,为了打造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提升教学品质,我们在数学教学中一定要达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保证学生乐学,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益,全面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作者简介:刘伟,江苏省徐州市铜山区房村镇郭集小学,江苏徐州 221118

上一篇:谈聋校高年级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培养 下一篇: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小学生习作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