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一体化定位问题分析

时间:2022-07-05 01:37:19

城乡一体化定位问题分析

[摘要]城乡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社会现代化建设的新阶段,但是在不同时期,城乡一体化面临的问题不一样,建设的定位不一样,现阶段,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定位是什么呢,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三农”现代化。

[关键词]城乡一体化;城乡二元制;定位

所谓城乡发展一体化,就是要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有机整体,统筹谋划,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上的基本一致,让农民享受到与城镇居民同样的精神与物质文明。城乡一体化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发展不断取得成绩的基础上提出的。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由于历史上优先发展重工业,优先发展城市的战略布局,形成城乡之间隔离发展,城乡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导致各种经济社会矛盾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城乡一体化思想逐渐受到重视。2013年,中国科学院了《城乡一体化蓝皮书》,将我国城乡一体化以理论的形式提出来了,将城乡一体化提升到了理论高度。城乡一体化的提出,为合理解决城乡发展矛盾和提高城乡人民整体生活水平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根据我国国情,实现农村和城市一体化建设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现代化和城市化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只有城乡二元制经济结构结束,城乡差别消除,我国的经济发展才会走得更高,走的更远。只有从根本上实现城乡政策上平等、产业发展上互补、城乡居民的无差别待遇,让农民的生活更好,城乡一体化才能取得实效。

1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定位

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本质是财政收入在城乡间的公平合理分配使用,城乡一体化的关键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使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互为补充,互相促进,共同进步,最终的目的是实现诚城乡现代化。所以在当前一段时期内,城乡一体化的总体定位应该是努力建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经济、社会、文化的长足发展。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1实现农业现代化

我国农业发展一直是国家的重中之重,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但是我国农业面临着耕地面积锐减、土地退化严重、农村劳动力不足、农业机械化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发展滞后、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国家虽然一直在加大农业投入,但是距离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还有差距。实现农业现代化,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的最主要途径之一,所以,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要大力促进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和进步,发展现代农业,实现农业现代化。

1.2消除城乡二元制制度

目前我国城乡二元制的经济社会制度是阻碍城乡一体化实现的主要障碍。所以,要实现城乡一体化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城乡二元结构,包括经济的和政策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打破制度和身份壁垒,如目前我国户籍制度就存在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并行的制度,另外在医疗制度和公共卫生方面,也存在着城乡差别,这种二元制并行的制度严重阻碍了城乡一体化发展。所以要想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宏伟目标,消除城乡二元制制度是必须进行的。

1.3加大农村投入力度

加大农村投入力度是我们促进农村发展,改变城乡二元制最直接也是见效最快的方法。主要投入在于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卫生、环境保护等多方面投入。因为我国农村在这些方面与城市的差距不是一天两天了,是几十年,所以如果想要在短期内就能起到效果,我们必须在这些方面加大投入力度,使农民生活环境得以改善,农村经济得以发展,才能留住人,农村的发展才会更好。

1.4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我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公路、水电、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甚至基本没有,住房条件,生活条件很艰苦,所以,要想改变城乡二元制结构,促进城乡一体化,我们必须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和生产环境,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的投入。

1.5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

一直以来,我国教育就存在着城乡差别,教育资源分配不合理的问题,城市教育无论在师资、基础设施方面,还是在教师待遇方面,都远远好于农村。城乡一体化建设关键在教育,只有教育搞好了,农民的文化水平上来了,农村才能发展的更好。所以,城乡一体化建设必须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入,从师资到教学硬件设施,从基础设施到教师工资,都要加大投入,这是城乡一体化建设绕不过去的问题。

1.6完善农村医疗体制

努力完善农村的医疗体制,逐步健全农村新农合制度,城乡医疗接轨,并加大对农村一老卫生事业的投入,在医疗上促进城乡公平,城市反哺农村,互相配合,解决农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状。加大对农村医疗方面的投入,卫生院、卫生所合理布局,使农村医疗卫生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1.7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我国城乡农村文化存在较大差异,城市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而农村基本没有文化生活和娱乐活动。很多农村在农闲时节,不是聚在一起喝酒赌博,就是无所事事。主要原因是农村的文化娱乐生活的匮乏,所以,城乡一体化建设还在文化上实现城乡一体化,多发展电影下乡、农村民俗文化发展等农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加大对居民娱设施的建设。以上几个方面,使我对我国城乡一体化的定位,不全面,但是总体上来说要表达的思想就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农业现代化、农村现代化、农民生活现代化,消除城乡经济文化壁垒,使城乡共同发展、共同进步。

2城乡一体化建设遇到的问题

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定位,是根据我国在城乡一体化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而定的,通过城乡一体化工作实践,我们总结出了建设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2.1国家政策不平衡

一直以来,我国奉行的经济政策都是在牺牲农业的利润加快工业化、城市化建设,同样的政策在农村和城市分别有两条不同的标准,这就导致了农村发展不起来,城乡居民生活差距越来越大。在我国,政府财政账户上,列有“城市建设费”专项,却从未设立“农村建设费”户头。仅此一点,就能看出国家政策的倾向性。

2.2很多农村在凋敝

我们发现,在我国不同区域,农村的发展也是不同的。东中西部农村的发展不平衡,越往西,农村的基础设施等各方面越不健全,所以,中西部的很多农村在凋敝,经济拮据,文化流失。正在走向消亡。

2.3农民不自信

在我国,农业农村一直是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有其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农村经济的不景气直接导致了很多不好的影响:第一,农业发展受到影响,大多数农村农业收入偏低,致使农业从业者脱离农业生产,投入到其他行业;第二,农民收入单一,收入少,使农民缺乏自信;第三,由于历史原因,农民一直是奉献者,所以城市人口在对农民时,有一种天生的优越感,这就增加了城乡之间的情感隔阂。城乡二元制并行将二者割裂,在心理上的互相不认可。综上所述,我国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定位,在现阶段,主要是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发展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教育文化事业的投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在经济上实现城乡共同发展,慢慢延伸,在社会结构、文化等方面深入发展,最终实现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从整体来看,城乡一体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一个新阶段,为我国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当城乡二元制的体制真正解体,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相同的时候,城乡一体化建设就实现了。

[参考文献]

[1]汤艳红.乡镇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和作用研究——以吴江市同里镇为例[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11).

[2]易歆.浅析政府在中国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角色定位[J].商情,2012(7).

[3]王宏利.大力推进小城镇建设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J].财会研究,2011(5).

[4]刘江晖.桃园生态城乡一体化建设之路——可持续返本归真之方略[J].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2012.

[5]刘玲.国际化大都市背景下西安城乡一体化建设[J].研究生产力研究,2012(7).

[6]王玉华,杨剑,黄坚.论城乡一体化过程中的村庄功能整合与村庄建设[J].中国城乡规划论坛,2008.

[7]陈永欣.鹭海城乡齐发展特区建设谱新篇——厦门市加快小城镇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小[J].城镇建设,2001(4).

[8]胡永生,高春真.四级联动建设生态城镇推进城乡一体化[J].科技致富向导,2015(4).

[9]肖梅.以创新思路推进龙口市城乡一体化建设[J].小城镇建设,2010(11).

[10]高秀清.北京郊区功能性分区与生态环境建设指标定位探究[J].中国科协年会第17分会——城乡一体化与”三农”创新发展研讨会,2011.

作者:苏宇曲 单位:浙江海洋大学

上一篇:铁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处理方法 下一篇:原州区退耕还林效益及后续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