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建设的瓶颈

时间:2022-07-05 01:30:29

浅谈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建设的瓶颈

【摘要】专业英语教学建设是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重中之重,有助于提升高职学生的英语综合能力,满足当今社会对复合型英语人才的需求。本文以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为例,针对专业英语教学所面临的各项问题,必须加快专业英语教学改革,并提出了一些改革方法。

【关键词】专业英语 会计 问题 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6-0247-02

一、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为薄弱、兴趣不高。

不同于本科院校的学生,大多数高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即便通过大一基础英语教学后水平有所提升,当面临专业英语教学时,很多学生对此转型表现出了不适应性:课堂上与教师的互动不多;对于专业英语知识的畏惧和抗拒;觉得教学内容与专业知识重合而感到枯燥乏味等等。

2.教材与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目标不匹配。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职场环境下的语言交际能力,要以岗位为需求开展教学”。然而,纵观市面上的大部分教材,大部分都是对国外专业文献的展露,这种侧重专业知识理论的英文教学,没有体现出专业英语的可操作性和实践性,且对于广大高职学生来说难度过高。以会计专业英语教材为例,大部分教材的内容虽然涵盖了常用的专业英语词汇、会计相关理论知识的英文描述等,但都是难度过高或课文篇幅过长,对于培养学生用英文处理相关会计业务的教学内容却少有涉及。对于高职会计专业学生来说,他们需要的是实际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一定的表达沟通能力;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培养学生在职场中用英文表述各项会计业务的能力,学会用英文进行会计业务的记账和处理,独立完成英文会计报表的编制等等。而大部分的现有教材所体现的都是“重理论、轻实践”的特征,甚至有些教材实际上更像是一门会计专业英语阅读,不能培养学生的听、说和实际操作会计专业英语的能力;并且,这种理论性过重的教材难易程度更适合于本科院校学生的英语水平,大部分高职学生会觉得这种理论教学过于枯燥或难度过高,不能为他们今后的就业提供一定的借鉴。

3.会计专业英语教师的匮乏。

专业英语教学走入高职院校的时间较晚,大部分高职院校对于专业英语教师的储备不足,教授该课程的许多老师都是原有的基础英语教师或者是相关专业课程的中文教师。但是,会计专业英语是一门学科性较强、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教授该课程的教师不仅需要有扎实的英语功底,还必须掌握相应的会计专业知识,了解外贸或涉外企业的财务工作内容和操作流程,才能保证完成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目标。然而,高职院校教授该课程的大部分基础英语教师都没有学习过专业会计知识,对于会计工作的流程和内容也不够了解,他们所传达给学生的只是一些专业的英文词汇或是简单的知识介绍,缺乏专业知识的英文解释和会计业务的实际英文操作。即便选拔出的某些专业教师,他们虽然专业知识扎实,但是有些老师要么英语水平不高,要么缺乏英文教学经验,不能有效完成该课程的教学目标。

4.教学方法过于单一。

目前,高职专业英语教学都是以课堂为主、以书本为主,主要采用讲授法进行教学,教师只是对于一些专业英语术语做出解释说明,对于一些英文原句进行翻译分析。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过于单一,使得课堂气氛十分枯燥,而且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性不强,忽视了对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不利于他们今后的就业发展。这种脱离了实际工作需求、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方法,自然不受学生欢迎,难以达到专业英语教学的教学目标。

5.对专业英语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大部分高职院校引入了专业英语教学,但事实上很多院校对专业英语教学的投入仍然难以满足一线的教学需要。例如:欠缺对专业英语教师的培养和建设;课时分配过少,一般都是一周两节;老师和学生对专业英语课程的认识存在偏见,认为该课程的知识不一定能运用于大多数学生今后的就业之中,因此该课程可有可无。这些都有碍于专业英语教学建设的发展。

二、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建设的改革方法

1.高度重视会计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

本文认为,高职院校应当加大对会计专业英语教师队伍的建设,具体的措施建议如下:高职院校需特别设置会计专业英语教研组,定期举行教学研讨和学习培训;从普通基础英语教师团队中选拔出一批英语功底扎实的教师,进行专业的会计知识培训,并组织他们参与会计工作实践,甚至可以组织部分人去海外高校学习先进的会计知识,帮助他们成为学校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骨干;在招聘人才时注重引入兼备英语与会计知识的人才;也可从会计专业教学团队中选拔出一些英语较好的老师,对他们进行英语教学方法的培训,让他们参与到会计专业英语教学的团队当中。除了学校的努力外,作为普通基础英语教师,也需要梳理正确的转型意识;应当认识到:“转型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努力学习与专业英语教学相关的专业基础知识,积极面对转型带来的变化,以适应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的多元化”(黄O,2009)。

2.整合会计专业英语教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材是保证教学实施的根本,是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体现。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要突破传统教材“理论性过强”的特点,必须建立自己的特色――“实用性、层次性、综合性、灵活多样性”(莫再树,2003);高职会计专业教材,不仅要满足学生对于英语听说读写知识的需求,更要体现出会计专业英语的实际可操作性。笔者建议:高职会计专业英语的教材,可以以实际会计工作流程为依据,按照项目的形式进行教学,例如分为企业的建立、生产准备、投入生产加工、产品销售、利润的产生和分配这五大基本流程;课程内容更加真实和贴切会计的典型工作流程,以实用为原则,在强调理论教学的同时,更加注重综合实训,通过会计工作情境、具体案例、技能训练等方式,强化了实践教学的环节,注重学生理论的提升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相结合,构建了“教、学、做”三位一体的模式。

3.注重会计专业英语的实训实操。

高职教育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也不例外。建议开拓实训课堂,让学生将所学知识系统完整的操作起来,以实际工作流程为依据,按照实际会计岗位对英语能力的要求,不仅能够用英文进行会计业务的描述与日常沟通,看懂和处理各种英文单据,而且能够独立地完成英文会计记账,并且完整地编制出英文会计报表,以解决英语语言学习和会计工作实践脱节的问题。可以引入真实外贸企业或外资企业所发生的会计业务或各项会计工作案例,让学生熟悉英文会计工作的内容,帮助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也可以选拔出优秀学生与教师一同参与到企业实践或是海外学习当中,真正地做到课堂的延伸,开拓教学视野。

4.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

传统的会计专业英语课堂教学,大多采取的是一种“阅读+翻译”式的教学方法,这不仅忽略了英语的听说训练,而且造成学生普遍认为教学内容枯燥、不实用,课堂气氛往往比较沉闷。会计专业英语的教学,必须做到以学生和岗位需求为中心,优化教学方法。建议教师授课时引用实际会计工作的英文案例,采取小组学习方法,让学生共同探讨企业发生的各项业务,这样才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的英文会计知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至于英语的听说训练,不仅仅满足于掌握会计专业的英文术语、理念和行话,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他们具备财经类英语知识的背景;建议可以开展不同的财经主题的口语训练,模拟真实场景,提升职业英语的交流能力。

三、结语

高职专业英语教学建设起步较晚,又没有成熟的可借鉴的经验;专业英语的发展,需要各位英语教师和整个学校做到“上下一心”:高职院校必须加快专业英语的建设步伐,推动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从各方面对专业英语教学予以支持;同时,广大英语教师必须转变思想观念,今后的英语教育必定是跨学科的综合教学。就会计专业英语教学而言,必须打破了传统的知识主导型的教学模式,以职业发展为导向,将会计的专业知识融入英语教学当中,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为适应国际化的发展提供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黄O.高职“双师型”专业英语教学团队建设途径[J].重庆市管理职院学报,2009.

[2]莫再树.专业英语教材建设:问题与对策[J].外语界,2003.

作者简介:

张甜甜(1989-),女,江西九江人,江西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江西财经职业学院助教,研究方向:外语教学。

上一篇:让教学追问贯穿教学的始终 下一篇:小学数学课堂中“问”的能力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