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和亲政策的影响

时间:2022-07-05 12:01:54

西汉和亲政策的影响

摘 要:和亲政策是我国古代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和亲开始于汉初,终于清代,对后世边疆民族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尤其是西汉时期的和亲政策对汉族和匈奴两个民族经济的发展、文化的交流和民族间的融合起了重大推动作用,更开启了西汉以后各朝代和亲的先河。

关键词:和亲; 西汉; 匈奴; 乌孙; 影响

和亲也称“和蕃”,按班固的看法,和亲开始于汉初,“和亲之论,发于刘敬”,终于清代。所谓和亲,是中国古代两个不同民族政权,尤其是中原王朝和边疆少数民族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重要方式。在西汉时期,和亲政策对西汉与周边民族建立友好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一、西汉初期与匈奴的和亲

和亲政策是在美人计基础上产生的。汉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刘邦亲率军队北击匈奴,被围困在白登七天七夜。最后陈平施美人计欲献美人给匈奴单于,匈奴阏氏怕汉女与之争宠,所以劝冒顿单于撤兵。“白登之围”因此得以解脱。但匈奴对西汉的威胁却丝毫没有解除,刘邦向娄敬询问安边之策。娄敬鉴于美人计的使用,于是向刘邦提出了与匈奴和亲的主张。高祖九年(公元前198年)刘邦派娄敬带着宗室的女儿假称公主送给冒顿单于作阏氏,开创了中国历史上以和亲作为外交工具的先河。

由此可见,西汉与匈奴的和亲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进行的。一般新皇帝即位或是新单于立都有和亲进行,再就是匈奴每有较大规模的掳掠汉民之后双方就有和亲。因此可以说,和亲是维持当时汉匈关系的一种有效手段。西汉前期的和亲政策,巩固了封建统治,并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加强了汉族与匈奴族的文化思想上的交流;尤其有利于匈奴接受汉族先进的生产力和思想文化,从而加速了其封建化的进程;当然也使人们少受战争之苦,调动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在西汉史上影响深远。

二、西汉中期与乌孙的和亲

乌孙在匈奴的西面,是西域最强大的政权。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回来,就向汉武帝建议:“诚以此时厚赂乌孙,招以东居故地,汉遣公主为夫人,结昆弟,其势宜听,则是断匈奴右臂以也。”汉武帝从彻底击败匈奴的战略出发接受了张骞的建议,于元封六年(公元前105年),封江都王刘建女儿细君为公主,出嫁乌孙王昆莫 。但细君公主仅在乌孙生活四五年就去世了。汉朝为了巩固与乌孙的联盟,于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93年)又把楚王刘戌的孙女解忧嫁到乌孙。为了密切乌孙与汉的联系,解忧公主经常派遣自己的子女到长安学习汉族的先进文化。通过往来,一方面把西域文化传进内地,另一方面也把先进的汉文化传到乌孙,促进了乌孙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西汉与乌孙的和亲最大影响是拓展了丝绸之路。细君公主的出嫁,初步打通陆上丝绸之路;解忧公主的出嫁,则彻底贯通了这条丝绸之路。和亲对丝绸之路的影响深远,求婚、迎亲、送亲、慰问公主的使团车水马龙,络绎不绝,活跃了丝绸之路。

三、西汉末期与匈奴的和亲

昭君出塞是汉匈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向汉元帝请求和亲,王昭君听说后请求出塞和亲。她到匈奴后,被封为“宁胡阏氏”,象征她将给匈奴带来和平、安宁和兴旺。后来呼韩邪单于在西汉的支持下控制了匈奴全境,从而使匈奴同汉朝和好达半个世纪。综观西汉末期的和亲,它摆脱了西汉初年那种屈辱性、妥协性,而变成了自主性、征服性。

西汉同匈奴、乌孙的和亲政策对汉中央和匈奴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都产生了很大的积极影响。

在政治方面,和亲使双方友好相处,也维护了中原王朝大一统的局面。此外,通过和亲加强了和亲双方的交流,促使一些少数民效仿中原的制度。

在经济方面,和亲过程中,缴纳聘礼、贡物、回赐及与之相关的互市等活动促进了双方经济的发展。出嫁公主带去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生产工具以及农作物稻种、农业器具等,促进了北方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向定居经济的转化。而北方少数民族的畜牧经济,又丰富了中原地区的经济。

在文化方面,和亲的影响是双向的,和亲公主带去的不仅是丰厚的财物,还有中原的文化影响。从中原王朝文化受到北方民族文化影响看,在汉代的石刻艺术上,可以发现许多受到匈奴游牧生活题材和风格的影响的石刻。

从民族融合方面看,和亲过程加强了两个民族之间的交流,消除了民族之间的隔阂,增强了汉族同北方民族之间的凝聚力。

历史上一切统治阶级所推行的方针、政策,都是为了巩固他们的统治,和亲政策是西汉统治阶级总政策的一个组成部分。和亲对西汉初期社会经济的恢复和持续发展,以及中央集权的巩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它也极大地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及他们的经济发展;此外,它对民族融合也具有积极作用。虽然和亲政策的最初提出是国力衰弱的屈辱,王朝生存的必需,但在和亲后产生的深远影响,我们应给予肯定。

收稿日期:2014-06-04

上一篇:浅谈新课程改革下历史教材的整合 下一篇:以卓越工程师培养为目标的“液压控制系统”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