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儿\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合理用药

时间:2022-07-04 11:06:34

浅谈小儿\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R17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019(2009)6-0156-02

作者简介:王妙菊,女,主管药师,药学学士,主要从事临床药学工作。

【摘要】药源性疾病给个人和社会带来的危害是巨大的。重视这一工作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提高临床医务人员合理用药水平,加强药学监护,大力普及医药知识,安全用药,防止药源性疾病,特别是对小儿、妊娠期及哺乳期患者的疾病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儿;妊娠期;哺乳期;合理用药

1 小儿患者合理用药

小儿患者正处于生长发育期,身体各器官都不成熟,较成人易产生不良反应。充分重视小儿用药的特殊性,严格遵循小儿用药原则,确保小儿安全合理用药对保证儿童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1 必须有针对性,针对病因,对症用药,少而精,选择合理的药物。小儿患者选用药物一定要有针对性,需查清病因方可用药,严格做到对症用药,在使用药物时应遵循“能用一种药物治疗时不用两种”的原则,尽量做到少而精。

1.2 抗菌药物一般不用于预防疾病,视患儿和全身情况选择给药方案。

感染性疾病是小儿最常见的疾病,治疗的关键是针对病原菌选用敏感的抗生素并合理应用,但不用于感染性疾病的预防。如需联合应用,应以疗效好,副作用小为原则。

1.3 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大的药物,力争进行血药浓度监测(TDM)。在小儿药物临床治疗中,应随时严密观察药物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根据病情调整药物用量,不良反应大、治疗窗窄的药物,力争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小儿需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的药物有抗癫痫药物苯妥英钠、卡马西平,抗心律失常药物盐酸胺碘酮、治疗支气管炎药物氨茶碱以及部分抗生素等。

1.4 选择合适的给药途径:给药途径由病情轻重缓急、用药目的及药物本身性质决定。正确的给药途径对保证药物的吸收、发挥作用至关重要。

1.4.1 能口服或经鼻饲给药的小儿,经胃肠道给药安全。

1.4.2 皮下注射给药可损害周围组织且吸收不良,不适用于新生儿。

1.4.3 由于儿童皮肤结构异于成人,皮肤黏膜用药很容易被吸收,甚至可引起中毒,体外用药时应注意。

1.5 选择合适的剂型和剂量。

1.5.1 尽量选择口服制剂来替代一些注射剂,原则上要求能够口服给药的就不需要进行注射治疗。

1.5.2 根据患儿的具体病情和个体差异选择适宜的剂型,如滴剂、混悬剂、咀嚼片和泡腾片等,方便患儿服用,减少患儿服药的痛苦。

1.5.3 选择缓释、控释制剂,减少服药次数和服药天数,提高小儿用药依从性。

1.5.4 剂量选择不当是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的另一主要因素。小儿用药剂量的计算方法有:根据年龄、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法,成人剂量、成人体表面积折算法以及利用小儿药代动力学参数来计算小儿剂量的方法,这些方法各有其优缺点,可根据具体情况及临床经验适当选用。

2 妊娠期患者合理用药

妊娠期和哺乳期是具有特定生理特点的时期,如何在保证胎儿或婴儿安全的情况下, 选择恰当的药物,既能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又将药物对胎儿的不良影响减到最小,是医患双方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

2.1 用药必须有明确的指征,正确选择对胎儿无损害而又对孕妇所患疾病最有效的药物

2.2 选用对胎儿无害的药物。

2.3 清楚孕期,严格掌握剂量及用药时间,做到合理用药和及时停药。

2.4 在孕早期,能不用或停用的药应不用或暂时停用。孕妇出现紧急情况必须用药时,也应该尽量选用确经临床多年验证无致畸胎作用的A、B类药物[1]。

2.5 能用一种药物就避免联合用药,能用效果肯定的老药就避免使用尚未确定对胎儿有无不良影响的新药,能用小剂量药物就避免用大剂量药物。

2.6 孕妇在抢救、特殊情况下使用C、D类药时,应给予真实、确切的说明。如血清制品引起的过敏性休克,给予葡萄糖酸钙(A类)、扑尔敏(B类)无效时,只好使用异丙嗪(C类)、地塞米松(D类)等药物,这样才能有效控制病情。还有孕妇合并癫痫的抗癫痫治疗用药(D类),为控制癫痫发作必须用药,使用的药物剂量要调节至控制病情发作的最小剂量。

2.7 孕期患者接受氨基糖苷类(D类)、万古霉素、氯霉素、磺胺药、氟胞嘧啶(C类)治疗时必须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以减少药物副作用。

3 哺乳期患者合理用药

根据实验和临床观察,将药物对哺乳期的安全性进行归类,大致分为哺乳期禁用药物、慎用药物和安全可靠药物,另外还有少数目前还不能证明哺乳期应用是否安全的药物。乳母哺乳期用药应遵循以下原则:

3.1 选择药物应慎重:确定用药指征并选择疗效好、半衰期短、在体内排泄快的药物;在相同疗效下选择毒性最小、安全性经过临床应用验证的药物;选择有效用量相对较小、给药次数相对较少的药物。

3.2 给药方法要巧妙:用药途径以口服或局部用药最好,此方法可减少乳汁内药物含量;尽量减少每天用药次数,避免持续用药或采用缓释剂型的药物,从而减少婴儿的吸收量。

3.3 调整喂养方法:每次用药前哺乳,并尽可能延长服药与下次哺乳间隔的时间,以利于婴儿吸吮乳汁时避开药物高峰期。若因疾病必须用哺乳期禁用药物或不能证实其安全性的药物,应暂时停止母乳喂养。

3.4 中药也不可随意使用:虽然有些中药对产妇有滋阴养血、活血化瘀的作用,可以增加产妇的体质,促进子宫收

缩,预防产褥感染,但有些中药有回奶作用,如大黄、炒麦芽、逍遥散、薄荷等,在哺乳期间要慎重使用。

4 讨论

合理用药是指所用的药物有效、 安全、 价廉、适当。小儿、

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都属于特殊人群,所以需要进行重点监护。我国每年有数以万计的聋儿出现,其中60%以上是药物所致。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生理、病理情况(肝、肾功能等)与成人不同,有自己独特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动力学特点。儿童比成人更易罹患疾病,其不良反应较成人复杂,危险性也更大,小儿合理用药尤为重要。妊娠期女性处于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如果用药不当对孕妇、胎儿、新生儿均可能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胎儿畸型。自 20世纪 60年代至今, 不断见到药物致畸的报道, 引起人们对妊娠期患者用药的关注,哺乳期妇女是否需要用药,需权衡用药对哺乳妇女的治疗益处,以及停止哺乳对婴儿的影响,或者乳汁中药物对婴儿的影响程度。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的用药直接关系到胎儿和婴儿的健康和安全问题,应该引起医生和药师的足够重视,应尽量遵循妊娠期和哺乳期患者用药原则,做到安全、合理用药。

参考文献

[1]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642-644

作者单位:736202 青海油田职工总医院(甘肃敦煌)

上一篇:如何早期发现孩子视力发育异常及对散瞳验光的... 下一篇:颈源性眩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