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报 喜中掺忧

时间:2022-07-04 05:03:29

每年的4月份向来是“多事之春”,年报和季报混着出,报喜、报忧声此起彼伏,而今年的4月股市更是显得扑朔迷离。从公告的一季度业绩(包括预告)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仍旧值得期待,但业绩增速可能会放缓。

每年的4月份向来是“多事之春”,年报和季报混着出,报喜、报忧声此起彼伏,而今年的4月股市更是显得扑朔迷离。从公告的一季度业绩(包括预告)看,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仍旧值得期待,但业绩增速可能会放缓。

权重股增长势头不变

据统计,截至4月7日,沪深两市共有103家公司了一季度业绩预计数字,而其中88家属于“预喜”,比例高达85.44%。在这88家公司中,74家预增、1家略增、13家扭亏。从行业分布来看,“报喜”公司主要分布在石化和机械设备行业。

4月10日,工商银行、中铁二局、太原重工等16家公司的预增、预喜公告更为惹眼。工商银行按照中国会计准则对2008年1月至3月的财务数据进行了初步测算,预计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在50%以上;中铁二局预计2008年1-3月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净利润11400万元,比上年同期7337万元增长50%;中信证券公布业绩增长提示性公告,公司预计2008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将超过100%;海通证券一季报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26%。

这些公司,尤其是工行、中信证券等权重公司的预增在当前的市道下显得尤为重要。在美国次贷危机和国内从紧货币政策的影响下,投资者对国内金融业还能否保持高成长普遍存在着怀疑,工商银行的预增多少让信心丧失殆尽的投资者吃了颗定心丸。

同时,由于1月中旬以来A股市场遭遇暴跌,市场普遍对券商一季度可能出现亏损的判断一度弥漫于市场。10日披露一季度业绩的海通证券以及进行业绩预告的中信证券从很大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于目前证券公司盈利水平的担忧。

工行和中信证券的首季业绩无疑是金融业乃至中国经济的一个缩影。工行的高成长性和中信证券的盈利能力,充分说明了在内外交困的2008年,中国经济的增长仍值得期待。

主营增长是主流

与2007年的业绩增长中投资收益占比较高相比,业绩预告显示,2008年首季增长却主要来自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

工商银行业绩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公司一季度各项业务发展势头良好,利息净收入、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等各项业务收入增长较快,同时按有关规定执行了新的所得税率(由33%降为25%)。

中信证券称,2008年一季度公司业务平稳发展,各项业务与2007年同期相比有一定程度增长,加之公司经营规模扩大,合并报表单位同比增加,预计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幅度将超过100%。海通证券一季报显示,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增长26.29%。其中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同比增长51.12%,备受关注的自营业务更是同比大幅增长227.3%。

作为两市第一家业绩预告的上市公司,双环科技3月7日业绩公告称,由于公司煤气化装置及整个化工系统运行比较稳定,主营产品纯碱、氯化铵市场价格上涨,同时公司通过加强管理、增产节约,企业效益大增。公司预测今年1月1日至3月31日所创造的净利润与上年同期相比增长375%到425%之间。

从4月10日的预告中,也可以看到,16家预增、预喜公司中,业绩增长来自于主营业务增长的有9家,占比达56%,除去工商银行、中信证券,还有鲁西化工等6家公司的增长来自于主营业务。鲁西化工预计第一季度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约100%-150%。上年同期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为4630.37万元,每股收益0.04元/股。公司募集资金投资建设的尿素项目满负荷生产,产品产量增加,加上化肥价格受国内外市场环境的影响不断上涨,使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公司执行的企业所得税率由33%改为25%,使净收益增加。

博瑞传播预计一季度业绩同比增长50%-100%。公司业绩增长主要系营业收入增加,主营业务利润比去年同期增加。

长电科技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80%以上。上年一季度净利润为1312.6万元,每股收益为0.038元。业绩预增是由于公司投资项目按计划竣工投产,产能扩张,同时控股子公司经营情况良好。

太原重工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70%-80%。公司去年同期实现净利润6424.63万元,每股收益为0.17元。业绩预增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努力开拓市场,加强企业管理,生产经营持续稳定增长。

中铁二局预计一季度实现净利润11400万元,同比增长50%。公司去年同期净利润为7337万元,全面摊薄每股收益0.0804元。2007年公司募集资金新购的高速铁路施工设备,陆续投入使用,提高了公司的边际利润;公司收购中铁二局集团物资有限公司后,节约了成本支出,提高了项目利润;部分项目清算,使项目利润增加。

喜中有忧

然而,在报喜声中,我们仍应看到一些忧患的存在。

忧患之一,预减预亏逐日增多。中国人的传统习惯是先报喜后报忧,首季的业绩预告趋势也似乎印证了这一点。随着季报披露日期的临近,一些绩差公司和业绩下滑公司只得自亮家底了。统计显示,截至3月31日,沪深两市共有36家上市公司预告了一季度业绩,其中有34家公司因业绩改善或提高而“报喜”,“报喜”比例高达94.44%。到4月7日,沪深两市103家预告公司中,88家“预喜”,比例为85.44%,预喜比例比一个星期前下降近10个百分点。而4月10日,当天沪深两市有26家公司预告今年一季度业绩,16家公司预喜,10家公司预减或预亏,预喜比例减至61.5%。

忧患之二,成本上升压榨上市公司利润。这一现象在报忧公司中尤其明显。石油济柴预计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60%-80%。上年同期净利润22235135.97元,每股收益0.09元。公司投资收益有较大幅度下降,原材料价格有较大幅度上升,因完善、提高产品质量,影响了生产进度,导致未完成一季度销售计划。江苏索普就在预告中称,原材料价格的上涨以及雪灾因素影响导致公司生产成本上升,因此预计公司将在一季度首亏。北方国际预计亏损1000万元,除了人民币升值、加息、出口退税率下调以及原材料涨价严重影响了公司经营成果外,国际工程成交项目未能如期生效执行也对当期经营规模、利润产生了较大影响。

忧患之三,一些周期性行业有可能开始走下坡路。一个最为典型的是曾经在前两年牛市中不可一世的有色金属行业开始预减、预亏。如有色金属的最大牛股驰宏锌锗一季度业绩出现同比大幅下降50%的情况。驰宏锌锗在业界一直有着“两市收益第一股”、“高送配第一股”等美誉,也曾经是沪深两市第一高价股,去年该公司的每股收益高达3.36元,净资产收益率达42.95%,同时因推出了每10股送5股转5股派20元的分配方案,被市场传为佳话。但时隔不久却来了个晴空霹雳,今年一季度的净利润同比减少高达50%左右,其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国内铅锌产品价格大幅下降,导致公司盈利能力下降;二是受冰冻天气的影响,导致公司产量和产品发运受到一定的影响。同样,有色金属行业中还有锌业股份预亏5500万元,中核钛白预亏1850万元至2100万元。

这三个忧患从另一个侧面表明,中国经济本次周期的最快速增长时期可能已经过去,这也就意味着上市公司的增长速度将放缓,对上市公司未来的估值将重新考虑,尤其是对目前一些股价过多透支未来的公司应保持警惕。

上一篇:“大小非”解禁摧毁了牛市? 下一篇:美元再度“跳水”